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十三章角力華山
不一刻,白二等十餘騎騎士前後簇擁著馬車,風馳電掣的來到南城郊外的夫子廟,到得門口不等馬車停穩,林平之和王家駒先後躍下馬車,快步向院子裏走去。打眼一看,院中一群群的江湖人物還真不少,除了場地後邊的屋中,隱隱約約有兩幫人在對峙,站在外邊的可能都是來圍觀、看熱鬧的,再加上來的一路上,林平之還看到了不少三三兩兩得到消息的江湖人物向夫子廟趕來,讓他不得不感歎:‘愛看熱鬧的江湖閑漢還真是不少’,他卻是忘了自己也是這支大軍中的一員。
向院中的各路江湖人掃過一眼,林平之帶著王家駒和白二等人大步走到王家俊身旁,不等王家俊和林平之打招唿,王家駒就急忙問道:“大哥,他們開打沒有?不是說華山令狐衝要來麽,哪個是令狐衝?”
王家俊白了一眼沒一點定性的弟弟,先對林平之道:“平之,你來了,我和家駒見此地有爭鬥發生,又和你們五嶽劍派有關,便讓家駒迴去找你。剛才一個二十多歲的瀟灑青年,帶著兩個同樣使劍的少年進去裏邊,我聽他們都是低聲叫‘令狐師兄’,想來就是令狐衝了,不過自他進去後,裏邊便派出五六人守著正門,不讓我們接近。為了不和你們五嶽劍派起衝突,我也沒有來硬的,一直在門口守著,他們也沒人出去。”
林平之微微點頭,暗讚這個表兄處置得體,他王家俊生長在王家,從小接觸的都是巴結他們的人物,自然養成了傲氣和跋扈性子,不過近來他眼界愈發開闊,倒也懂得輕重,明辨是非了。若是在以前,他和王家駒兩人早帶人往裏邊衝了,哪管你們什麽五嶽劍派六嶽劍派的。在他們看來,爺爺王元霸天老大,大伯和父親天老二,他們就是老三,雖然最後的結果可能是被華山派、泰山派的弟子們修理一頓,甚至連令狐衝都不用親自出手。林平之想了想,開口道:“既然令狐衝到了,我怎樣都得過去打個招唿,而且此事居然勞煩他和泰山的掌門弟子同時出動,想來不是什麽小事件,他們可能還需要我去幫點忙。”說罷,便示意王家俊和王家駒兩人跟著他去裏邊問問,還告訴白二他們在外邊等著。
三人穿過人群向屋子行去,自然引來了院中江湖人的注意,有眼尖的已經認出了王家兩兄弟,再一看豐神俊朗又走在王氏兄弟前邊的林平之,自然不難猜出他的身份。不一時人群中嗡嗡的議論起來:“看到沒,那個俊俏的青年便是近來聲名鵲起的林平之,五嶽劍派著力培養的後進高手,功夫之強絕不下於那些成名已久的五嶽前輩。”
“還不下於?他是實打實的遠勝那些五嶽高手,當晚我可是在醉仙樓親眼看到的,他用了不過十幾招便打敗了‘九尾鬼狐’林九陽,那可是魔教長老一級的人物,便是五嶽劍派的那些高手們也難以如此輕鬆的擊敗林九陽吧。”
如此言語,林平之根本是充耳不聞,他早已習慣了關於他的各式傳言,隻要不傳出‘他喜歡男人’之類的離譜傳言,他是不會去搭理那些江湖閑漢的。在人群自然分開之際,他忽然感覺有一道熟悉的目光落在身上,心有感應之下轉頭望去,卻隻發現了一個一身武士服的漢子,心道這人絕沒見過,便不由皺起眉來。跟在他身後的王家俊發現林平之的異樣,轉頭看了一眼那名漢子,便來到林平之身旁低聲道:“那人是洛陽北城幫姓餘的一個小頭目,怎麽了平之,你認識他不成?”林平之遙遙道了句“沒什麽。”,然後便微笑的迎上了大步過來的梁發,道了句:“梁三哥。”
梁發快步來到林平之身前,上下打量一番後,同樣笑道:“平之,果然是你。我們早就聽說你在洛陽殺得魔教上下膽戰心驚,更是獨立打敗了聲名赫赫的魔教長老林九陽。之前大師兄還笑稱‘洛陽現在是你的地頭了,我們有什麽事,可得先到你那裏拜山,若不然,你這血手修羅可未必會給咱們留情麵’。現在倒好,沒等我們去找你,你卻先找上門來了。”
林平之笑笑道:“梁三哥說笑了,平之不過是解決自家的麻煩而已,可比不得你們在川中和天魔教真刀真槍的拚命。不過就算川中大勝,天魔教龜縮雲貴,你們華山和泰山兩派不迴山休整,反而跑到洛陽找人,現在更是將人堵在了夫子廟裏,這又有什麽內情?”
梁發聽到林平之提起他們此次行動,不由歎了口氣道:“平之,這可說來話長了,你還是進去問大師兄、遲師兄他們吧。”說完就準備讓林平之他們進去,不過看到王家俊和王家駒還緊緊跟在林平之身後,梁發攔了一下問道:“平之,這兩位是?”
林平之眨眨眼,有點明白,但又有些不明白,對梁發道:“這是我的兩位表兄弟,洛陽王家的嫡子王家俊、王家駒。”
梁發“哦”了一聲,抱拳道:“原來是金刀王家的兩位少爺,失敬失敬。不過裏邊是我們五嶽劍派的私事,實在不宜讓外人接觸,這個。。。”
王家俊雖然有些不愉,但還是道:“既然如此,那平之你就趕緊進去吧,我與二弟在外邊等你。”林平之點點頭,便大步的走入了屋中。
這個夫子廟雖然有些破敗,但主廳不小,令狐衝領著十多個人一方,隱隱的成包圍之勢,而另一方則是站在夫子石像下邊的三個佩劍老者,中間那人六十多歲,臉色蠟黃,右邊是個矮子,左邊之人年歲最小,隻有五十上下,但麵容猥瑣,比林平之還不像好人。
令狐衝一襲青色長袍,雖然一臉的風塵,但骨子裏的瀟灑勁仍是讓人心折。他剛才就聽到林平之與梁發對話,知道這個腦子好使的朋友來了,此時見林平之進屋,連忙將林平之招到身旁,給他介紹起人來。先是指了指走過來的一名濃眉青年道:“這是泰山的遲百城遲師弟,天門師伯的得意弟子。”然後又指著林平之道:“這是南嶽衡山的林平之。”林平之與遲百城相互見禮後,遲百城又給林平之介紹了一下他的師弟們。
寒暄過後,林平之便開口問令狐衝,這是怎麽迴事。令狐衝本來就想借助林平之的頭腦,但他看到遲百城時又有些遲疑,皺了皺眉,令狐衝有些不確定的對遲百城問道:“遲師弟,你看?”
遲百城則幹脆的說道:“既然林師弟問起,我們自然要如實相告,更何況林師弟在洛陽近月,還與洛陽大族金刀王家有親,也許我們還會有借重之處。”這遲百城濃眉大眼,長相甚是威武,一身凜然的氣勢,到真有些名門正派少年劍俠的勁頭。不過林平之怎麽聽,怎麽感覺他話語裏有點悲憤。
令狐衝點點頭,將林平之拉到一旁細細的說了來龍去脈。原來五嶽劍派在川中獲得對天魔教的決定性勝利後,嶽不群便讓令狐衝他們這些生力軍對天魔教殘餘勢力進行清剿,而先前苦戰的各派高手和受了傷的人則出川養傷和休整,其中大部分人被安排到了華山。泰山掌門天門道人因為和天魔教長老過招,弄得兩敗俱傷,也被安排到華山休養。
當時整個華山派在山上完好能戰的人就不到十個,剩下的不是在川中就是傷兵,這還是嶽不群在當年五月會盟後名聲地位大漲,廣收門徒來的結果,如果按原著裏華山派的規模,不用和人家鏖戰數年,一兩年之內,他們華山派的香火就斷了。山上能當華山派這個家隻有寧中則,而弟子中身份最高的就是受了輕傷的梁發。而事情就發生在天門他們到了華山後幾日。
當日華山上來了三名使劍的老者,每人的佩劍樣式都是華山一路,山下的弟子看這三人怎麽都像是華山派的前輩高手,但天下誰都知道,華山派第一代隻有嶽不群和寧中則夫婦,那這三人又是哪冒出來的。守山弟子有心上前攔截,問一問對方來路,而那三名老者卻一點也不糾纏,使出輕功一溜煙的就上了華山,直接找到‘有所不為軒’門口,指名道姓的讓嶽不群出來,交還氣宗竊取劍宗的華山派掌門之位。
被‘華山棄徒’找上山,還鬧到了家門口,更是讓‘客人們’看了笑話,寧中則自然火氣上湧。要知道,近幾年他們夫婦的名聲之大,風頭之勁可都不是原著裏可比。君子劍嶽不群,那可是帶著五嶽劍派和天魔教死磕到底的厲害人物,從某種意義來說,人家象征著武林正義。這時劍宗卻來人爭奪華山掌門,寧中則心中不免暗想:“我們夫婦苦心將華山經營到今天的興旺地步,結果你們劍宗就‘吃相如此難看’的跳出來,準備摘桃子,世上哪有這樣的美事?”
寧中則與劍宗三老交涉不果,三五句話間便動了手。和原著中一樣,寧中則與成不憂交手,可這次不僅嶽不群沒在山上無法拉架,寧中則本身更是血戰數年,劍法精純,對敵經驗老道,苦戰五十餘迴合後,‘寧氏一劍’發動,險些刺穿了對方的喉嚨,還是封不平及時出劍,救下了成不憂。
寧中則和人動手,如此大的動靜,自然驚動了在華山上養傷的天門等人。天門身為泰山掌門,對於華山的那些秘辛必然所知甚詳,更何況他年輕之時在江湖上行走,還見過封不平、成不憂這些劍宗傳人。此時看到他們彼此對峙,再略一打聽雙方的對話,前後因果當即了然於心。
按照天門的本心,我管你們華山‘劍宗’‘氣宗’怎麽內鬥,都是些你們自己門派裏狗皮倒灶的事情,我們這些外人不好插手,也不好說話。如果和華山的關係不佳,那肯定會在一旁一邊嚴守中立,一邊冷眼旁觀的看熱鬧,即便和華山派的關係很好,人家天門也隻會有限的說上幾句,絕不會像左冷禪那樣又出人又出力,甚至於自己直接挽袖子下場,畢竟他天門還是十分珍視自己羽毛的,也比較在意自己的江湖風評。
可此時情況卻又不同,數年間,嶽不群為了五嶽劍派殫精竭慮,曆次對敵天魔教,他都是一馬當先,無怨無悔的接下對方最強的高手。十多場大戰裏,重傷輕傷、大傷小傷弄了一身,隻要是個有眼睛的五嶽弟子就能看到。不說別的,單是向問天‘掛帥出征’的那次,就是嶽不群一人擋下了這位‘天王老子’,讓天魔教的那次反攻同樣铩羽。
而且此時嶽不群還遠在川中,自然無法主持華山上的內訌,麾下能打的弟子也大都不在,就一個梁發在華山上,結果還是受了傷的。如此情景,實在有些像死了家中支柱的‘孤兒寡母’,又被丈夫的敗家兄弟們欺上門來謀奪家產。如果一會寧中則在比劍中敗給了封不平,再一個想不開抹了脖子自盡,那可真就‘十全十美’了,若是到了那一步,他天門也唯有自盡以謝天下了。
因此天門是越想越害怕,不敢置身事外,當即便拔劍出來勸解。天門的道理很簡單,他對封不平道:“你們華山‘劍宗’‘氣宗’鬧矛盾,按理說我是不應該插手的,可現在華山派在嶽先生的經營下好生興旺,又在川中大戰裏用鮮血和人命打出了諾大名頭,結果你們華山劍宗卻在此時跳出來爭奪掌門之位,無論從哪方麵看都不是那麽迴事,還希望封兄引以為戒,不要重蹈二十五年前玉女峰的覆轍才是。既然封兄還把自己當成華山派的人,那麽就更不能幹這種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了,華山‘劍宗’‘氣宗’再次內訌,隻會讓天魔教上下大鬆口氣,讓魔道之人恥笑我等正道,還望封兄三思。”
天門的話確實讓封不平有些為難,但他在隱居之處就已經三思、四思、五思了此次華山之行。在原著中,成不憂還以嶽不群讓弟子們‘隻練氣不練劍,以致華山派聲名日衰’為由向嶽不群發難。可現在華山派聲望日隆,弟子成群且劍法純熟,經驗豐富,掌門弟子令狐衝名傳五嶽,號稱‘五嶽劍派二代弟子第一人’,整個華山派都大有複興之勢。更何況君子劍嶽不群威名赫赫,實力堪比天王老子向問天,外人看來,嶽不群實是天下第一流的人物,遠勝五嶽劍派其他掌門,便是五嶽盟主左冷禪也未必會高明過嶽先生。許多人更是隻知嶽不群,而不知左冷禪。
如此情況,封不平雖然自信自己劍法內力當世一流,但若真個對上嶽不群,他卻也是暗自發怵,好在他還有兩個武功不錯的師弟撐場麵,而嶽不群卻‘孤家寡人’,三對一,在整體實力上他們並不劣勢。寧中則一介女流,他們三位劍宗大俠並沒把她放在心上。他們這次上華山,重提當年玉女峰舊事,雖然會被外人瞧不上,但想到逼宮得成之後的利益,封不平不可避免的動心了,成不憂沒爭議的腦袋發熱了,叢不棄不期然的想到了當年的華山玉女。(太邪惡了*-*!!)
“想想看吧,風頭最勁的華山派掌門,數十近百名傑出弟子,實力堅強並斬殺過魔教長老的‘最傑出二代弟子’令狐衝,擊敗嶽不群後獲得的巨大聲望,誰才是真正的華山正宗。。。”這是陸柏找到封不平等人隱居之處,對三人所說的,陸柏顯然知道他們這些‘華山棄徒’的所求所想。“而且嶽掌門此時還在川中指揮五嶽劍派對敵天魔教,華山上傷兵滿營,空虛至極,左盟主感念當年華山劍宗被氣宗不明不白的下作手段排擠出華山,此次定要明斷這積年冤案。”
“嶽掌門因為與峨眉秋掌門的私誼和個人名頭,帶著無數五嶽健兒遠赴川中死戰,數年來死傷過百,導致我們五派大傷元氣,若不是左盟主坐鎮嵩山,籌備財物衣食,他們能和天魔教打上幾年也真是難說。五嶽劍派還是需要封師兄和左師兄這等老成持重之人來掌舵,才能免去盛極而衰,與魔道兩敗俱傷的局麵。還請封師兄垂憐我五派弟子。”
思前想後,又有了左冷禪近乎明示的封不平暗道:“著啊,先去華山逼寧中則和嶽不群的弟子們就範,然後立刻接位華山掌門,想來左冷禪是會高調承認的,那樣嶽不群就成了‘華山棄徒’。而且就算其他三派不置可否,待我擊敗或擊退嶽不群,他們也定然無話可說,隻有承認我的掌門之位了。而對付嶽不群,不管是半路伏擊,還是坐守華山以逸待勞,進可攻退可守,到時我便先立於不敗之地,完全扭轉如今的局麵了。”
心中即已有了這方麵的盤算,再加上成不憂、叢不棄兩人的連番攛掇。封不平最終還是決定豁出臉麵,再與嶽不群鬥上一鬥。肯定的迴複了陸柏,並要陸柏帶他感謝左冷禪的支持。
當然,在封不平心裏還是有些看不起左冷禪的,他左冷禪好大的名頭,卻自己擺不平嶽不群,被那個偽君子喧賓奪主,險些搶去五嶽盟主的位子。現在派人來下爛藥,挑撥華山內鬥,從而搬到嶽不群,這些哪像個堂堂大宗師的手段。看來五嶽劍派還是需要我老封和華山劍宗出來收拾局麵,想來嶽不群這次完蛋,我就任華山掌門後,不久就要再召開五嶽大會了,倒時我的狂風劍法也就有去處了,哼哼,等著瞧吧。
吃了秤砣鐵了心的封不平自然不會被天門區區的幾句話便勸下華山,他此次是‘不成功便成仁’,‘開弓沒有迴頭箭’,說什麽也不能退的,隻有一路拚下去。看到天門出來礙眼,自然也是拔劍出來說理。
其實天門很想破口大罵:“你封不平要鬧去找嶽不群鬧去,真有本事就嚐嚐他的‘紫氣浩然決’,道爺管你們死活?都三個老頭子了,還這麽不要臉,對寧中則耍威風。而且道爺就在華山上,你們上山之前居然連打聽都不帶打聽一下,可見是根本不把道爺放在眼裏,那道爺又怎麽能眼睜睜的看你們搞‘政變’,搞‘逼宮’。你要是真有能耐,把嶽不群擺平了再來華山‘逼宮’,那道爺佩服你,眼不見為淨道爺已經迴了泰山看戲,可好死不死的居然讓道爺撞上這檔子事,說不得這次要幫襯嶽不群一二了。”
天門的脾氣本就暴躁,入川作戰被嶽不群壓住了風頭,他心裏有火;和天魔教長老放對,鬧了個兩敗俱傷,而嶽不群的大徒弟令狐衝卻直接做掉了名頭更大的羅中方,他心中更是來氣;在華山養傷,卻碰到了這等裏外說不清的破事,還要硬著頭皮幫嶽不群出頭,他可真是‘無名業火上天靈,衝天一怒卻為誰’。更何況封不平行此沒品之事,恃強淩弱、同室操戈、落井下石、見小利而忘大義,他天門貴為泰山掌門,而封不平區區一介‘棄徒’,使得天門更是看不上他,眼睛一瞪,直接和封不平殺到一處。
天門雖然脾氣不好,但劍法不糙,更何況泰山劍法本就以穩著稱,長劍厚重步步為營,越往後打越有泰山壓頂之勢,對於靈巧一路的華山劍法隱隱相克。天門盡得泰山劍法精要,兼之內力渾厚,可以說各方麵都穩勝封不平半籌。雖然封不平二十五年來也練就了不俗的內力,但比之泰山掌門一脈嫡傳的心法卻不免差上一截,不管怎麽說,他封不平不也沒學上《紫霞神功》麽。所以按理說,天門應該可以吃下封不平,但江湖上的事兒若都可以按道理推論,也就沒有那些個傳說和以弱勝強的例子,更是無法構成整個江湖了。要不然大家也不用相互比試武功高低,各自亮出自己所學劍法和內力,用理論和數據來區分強弱好了,還磨礪個屁的臨敵經驗。
封不平雖然在理論上占了劣勢,但他也不是什麽魚肚腩,好歹人家是劍宗三人之首,江湖上的一流高手,在原著中自創的狂風劍法使將出來,那也是博得嵩山、衡山、泰山眾人稱讚的快劍,隻是他倒黴遇到令狐衝而已。何況天門之前還和天魔教長老拚了個兩敗俱傷,身受不輕的內傷,之所以和封不平在華山碰上,還不就因為天門是在華山養傷。
所以兩人交手的結果有些悲劇,天門雖然不敗,但也沒勝,長劍抵在對方胸口之時,封不平手上那二十年前的華山製式長劍也削斷了天門的長須,指住紅臉道人的喉嚨,讓紅麵漢子臉色更加殷紅。兩人算是打了個不勝不敗,平局收場,但雙方卻都不滿意。
對於天門來說,他堂堂泰山掌門,居然和‘籍籍無名’的封不平打成平手,這是何等的恥辱,雖然他身上有傷,雖然封不平聲明不顯於江湖是因為他們劍宗之人隱居了二十五年。但沒贏就是沒贏,今後江湖上隻會傳聞封不平的劍法高超,居然可以逼平泰山掌門。
平局對於封不平來說豈止是‘不滿意’,他自殺的心可能都有了,人家是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上華山,不成功當上華山掌門、名動江湖,那就隻能淪為正道敗類、江湖笑柄。別說逼迫寧中則和華山弟子就範,然後接掌華山掌門,再和嶽不群決戰,他封不平僅僅在計劃中的第一步上,便被天門給打了迴來。
兩人比劍結束後,各自收劍後退數步,相互對視足有半晌之久。天門心裏憋屈,打了一場不得不出手的爛仗,結果還沒打贏,華山內訌事小,可他泰山掌門丟了名頭卻事關重大。封不平心裏更是委屈,二十五年的苦修,劍宗的未來和命運,都葬送在一場莫名其妙的比試中。他封不平連當年的‘劍氣衝霄’堂都沒進去,列位先師先祖都沒有祭奠,就得再次落魄的埋名於江湖。一時間頗有些心灰意冷、看破紅塵之感,將一切宏圖霸業、陰謀詭計都通通拋諸腦後,深深的看了看華山各處景致,最後帶著兩位師弟飛也似的下山,直至山腳才向著華山磕了三個頭,然後頭也不迴的向東行去,準備返迴他們的隱居之所。
華山‘劍宗’鬧劇一樣的‘逼宮’消息傳來,明眼人和有心人都知道劍宗之人是左冷禪派人請出山的,他老左早已領會過嶽不群的厲害,自然不會以為單靠封不平等人就可以拉嶽不群下馬,之所以把劍宗之人拉出來不過是想惡心惡心嶽不群,在給世人一個‘華山內部也有不少沒處去說的破事’印象。可誰知道封不平連嶽不群的麵都沒見到,剛上華山就被適逢其會的天門給打發了,這可讓老左很是不爽,好在他的陰招是環環相扣,一波波接連不斷的。
就在知情人以為劍宗退卻,五嶽劍派之間會重新恢複平靜時,更大的事件爆發:天門在距洛陽百裏左右的澠池,被人殺死了!
第十三章角力華山
不一刻,白二等十餘騎騎士前後簇擁著馬車,風馳電掣的來到南城郊外的夫子廟,到得門口不等馬車停穩,林平之和王家駒先後躍下馬車,快步向院子裏走去。打眼一看,院中一群群的江湖人物還真不少,除了場地後邊的屋中,隱隱約約有兩幫人在對峙,站在外邊的可能都是來圍觀、看熱鬧的,再加上來的一路上,林平之還看到了不少三三兩兩得到消息的江湖人物向夫子廟趕來,讓他不得不感歎:‘愛看熱鬧的江湖閑漢還真是不少’,他卻是忘了自己也是這支大軍中的一員。
向院中的各路江湖人掃過一眼,林平之帶著王家駒和白二等人大步走到王家俊身旁,不等王家俊和林平之打招唿,王家駒就急忙問道:“大哥,他們開打沒有?不是說華山令狐衝要來麽,哪個是令狐衝?”
王家俊白了一眼沒一點定性的弟弟,先對林平之道:“平之,你來了,我和家駒見此地有爭鬥發生,又和你們五嶽劍派有關,便讓家駒迴去找你。剛才一個二十多歲的瀟灑青年,帶著兩個同樣使劍的少年進去裏邊,我聽他們都是低聲叫‘令狐師兄’,想來就是令狐衝了,不過自他進去後,裏邊便派出五六人守著正門,不讓我們接近。為了不和你們五嶽劍派起衝突,我也沒有來硬的,一直在門口守著,他們也沒人出去。”
林平之微微點頭,暗讚這個表兄處置得體,他王家俊生長在王家,從小接觸的都是巴結他們的人物,自然養成了傲氣和跋扈性子,不過近來他眼界愈發開闊,倒也懂得輕重,明辨是非了。若是在以前,他和王家駒兩人早帶人往裏邊衝了,哪管你們什麽五嶽劍派六嶽劍派的。在他們看來,爺爺王元霸天老大,大伯和父親天老二,他們就是老三,雖然最後的結果可能是被華山派、泰山派的弟子們修理一頓,甚至連令狐衝都不用親自出手。林平之想了想,開口道:“既然令狐衝到了,我怎樣都得過去打個招唿,而且此事居然勞煩他和泰山的掌門弟子同時出動,想來不是什麽小事件,他們可能還需要我去幫點忙。”說罷,便示意王家俊和王家駒兩人跟著他去裏邊問問,還告訴白二他們在外邊等著。
三人穿過人群向屋子行去,自然引來了院中江湖人的注意,有眼尖的已經認出了王家兩兄弟,再一看豐神俊朗又走在王氏兄弟前邊的林平之,自然不難猜出他的身份。不一時人群中嗡嗡的議論起來:“看到沒,那個俊俏的青年便是近來聲名鵲起的林平之,五嶽劍派著力培養的後進高手,功夫之強絕不下於那些成名已久的五嶽前輩。”
“還不下於?他是實打實的遠勝那些五嶽高手,當晚我可是在醉仙樓親眼看到的,他用了不過十幾招便打敗了‘九尾鬼狐’林九陽,那可是魔教長老一級的人物,便是五嶽劍派的那些高手們也難以如此輕鬆的擊敗林九陽吧。”
如此言語,林平之根本是充耳不聞,他早已習慣了關於他的各式傳言,隻要不傳出‘他喜歡男人’之類的離譜傳言,他是不會去搭理那些江湖閑漢的。在人群自然分開之際,他忽然感覺有一道熟悉的目光落在身上,心有感應之下轉頭望去,卻隻發現了一個一身武士服的漢子,心道這人絕沒見過,便不由皺起眉來。跟在他身後的王家俊發現林平之的異樣,轉頭看了一眼那名漢子,便來到林平之身旁低聲道:“那人是洛陽北城幫姓餘的一個小頭目,怎麽了平之,你認識他不成?”林平之遙遙道了句“沒什麽。”,然後便微笑的迎上了大步過來的梁發,道了句:“梁三哥。”
梁發快步來到林平之身前,上下打量一番後,同樣笑道:“平之,果然是你。我們早就聽說你在洛陽殺得魔教上下膽戰心驚,更是獨立打敗了聲名赫赫的魔教長老林九陽。之前大師兄還笑稱‘洛陽現在是你的地頭了,我們有什麽事,可得先到你那裏拜山,若不然,你這血手修羅可未必會給咱們留情麵’。現在倒好,沒等我們去找你,你卻先找上門來了。”
林平之笑笑道:“梁三哥說笑了,平之不過是解決自家的麻煩而已,可比不得你們在川中和天魔教真刀真槍的拚命。不過就算川中大勝,天魔教龜縮雲貴,你們華山和泰山兩派不迴山休整,反而跑到洛陽找人,現在更是將人堵在了夫子廟裏,這又有什麽內情?”
梁發聽到林平之提起他們此次行動,不由歎了口氣道:“平之,這可說來話長了,你還是進去問大師兄、遲師兄他們吧。”說完就準備讓林平之他們進去,不過看到王家俊和王家駒還緊緊跟在林平之身後,梁發攔了一下問道:“平之,這兩位是?”
林平之眨眨眼,有點明白,但又有些不明白,對梁發道:“這是我的兩位表兄弟,洛陽王家的嫡子王家俊、王家駒。”
梁發“哦”了一聲,抱拳道:“原來是金刀王家的兩位少爺,失敬失敬。不過裏邊是我們五嶽劍派的私事,實在不宜讓外人接觸,這個。。。”
王家俊雖然有些不愉,但還是道:“既然如此,那平之你就趕緊進去吧,我與二弟在外邊等你。”林平之點點頭,便大步的走入了屋中。
這個夫子廟雖然有些破敗,但主廳不小,令狐衝領著十多個人一方,隱隱的成包圍之勢,而另一方則是站在夫子石像下邊的三個佩劍老者,中間那人六十多歲,臉色蠟黃,右邊是個矮子,左邊之人年歲最小,隻有五十上下,但麵容猥瑣,比林平之還不像好人。
令狐衝一襲青色長袍,雖然一臉的風塵,但骨子裏的瀟灑勁仍是讓人心折。他剛才就聽到林平之與梁發對話,知道這個腦子好使的朋友來了,此時見林平之進屋,連忙將林平之招到身旁,給他介紹起人來。先是指了指走過來的一名濃眉青年道:“這是泰山的遲百城遲師弟,天門師伯的得意弟子。”然後又指著林平之道:“這是南嶽衡山的林平之。”林平之與遲百城相互見禮後,遲百城又給林平之介紹了一下他的師弟們。
寒暄過後,林平之便開口問令狐衝,這是怎麽迴事。令狐衝本來就想借助林平之的頭腦,但他看到遲百城時又有些遲疑,皺了皺眉,令狐衝有些不確定的對遲百城問道:“遲師弟,你看?”
遲百城則幹脆的說道:“既然林師弟問起,我們自然要如實相告,更何況林師弟在洛陽近月,還與洛陽大族金刀王家有親,也許我們還會有借重之處。”這遲百城濃眉大眼,長相甚是威武,一身凜然的氣勢,到真有些名門正派少年劍俠的勁頭。不過林平之怎麽聽,怎麽感覺他話語裏有點悲憤。
令狐衝點點頭,將林平之拉到一旁細細的說了來龍去脈。原來五嶽劍派在川中獲得對天魔教的決定性勝利後,嶽不群便讓令狐衝他們這些生力軍對天魔教殘餘勢力進行清剿,而先前苦戰的各派高手和受了傷的人則出川養傷和休整,其中大部分人被安排到了華山。泰山掌門天門道人因為和天魔教長老過招,弄得兩敗俱傷,也被安排到華山休養。
當時整個華山派在山上完好能戰的人就不到十個,剩下的不是在川中就是傷兵,這還是嶽不群在當年五月會盟後名聲地位大漲,廣收門徒來的結果,如果按原著裏華山派的規模,不用和人家鏖戰數年,一兩年之內,他們華山派的香火就斷了。山上能當華山派這個家隻有寧中則,而弟子中身份最高的就是受了輕傷的梁發。而事情就發生在天門他們到了華山後幾日。
當日華山上來了三名使劍的老者,每人的佩劍樣式都是華山一路,山下的弟子看這三人怎麽都像是華山派的前輩高手,但天下誰都知道,華山派第一代隻有嶽不群和寧中則夫婦,那這三人又是哪冒出來的。守山弟子有心上前攔截,問一問對方來路,而那三名老者卻一點也不糾纏,使出輕功一溜煙的就上了華山,直接找到‘有所不為軒’門口,指名道姓的讓嶽不群出來,交還氣宗竊取劍宗的華山派掌門之位。
被‘華山棄徒’找上山,還鬧到了家門口,更是讓‘客人們’看了笑話,寧中則自然火氣上湧。要知道,近幾年他們夫婦的名聲之大,風頭之勁可都不是原著裏可比。君子劍嶽不群,那可是帶著五嶽劍派和天魔教死磕到底的厲害人物,從某種意義來說,人家象征著武林正義。這時劍宗卻來人爭奪華山掌門,寧中則心中不免暗想:“我們夫婦苦心將華山經營到今天的興旺地步,結果你們劍宗就‘吃相如此難看’的跳出來,準備摘桃子,世上哪有這樣的美事?”
寧中則與劍宗三老交涉不果,三五句話間便動了手。和原著中一樣,寧中則與成不憂交手,可這次不僅嶽不群沒在山上無法拉架,寧中則本身更是血戰數年,劍法精純,對敵經驗老道,苦戰五十餘迴合後,‘寧氏一劍’發動,險些刺穿了對方的喉嚨,還是封不平及時出劍,救下了成不憂。
寧中則和人動手,如此大的動靜,自然驚動了在華山上養傷的天門等人。天門身為泰山掌門,對於華山的那些秘辛必然所知甚詳,更何況他年輕之時在江湖上行走,還見過封不平、成不憂這些劍宗傳人。此時看到他們彼此對峙,再略一打聽雙方的對話,前後因果當即了然於心。
按照天門的本心,我管你們華山‘劍宗’‘氣宗’怎麽內鬥,都是些你們自己門派裏狗皮倒灶的事情,我們這些外人不好插手,也不好說話。如果和華山的關係不佳,那肯定會在一旁一邊嚴守中立,一邊冷眼旁觀的看熱鬧,即便和華山派的關係很好,人家天門也隻會有限的說上幾句,絕不會像左冷禪那樣又出人又出力,甚至於自己直接挽袖子下場,畢竟他天門還是十分珍視自己羽毛的,也比較在意自己的江湖風評。
可此時情況卻又不同,數年間,嶽不群為了五嶽劍派殫精竭慮,曆次對敵天魔教,他都是一馬當先,無怨無悔的接下對方最強的高手。十多場大戰裏,重傷輕傷、大傷小傷弄了一身,隻要是個有眼睛的五嶽弟子就能看到。不說別的,單是向問天‘掛帥出征’的那次,就是嶽不群一人擋下了這位‘天王老子’,讓天魔教的那次反攻同樣铩羽。
而且此時嶽不群還遠在川中,自然無法主持華山上的內訌,麾下能打的弟子也大都不在,就一個梁發在華山上,結果還是受了傷的。如此情景,實在有些像死了家中支柱的‘孤兒寡母’,又被丈夫的敗家兄弟們欺上門來謀奪家產。如果一會寧中則在比劍中敗給了封不平,再一個想不開抹了脖子自盡,那可真就‘十全十美’了,若是到了那一步,他天門也唯有自盡以謝天下了。
因此天門是越想越害怕,不敢置身事外,當即便拔劍出來勸解。天門的道理很簡單,他對封不平道:“你們華山‘劍宗’‘氣宗’鬧矛盾,按理說我是不應該插手的,可現在華山派在嶽先生的經營下好生興旺,又在川中大戰裏用鮮血和人命打出了諾大名頭,結果你們華山劍宗卻在此時跳出來爭奪掌門之位,無論從哪方麵看都不是那麽迴事,還希望封兄引以為戒,不要重蹈二十五年前玉女峰的覆轍才是。既然封兄還把自己當成華山派的人,那麽就更不能幹這種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了,華山‘劍宗’‘氣宗’再次內訌,隻會讓天魔教上下大鬆口氣,讓魔道之人恥笑我等正道,還望封兄三思。”
天門的話確實讓封不平有些為難,但他在隱居之處就已經三思、四思、五思了此次華山之行。在原著中,成不憂還以嶽不群讓弟子們‘隻練氣不練劍,以致華山派聲名日衰’為由向嶽不群發難。可現在華山派聲望日隆,弟子成群且劍法純熟,經驗豐富,掌門弟子令狐衝名傳五嶽,號稱‘五嶽劍派二代弟子第一人’,整個華山派都大有複興之勢。更何況君子劍嶽不群威名赫赫,實力堪比天王老子向問天,外人看來,嶽不群實是天下第一流的人物,遠勝五嶽劍派其他掌門,便是五嶽盟主左冷禪也未必會高明過嶽先生。許多人更是隻知嶽不群,而不知左冷禪。
如此情況,封不平雖然自信自己劍法內力當世一流,但若真個對上嶽不群,他卻也是暗自發怵,好在他還有兩個武功不錯的師弟撐場麵,而嶽不群卻‘孤家寡人’,三對一,在整體實力上他們並不劣勢。寧中則一介女流,他們三位劍宗大俠並沒把她放在心上。他們這次上華山,重提當年玉女峰舊事,雖然會被外人瞧不上,但想到逼宮得成之後的利益,封不平不可避免的動心了,成不憂沒爭議的腦袋發熱了,叢不棄不期然的想到了當年的華山玉女。(太邪惡了*-*!!)
“想想看吧,風頭最勁的華山派掌門,數十近百名傑出弟子,實力堅強並斬殺過魔教長老的‘最傑出二代弟子’令狐衝,擊敗嶽不群後獲得的巨大聲望,誰才是真正的華山正宗。。。”這是陸柏找到封不平等人隱居之處,對三人所說的,陸柏顯然知道他們這些‘華山棄徒’的所求所想。“而且嶽掌門此時還在川中指揮五嶽劍派對敵天魔教,華山上傷兵滿營,空虛至極,左盟主感念當年華山劍宗被氣宗不明不白的下作手段排擠出華山,此次定要明斷這積年冤案。”
“嶽掌門因為與峨眉秋掌門的私誼和個人名頭,帶著無數五嶽健兒遠赴川中死戰,數年來死傷過百,導致我們五派大傷元氣,若不是左盟主坐鎮嵩山,籌備財物衣食,他們能和天魔教打上幾年也真是難說。五嶽劍派還是需要封師兄和左師兄這等老成持重之人來掌舵,才能免去盛極而衰,與魔道兩敗俱傷的局麵。還請封師兄垂憐我五派弟子。”
思前想後,又有了左冷禪近乎明示的封不平暗道:“著啊,先去華山逼寧中則和嶽不群的弟子們就範,然後立刻接位華山掌門,想來左冷禪是會高調承認的,那樣嶽不群就成了‘華山棄徒’。而且就算其他三派不置可否,待我擊敗或擊退嶽不群,他們也定然無話可說,隻有承認我的掌門之位了。而對付嶽不群,不管是半路伏擊,還是坐守華山以逸待勞,進可攻退可守,到時我便先立於不敗之地,完全扭轉如今的局麵了。”
心中即已有了這方麵的盤算,再加上成不憂、叢不棄兩人的連番攛掇。封不平最終還是決定豁出臉麵,再與嶽不群鬥上一鬥。肯定的迴複了陸柏,並要陸柏帶他感謝左冷禪的支持。
當然,在封不平心裏還是有些看不起左冷禪的,他左冷禪好大的名頭,卻自己擺不平嶽不群,被那個偽君子喧賓奪主,險些搶去五嶽盟主的位子。現在派人來下爛藥,挑撥華山內鬥,從而搬到嶽不群,這些哪像個堂堂大宗師的手段。看來五嶽劍派還是需要我老封和華山劍宗出來收拾局麵,想來嶽不群這次完蛋,我就任華山掌門後,不久就要再召開五嶽大會了,倒時我的狂風劍法也就有去處了,哼哼,等著瞧吧。
吃了秤砣鐵了心的封不平自然不會被天門區區的幾句話便勸下華山,他此次是‘不成功便成仁’,‘開弓沒有迴頭箭’,說什麽也不能退的,隻有一路拚下去。看到天門出來礙眼,自然也是拔劍出來說理。
其實天門很想破口大罵:“你封不平要鬧去找嶽不群鬧去,真有本事就嚐嚐他的‘紫氣浩然決’,道爺管你們死活?都三個老頭子了,還這麽不要臉,對寧中則耍威風。而且道爺就在華山上,你們上山之前居然連打聽都不帶打聽一下,可見是根本不把道爺放在眼裏,那道爺又怎麽能眼睜睜的看你們搞‘政變’,搞‘逼宮’。你要是真有能耐,把嶽不群擺平了再來華山‘逼宮’,那道爺佩服你,眼不見為淨道爺已經迴了泰山看戲,可好死不死的居然讓道爺撞上這檔子事,說不得這次要幫襯嶽不群一二了。”
天門的脾氣本就暴躁,入川作戰被嶽不群壓住了風頭,他心裏有火;和天魔教長老放對,鬧了個兩敗俱傷,而嶽不群的大徒弟令狐衝卻直接做掉了名頭更大的羅中方,他心中更是來氣;在華山養傷,卻碰到了這等裏外說不清的破事,還要硬著頭皮幫嶽不群出頭,他可真是‘無名業火上天靈,衝天一怒卻為誰’。更何況封不平行此沒品之事,恃強淩弱、同室操戈、落井下石、見小利而忘大義,他天門貴為泰山掌門,而封不平區區一介‘棄徒’,使得天門更是看不上他,眼睛一瞪,直接和封不平殺到一處。
天門雖然脾氣不好,但劍法不糙,更何況泰山劍法本就以穩著稱,長劍厚重步步為營,越往後打越有泰山壓頂之勢,對於靈巧一路的華山劍法隱隱相克。天門盡得泰山劍法精要,兼之內力渾厚,可以說各方麵都穩勝封不平半籌。雖然封不平二十五年來也練就了不俗的內力,但比之泰山掌門一脈嫡傳的心法卻不免差上一截,不管怎麽說,他封不平不也沒學上《紫霞神功》麽。所以按理說,天門應該可以吃下封不平,但江湖上的事兒若都可以按道理推論,也就沒有那些個傳說和以弱勝強的例子,更是無法構成整個江湖了。要不然大家也不用相互比試武功高低,各自亮出自己所學劍法和內力,用理論和數據來區分強弱好了,還磨礪個屁的臨敵經驗。
封不平雖然在理論上占了劣勢,但他也不是什麽魚肚腩,好歹人家是劍宗三人之首,江湖上的一流高手,在原著中自創的狂風劍法使將出來,那也是博得嵩山、衡山、泰山眾人稱讚的快劍,隻是他倒黴遇到令狐衝而已。何況天門之前還和天魔教長老拚了個兩敗俱傷,身受不輕的內傷,之所以和封不平在華山碰上,還不就因為天門是在華山養傷。
所以兩人交手的結果有些悲劇,天門雖然不敗,但也沒勝,長劍抵在對方胸口之時,封不平手上那二十年前的華山製式長劍也削斷了天門的長須,指住紅臉道人的喉嚨,讓紅麵漢子臉色更加殷紅。兩人算是打了個不勝不敗,平局收場,但雙方卻都不滿意。
對於天門來說,他堂堂泰山掌門,居然和‘籍籍無名’的封不平打成平手,這是何等的恥辱,雖然他身上有傷,雖然封不平聲明不顯於江湖是因為他們劍宗之人隱居了二十五年。但沒贏就是沒贏,今後江湖上隻會傳聞封不平的劍法高超,居然可以逼平泰山掌門。
平局對於封不平來說豈止是‘不滿意’,他自殺的心可能都有了,人家是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上華山,不成功當上華山掌門、名動江湖,那就隻能淪為正道敗類、江湖笑柄。別說逼迫寧中則和華山弟子就範,然後接掌華山掌門,再和嶽不群決戰,他封不平僅僅在計劃中的第一步上,便被天門給打了迴來。
兩人比劍結束後,各自收劍後退數步,相互對視足有半晌之久。天門心裏憋屈,打了一場不得不出手的爛仗,結果還沒打贏,華山內訌事小,可他泰山掌門丟了名頭卻事關重大。封不平心裏更是委屈,二十五年的苦修,劍宗的未來和命運,都葬送在一場莫名其妙的比試中。他封不平連當年的‘劍氣衝霄’堂都沒進去,列位先師先祖都沒有祭奠,就得再次落魄的埋名於江湖。一時間頗有些心灰意冷、看破紅塵之感,將一切宏圖霸業、陰謀詭計都通通拋諸腦後,深深的看了看華山各處景致,最後帶著兩位師弟飛也似的下山,直至山腳才向著華山磕了三個頭,然後頭也不迴的向東行去,準備返迴他們的隱居之所。
華山‘劍宗’鬧劇一樣的‘逼宮’消息傳來,明眼人和有心人都知道劍宗之人是左冷禪派人請出山的,他老左早已領會過嶽不群的厲害,自然不會以為單靠封不平等人就可以拉嶽不群下馬,之所以把劍宗之人拉出來不過是想惡心惡心嶽不群,在給世人一個‘華山內部也有不少沒處去說的破事’印象。可誰知道封不平連嶽不群的麵都沒見到,剛上華山就被適逢其會的天門給打發了,這可讓老左很是不爽,好在他的陰招是環環相扣,一波波接連不斷的。
就在知情人以為劍宗退卻,五嶽劍派之間會重新恢複平靜時,更大的事件爆發:天門在距洛陽百裏左右的澠池,被人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