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天色已晚,今天就別迴去了,晚上好好跟大哥喝一杯!”議事結束後,李勇遣走眾將,走到來李憐雲身邊滿心歡喜地說道。
“嗯?”李憐雲轉頭看了看屋外,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李憐雲心中忍不住苦笑起來,自己討論的太投入,居然忘記了時間。
“大哥,大戰在即,我還得迴去準備一番,今晚就不陪你了吧。”想起即將發起的戰事,李憐雲婉言拒絕的李勇的挽留。
“誒,三弟,戰事準備雖然迫在眉睫,但也不差這一晚吧,再說夜路難行,你今天就踏踏實實住下,明日一早再走。”李勇一手搭在李憐雲的肩上,繼續熱情地挽留道。
“好吧!”麵對熱情的李勇,李憐雲也不好意思再拒絕。
見李憐雲答應,李勇也是喜出望外,急忙命人準備酒菜。
在李勇的內邸享用了一頓豐盛的家宴後,李憐雲便帶著雨燕來到了李勇給他安排的客房。為人一向剛正不阿的李勇自然不會給李憐雲安排什麽“驚喜”。
寂靜的客房中此時隻有李憐雲跟雨燕兩個人,沒有遇到“驚喜”的李憐雲並沒有意外,他對自己這個大哥太了解了,在李勇的心中,除了忠君愛國和軍人榮譽外,便再沒有其他的想法。
李憐雲靜靜地躺在床上,雖然晚上跟李勇喝了不少酒,可是酒量深似大海的他並沒有太多的醉意,反而緊皺著眉心,似乎心事重重。
雨燕此刻已經一絲不掛地趴在了李憐雲的懷中,她安靜地感受著李憐雲寬廣的胸膛以及平穩有力的心跳聲。不過,很快她就覺察到了李憐雲情緒上的異常。
“主人,你還在想出兵的事情?”雨燕伸出纖細的玉手,輕輕撫摸著李憐雲的胸膛,含情脈脈地問道。
“嗯。”李憐雲隻是應了一聲,似乎還沒有從思緒中抽離出來。
“這件事不是跟大公子商量好了嗎?主人還在猶豫嗎?”雨燕微微抬頭,繼續柔聲問道。
“哎!”李憐雲歎了口氣,輕輕吻了一下雨燕的額頭,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輕聲道:“你這個小機靈鬼,主人什麽心思都瞞不住你啊。”
雨燕春心蕩漾地享受著李憐雲對她的片刻溫柔,臉上洋溢著滿足的愉悅,她俏皮地說道:“自打雨燕跟著主人那天開始,便將身心全部交給了主人,主人所想就是雨燕所想,主人所做就是雨燕所做,所以雨燕自然會感受到主人的心思了。”
聽到雨燕深情的告白,李憐雲如沐春風,他更加用力地摟住懷中的美人,柔聲說道:“人生得一雨燕足矣。”
“謝謝主人。”李憐雲的一番話,讓雨燕的心都快要融化了,精致的臉蛋也瞬間紅到了脖子根,在激動的心情平複了下來之後,雨燕又輕聲問道:“主人,你還沒告訴我你在猶豫什麽呢。”
李憐雲一邊輕輕撫摸著雨燕一邊思考著問題,良久才緩緩說道:“上次我北伐薩摩,可以說是深思熟慮,又經過充分的準備才做出的決定,可是這次決定東征東胡,卻是我一時心血來潮,老實說,打這種一無準備,二無把握的仗,乃是兵家大忌,我是真的有點擔心。”
“可是主人礙於與大公子的交情,又不好意思推辭,對吧?”雨燕慵懶地動了動身子,將整個嬌軀都壓到了李憐雲的身上,細聲在李憐雲耳邊分析道。
“對,也不全對。”李憐雲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表情,輕輕撥弄著雨燕的發絲,說道:“我其實也早有征討東胡的想法,東胡境內沃土千裏,大鮮卑山的各種資源更是應有盡有,實在是讓我眼饞。”稍作停頓後,又繼續說道:“況且,此次出征雖然時機尚不成熟,但是倘若進攻不利,我也有全身而退的計劃。”
聽著李憐雲的話,雨燕的小腦瓜也飛快地轉了起來,片刻之後,她看著李憐雲堅定地鼓舞道:“三軍之災起於狐疑,既然如此,主人就不要再猶豫了,不如就此下定決心吧,奴婢一定竭盡全力,輔佐主人蕩平東胡!”
“哈哈。”李憐雲聽完大笑一聲,心中的一絲擔憂此刻也蕩然無存,他翻身將雨燕壓到身下,說道:“有你這個飛雲衛統領在,主人還有什麽好擔心的,來,讓主人好好疼愛一下。”說罷,他便用力地吻到了雨燕的嘴上。
麵對李憐雲突如其來的動作,雨燕先是一陣錯愕,隨即也激烈地迴應起來,兩人相擁而吻。
激烈的擁吻也讓李憐雲熱血升騰,他隨即緊摟雨燕的蜂腰展開了下一步的動作,一番激烈的琴瑟和鳴之後,兩人相擁而眠。
第二天清晨,天際剛剛泛白,李憐雲就起床了,雨燕也收拾好了行禮,與在匆匆與李勇道別之後,一行人便返迴了飛雲城。
李憐雲前往襄平城的這幾天,飛雲城的軍營也已經處於一級戰備狀態,在李憐雲定好出征的計劃後,白裏蘇就已經將計劃下達至了各部隊,讓全軍做好出征的準備。
等李憐雲一行人來到飛雲城門口的時候,忙碌了好幾天的白裏蘇也早早地就帶著淩天、秦少遊等人在城門口迎候。
“屬下參見主公,主公一路辛苦了。”見到李憐雲後,白裏蘇立馬率眾人跪地恭迎道。
“免禮吧。”李憐雲向跪在地上的眾人抬了抬手,隨後又看向白裏蘇問道:“軍師,大軍出征準備的如何了?”
“迴稟主公,已經準備完畢,隻要主公一聲令下,大軍即可開拔!”白裏蘇急忙應道。
“好,有軍師在,我這心裏就是踏實!”李憐雲看著白裏蘇高興地讚許道。
“主公過譽了!”白裏蘇忙躬身謙虛道。
看著躬身俯首的白裏蘇,李憐雲倍感欣慰,心中不禁一陣感慨。他剛才對白裏蘇的讚許並沒有誇大的意思,自從白裏蘇追隨李憐雲到飛雲城以來,城中有關民生、吏治、軍事等等的各種事情,基本上都是李憐雲拿主意,但是拿定主意之後,將事情落到實處的過程卻基本都是由白裏蘇把關,也正是因為白裏蘇多年來的盡心操持和輔佐,飛雲城才有了今日之景象。
隨後,李憐雲便在眾人的陪同下來到了官邸大殿。在坐到自己的城主寶座上後,李憐雲便將這次與李勇商議的出兵計劃全盤托出,並且命人將事先抄好的筆錄傳給眾人閱覽。
“諸位,筆錄已經詳細記錄了這次出兵的計劃,諸位看完若無異議,便依計行事吧。”李憐雲看著專心閱覽的眾人說道。
淩天翻閱著筆錄,眉頭漸漸皺起,隨後疑惑地問道:“主公,此計頗為兇險,是否再斟酌一下?”
“此計乃是再三商議而定,不必再議!”李憐雲一口迴絕,他早就料到淩天會有此一問,對於自己這個愛將謹慎有餘,魄力不足的性格,李憐雲再熟悉不過了。
見李憐雲態度堅決,淩天也不再多言,悻悻退到一旁。此時白裏蘇湊到了淩天身旁小聲勸慰道:“淩將軍,主公用兵向來是兵行險著,但絕非是魯莽行事,你就不要再猶豫不決了,依計行事吧。”
“嗯,軍師說的是,我明白了。”淩天微微點頭說道。
“你們倆嘀咕什麽呢?”李憐雲看著台下交頭接耳的兩人,假裝生氣地問道。
“呃,啟稟主公,淩天將軍說主公的計劃實在是太好了,他一定會堅決執行的。”白裏蘇急忙出班諂笑著解釋道。隨即,他話鋒一轉,又問道:“主公,這次出征的計劃,大公子是否會如實上報燕王?”
“嗯?”白裏蘇的問題讓李憐雲有些驚訝,不過,隨即又恢複了正常,他點點頭說道:“我大哥自然會如實上報!”
白裏蘇心裏“咯噔”一下,急忙說道:“主公,大公子不該如此啊,這樣一來,我們的底細燕王不就一清二楚了嗎?到時候燕王難免會給我們扣一個欺君罔上的帽子啊。”
對於白裏蘇的反應,李憐雲並不意外,他緩緩問道:“軍師可是說我準備調動山戎騎兵的計劃?”
“正是,上次我們向燕王呈奏北伐吃了敗仗,現在又要動用山戎歸降的部隊,這一前一後相互矛盾,屬下擔心大軍迴師之後,燕王會來興師問罪。”白裏蘇急忙應道。
“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初我隱瞞不報,是因為山戎剛剛平定,我們根基不穩,眼下山戎新城的建設初具規模,我軍也是兵強馬闖,我又有何懼,再說了,你當真以為燕王會相信我的戰報嗎?他不動我,還不是因為忌憚我的實力嗎?這一次,我就要把實力都抖出來讓他看一下,我倒要看看他會是個什麽反應?”李憐雲自信地說道。
其實對於這件事,他之前也是非常糾結的。當計劃製定完成之時,李勇本著忠心事主的原則將李憐雲調動山戎騎兵的計劃記錄在冊,李憐雲當時看到之後是拒絕的,可是後來又同意了,一來是李勇的堅持,二來就像他說的那樣,要試探一下燕王的底線。
“主公英明!”白裏蘇見李憐雲了然於胸,便不再有任何疑意。
“諸位還有什麽異議嗎?”李憐雲看著眾人繼續問道。
“屬下等均無異議!”眾人齊聲附和,此刻也再無問題。
“好!”見眾人意見統一,李憐雲便開始點將:“王玄、燕犇、夏千凡聽令!”
“標下在!”王玄、燕犇、夏千凡二人立即應聲出班。
“命你三人各率刀盾兵三千、長槍兵三千、弓箭手三千以及攻城部隊,於後天辰時開拔,前往襄平城與蒼狼軍匯合!”李憐雲說著從案上的令箭桶中抽出三支令箭命人交到三人手中。
“標下領命!”三人接過令箭大聲應道。
“淩天、秦少遊聽令!”李憐雲又將目光移到了淩天與秦少遊的身上。
“標下在!”二人齊聲應道。
“命你二人率一萬精騎,隨我一同出征!”李憐雲抽出另外兩支令箭命人交給他們。
“標下領命!”二人稽首接過令箭,齊聲道。
當李憐雲與李勇正在積極備戰的時候,遠在鄂溫城的東胡王鐵查也沒有閑著,他正在忙著準備一年一度的東胡祭祀大典。
今年開春以來,東胡的運勢就不太好,碰上了數年未有的一場大旱,眼見初夏臨近,旱情依然沒有任何的改觀,鐵查此時在他的王宮中也是非常著急,在這樣下去,今年的莊稼恐怕就要顆粒無收了。
東胡與其他蠻族的習性有所不同,他們除了放牧、狩獵之外,還會從事農耕,當然,以前的東胡人也不會務農,之所以掌握這個本領,也是因為鐵查。
鐵查從小便仰慕中原的文化,當時的東胡還是由十幾個部落組成的鬆散聯盟,後來鐵查經常從虜獲的燕國人那裏學習中原的知識,長大之後便立誌要把東胡變成一個大一統的王國,後來他也做到了,憑借著從中原兵書中學到的知識,他逐步統一了東胡各個部落,實力最強盛的時候,曾攻占過遼東郡治襄平城,同時還西擊匈奴,逼迫匈奴左賢王冒頓將心愛的閼氏若雅送給了他。
與其他蠻族的首領自稱單於不同,鐵查稱自己為王,當然,他這個專稱並沒有得到周天子的冊封。在鐵查的大力倡導下,東胡人不僅學會了農耕的技術,還學會了中原的築城技術,擁有四座城池的東胡,是城池最多的蠻族國家,而且城牆均為三丈以上的石牆。可以說東胡在鐵查的帶領下,縱橫東西南北,聲望也是一時無兩。
“大王,大典已經準備妥當,請您動身吧。”前來給鐵查傳話的人是主持這次大典的祭司。
“知道了,寡人這就過去。”鐵查伸手擠了擠眉心說道,忙碌了一天的他此時略顯疲憊。
此時宮外的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夜色中的鄂溫城在各處都燃起了篝火,數百堆的篝火將夜幕中的鄂溫城照了個通明,全城共約五萬的百姓此刻已經聚集到了鄂溫城中心的大廣場上,一堆最大的篝火正在廣場中心熊熊燃燒。
“嗯?”李憐雲轉頭看了看屋外,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李憐雲心中忍不住苦笑起來,自己討論的太投入,居然忘記了時間。
“大哥,大戰在即,我還得迴去準備一番,今晚就不陪你了吧。”想起即將發起的戰事,李憐雲婉言拒絕的李勇的挽留。
“誒,三弟,戰事準備雖然迫在眉睫,但也不差這一晚吧,再說夜路難行,你今天就踏踏實實住下,明日一早再走。”李勇一手搭在李憐雲的肩上,繼續熱情地挽留道。
“好吧!”麵對熱情的李勇,李憐雲也不好意思再拒絕。
見李憐雲答應,李勇也是喜出望外,急忙命人準備酒菜。
在李勇的內邸享用了一頓豐盛的家宴後,李憐雲便帶著雨燕來到了李勇給他安排的客房。為人一向剛正不阿的李勇自然不會給李憐雲安排什麽“驚喜”。
寂靜的客房中此時隻有李憐雲跟雨燕兩個人,沒有遇到“驚喜”的李憐雲並沒有意外,他對自己這個大哥太了解了,在李勇的心中,除了忠君愛國和軍人榮譽外,便再沒有其他的想法。
李憐雲靜靜地躺在床上,雖然晚上跟李勇喝了不少酒,可是酒量深似大海的他並沒有太多的醉意,反而緊皺著眉心,似乎心事重重。
雨燕此刻已經一絲不掛地趴在了李憐雲的懷中,她安靜地感受著李憐雲寬廣的胸膛以及平穩有力的心跳聲。不過,很快她就覺察到了李憐雲情緒上的異常。
“主人,你還在想出兵的事情?”雨燕伸出纖細的玉手,輕輕撫摸著李憐雲的胸膛,含情脈脈地問道。
“嗯。”李憐雲隻是應了一聲,似乎還沒有從思緒中抽離出來。
“這件事不是跟大公子商量好了嗎?主人還在猶豫嗎?”雨燕微微抬頭,繼續柔聲問道。
“哎!”李憐雲歎了口氣,輕輕吻了一下雨燕的額頭,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輕聲道:“你這個小機靈鬼,主人什麽心思都瞞不住你啊。”
雨燕春心蕩漾地享受著李憐雲對她的片刻溫柔,臉上洋溢著滿足的愉悅,她俏皮地說道:“自打雨燕跟著主人那天開始,便將身心全部交給了主人,主人所想就是雨燕所想,主人所做就是雨燕所做,所以雨燕自然會感受到主人的心思了。”
聽到雨燕深情的告白,李憐雲如沐春風,他更加用力地摟住懷中的美人,柔聲說道:“人生得一雨燕足矣。”
“謝謝主人。”李憐雲的一番話,讓雨燕的心都快要融化了,精致的臉蛋也瞬間紅到了脖子根,在激動的心情平複了下來之後,雨燕又輕聲問道:“主人,你還沒告訴我你在猶豫什麽呢。”
李憐雲一邊輕輕撫摸著雨燕一邊思考著問題,良久才緩緩說道:“上次我北伐薩摩,可以說是深思熟慮,又經過充分的準備才做出的決定,可是這次決定東征東胡,卻是我一時心血來潮,老實說,打這種一無準備,二無把握的仗,乃是兵家大忌,我是真的有點擔心。”
“可是主人礙於與大公子的交情,又不好意思推辭,對吧?”雨燕慵懶地動了動身子,將整個嬌軀都壓到了李憐雲的身上,細聲在李憐雲耳邊分析道。
“對,也不全對。”李憐雲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表情,輕輕撥弄著雨燕的發絲,說道:“我其實也早有征討東胡的想法,東胡境內沃土千裏,大鮮卑山的各種資源更是應有盡有,實在是讓我眼饞。”稍作停頓後,又繼續說道:“況且,此次出征雖然時機尚不成熟,但是倘若進攻不利,我也有全身而退的計劃。”
聽著李憐雲的話,雨燕的小腦瓜也飛快地轉了起來,片刻之後,她看著李憐雲堅定地鼓舞道:“三軍之災起於狐疑,既然如此,主人就不要再猶豫了,不如就此下定決心吧,奴婢一定竭盡全力,輔佐主人蕩平東胡!”
“哈哈。”李憐雲聽完大笑一聲,心中的一絲擔憂此刻也蕩然無存,他翻身將雨燕壓到身下,說道:“有你這個飛雲衛統領在,主人還有什麽好擔心的,來,讓主人好好疼愛一下。”說罷,他便用力地吻到了雨燕的嘴上。
麵對李憐雲突如其來的動作,雨燕先是一陣錯愕,隨即也激烈地迴應起來,兩人相擁而吻。
激烈的擁吻也讓李憐雲熱血升騰,他隨即緊摟雨燕的蜂腰展開了下一步的動作,一番激烈的琴瑟和鳴之後,兩人相擁而眠。
第二天清晨,天際剛剛泛白,李憐雲就起床了,雨燕也收拾好了行禮,與在匆匆與李勇道別之後,一行人便返迴了飛雲城。
李憐雲前往襄平城的這幾天,飛雲城的軍營也已經處於一級戰備狀態,在李憐雲定好出征的計劃後,白裏蘇就已經將計劃下達至了各部隊,讓全軍做好出征的準備。
等李憐雲一行人來到飛雲城門口的時候,忙碌了好幾天的白裏蘇也早早地就帶著淩天、秦少遊等人在城門口迎候。
“屬下參見主公,主公一路辛苦了。”見到李憐雲後,白裏蘇立馬率眾人跪地恭迎道。
“免禮吧。”李憐雲向跪在地上的眾人抬了抬手,隨後又看向白裏蘇問道:“軍師,大軍出征準備的如何了?”
“迴稟主公,已經準備完畢,隻要主公一聲令下,大軍即可開拔!”白裏蘇急忙應道。
“好,有軍師在,我這心裏就是踏實!”李憐雲看著白裏蘇高興地讚許道。
“主公過譽了!”白裏蘇忙躬身謙虛道。
看著躬身俯首的白裏蘇,李憐雲倍感欣慰,心中不禁一陣感慨。他剛才對白裏蘇的讚許並沒有誇大的意思,自從白裏蘇追隨李憐雲到飛雲城以來,城中有關民生、吏治、軍事等等的各種事情,基本上都是李憐雲拿主意,但是拿定主意之後,將事情落到實處的過程卻基本都是由白裏蘇把關,也正是因為白裏蘇多年來的盡心操持和輔佐,飛雲城才有了今日之景象。
隨後,李憐雲便在眾人的陪同下來到了官邸大殿。在坐到自己的城主寶座上後,李憐雲便將這次與李勇商議的出兵計劃全盤托出,並且命人將事先抄好的筆錄傳給眾人閱覽。
“諸位,筆錄已經詳細記錄了這次出兵的計劃,諸位看完若無異議,便依計行事吧。”李憐雲看著專心閱覽的眾人說道。
淩天翻閱著筆錄,眉頭漸漸皺起,隨後疑惑地問道:“主公,此計頗為兇險,是否再斟酌一下?”
“此計乃是再三商議而定,不必再議!”李憐雲一口迴絕,他早就料到淩天會有此一問,對於自己這個愛將謹慎有餘,魄力不足的性格,李憐雲再熟悉不過了。
見李憐雲態度堅決,淩天也不再多言,悻悻退到一旁。此時白裏蘇湊到了淩天身旁小聲勸慰道:“淩將軍,主公用兵向來是兵行險著,但絕非是魯莽行事,你就不要再猶豫不決了,依計行事吧。”
“嗯,軍師說的是,我明白了。”淩天微微點頭說道。
“你們倆嘀咕什麽呢?”李憐雲看著台下交頭接耳的兩人,假裝生氣地問道。
“呃,啟稟主公,淩天將軍說主公的計劃實在是太好了,他一定會堅決執行的。”白裏蘇急忙出班諂笑著解釋道。隨即,他話鋒一轉,又問道:“主公,這次出征的計劃,大公子是否會如實上報燕王?”
“嗯?”白裏蘇的問題讓李憐雲有些驚訝,不過,隨即又恢複了正常,他點點頭說道:“我大哥自然會如實上報!”
白裏蘇心裏“咯噔”一下,急忙說道:“主公,大公子不該如此啊,這樣一來,我們的底細燕王不就一清二楚了嗎?到時候燕王難免會給我們扣一個欺君罔上的帽子啊。”
對於白裏蘇的反應,李憐雲並不意外,他緩緩問道:“軍師可是說我準備調動山戎騎兵的計劃?”
“正是,上次我們向燕王呈奏北伐吃了敗仗,現在又要動用山戎歸降的部隊,這一前一後相互矛盾,屬下擔心大軍迴師之後,燕王會來興師問罪。”白裏蘇急忙應道。
“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初我隱瞞不報,是因為山戎剛剛平定,我們根基不穩,眼下山戎新城的建設初具規模,我軍也是兵強馬闖,我又有何懼,再說了,你當真以為燕王會相信我的戰報嗎?他不動我,還不是因為忌憚我的實力嗎?這一次,我就要把實力都抖出來讓他看一下,我倒要看看他會是個什麽反應?”李憐雲自信地說道。
其實對於這件事,他之前也是非常糾結的。當計劃製定完成之時,李勇本著忠心事主的原則將李憐雲調動山戎騎兵的計劃記錄在冊,李憐雲當時看到之後是拒絕的,可是後來又同意了,一來是李勇的堅持,二來就像他說的那樣,要試探一下燕王的底線。
“主公英明!”白裏蘇見李憐雲了然於胸,便不再有任何疑意。
“諸位還有什麽異議嗎?”李憐雲看著眾人繼續問道。
“屬下等均無異議!”眾人齊聲附和,此刻也再無問題。
“好!”見眾人意見統一,李憐雲便開始點將:“王玄、燕犇、夏千凡聽令!”
“標下在!”王玄、燕犇、夏千凡二人立即應聲出班。
“命你三人各率刀盾兵三千、長槍兵三千、弓箭手三千以及攻城部隊,於後天辰時開拔,前往襄平城與蒼狼軍匯合!”李憐雲說著從案上的令箭桶中抽出三支令箭命人交到三人手中。
“標下領命!”三人接過令箭大聲應道。
“淩天、秦少遊聽令!”李憐雲又將目光移到了淩天與秦少遊的身上。
“標下在!”二人齊聲應道。
“命你二人率一萬精騎,隨我一同出征!”李憐雲抽出另外兩支令箭命人交給他們。
“標下領命!”二人稽首接過令箭,齊聲道。
當李憐雲與李勇正在積極備戰的時候,遠在鄂溫城的東胡王鐵查也沒有閑著,他正在忙著準備一年一度的東胡祭祀大典。
今年開春以來,東胡的運勢就不太好,碰上了數年未有的一場大旱,眼見初夏臨近,旱情依然沒有任何的改觀,鐵查此時在他的王宮中也是非常著急,在這樣下去,今年的莊稼恐怕就要顆粒無收了。
東胡與其他蠻族的習性有所不同,他們除了放牧、狩獵之外,還會從事農耕,當然,以前的東胡人也不會務農,之所以掌握這個本領,也是因為鐵查。
鐵查從小便仰慕中原的文化,當時的東胡還是由十幾個部落組成的鬆散聯盟,後來鐵查經常從虜獲的燕國人那裏學習中原的知識,長大之後便立誌要把東胡變成一個大一統的王國,後來他也做到了,憑借著從中原兵書中學到的知識,他逐步統一了東胡各個部落,實力最強盛的時候,曾攻占過遼東郡治襄平城,同時還西擊匈奴,逼迫匈奴左賢王冒頓將心愛的閼氏若雅送給了他。
與其他蠻族的首領自稱單於不同,鐵查稱自己為王,當然,他這個專稱並沒有得到周天子的冊封。在鐵查的大力倡導下,東胡人不僅學會了農耕的技術,還學會了中原的築城技術,擁有四座城池的東胡,是城池最多的蠻族國家,而且城牆均為三丈以上的石牆。可以說東胡在鐵查的帶領下,縱橫東西南北,聲望也是一時無兩。
“大王,大典已經準備妥當,請您動身吧。”前來給鐵查傳話的人是主持這次大典的祭司。
“知道了,寡人這就過去。”鐵查伸手擠了擠眉心說道,忙碌了一天的他此時略顯疲憊。
此時宮外的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夜色中的鄂溫城在各處都燃起了篝火,數百堆的篝火將夜幕中的鄂溫城照了個通明,全城共約五萬的百姓此刻已經聚集到了鄂溫城中心的大廣場上,一堆最大的篝火正在廣場中心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