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年,初平元年,五月初。
距離年初討董,粗略計算一下,已經過去三個多月。呂布前往冀州剿滅黑山軍,前前後後加起來也有一個多月,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各路諸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屈居渤海的袁紹,遵從謀士逢紀的建議,設套奪取韓馥的冀州,害他隻能跑去張邈處避難,最後還落得躲在茅廁,用刻書的小刀了卻自己性命的悲催下場。
應該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袁紹卻怎麽都開心不起來,這都要‘歸功’於公孫瓚,兩人就冀州的分配,鬧得不可開交,更甚至到短兵相接的地步,任誰都不願意退後一步,坐下來和談了事。
談的餘地都沒有,還能怎麽辦?隻好用拳頭說話,哪個的拳頭硬,哪個就是理。
公孫瓚與袁紹的戰爭,一直從四月中持續到五月初。見都不想見對方一麵,和解自然成了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即使見麵也是在戰場上,撕破臉皮大動幹戈的局麵。
打吧!打吧!打的越激烈越好,呂布最希望看到的就是這種情景,自己正處於發展期,新的趙國等地,擔心袁紹來找麻煩。這不被呂布稱為‘大好人’的公孫瓚,屁股坐不住,伸出自己的援手,狠狠地教訓起袁紹,讓他長長記性,證明我公孫瓚不是好欺負的,別想騎在我的頭上,否則讓你騎虎難下。
兩路諸侯的鏖鬥,無疑是騰出空間給呂布喘息的機會,打嘛!也不是打不過袁紹,隻是呂布不想這麽早就和袁紹碰麵,自己的蝦兵蟹將和他的二流軍隊幹起來,也占不到多大便宜,頂多人數上撐撐場麵,其餘方麵不細述也罷。
袁紹和公孫瓚兩人的爭鬥陸續發酵,曹操這邊也不閑著,鑽研了兩個多月的地圖,不是白白鑽研的,可以占得地方,他都用毛筆認認真真圈了起來,最終把第一個目標放在東郡。
曹仁曆經三個月的時間,終於把軍隊訓練的兵強馬壯,期間曹操還招募到不少的士卒,擴充了一次規模,加上先前和呂布追擊董卓,帶迴來的數萬民眾,充兵的充兵,種田的種田,整合起來約有兩萬來人,攻下東郡綽綽有餘。
翌日,曹操親自出征領著夏侯兩兄弟,曹氏兩兄弟和樂進、李典聲勢赫赫一路殺去東郡,總共花了不到三天時間,輕鬆拿下東郡,也算是他的第一座城池,奠定基礎後,以東郡為中心四處征戰,相繼奪下東郡周邊的城池,成為一方不大不小的諸侯。
焦灼中的袁紹,不忘表曹操為東郡太守,意思直接明了:你看我現在忙得不可開交,還抽出時間表你為東郡太守,你是不是該意思意思一下,我和公孫瓚打的這麽激烈,是不是該派點兵馬過來支援一下,再說我們還是盟友,我現在遇到困難,是不是要幫個忙之類的。
曹操這麽聰明的人,不會不知道袁紹的意圖,畢竟那是人家‘家事’,自己摻和進來也說不過去,但是出於盟友的立場,嘴上答應身體卻不誠實的,找各種理由搪塞,久而久之袁紹對曹操不抱希望,自己繼續和公孫瓚扭打。
怎麽說呢?袁紹真不是個省油的燈,可以說是見縫就插,豫州刺史孔伷剛病逝,馬上就打起豫州的注意,任命周昕去接替孔伷的豫州刺史職位。袁術看到這個大西瓜,麽可能讓哥哥袁紹占了便宜,自己就挨在邊上,拱手讓給別人,真以為我傻啊!
周昕如期而至的去接手豫州刺史之位,眼饞的袁術更是垂涎已久,好不容易等到孔伷病逝,準備去撿突然你袁紹插了進來,說要撿這個西瓜,而且這個西瓜就在我的腳下,我能心甘情願的送給你嗎?結果是不可能。
尷尬的場麵就這樣發生,周昕奉命去豫州上任,換做別人或許還會給袁紹點麵子,可誰叫袁術是他的弟弟,仗著家世顯赫的背景,絲毫不給這個哥哥麵子,當即趕走了準備上任的周昕,之後的事情就是:我是奉你哥哥之命來上任的,你作為他的弟弟應該大力支持才對,現在是幾個意思?不讓我坐上豫州刺史的位置可以,那我隻好來硬的。
二話不說,周昕迴去後,點齊人馬馬上就攻了過來,袁術也不是好惹的貨:就算有我哥哥幫你撐腰,也別想從我手中搶走豫州,既然想打我就奉陪到底。
北方袁紹和公孫瓚在激戰,中原地區周昕和袁術也打了起來,實在看不下去的袁紹,恨不得馬上分兵,好好湊一頓自己的傻弟弟,沒辦法自己還和公孫瓚僵持著,此時分兵的話,無疑給了公孫瓚可乘之機使不得。
關鍵時刻,袁紹終於想起了自己的好盟友曹操:叫你支援我攻擊公孫瓚你不幹,那幫我教訓一下我的傻弟弟,奪過豫州總可以了吧!什麽不願意?分你點地總行了吧!
一頓軟磨硬泡,曹操處於發展階段,和袁紹又是盟友關係,礙於麵子不好撕破臉皮,真跟他鬧翻,指不定惹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現在他提出拿土地作為交換,還是有一些心動,本著不要白不要的精神,曹操赫然出兵前往豫州。
曹操?哥哥你賴皮,家事怎麽可以讓外人插手,是你不守規則的,別怪弟弟我不顧情麵,曹操的加入,本來占據全麵優勢的袁術,瞬間蕩然無存,接連敗退,隻好聯合長沙的孫堅,抵擋曹操的攻勢。
聯盟討董時,因為糧草事件曾鬧得不愉快,不過想著豫州,袁術也豁了出去,他們之間關係本就不錯,為了拉攏孫堅入伍,袁術下了大手筆。不但願意分孫堅一小塊地,還願意幫其對付劉表,還說出當日告知劉表傳國玉璽之人,就是自己的哥哥袁紹,現在不討個說法,什麽時候討說法?並且還把當時進讒言的人殺掉,將頭顱獻給孫堅以示悔改之心,無非是找了個替罪羔羊,孫堅也沒見過那人,袁術說什麽就是什麽。
雙重誘惑下,孫堅很快和袁術和睦如初,帶著自己的部隊支援袁術,和曹操、周昕開戰,一場大戰就此展開。
距離年初討董,粗略計算一下,已經過去三個多月。呂布前往冀州剿滅黑山軍,前前後後加起來也有一個多月,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各路諸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屈居渤海的袁紹,遵從謀士逢紀的建議,設套奪取韓馥的冀州,害他隻能跑去張邈處避難,最後還落得躲在茅廁,用刻書的小刀了卻自己性命的悲催下場。
應該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袁紹卻怎麽都開心不起來,這都要‘歸功’於公孫瓚,兩人就冀州的分配,鬧得不可開交,更甚至到短兵相接的地步,任誰都不願意退後一步,坐下來和談了事。
談的餘地都沒有,還能怎麽辦?隻好用拳頭說話,哪個的拳頭硬,哪個就是理。
公孫瓚與袁紹的戰爭,一直從四月中持續到五月初。見都不想見對方一麵,和解自然成了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即使見麵也是在戰場上,撕破臉皮大動幹戈的局麵。
打吧!打吧!打的越激烈越好,呂布最希望看到的就是這種情景,自己正處於發展期,新的趙國等地,擔心袁紹來找麻煩。這不被呂布稱為‘大好人’的公孫瓚,屁股坐不住,伸出自己的援手,狠狠地教訓起袁紹,讓他長長記性,證明我公孫瓚不是好欺負的,別想騎在我的頭上,否則讓你騎虎難下。
兩路諸侯的鏖鬥,無疑是騰出空間給呂布喘息的機會,打嘛!也不是打不過袁紹,隻是呂布不想這麽早就和袁紹碰麵,自己的蝦兵蟹將和他的二流軍隊幹起來,也占不到多大便宜,頂多人數上撐撐場麵,其餘方麵不細述也罷。
袁紹和公孫瓚兩人的爭鬥陸續發酵,曹操這邊也不閑著,鑽研了兩個多月的地圖,不是白白鑽研的,可以占得地方,他都用毛筆認認真真圈了起來,最終把第一個目標放在東郡。
曹仁曆經三個月的時間,終於把軍隊訓練的兵強馬壯,期間曹操還招募到不少的士卒,擴充了一次規模,加上先前和呂布追擊董卓,帶迴來的數萬民眾,充兵的充兵,種田的種田,整合起來約有兩萬來人,攻下東郡綽綽有餘。
翌日,曹操親自出征領著夏侯兩兄弟,曹氏兩兄弟和樂進、李典聲勢赫赫一路殺去東郡,總共花了不到三天時間,輕鬆拿下東郡,也算是他的第一座城池,奠定基礎後,以東郡為中心四處征戰,相繼奪下東郡周邊的城池,成為一方不大不小的諸侯。
焦灼中的袁紹,不忘表曹操為東郡太守,意思直接明了:你看我現在忙得不可開交,還抽出時間表你為東郡太守,你是不是該意思意思一下,我和公孫瓚打的這麽激烈,是不是該派點兵馬過來支援一下,再說我們還是盟友,我現在遇到困難,是不是要幫個忙之類的。
曹操這麽聰明的人,不會不知道袁紹的意圖,畢竟那是人家‘家事’,自己摻和進來也說不過去,但是出於盟友的立場,嘴上答應身體卻不誠實的,找各種理由搪塞,久而久之袁紹對曹操不抱希望,自己繼續和公孫瓚扭打。
怎麽說呢?袁紹真不是個省油的燈,可以說是見縫就插,豫州刺史孔伷剛病逝,馬上就打起豫州的注意,任命周昕去接替孔伷的豫州刺史職位。袁術看到這個大西瓜,麽可能讓哥哥袁紹占了便宜,自己就挨在邊上,拱手讓給別人,真以為我傻啊!
周昕如期而至的去接手豫州刺史之位,眼饞的袁術更是垂涎已久,好不容易等到孔伷病逝,準備去撿突然你袁紹插了進來,說要撿這個西瓜,而且這個西瓜就在我的腳下,我能心甘情願的送給你嗎?結果是不可能。
尷尬的場麵就這樣發生,周昕奉命去豫州上任,換做別人或許還會給袁紹點麵子,可誰叫袁術是他的弟弟,仗著家世顯赫的背景,絲毫不給這個哥哥麵子,當即趕走了準備上任的周昕,之後的事情就是:我是奉你哥哥之命來上任的,你作為他的弟弟應該大力支持才對,現在是幾個意思?不讓我坐上豫州刺史的位置可以,那我隻好來硬的。
二話不說,周昕迴去後,點齊人馬馬上就攻了過來,袁術也不是好惹的貨:就算有我哥哥幫你撐腰,也別想從我手中搶走豫州,既然想打我就奉陪到底。
北方袁紹和公孫瓚在激戰,中原地區周昕和袁術也打了起來,實在看不下去的袁紹,恨不得馬上分兵,好好湊一頓自己的傻弟弟,沒辦法自己還和公孫瓚僵持著,此時分兵的話,無疑給了公孫瓚可乘之機使不得。
關鍵時刻,袁紹終於想起了自己的好盟友曹操:叫你支援我攻擊公孫瓚你不幹,那幫我教訓一下我的傻弟弟,奪過豫州總可以了吧!什麽不願意?分你點地總行了吧!
一頓軟磨硬泡,曹操處於發展階段,和袁紹又是盟友關係,礙於麵子不好撕破臉皮,真跟他鬧翻,指不定惹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現在他提出拿土地作為交換,還是有一些心動,本著不要白不要的精神,曹操赫然出兵前往豫州。
曹操?哥哥你賴皮,家事怎麽可以讓外人插手,是你不守規則的,別怪弟弟我不顧情麵,曹操的加入,本來占據全麵優勢的袁術,瞬間蕩然無存,接連敗退,隻好聯合長沙的孫堅,抵擋曹操的攻勢。
聯盟討董時,因為糧草事件曾鬧得不愉快,不過想著豫州,袁術也豁了出去,他們之間關係本就不錯,為了拉攏孫堅入伍,袁術下了大手筆。不但願意分孫堅一小塊地,還願意幫其對付劉表,還說出當日告知劉表傳國玉璽之人,就是自己的哥哥袁紹,現在不討個說法,什麽時候討說法?並且還把當時進讒言的人殺掉,將頭顱獻給孫堅以示悔改之心,無非是找了個替罪羔羊,孫堅也沒見過那人,袁術說什麽就是什麽。
雙重誘惑下,孫堅很快和袁術和睦如初,帶著自己的部隊支援袁術,和曹操、周昕開戰,一場大戰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