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戰過後,右賢王部的士卒與百姓被冒頓的大軍屠戮殆盡。而由於右賢王部的激烈反抗,冒頓這邊也損失了三萬餘人,此刻,他手中的兵力已經不足兩萬。
打掃完戰場之後,冒頓便率領大軍與他部族的百姓占據了右賢王在西海湖畔的營地。這一夜,冒頓根本沒有睡覺。因為,從屠殺開始的一刻起,他就變得有些神神叨叨。而屠殺結束之後,他更是心神不寧,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將他驚得魂不守舍。
就這麽恍恍惚惚地度過了一夜之後,直到冒頓看到清晨的陽光,他才稍覺心安。不過,由於殺戮太甚給他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心理陰影,他到現在都是坐在大帳之內發呆,根本就無心處理公事。
就在冒頓愣神之際,一名衛兵突然匆匆走進王帳,跪地鞠躬道:“大單於!左右穀蠡王求見!”
衛兵的聲音非常洪亮,不過冒頓就跟沒聽見似的,依舊坐在位子上發呆。
無奈之下,衛兵隻得拉高了聲調又重複了一遍剛才的話。
冒頓這才迴過神來,他悵然若失地看了一眼衛兵,良久過後才招手道:“哦,叫他們進來。”
片刻之後,左右穀蠡王步入王帳,對冒頓跪地叩首道:“末將參見大單於!”
冒頓愣神了片刻之後才有氣無力地抬手道:“免禮。”
二人聽罷,悠悠地站起身來。看著冒頓魂不守舍的樣子,二人都有一些不知所措,傻站在原地沒有吭聲。
君臣三人就這麽沉默了許久過後,冒頓才如夢初醒般地皺眉問道:“你們兩個怎麽都不說話?找本單於到底所為何事?”
見冒頓發問,右穀蠡王急忙上前應道:“大單於,一場大戰,死傷頗多,不免讓大單於您心生悲憫,末將等恐大單於您憂思過度,故而前來請安問好。”
“哎!”冒頓長歎了一口氣,擺手道:“無礙的,本單於並非羸弱萎靡之人,爾等不必擔心!”
右穀蠡王聽罷,立即鞠躬道:“果真如此的話,那末將就放心了。”說完之後,他便退到一旁不再言語。
左穀蠡王見狀,急忙湊到右穀蠡王身旁,頂了頂他的胳膊小聲斥道:“老右!你搞什麽鬼!?不是說好了你向大單於諫言的嗎!?幹嘛畏畏縮縮的!?”
右穀蠡王一聽,先是把頭壓得很低,隨後才小聲迴道:“你也不看看大單於那個樣子,陰晴不定的,恐怕連魂都丟了,你說他能聽得進去嗎?現在諫言,搞不好他脾氣上來了砍我的頭啊!要說你去說,反正我不說!”
“你······”左穀蠡王聽罷,剛想開口怒斥右穀蠡王,卻被冒頓的聲音給打斷了。
冒頓側目斜視著二人,皺眉問道:“你們兩個嘰嘰喳喳的,在嘀咕什麽呢!?”
左穀蠡王一聽,急忙向右穀蠡王拚命使起了眼色。誰知右穀蠡王卻把頭撇向了另一邊,完全不搭理他。
無奈之下,左穀蠡王隻能硬著頭皮鞠躬道:“大單於,右穀蠡王他確有一事想要進言,卻怕壞了大單於您的心情,故而才與末將小聲議論了一番,望大單於見諒。”
“哦?”冒頓疑惑了一聲,看向右穀蠡王冷聲問道:“右穀蠡王,你到底有什麽事想跟本單於說!?”
右穀蠡王聽罷,冷汗直流。他滿是憤恨地瞪了左穀蠡王一眼,卻發現左穀蠡王正在低頭奸笑。這一幕差點沒把右穀蠡王氣得當場發作。
不過氣歸氣,冒頓既已發問,右穀蠡王自然不敢造次,他唯唯諾諾地上前鞠躬道:“大單於,是這樣的。一場激戰過後,我軍所剩兵力已不到兩萬,且軍中士卒大多疲憊不堪,恐無力支撐連續的作戰。而反觀燕賊則是兵強馬壯,來勢洶洶。倘若他們此時殺到,那我軍是必敗無疑啊!所以,末將懇請大單於即刻動身,前往月氏,以避鋒芒!”
冒頓一聽,立馬拍案怒斥道:“你說什麽!?即刻動身!?虧你想的出來!我軍尚未休整完畢,疲憊之師如何即刻動身!?右穀蠡王!你小子說這話到底安的什麽心!?”
右穀蠡王王聽罷,立即慌張地跪地叩首到:“大單於!冤枉啊!末將這麽說完全是處於一片忠心呐!我軍此刻確實是不堪再戰!萬望大單於三思!”說完之後,他就對著冒頓磕起了響頭。
在磕頭的同時,右穀蠡王心中也是叫苦不迭。其實,他的一番話並非是別有用心,而是真的出於對時局安危的考慮。
然而此時的冒頓已然有些精神錯亂,喜怒無常,一點點小的猜疑就會令他胡思亂想。右穀蠡王在這個時候進言,正好是撞在了槍口上。
看著右穀蠡王誠懇磕頭的樣子,冒頓稍稍放下了一些戒備。他抬手一邊按揉著眉心,一邊說道:“好了好了,本單於知道你公忠體國,不會怪你的,你起來吧。”
“謝大單於!”右穀蠡王道謝一聲,這才如釋重負地站起身來。片刻之後,他又鞠躬道:“大單於,方才末將所言句句發自肺腑肺腑,還望您顧慮周全呐!”
冒頓思索片刻之後,皺眉道:“你的話不無道理。不過,本單於以為,眼下大軍還需要再休整一番,再者說,李憐雲也該不會這麽快找到此處。所以,撤往月氏之事還是緩緩再說吧。”
右穀蠡王聽罷,急忙鞠躬說道:“大單於,情況恐怕沒有那麽樂觀呐。”
“嗯?”冒頓挑眉瞪向右穀蠡王,疑惑道:“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右穀蠡王被冒頓蹬得冷汗直冒,他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說道:“大單於!末將等趁亂逃出燕賊大營之時,曾聽到燕軍談論發兵東征之事,末將估計,李憐雲恐怕在二十日之前就已經率軍東進!而且李憐雲深知金微山是右賢王的老巢,他若是在龍城尋不見大單於,很可能會往這裏來。所以末將才會急著向大單於您進言呐!”
冒頓聽罷,心中也隱隱泛起一絲不安。他緊鎖眉心,沉思了片刻之後,突然看向左穀蠡王問道:“左穀蠡王!果有此事嗎!?”
左穀蠡王心中一驚,立即鞠躬迴道:“迴稟大單於!確有此事,那日末將也是聽得真真切切!”
左右穀蠡王說的是有板有眼,然而當著冒頓的麵他們卻不敢把真相完全講出來。二人隻說了李憐雲發兵東進之事,而對他們在李憐雲麵前搖尾乞憐之事是閉口不談。
見二人口徑一致,冒頓也不由地緊張了起來。畢竟,以他們現在的兵力和軍隊的士氣,根本就贏不了李憐雲的大軍。
然而讓冒頓即刻撤往月氏,他又覺得太過冒險,因為,經過昨晚的一場大屠殺,部隊的士氣與體力都還沒有恢複,如果倉促撤離,部隊的行動必定非常遲緩,若是李憐雲趁機追了上來,他就更沒有勝算了。
一時間,冒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不管是撤是留,似乎風險都非常大。他坐在椅子上拚命地揉著太陽穴,這兩個選擇已經把他搞得頭痛欲裂。
見冒頓久不迴應,左穀蠡王隱約猜出了冒頓的心思。他思索了片刻之後,上前鞠躬道:“大單於!末將知道您心有顧慮。不過,依末將之見,我們還是應該盡早出發。拋開燕賊不說,昨晚我們屠殺了上百萬人,現在這塊營地戾氣太重,四周景象也是觸目驚心,實在不是我軍休整的好地方!若是您擔心戰士們休整不夠,我等可以先行西撤,找一塊不易被燕賊發現的地方進行休整,等休整完畢,我們再撤往月氏!不知大單於以為何如?”
冒頓聽罷,摸著下巴沉吟道:“嗯,這個主意倒是不錯。”說罷,他便站起身來走到帳下,一邊踱步一邊思考了起來。
良久過後,冒頓終於打定主意,他停下腳步對二人說道:“好!就這麽辦!你二人速速傳令下去,命大軍與百姓停止休整,即刻開拔,向西南方向前進!”
左右穀蠡王聽罷,心中頓時鬆了口氣。他們急忙鞠躬應道:“遵命!”說罷,二人便準備迴去傳令。
不過,二人剛剛動身,還沒退出帳外。一名衛兵便匆匆進入王帳,對冒頓稟報道:“啟稟大單於!營地外有一自稱‘屠心’之人求見!”
冒頓聽罷,立即緊鎖眉心,陷入了沉思。而左右穀蠡王二人也是一臉疑惑,麵麵相覷。
左穀蠡王總感覺“屠心”這個名字似乎在哪裏聽到過,但是一時半會卻又想不起來。在一番絞盡腦汁之後,他終於想起了屠心是誰。於是,他便一臉疑惑地對冒頓問道:“大單於,這屠心不是黑絕雇傭兵的首領嗎?他這個時候怎麽會到這裏來呢?”
冒頓聽罷,並沒有直接迴答,而是皺著眉頭繼續沉思。片刻之後,他才開口說道:“你們兩個正好都在,那暫且先不要迴去傳令了。你們留在此地一會也可以談談你們的想法。”
右穀蠡王一聽,立即疑惑地問道:“大單於,這究竟是怎麽迴事啊?”
冒頓緩緩走到單於之位旁坐下,隨後便緩緩說道:“事已至此,本單於也就不瞞你們了。”說到這裏,冒頓故意賣了個關子。
左右穀蠡王也是豎起了耳朵,等著聽冒頓下麵的話。
冒頓端起桌案上的酒杯喝了一口,稍稍定了定神,隨後才繼續說道:“其實屠心是本單於派去探查燕賊動向的。當日本單於敗退龍城,又正巧屠心就在龍城一帶,本單於恐李憐雲那廝窮追不舍,為了掌握燕賊動向,保得龍城周全。於是本單於便花重金雇傭了屠心極其部下。”
右穀蠡王一聽,恍然大悟道:“哦!原來如此!大單於真是心思縝密啊!他此刻前來,想必是已經打探到了燕賊的動向,大單於留我二人在此,為的就是一起商議如何應敵吧?”
“正是。”冒頓微微點頭應了一聲。
而左穀蠡王此時卻是一臉的疑惑,他稍加思索後,便鞠躬問道:“大單於,末將有一事不明。您麾下精兵強將眾多,既要查探燕軍的動向,您何不派一隊親兵探馬前去?反而要找雇傭兵呢?”
冒頓擺手說道:“本單於原也打算派親兵前去,然而思前想後,又擔心親兵被燕賊捉住,萬一他們頂不住折磨,供出了本單於的動向,那就大事不妙了。所以,本單於才想到了黑絕雇傭兵,一來,他們經驗老到,精於潛伏探查之事,二來,他們也不知道本單於的所在。”
此言一出,左右穀蠡王立馬就在心裏佩服起了冒頓料事如神的本領,兩人迴想起當日在李憐雲帳下痛哭求饒的情形,跟冒頓所擔心的事情簡直一模一樣。想到這些,兩人驚慌不已,同時在心裏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不過,驚慌之餘,左穀蠡王心中的疑惑卻更深了一些,他思索片刻之後,繼續鞠躬問道:“大單於!這下末將就更不明白了!您說屠心不知道您的所在,那他現在為什麽會找到這裏呢!?”
冒頓聽罷,向左穀蠡王投去了一個讚許的目光說道:“左穀蠡王,你這些年進步了不少嘛,不僅洞若觀火,還會舉一反三!”
左穀蠡王急忙鞠躬迴道:“末將不才,大單於謬讚!”
“嗬嗬,你就不必謙虛了。”冒頓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其實本單於也正在疑惑此事!當日本單於曾對他三申五令,要他探明燕賊動向後以飛鷹傳書,卻不想他自己摸到了金微山。不過,此事我們多想無益,待會找他問個清楚便是。”
左右穀蠡王聽罷,立即鞠躬應道:“大單於英明!”
冒頓點了點頭,隨後便對衛兵吩咐道:“你去把那人帶過來吧。”
“遵命!”衛兵領過詔令,便匆匆退出了王帳。
緊接著冒頓便大手一揮,對左右穀蠡王說道:“你們倆個都坐下吧,稍後隨本單於一同盤問屠心。”
“謝大單於賜座!”二人應了一聲,隨後便走到一旁落座。此時,兩人的臉上還充滿著期待,全然不知他們已經大禍臨頭了。
打掃完戰場之後,冒頓便率領大軍與他部族的百姓占據了右賢王在西海湖畔的營地。這一夜,冒頓根本沒有睡覺。因為,從屠殺開始的一刻起,他就變得有些神神叨叨。而屠殺結束之後,他更是心神不寧,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將他驚得魂不守舍。
就這麽恍恍惚惚地度過了一夜之後,直到冒頓看到清晨的陽光,他才稍覺心安。不過,由於殺戮太甚給他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心理陰影,他到現在都是坐在大帳之內發呆,根本就無心處理公事。
就在冒頓愣神之際,一名衛兵突然匆匆走進王帳,跪地鞠躬道:“大單於!左右穀蠡王求見!”
衛兵的聲音非常洪亮,不過冒頓就跟沒聽見似的,依舊坐在位子上發呆。
無奈之下,衛兵隻得拉高了聲調又重複了一遍剛才的話。
冒頓這才迴過神來,他悵然若失地看了一眼衛兵,良久過後才招手道:“哦,叫他們進來。”
片刻之後,左右穀蠡王步入王帳,對冒頓跪地叩首道:“末將參見大單於!”
冒頓愣神了片刻之後才有氣無力地抬手道:“免禮。”
二人聽罷,悠悠地站起身來。看著冒頓魂不守舍的樣子,二人都有一些不知所措,傻站在原地沒有吭聲。
君臣三人就這麽沉默了許久過後,冒頓才如夢初醒般地皺眉問道:“你們兩個怎麽都不說話?找本單於到底所為何事?”
見冒頓發問,右穀蠡王急忙上前應道:“大單於,一場大戰,死傷頗多,不免讓大單於您心生悲憫,末將等恐大單於您憂思過度,故而前來請安問好。”
“哎!”冒頓長歎了一口氣,擺手道:“無礙的,本單於並非羸弱萎靡之人,爾等不必擔心!”
右穀蠡王聽罷,立即鞠躬道:“果真如此的話,那末將就放心了。”說完之後,他便退到一旁不再言語。
左穀蠡王見狀,急忙湊到右穀蠡王身旁,頂了頂他的胳膊小聲斥道:“老右!你搞什麽鬼!?不是說好了你向大單於諫言的嗎!?幹嘛畏畏縮縮的!?”
右穀蠡王一聽,先是把頭壓得很低,隨後才小聲迴道:“你也不看看大單於那個樣子,陰晴不定的,恐怕連魂都丟了,你說他能聽得進去嗎?現在諫言,搞不好他脾氣上來了砍我的頭啊!要說你去說,反正我不說!”
“你······”左穀蠡王聽罷,剛想開口怒斥右穀蠡王,卻被冒頓的聲音給打斷了。
冒頓側目斜視著二人,皺眉問道:“你們兩個嘰嘰喳喳的,在嘀咕什麽呢!?”
左穀蠡王一聽,急忙向右穀蠡王拚命使起了眼色。誰知右穀蠡王卻把頭撇向了另一邊,完全不搭理他。
無奈之下,左穀蠡王隻能硬著頭皮鞠躬道:“大單於,右穀蠡王他確有一事想要進言,卻怕壞了大單於您的心情,故而才與末將小聲議論了一番,望大單於見諒。”
“哦?”冒頓疑惑了一聲,看向右穀蠡王冷聲問道:“右穀蠡王,你到底有什麽事想跟本單於說!?”
右穀蠡王聽罷,冷汗直流。他滿是憤恨地瞪了左穀蠡王一眼,卻發現左穀蠡王正在低頭奸笑。這一幕差點沒把右穀蠡王氣得當場發作。
不過氣歸氣,冒頓既已發問,右穀蠡王自然不敢造次,他唯唯諾諾地上前鞠躬道:“大單於,是這樣的。一場激戰過後,我軍所剩兵力已不到兩萬,且軍中士卒大多疲憊不堪,恐無力支撐連續的作戰。而反觀燕賊則是兵強馬壯,來勢洶洶。倘若他們此時殺到,那我軍是必敗無疑啊!所以,末將懇請大單於即刻動身,前往月氏,以避鋒芒!”
冒頓一聽,立馬拍案怒斥道:“你說什麽!?即刻動身!?虧你想的出來!我軍尚未休整完畢,疲憊之師如何即刻動身!?右穀蠡王!你小子說這話到底安的什麽心!?”
右穀蠡王王聽罷,立即慌張地跪地叩首到:“大單於!冤枉啊!末將這麽說完全是處於一片忠心呐!我軍此刻確實是不堪再戰!萬望大單於三思!”說完之後,他就對著冒頓磕起了響頭。
在磕頭的同時,右穀蠡王心中也是叫苦不迭。其實,他的一番話並非是別有用心,而是真的出於對時局安危的考慮。
然而此時的冒頓已然有些精神錯亂,喜怒無常,一點點小的猜疑就會令他胡思亂想。右穀蠡王在這個時候進言,正好是撞在了槍口上。
看著右穀蠡王誠懇磕頭的樣子,冒頓稍稍放下了一些戒備。他抬手一邊按揉著眉心,一邊說道:“好了好了,本單於知道你公忠體國,不會怪你的,你起來吧。”
“謝大單於!”右穀蠡王道謝一聲,這才如釋重負地站起身來。片刻之後,他又鞠躬道:“大單於,方才末將所言句句發自肺腑肺腑,還望您顧慮周全呐!”
冒頓思索片刻之後,皺眉道:“你的話不無道理。不過,本單於以為,眼下大軍還需要再休整一番,再者說,李憐雲也該不會這麽快找到此處。所以,撤往月氏之事還是緩緩再說吧。”
右穀蠡王聽罷,急忙鞠躬說道:“大單於,情況恐怕沒有那麽樂觀呐。”
“嗯?”冒頓挑眉瞪向右穀蠡王,疑惑道:“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右穀蠡王被冒頓蹬得冷汗直冒,他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說道:“大單於!末將等趁亂逃出燕賊大營之時,曾聽到燕軍談論發兵東征之事,末將估計,李憐雲恐怕在二十日之前就已經率軍東進!而且李憐雲深知金微山是右賢王的老巢,他若是在龍城尋不見大單於,很可能會往這裏來。所以末將才會急著向大單於您進言呐!”
冒頓聽罷,心中也隱隱泛起一絲不安。他緊鎖眉心,沉思了片刻之後,突然看向左穀蠡王問道:“左穀蠡王!果有此事嗎!?”
左穀蠡王心中一驚,立即鞠躬迴道:“迴稟大單於!確有此事,那日末將也是聽得真真切切!”
左右穀蠡王說的是有板有眼,然而當著冒頓的麵他們卻不敢把真相完全講出來。二人隻說了李憐雲發兵東進之事,而對他們在李憐雲麵前搖尾乞憐之事是閉口不談。
見二人口徑一致,冒頓也不由地緊張了起來。畢竟,以他們現在的兵力和軍隊的士氣,根本就贏不了李憐雲的大軍。
然而讓冒頓即刻撤往月氏,他又覺得太過冒險,因為,經過昨晚的一場大屠殺,部隊的士氣與體力都還沒有恢複,如果倉促撤離,部隊的行動必定非常遲緩,若是李憐雲趁機追了上來,他就更沒有勝算了。
一時間,冒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不管是撤是留,似乎風險都非常大。他坐在椅子上拚命地揉著太陽穴,這兩個選擇已經把他搞得頭痛欲裂。
見冒頓久不迴應,左穀蠡王隱約猜出了冒頓的心思。他思索了片刻之後,上前鞠躬道:“大單於!末將知道您心有顧慮。不過,依末將之見,我們還是應該盡早出發。拋開燕賊不說,昨晚我們屠殺了上百萬人,現在這塊營地戾氣太重,四周景象也是觸目驚心,實在不是我軍休整的好地方!若是您擔心戰士們休整不夠,我等可以先行西撤,找一塊不易被燕賊發現的地方進行休整,等休整完畢,我們再撤往月氏!不知大單於以為何如?”
冒頓聽罷,摸著下巴沉吟道:“嗯,這個主意倒是不錯。”說罷,他便站起身來走到帳下,一邊踱步一邊思考了起來。
良久過後,冒頓終於打定主意,他停下腳步對二人說道:“好!就這麽辦!你二人速速傳令下去,命大軍與百姓停止休整,即刻開拔,向西南方向前進!”
左右穀蠡王聽罷,心中頓時鬆了口氣。他們急忙鞠躬應道:“遵命!”說罷,二人便準備迴去傳令。
不過,二人剛剛動身,還沒退出帳外。一名衛兵便匆匆進入王帳,對冒頓稟報道:“啟稟大單於!營地外有一自稱‘屠心’之人求見!”
冒頓聽罷,立即緊鎖眉心,陷入了沉思。而左右穀蠡王二人也是一臉疑惑,麵麵相覷。
左穀蠡王總感覺“屠心”這個名字似乎在哪裏聽到過,但是一時半會卻又想不起來。在一番絞盡腦汁之後,他終於想起了屠心是誰。於是,他便一臉疑惑地對冒頓問道:“大單於,這屠心不是黑絕雇傭兵的首領嗎?他這個時候怎麽會到這裏來呢?”
冒頓聽罷,並沒有直接迴答,而是皺著眉頭繼續沉思。片刻之後,他才開口說道:“你們兩個正好都在,那暫且先不要迴去傳令了。你們留在此地一會也可以談談你們的想法。”
右穀蠡王一聽,立即疑惑地問道:“大單於,這究竟是怎麽迴事啊?”
冒頓緩緩走到單於之位旁坐下,隨後便緩緩說道:“事已至此,本單於也就不瞞你們了。”說到這裏,冒頓故意賣了個關子。
左右穀蠡王也是豎起了耳朵,等著聽冒頓下麵的話。
冒頓端起桌案上的酒杯喝了一口,稍稍定了定神,隨後才繼續說道:“其實屠心是本單於派去探查燕賊動向的。當日本單於敗退龍城,又正巧屠心就在龍城一帶,本單於恐李憐雲那廝窮追不舍,為了掌握燕賊動向,保得龍城周全。於是本單於便花重金雇傭了屠心極其部下。”
右穀蠡王一聽,恍然大悟道:“哦!原來如此!大單於真是心思縝密啊!他此刻前來,想必是已經打探到了燕賊的動向,大單於留我二人在此,為的就是一起商議如何應敵吧?”
“正是。”冒頓微微點頭應了一聲。
而左穀蠡王此時卻是一臉的疑惑,他稍加思索後,便鞠躬問道:“大單於,末將有一事不明。您麾下精兵強將眾多,既要查探燕軍的動向,您何不派一隊親兵探馬前去?反而要找雇傭兵呢?”
冒頓擺手說道:“本單於原也打算派親兵前去,然而思前想後,又擔心親兵被燕賊捉住,萬一他們頂不住折磨,供出了本單於的動向,那就大事不妙了。所以,本單於才想到了黑絕雇傭兵,一來,他們經驗老到,精於潛伏探查之事,二來,他們也不知道本單於的所在。”
此言一出,左右穀蠡王立馬就在心裏佩服起了冒頓料事如神的本領,兩人迴想起當日在李憐雲帳下痛哭求饒的情形,跟冒頓所擔心的事情簡直一模一樣。想到這些,兩人驚慌不已,同時在心裏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不過,驚慌之餘,左穀蠡王心中的疑惑卻更深了一些,他思索片刻之後,繼續鞠躬問道:“大單於!這下末將就更不明白了!您說屠心不知道您的所在,那他現在為什麽會找到這裏呢!?”
冒頓聽罷,向左穀蠡王投去了一個讚許的目光說道:“左穀蠡王,你這些年進步了不少嘛,不僅洞若觀火,還會舉一反三!”
左穀蠡王急忙鞠躬迴道:“末將不才,大單於謬讚!”
“嗬嗬,你就不必謙虛了。”冒頓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其實本單於也正在疑惑此事!當日本單於曾對他三申五令,要他探明燕賊動向後以飛鷹傳書,卻不想他自己摸到了金微山。不過,此事我們多想無益,待會找他問個清楚便是。”
左右穀蠡王聽罷,立即鞠躬應道:“大單於英明!”
冒頓點了點頭,隨後便對衛兵吩咐道:“你去把那人帶過來吧。”
“遵命!”衛兵領過詔令,便匆匆退出了王帳。
緊接著冒頓便大手一揮,對左右穀蠡王說道:“你們倆個都坐下吧,稍後隨本單於一同盤問屠心。”
“謝大單於賜座!”二人應了一聲,隨後便走到一旁落座。此時,兩人的臉上還充滿著期待,全然不知他們已經大禍臨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