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天認為李憐雲肯定會治罪於他。想來想去,他覺得與其等著李憐雲治罪,不如自己主動請罪。所以才有了現在這光著膀子負荊請罪的一幕。而白裏蘇,王玄等人都是他叫過來幫他做個見證的。
雖然淩天的舉動誠意滿滿,但是李憐雲似乎還是不為所動。他依舊皺著眉頭,看著手中的戰報,並沒有吱聲。
淩天見狀,先是抬頭向眾人投去了求助的目光。但是眾人現在也是麵麵相覷,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於是,淩天隻好硬著頭皮再次抱拳說道:“請主公治罪!”這次,他說話的聲音更大了一些。
說完之後,淩天就把頭磕到了地上,靜靜等候著李憐雲的發落。
其實,淩天心中最害怕的並不是李憐雲會治他的罪,不管是罷官奪職,還是皮肉之苦,他都能夠接受。他最害怕的是李憐雲對他一言不發,因為沉默的李憐雲,是最可怕的。
對於李憐雲的心思,淩天根本捉摸不透,他十分擔心李憐雲是因為失望而選擇沉默,因為一旦如此的話,他就會失去李憐雲對他的信任。
不知過了多久,李憐雲才放下手中的戰報,開口說道:“起來吧。”
淩天聽罷,小心翼翼地抱拳道:“主公!標下不敢,標下有罪!請主公治罪!”
看著渾身是傷的淩天,李憐雲心中也不禁閃過一絲不忍。他抬手說道:“起來吧,你並沒有罪,本將為何要治你得罪啊?”
淩天聽罷,仍然不敢起身,他一臉疑惑地問道:“主公!您的意思是······”
李憐雲見狀,不耐煩地啜道:“你小子聽不懂人話嗎?本將讓你起來你就起來,哪那麽多廢話!?”
雖然李憐雲語氣有些重,但是淩天從李憐雲的話中可以感受的到,李憐雲真的沒有怪罪他的意思。於是他這才小心翼翼地站起身來,抱拳道:“謝主公!”
“行了行了。”李憐雲撇了撇嘴,指著淩天背上的荊條說道:“趕緊把那玩意拿下來,都受了那麽多傷了,還背那東西幹嘛!?真不拿自己身體當迴事啊!?”
李憐雲看似充滿苛責的一句話,實則字字都飽含關懷之意。眾人聽罷,立即幫淩天取下了荊條,而淩天則是抱緊拳頭,對李憐雲感激涕零地說道:“標下損兵折將,主公卻寬宏大量,對標下網開一麵,實令標下汗顏。請主公放心,標下一定痛定思痛,反省過失。爭取日後多打勝仗,以報主公大恩!”
李憐雲聽罷,微微一笑,說道:“本將還用不著你在這表決心,你還是把你的決心留到戰場上表現吧。”
淩天尷尬地撓了撓頭,隨後便抱拳迴道:“標下遵命,多謝主公!”
而站在一旁的眾人,此時也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們知道,淩天這一關算是闖過去了。
其實,李憐雲剛才之所以對淩天不予理睬,並不是因為他在生淩天的悶氣,而是因為他正在研究戰鬥的經過。
在戰鬥剛結束的時候,李憐雲確實對淩天有些惱怒,可當他在腦中飛速地複盤好整個戰鬥經過之後,他心中的怒氣也瞬間消散。因為,他發現淩天在整個戰鬥的指揮上並沒有太大的失誤,而且幸虧是淩天處事謹慎,先鋒部隊才得以撐到援軍到來之時。
這次出征,李憐雲的本意是想曆練一下淩天,但是他卻大大低估了匈奴騎兵的進軍速度,這才導致了淩天遭遇到匈奴的主力而陷入苦戰。
想到這些,李憐雲不禁在心中自責起來。片刻之後,他起身緩步走到眾人麵前,深吸一口氣,感慨道:“諸位,其實此戰傷亡巨大,責任不在你們,而在本將。是本將太過輕敵,低估了冒頓,才會令先鋒部隊身陷險境,要不是淩天與金紮二位將軍拚死相搏,我軍甚至會全軍覆沒。本將有罪啊!”
此言一出,白裏蘇立即“撲通”一聲跪到地上,磕頭大唿道:“主公無罪!罪在屬下!”
其他幾人見狀,也急忙跟著跪到地上,齊聲大唿道:“主公無罪!罪在標下!”
“哎!”李憐雲歎了口氣,抬手說道:“都起來吧。”眾人的舉動,讓他沉重的心情得到了一絲緩解。
待眾人起身之後,李憐雲便對左右吩咐道:“將有功人員登記造冊,論功行賞。另外,從神武軍府庫撥出庫銀,撫恤陣亡將士親屬。”
左右聽罷,立即抱拳應道:“諾!”
緊接著,李憐雲又看向了一旁的趙山河。他走到趙山河麵前上下打量了一番後,說道:“山河,本將聽說這一次你立下大功了。有這迴事嗎?”
不等趙山河迴話,淩天搶先一步抱拳說道:“啟稟主公,這次多虧山河拚死送來情報,我軍才得以早做防備,不然的話,我軍絕對撐不到援軍到來之時。標下懇請主公重賞趙山河!”
李憐雲聽罷點了點頭,對趙山河問道:“山河,你想要什麽賞賜啊?”
趙山河一聽,立即跪到地上,抱拳迴道:“主公!標下萬不敢當!要不是那五百弟兄拚死掩護標下,標下絕對活不到現在!主公若是要賞,就請主公獎賞那犧牲的五百弟兄吧!”
趙山河聲情並茂,句句發自肺腑。之前因為戰鬥太過激烈,他隻得先將此事拋到腦後,而現在李憐雲又提及此事,他便再也抑製不住心中的悲痛。在說完之後,他就忍不住痛哭流涕了起來。
帳內的眾人見狀,紛紛低頭,沉默不語,臉上都掛滿了凝重的表情。
良久過後,李憐雲才用低沉的語氣對左右吩咐道:“傳我將令,對這五百烈士的家屬給予雙倍的撫恤。另外,戰事結束之後,在匈奴大營之上樹一座豐碑,將這五百烈士的英勇事跡刻於碑上!”
左右聽罷,立即抱拳應道:“諾!”
為了祭奠陣亡的將士,樹立豐碑是李憐雲大戰之後的一貫要求。但是為五百人的小部隊樹立豐碑,李憐雲還是頭一次。
趙山河非常清楚,這不僅是那支偵察小分隊無上的榮光,也是李憐雲對他們最大的認可與獎勵。所以,趙山河心中感動不已,他急忙跪地抱拳道:“多謝主公!多謝主公!”
李憐雲扶起趙山河,說道:“不必多禮,這是他們應得的獎勵!你也別哭了,男子漢大丈夫,不要做小女人的姿態!”
趙山河聽罷,使勁擦了擦眼淚,哭聲也漸漸止住。
“這才對嘛!”李憐雲拍了拍趙山河的肩膀,說道:“看來,此次大戰,你小子成長了不少呀!”
趙山河搖頭說道:“主公過譽了。”
此時,帳內原本沉重的氣氛也稍稍緩解。李憐雲微微一笑,繼續說道:“那五百烈士該賞。不過,本將以為你也該賞。”
說到這裏,李憐雲稍稍停頓了一下。他來迴踱了幾步之後,對趙山河說道:“這樣吧,你之前是什長,本將現在連升你三級,晉你為校尉!”
趙山河一聽,激動地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他傻傻地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忘記了向李憐雲謝恩。當然,這也不能怪趙山河不懂禮數,主要是李憐雲的這個賞賜對他來說太重了。在這之前,他不過是一名什長,手下不過區區十人。而現在李憐雲要晉升他為校尉,這就意味著他以後也是一名統率千人之眾的將軍了。
聽到李憐雲對趙山河的獎勵,淩天等人都是打心眼裏為趙山河趕到高興。淩天見趙山河傻站在原地,於是立即用胳膊肘頂了頂趙山河,小聲啜道:“那你小子愣在那幹什麽!?還不趕緊謝恩!?”
趙山河這才反應過來,他立即跪倒地上對李憐雲叩首道:“多謝主公!標下一定不辜負主公的信任!”
“起來吧!”李憐雲滿意地點頭說道。
就在趙山河起身之時,一名衛兵進帳對李憐雲稟報道:“啟稟主公!我軍斥候迴來了!現在帳外等候!”
“哦?”李憐雲疑惑了一聲,說道:“讓他進來。”
片刻之後,斥候被衛兵領進了大帳。他對李憐雲跪地抱拳道:“啟稟主公,敵情已探明!”
李憐雲坐迴主帥的位子,皺眉問道:“他們撤了嗎?”
斥候搖頭道:“敵軍未撤,他們敗退之後逃迴了大營,現已全部在營中休整!”
李憐雲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片刻之後,他揮手命令道:“本將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晚些時候再探!”
“諾!”斥候應了一聲,便退出了大帳。
帳下的眾人也聽到了斥候的匯報,一番思索之後,白裏蘇率先站了出來,對李憐雲作揖問道:“主公,匈奴未退,我軍是否乘勝追擊?”
李憐雲聽罷,捏了捏眉心,他並沒有急著迴話,而是陷入了沉思。
此時,淩天站了出來,抱拳道:“主公!標下以為軍師所言稍欠允當,此戰我軍雖勝,但傷亡頗大,現在已是強弩之末,無力再戰。標下以為需待士卒恢複體力之後再行出擊。”
淩天話音剛落,其他人也開始站出來進言,有的主張繼續追擊,有的主張先行休整。雙方各執一詞。
原本空間就不是很大的中軍帳,一時間充滿了眾人的辯論聲,聽得李憐雲心煩意亂。他拍了拍桌案,大聲道:“都別吵了!”
隨著李憐雲的發聲,眾人瞬間安靜了下來。
李憐雲挑著眉毛,沒好氣地說道:“一個個在這七嘴八舌的,成何體統!?”
眾人聽罷,立即把頭埋了下去。
李憐雲見狀,看向淩天說道:“小天,你白天的時候不是還吵著要追擊冒頓的嗎?怎麽這會倒改變主意了?”
淩天急忙抱拳迴道:“主公,先前是標下一時衝動,考慮不周。標下細想之後,認為匈奴戰力為損,我軍冒然出擊未必能一舉將其擊潰,唯有從長計議才是上上之策。”
李憐雲聽罷,微微點了點頭,隨後又看向白裏蘇問道:“軍師,你現在還堅持出擊嗎?”
白裏蘇這個老江湖哪裏能不明白李憐雲的意思,他隻是簡單判斷了一下眼前的局勢,就猜出了李憐雲的心思,如果李憐雲想要出擊,早就同意他的建議了,根本不會在此時有此一問。於是,他立即作揖道:“主公,此戰事關重大,出擊與否還請主公定奪!屬下唯主公馬首是瞻!”
李憐雲聽罷,在心中暗暗啜道:“你這個老油條,還挺會順杆爬。”在一番思索之後,他對眾人說道:“此事暫且不議,出擊與否,待斥候送來最新情報,再行定奪!你們都下去吧。”
眾人見李憐雲已經做好打算,也不再繼續進言。他們齊聲應道:“諾!”隨後便陸續退出大帳。
與此同時,冒頓也已經率領著殘兵敗將退迴了大營。吃了敗仗的冒頓,本就已經憋了一肚子火,然而當他這個大單於迴到大營時,卻發現身為先鋒大將的阿拉巴已經早早的在營中休整了,這不由的讓冒頓更加火大。
與被李憐雲免除處罰的淩天相比,阿拉巴就要倒黴多了。火冒三丈的冒頓,由於無法向李憐雲發泄怒火,隻能將全部火力傾瀉到了阿拉巴身上。
在冒頓的中軍大帳之中,冒頓當著匈奴二十四長的麵,把阿拉巴罵了個狗血淋頭。不過,阿拉巴被罵也不冤枉,他的臨陣脫逃不僅使匈奴大軍吃了敗仗,而且嚴重影響了匈奴人的軍心。試想,一個先鋒大將,連戰都沒戰,就被敵軍的主帥嚇跑,這在榮譽至上的匈奴人眼中是何等的屈辱。
在罵了阿拉巴整整半個時辰之後,冒頓心中的怒火仍未消退。他氣衝衝地對左右吩咐道:“傳本單於詔令,撤去阿拉巴左賢王之位!降其為千長!”
左右見冒頓正在氣頭上,也不敢諫言,立即唯唯諾諾地鞠躬道:“遵命!”
而跪在地上的阿拉巴,自知理虧,也不敢有半點怨言。他知道冒頓對他已經是法外開恩了,要是換了別人,早就被拖出去斬了。
罷完阿拉巴的官,冒頓還是覺得不夠解氣,他怒目圓瞪,盯著阿拉巴咆哮道:“本單於就不明白了!你好歹也是我大匈奴的第一猛將!怎麽會臨陣脫逃呢!?你就這麽害怕李憐雲嗎!?”
雖然淩天的舉動誠意滿滿,但是李憐雲似乎還是不為所動。他依舊皺著眉頭,看著手中的戰報,並沒有吱聲。
淩天見狀,先是抬頭向眾人投去了求助的目光。但是眾人現在也是麵麵相覷,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於是,淩天隻好硬著頭皮再次抱拳說道:“請主公治罪!”這次,他說話的聲音更大了一些。
說完之後,淩天就把頭磕到了地上,靜靜等候著李憐雲的發落。
其實,淩天心中最害怕的並不是李憐雲會治他的罪,不管是罷官奪職,還是皮肉之苦,他都能夠接受。他最害怕的是李憐雲對他一言不發,因為沉默的李憐雲,是最可怕的。
對於李憐雲的心思,淩天根本捉摸不透,他十分擔心李憐雲是因為失望而選擇沉默,因為一旦如此的話,他就會失去李憐雲對他的信任。
不知過了多久,李憐雲才放下手中的戰報,開口說道:“起來吧。”
淩天聽罷,小心翼翼地抱拳道:“主公!標下不敢,標下有罪!請主公治罪!”
看著渾身是傷的淩天,李憐雲心中也不禁閃過一絲不忍。他抬手說道:“起來吧,你並沒有罪,本將為何要治你得罪啊?”
淩天聽罷,仍然不敢起身,他一臉疑惑地問道:“主公!您的意思是······”
李憐雲見狀,不耐煩地啜道:“你小子聽不懂人話嗎?本將讓你起來你就起來,哪那麽多廢話!?”
雖然李憐雲語氣有些重,但是淩天從李憐雲的話中可以感受的到,李憐雲真的沒有怪罪他的意思。於是他這才小心翼翼地站起身來,抱拳道:“謝主公!”
“行了行了。”李憐雲撇了撇嘴,指著淩天背上的荊條說道:“趕緊把那玩意拿下來,都受了那麽多傷了,還背那東西幹嘛!?真不拿自己身體當迴事啊!?”
李憐雲看似充滿苛責的一句話,實則字字都飽含關懷之意。眾人聽罷,立即幫淩天取下了荊條,而淩天則是抱緊拳頭,對李憐雲感激涕零地說道:“標下損兵折將,主公卻寬宏大量,對標下網開一麵,實令標下汗顏。請主公放心,標下一定痛定思痛,反省過失。爭取日後多打勝仗,以報主公大恩!”
李憐雲聽罷,微微一笑,說道:“本將還用不著你在這表決心,你還是把你的決心留到戰場上表現吧。”
淩天尷尬地撓了撓頭,隨後便抱拳迴道:“標下遵命,多謝主公!”
而站在一旁的眾人,此時也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們知道,淩天這一關算是闖過去了。
其實,李憐雲剛才之所以對淩天不予理睬,並不是因為他在生淩天的悶氣,而是因為他正在研究戰鬥的經過。
在戰鬥剛結束的時候,李憐雲確實對淩天有些惱怒,可當他在腦中飛速地複盤好整個戰鬥經過之後,他心中的怒氣也瞬間消散。因為,他發現淩天在整個戰鬥的指揮上並沒有太大的失誤,而且幸虧是淩天處事謹慎,先鋒部隊才得以撐到援軍到來之時。
這次出征,李憐雲的本意是想曆練一下淩天,但是他卻大大低估了匈奴騎兵的進軍速度,這才導致了淩天遭遇到匈奴的主力而陷入苦戰。
想到這些,李憐雲不禁在心中自責起來。片刻之後,他起身緩步走到眾人麵前,深吸一口氣,感慨道:“諸位,其實此戰傷亡巨大,責任不在你們,而在本將。是本將太過輕敵,低估了冒頓,才會令先鋒部隊身陷險境,要不是淩天與金紮二位將軍拚死相搏,我軍甚至會全軍覆沒。本將有罪啊!”
此言一出,白裏蘇立即“撲通”一聲跪到地上,磕頭大唿道:“主公無罪!罪在屬下!”
其他幾人見狀,也急忙跟著跪到地上,齊聲大唿道:“主公無罪!罪在標下!”
“哎!”李憐雲歎了口氣,抬手說道:“都起來吧。”眾人的舉動,讓他沉重的心情得到了一絲緩解。
待眾人起身之後,李憐雲便對左右吩咐道:“將有功人員登記造冊,論功行賞。另外,從神武軍府庫撥出庫銀,撫恤陣亡將士親屬。”
左右聽罷,立即抱拳應道:“諾!”
緊接著,李憐雲又看向了一旁的趙山河。他走到趙山河麵前上下打量了一番後,說道:“山河,本將聽說這一次你立下大功了。有這迴事嗎?”
不等趙山河迴話,淩天搶先一步抱拳說道:“啟稟主公,這次多虧山河拚死送來情報,我軍才得以早做防備,不然的話,我軍絕對撐不到援軍到來之時。標下懇請主公重賞趙山河!”
李憐雲聽罷點了點頭,對趙山河問道:“山河,你想要什麽賞賜啊?”
趙山河一聽,立即跪到地上,抱拳迴道:“主公!標下萬不敢當!要不是那五百弟兄拚死掩護標下,標下絕對活不到現在!主公若是要賞,就請主公獎賞那犧牲的五百弟兄吧!”
趙山河聲情並茂,句句發自肺腑。之前因為戰鬥太過激烈,他隻得先將此事拋到腦後,而現在李憐雲又提及此事,他便再也抑製不住心中的悲痛。在說完之後,他就忍不住痛哭流涕了起來。
帳內的眾人見狀,紛紛低頭,沉默不語,臉上都掛滿了凝重的表情。
良久過後,李憐雲才用低沉的語氣對左右吩咐道:“傳我將令,對這五百烈士的家屬給予雙倍的撫恤。另外,戰事結束之後,在匈奴大營之上樹一座豐碑,將這五百烈士的英勇事跡刻於碑上!”
左右聽罷,立即抱拳應道:“諾!”
為了祭奠陣亡的將士,樹立豐碑是李憐雲大戰之後的一貫要求。但是為五百人的小部隊樹立豐碑,李憐雲還是頭一次。
趙山河非常清楚,這不僅是那支偵察小分隊無上的榮光,也是李憐雲對他們最大的認可與獎勵。所以,趙山河心中感動不已,他急忙跪地抱拳道:“多謝主公!多謝主公!”
李憐雲扶起趙山河,說道:“不必多禮,這是他們應得的獎勵!你也別哭了,男子漢大丈夫,不要做小女人的姿態!”
趙山河聽罷,使勁擦了擦眼淚,哭聲也漸漸止住。
“這才對嘛!”李憐雲拍了拍趙山河的肩膀,說道:“看來,此次大戰,你小子成長了不少呀!”
趙山河搖頭說道:“主公過譽了。”
此時,帳內原本沉重的氣氛也稍稍緩解。李憐雲微微一笑,繼續說道:“那五百烈士該賞。不過,本將以為你也該賞。”
說到這裏,李憐雲稍稍停頓了一下。他來迴踱了幾步之後,對趙山河說道:“這樣吧,你之前是什長,本將現在連升你三級,晉你為校尉!”
趙山河一聽,激動地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他傻傻地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忘記了向李憐雲謝恩。當然,這也不能怪趙山河不懂禮數,主要是李憐雲的這個賞賜對他來說太重了。在這之前,他不過是一名什長,手下不過區區十人。而現在李憐雲要晉升他為校尉,這就意味著他以後也是一名統率千人之眾的將軍了。
聽到李憐雲對趙山河的獎勵,淩天等人都是打心眼裏為趙山河趕到高興。淩天見趙山河傻站在原地,於是立即用胳膊肘頂了頂趙山河,小聲啜道:“那你小子愣在那幹什麽!?還不趕緊謝恩!?”
趙山河這才反應過來,他立即跪倒地上對李憐雲叩首道:“多謝主公!標下一定不辜負主公的信任!”
“起來吧!”李憐雲滿意地點頭說道。
就在趙山河起身之時,一名衛兵進帳對李憐雲稟報道:“啟稟主公!我軍斥候迴來了!現在帳外等候!”
“哦?”李憐雲疑惑了一聲,說道:“讓他進來。”
片刻之後,斥候被衛兵領進了大帳。他對李憐雲跪地抱拳道:“啟稟主公,敵情已探明!”
李憐雲坐迴主帥的位子,皺眉問道:“他們撤了嗎?”
斥候搖頭道:“敵軍未撤,他們敗退之後逃迴了大營,現已全部在營中休整!”
李憐雲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片刻之後,他揮手命令道:“本將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晚些時候再探!”
“諾!”斥候應了一聲,便退出了大帳。
帳下的眾人也聽到了斥候的匯報,一番思索之後,白裏蘇率先站了出來,對李憐雲作揖問道:“主公,匈奴未退,我軍是否乘勝追擊?”
李憐雲聽罷,捏了捏眉心,他並沒有急著迴話,而是陷入了沉思。
此時,淩天站了出來,抱拳道:“主公!標下以為軍師所言稍欠允當,此戰我軍雖勝,但傷亡頗大,現在已是強弩之末,無力再戰。標下以為需待士卒恢複體力之後再行出擊。”
淩天話音剛落,其他人也開始站出來進言,有的主張繼續追擊,有的主張先行休整。雙方各執一詞。
原本空間就不是很大的中軍帳,一時間充滿了眾人的辯論聲,聽得李憐雲心煩意亂。他拍了拍桌案,大聲道:“都別吵了!”
隨著李憐雲的發聲,眾人瞬間安靜了下來。
李憐雲挑著眉毛,沒好氣地說道:“一個個在這七嘴八舌的,成何體統!?”
眾人聽罷,立即把頭埋了下去。
李憐雲見狀,看向淩天說道:“小天,你白天的時候不是還吵著要追擊冒頓的嗎?怎麽這會倒改變主意了?”
淩天急忙抱拳迴道:“主公,先前是標下一時衝動,考慮不周。標下細想之後,認為匈奴戰力為損,我軍冒然出擊未必能一舉將其擊潰,唯有從長計議才是上上之策。”
李憐雲聽罷,微微點了點頭,隨後又看向白裏蘇問道:“軍師,你現在還堅持出擊嗎?”
白裏蘇這個老江湖哪裏能不明白李憐雲的意思,他隻是簡單判斷了一下眼前的局勢,就猜出了李憐雲的心思,如果李憐雲想要出擊,早就同意他的建議了,根本不會在此時有此一問。於是,他立即作揖道:“主公,此戰事關重大,出擊與否還請主公定奪!屬下唯主公馬首是瞻!”
李憐雲聽罷,在心中暗暗啜道:“你這個老油條,還挺會順杆爬。”在一番思索之後,他對眾人說道:“此事暫且不議,出擊與否,待斥候送來最新情報,再行定奪!你們都下去吧。”
眾人見李憐雲已經做好打算,也不再繼續進言。他們齊聲應道:“諾!”隨後便陸續退出大帳。
與此同時,冒頓也已經率領著殘兵敗將退迴了大營。吃了敗仗的冒頓,本就已經憋了一肚子火,然而當他這個大單於迴到大營時,卻發現身為先鋒大將的阿拉巴已經早早的在營中休整了,這不由的讓冒頓更加火大。
與被李憐雲免除處罰的淩天相比,阿拉巴就要倒黴多了。火冒三丈的冒頓,由於無法向李憐雲發泄怒火,隻能將全部火力傾瀉到了阿拉巴身上。
在冒頓的中軍大帳之中,冒頓當著匈奴二十四長的麵,把阿拉巴罵了個狗血淋頭。不過,阿拉巴被罵也不冤枉,他的臨陣脫逃不僅使匈奴大軍吃了敗仗,而且嚴重影響了匈奴人的軍心。試想,一個先鋒大將,連戰都沒戰,就被敵軍的主帥嚇跑,這在榮譽至上的匈奴人眼中是何等的屈辱。
在罵了阿拉巴整整半個時辰之後,冒頓心中的怒火仍未消退。他氣衝衝地對左右吩咐道:“傳本單於詔令,撤去阿拉巴左賢王之位!降其為千長!”
左右見冒頓正在氣頭上,也不敢諫言,立即唯唯諾諾地鞠躬道:“遵命!”
而跪在地上的阿拉巴,自知理虧,也不敢有半點怨言。他知道冒頓對他已經是法外開恩了,要是換了別人,早就被拖出去斬了。
罷完阿拉巴的官,冒頓還是覺得不夠解氣,他怒目圓瞪,盯著阿拉巴咆哮道:“本單於就不明白了!你好歹也是我大匈奴的第一猛將!怎麽會臨陣脫逃呢!?你就這麽害怕李憐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