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這些個天殺的秦軍,動作怎麽如此迅疾!?這可如何是好啊!?”燕王喜聽罷,慨歎一聲。接著便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在臥房內來迴踱步。
貼身太監見狀,急忙躬身勸慰道:“大王莫急!何不召群臣共議此事!?”
燕王喜停下腳步恍然道:“對啊!”隨後便吩咐道:“速召群臣前往大殿議事!”
“遵命!”貼身太監應了一聲,便與衛兵一道匆匆退出了臥房。
半個時辰後,同樣被鼓聲驚醒的群臣便在太監們的催促下陸續來到了襄平城的官邸大殿。而燕王喜早已在大殿之上,等候了他們許久。
待群臣齊聚,燕王喜便開門見山道:“諸位愛卿,深夜宣召爾等,皆因形勢緊急。眼下秦軍突然圍城,已將襄平城四門封鎖,隨時都有攻城的可能,不知諸位可有拒敵良策!?”
“啊!?”此言一出,群臣皆驚唿一聲,緊接著他們就開始慌慌張張地討論了起來。
良久過後,一名校尉挺身而出,抱拳道:“啟稟大王!此事無需驚慌!末將方才在城牆巡視,見秦軍雖鼓聲大噪,卻無進攻之勢。末將以為,隻要我等趁秦軍合圍將攏未攏之際,集中力量,迅速突圍,必可逃出生天!”
話音剛落,另一名校尉便抱拳反對道:“萬萬不可!大王,秦軍戰力強悍,我軍非其雙倍不能與敵!倘若冒然出擊,必將遭其重創!依末將之見,我軍唯有憑借堅城固守待援,方有一線生機!”
兩名校尉先後發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而大殿的群臣聽完之後,便立即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隨著討論的深入,群臣逐漸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突圍,一派主張固守。一時間,雙方各執一詞,爭得是麵紅耳赤,誰也不服對方。
聽著大殿上嘈雜的聲音,又看著相互爭論的群臣,燕王喜隻覺頭痛欲裂,心煩無比。不到片刻,他便已無法忍受,隨後他一掌重重拍在桌案上,對群臣吼道:“住口!”
聞得燕王喜一聲怒吼,群臣立即嚇得雙唇緊閉,不敢再有隻言片語。大殿的嘈雜聲也瞬間消散,隻剩殿外不斷傳來的秦軍戰鼓聲。
燕王喜一邊揉著眉心,一邊對群臣訓斥道:“爾等皆為國之重臣,竟不顧體麵,在此咆哮朝廷,成何體統!?”
群臣聽罷,皆伏地叩首道:“微臣萬死!請大王息怒!”
燕王喜沉默片刻後,抬手道:“都平身吧。”此刻,他已是心力憔悴,不想再多做計較。
“謝大王!”群臣先是應了一聲,隨後才戰戰兢兢站起身來。
緊接著,燕王又繼續說道:“方才寡人聽諸位愛卿爭論之言,意見莫非兩種,一種是趁機突圍,另一種是固守待援。兩種意見似乎都有道理,寡人也實難決斷。故而,寡人想請諸位愛卿戰成兩列,以訴雙方意見。主張突圍者站至寡人左手邊,主張固守者站至寡人右手邊。”
群臣聽罷,立即快步移動,不到片刻便已分成兩列站定。
燕王喜定睛看去,發現兩列人數竟大致相同。隨後,他便看向左邊招手道:“方才是哪位將軍提出要趁機突圍的?速速近前迴話。”
片刻之後,一名校尉出班抱拳道:“迴稟大王,正是末將!”
燕王喜皺眉問道:“你既提出要突圍,寡人且問你,突圍有幾成勝算呐?”
校尉一聽,立即自信滿滿地抱拳準備迴話,然而話到了嘴邊,他卻又退縮了。
“呃···呃······”校尉支支吾吾了半天,才抱拳猶豫道:“末將方才巡視城外,發現秦軍南麵軍陣防守鬆懈,若是從南麵突圍的話,末將當有六成勝算。”
“六成!?”燕王喜疑惑了一聲,隨後便陷入了沉思。而主張固守的那幫群臣中則是怨言四起:“什麽!?才六成啊!”“就是啊!這不是叫我們出去送死嗎!?”“別說六成,就算是七成八成也不能貿然突圍啊!”“說的沒錯,想要突圍,最起碼要有九成把握!”
良久過後,燕王喜對那名校尉擺手說道:“你且先退下吧。”
“諾!”那名校尉應了一聲,便鬱悶地退到了一旁,完全沒有了方才的信誓旦旦。其實,他主張突圍,本就沒有多大把握,隻因一時情緒激動,所以才有些誇大其詞。而在燕王喜的逼問下,他又冷靜了下來,想起秦軍恐怖如斯的戰力,他便沒有了方才的自信,變得有些畏畏縮縮了起來。
而那名校尉的退縮與遲疑,也讓原本主張突圍的群臣打起了退堂鼓,麵對主張固守的那幫大臣,他們一時間竟無言以對,隻得默默聽著對麵的陣陣怨言與呱噪。
燕王喜見狀,心中似乎已經打定主意,緊接著,他便看向右邊招手道:“方才主張固守的將軍,速速近前迴話。”
一名校尉聽罷,立馬近前抱拳道:“正是末將!”
燕王喜皺眉問道:“按照眼下的形勢,你能固守幾天?”
校尉自信滿滿地迴道:“隻要糧草充足,堅守十天半月當無問題!”
燕王喜聞言,立即看向右邊喚道:“治粟內吏何在?”
治粟官急忙出班作揖應道:“微臣在!”
燕王喜拂袖問道:“眼下糧草還可堅持幾日?”
治粟官仔細心算一番後,作揖迴道:“迴稟大王,城中糧草尚可支撐五日用度。”
“五日?”燕王喜皺眉沉吟一聲,隨後看向那名校尉說道:“如此說來,我軍隻能堅守五日了。你主張固守待援,倘若五日之後援兵未至,該當如何?”
校尉思索片刻後,抱拳迴道:“大王,由襄平城出發去朝陽關,兩日可至,四日可還。若是平安君李憐雲願意發兵相助,援軍當在五日內趕到。”
燕王喜擺手道:“若是他不願發兵,又該如何?”
麵對燕王喜的反問,校尉犯起了難,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作答。畢竟,作為一個小小的校尉,他哪裏知道李憐雲與燕王喜之間的嫌隙,所以他壓根就沒往那方麵想。
片刻之後,另一名校尉出班抱拳道:“大王,即便平安君不發兵相助,我軍亦可退敵!”
“哦?”燕王疑惑一聲,立即挑眉問道:“此話怎講!?”
校尉抱拳迴道:“迴稟大王,我軍雖糧草不濟,但秦軍糧草比之我軍更加不濟。據我軍斥候前幾日打探,秦軍此番急於追擊,倉促之間並未攜帶大隊糧草輜重,眼下秦軍的糧草恐已不足維持五日。五日後,秦軍糧草耗盡,必定軍心渙散,不戰自退!”
燕王喜聽罷,立即站起身來,驚喜地問道:“果有此事!?”
校尉抱拳迴道:“千真萬確!”
“太好了!”燕王激動地歎了一聲,隨後便看向群臣大聲道:“既如此,寡人決心固守襄平,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群臣聽罷,立馬小聲議論了起來。方才幾個校尉的話也不斷在他們腦海盤旋。良久過後,他們才齊聲作揖道:“臣等附議!”
其實,群臣此時統一意見,同意固守待援的方略,並不是他們真的認可了這個辦法,而是他們現在也沒有更好的選擇。畢竟,六成的突圍把握實在是太低了,在此危難關頭,沒有人願意鋌而走險,枉送性命。
燕王喜聽罷,立即大手一揮,命令道:“眾將聽令!退朝之後,立即整肅各部,把好各門,嚴防秦軍進攻!”
眾將聽罷,急忙抱拳應道:“諾!”
緊接著,燕王喜又看向群臣,語重心長地說道:“值此危難之際,萬望諸位愛卿勠力同心,共抗暴秦,保我大燕根基!”
群臣聽罷,紛紛作揖應道:“微臣遵命!”
反觀秦軍這邊,在封鎖襄平四門之後,他們便依計行事,不斷擂鼓呐喊,頗有攻城之勢。然而戰鼓擂了一夜,卻仍不見燕王喜率部出城。
次日清晨,王賁見計策未收成效,終於按耐不住,再次召集眾將議事。
待眾將齊聚中軍大帳,王翦便開門見山道:“爾等昨日獻策,說隻要造成四麵合圍之勢,燕王那個老賊必定出城逃遁。如今已擂鼓一夜,仍不見燕王出城,爾等作何解釋!?”
麵對王賁的質問,眾將皆低下頭去,沉默不語。
王賁見狀,看向昨日獻計的那名校尉問道:“昨日是你提出此計,如今此計不通,你說說看,我等該作何打算!?”
校尉皺眉沉思了片刻,抱拳迴道:“將軍,標下以為,燕王不肯出逃,並非此計不通,乃是聲勢暗弱所致。從眼下的情況來看,隻是擂鼓震懾其心,恐難收成效,需當派兵攻城,挫其兵威,方能令燕王膽寒!”
王賁聽罷,立即陷入沉思。片刻之後,他又看向其他幾名校尉問道:“此雖非妙計,倒也不妨一試,爾等以為如何?”
幾名校尉稍加思索後,齊聲抱拳應道:“標下等附議!”
“嗯。”王賁點頭沉吟一聲,隨即便對眾將大聲命令道:“傳我將令!巳時造飯,讓將士們吃飽喝足!午時一到,各部齊出!立即攻城!”
“諾!”眾將應了一聲,便匆匆退出了大帳。
在王賁的命令下,吃飽喝足的秦軍將士便在正午時分向襄平城發起了進攻。一時間,雲梯與攻城塔架滿城牆,大量秦軍冒著燕軍的箭雨,不斷向城牆上方攀爬。燕軍亦不斷以箭矢、磚石與滾木等物迴擊。雙方殺的是難解難分,膠著異常。
而秦軍攻城的消息很快便傳至燕王喜處,燕王喜聞報,立時便是大吃一驚,急命諸將率部登城抵禦秦軍。
隨著戰況的持續,秦軍掀起的攻勢果然收到成效,燕王喜有好幾次都差點按耐不住,準備率部突圍。好在,每次他想突圍時,都被身邊的大臣及時攔住了。
不過,煎熬至黃昏時分,燕王喜緊繃的神經卻又放鬆了下來。由於秦軍此次攻城隻是造勢,並不是真的下定決心攻城,再加上燕軍拚盡全力,殊死抵抗。所以,一個下午的戰鬥,燕軍已多次打退了秦軍的進攻。這也讓原本方寸大亂的燕王喜吃了一顆定心丸。
戰至酉時,秦軍終於鳴金收兵,燕軍成功保住襄平城不失。而這一戰的勝利,亦使得燕王喜更加堅定了固守待援的信心。
就這麽反複拉鋸了四日之後,王賁終於坐不住了。因為軍中糧草已經告急,若是燕王喜還不出城,他就隻得罷兵而還。
無奈之下,王賁連夜升帳,再次召集眾將商討對策。
待眾將齊聚,王賁便按耐不住心中的憤懣,對眾將埋怨道:“爾等庸才,此前多番獻計,都獻的是什麽鳥計!?為何均不能成!?如今我軍糧草告急,而燕王那個老賊卻尚未出城,如此下去豈不誤了大事!?本將曾在大將軍麵前立過軍令狀,勢要生擒燕王,若是空手而迴,爾等讓本將如何交代!?”
麵對王賁的斥責,眾將皆戰戰兢兢,不敢迴話。
王賁見狀,又大聲斥道:“軍中糧草隻夠維持半日,爾等今夜必須給本將想出一條致勝之計!否則的話,必當軍法從事!”
眾將聽罷,心中皆叫苦不迭,然而王賁已經發話,他們隻得飛速轉動腦瓜,苦苦思索起了對策。
良久過後,一名校尉抱拳道:“將軍,標下以為,燕王之所以堅守不出,必定是那老賊號準了我軍糧草不濟的脈!標下有一計,可使那老賊棄城而逃!”
王賁聞言,立馬來了興致,他急忙招手道:“快快說來!”
校尉抱拳說道:“將軍,隻要我軍後續糧草押到,燕王自然方寸大亂,不戰而逃!”
“哎呀!”王賁斥了一聲,沒好氣地說道:“你這不是廢話嗎!?我軍追敵數百裏,糧道早就斷了,哪裏還有後續糧草押到!?”
校尉露出一絲奸笑,抱拳道:“將軍莫急,且聽標下把話說完。”
王賁著急道:“這都什麽時候了!?你怎麽還在裏賣關子!?有話快快直言!”
校尉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抱拳道:“將軍,標下以為,今夜您可調遣一營人馬,推著空車悄悄前往大營西南十裏處。讓這一營人馬挖取砂石填充糧袋,再將填滿的糧袋裝車。待到明日清晨,這營人馬便可裝作輜重部隊,押著裝滿砂石的糧車大搖大擺入營!”
聽到這裏,王賁立即興奮地接過話茬說道:“燕軍斥候見狀,必定以為我軍後續糧草押至!”
“不錯!將軍機智過人,標下佩服!”校尉讚了一聲,繼續說道:“屆時,燕王那個老賊知我糧草充足,必定不敢繼續與我對耗!不出半日,他定會棄城而逃!”
“嗯!”王賁聽罷,立即在心中細細琢磨起了這個計策。不到片刻,他已打定主意。緊接著便對眾將大聲說道:“本將以為此計甚妙!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眾將聽罷,一時也想不出更好的想法,於是便抱拳應道:“標下等附議!”
貼身太監見狀,急忙躬身勸慰道:“大王莫急!何不召群臣共議此事!?”
燕王喜停下腳步恍然道:“對啊!”隨後便吩咐道:“速召群臣前往大殿議事!”
“遵命!”貼身太監應了一聲,便與衛兵一道匆匆退出了臥房。
半個時辰後,同樣被鼓聲驚醒的群臣便在太監們的催促下陸續來到了襄平城的官邸大殿。而燕王喜早已在大殿之上,等候了他們許久。
待群臣齊聚,燕王喜便開門見山道:“諸位愛卿,深夜宣召爾等,皆因形勢緊急。眼下秦軍突然圍城,已將襄平城四門封鎖,隨時都有攻城的可能,不知諸位可有拒敵良策!?”
“啊!?”此言一出,群臣皆驚唿一聲,緊接著他們就開始慌慌張張地討論了起來。
良久過後,一名校尉挺身而出,抱拳道:“啟稟大王!此事無需驚慌!末將方才在城牆巡視,見秦軍雖鼓聲大噪,卻無進攻之勢。末將以為,隻要我等趁秦軍合圍將攏未攏之際,集中力量,迅速突圍,必可逃出生天!”
話音剛落,另一名校尉便抱拳反對道:“萬萬不可!大王,秦軍戰力強悍,我軍非其雙倍不能與敵!倘若冒然出擊,必將遭其重創!依末將之見,我軍唯有憑借堅城固守待援,方有一線生機!”
兩名校尉先後發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而大殿的群臣聽完之後,便立即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隨著討論的深入,群臣逐漸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突圍,一派主張固守。一時間,雙方各執一詞,爭得是麵紅耳赤,誰也不服對方。
聽著大殿上嘈雜的聲音,又看著相互爭論的群臣,燕王喜隻覺頭痛欲裂,心煩無比。不到片刻,他便已無法忍受,隨後他一掌重重拍在桌案上,對群臣吼道:“住口!”
聞得燕王喜一聲怒吼,群臣立即嚇得雙唇緊閉,不敢再有隻言片語。大殿的嘈雜聲也瞬間消散,隻剩殿外不斷傳來的秦軍戰鼓聲。
燕王喜一邊揉著眉心,一邊對群臣訓斥道:“爾等皆為國之重臣,竟不顧體麵,在此咆哮朝廷,成何體統!?”
群臣聽罷,皆伏地叩首道:“微臣萬死!請大王息怒!”
燕王喜沉默片刻後,抬手道:“都平身吧。”此刻,他已是心力憔悴,不想再多做計較。
“謝大王!”群臣先是應了一聲,隨後才戰戰兢兢站起身來。
緊接著,燕王又繼續說道:“方才寡人聽諸位愛卿爭論之言,意見莫非兩種,一種是趁機突圍,另一種是固守待援。兩種意見似乎都有道理,寡人也實難決斷。故而,寡人想請諸位愛卿戰成兩列,以訴雙方意見。主張突圍者站至寡人左手邊,主張固守者站至寡人右手邊。”
群臣聽罷,立即快步移動,不到片刻便已分成兩列站定。
燕王喜定睛看去,發現兩列人數竟大致相同。隨後,他便看向左邊招手道:“方才是哪位將軍提出要趁機突圍的?速速近前迴話。”
片刻之後,一名校尉出班抱拳道:“迴稟大王,正是末將!”
燕王喜皺眉問道:“你既提出要突圍,寡人且問你,突圍有幾成勝算呐?”
校尉一聽,立即自信滿滿地抱拳準備迴話,然而話到了嘴邊,他卻又退縮了。
“呃···呃······”校尉支支吾吾了半天,才抱拳猶豫道:“末將方才巡視城外,發現秦軍南麵軍陣防守鬆懈,若是從南麵突圍的話,末將當有六成勝算。”
“六成!?”燕王喜疑惑了一聲,隨後便陷入了沉思。而主張固守的那幫群臣中則是怨言四起:“什麽!?才六成啊!”“就是啊!這不是叫我們出去送死嗎!?”“別說六成,就算是七成八成也不能貿然突圍啊!”“說的沒錯,想要突圍,最起碼要有九成把握!”
良久過後,燕王喜對那名校尉擺手說道:“你且先退下吧。”
“諾!”那名校尉應了一聲,便鬱悶地退到了一旁,完全沒有了方才的信誓旦旦。其實,他主張突圍,本就沒有多大把握,隻因一時情緒激動,所以才有些誇大其詞。而在燕王喜的逼問下,他又冷靜了下來,想起秦軍恐怖如斯的戰力,他便沒有了方才的自信,變得有些畏畏縮縮了起來。
而那名校尉的退縮與遲疑,也讓原本主張突圍的群臣打起了退堂鼓,麵對主張固守的那幫大臣,他們一時間竟無言以對,隻得默默聽著對麵的陣陣怨言與呱噪。
燕王喜見狀,心中似乎已經打定主意,緊接著,他便看向右邊招手道:“方才主張固守的將軍,速速近前迴話。”
一名校尉聽罷,立馬近前抱拳道:“正是末將!”
燕王喜皺眉問道:“按照眼下的形勢,你能固守幾天?”
校尉自信滿滿地迴道:“隻要糧草充足,堅守十天半月當無問題!”
燕王喜聞言,立即看向右邊喚道:“治粟內吏何在?”
治粟官急忙出班作揖應道:“微臣在!”
燕王喜拂袖問道:“眼下糧草還可堅持幾日?”
治粟官仔細心算一番後,作揖迴道:“迴稟大王,城中糧草尚可支撐五日用度。”
“五日?”燕王喜皺眉沉吟一聲,隨後看向那名校尉說道:“如此說來,我軍隻能堅守五日了。你主張固守待援,倘若五日之後援兵未至,該當如何?”
校尉思索片刻後,抱拳迴道:“大王,由襄平城出發去朝陽關,兩日可至,四日可還。若是平安君李憐雲願意發兵相助,援軍當在五日內趕到。”
燕王喜擺手道:“若是他不願發兵,又該如何?”
麵對燕王喜的反問,校尉犯起了難,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作答。畢竟,作為一個小小的校尉,他哪裏知道李憐雲與燕王喜之間的嫌隙,所以他壓根就沒往那方麵想。
片刻之後,另一名校尉出班抱拳道:“大王,即便平安君不發兵相助,我軍亦可退敵!”
“哦?”燕王疑惑一聲,立即挑眉問道:“此話怎講!?”
校尉抱拳迴道:“迴稟大王,我軍雖糧草不濟,但秦軍糧草比之我軍更加不濟。據我軍斥候前幾日打探,秦軍此番急於追擊,倉促之間並未攜帶大隊糧草輜重,眼下秦軍的糧草恐已不足維持五日。五日後,秦軍糧草耗盡,必定軍心渙散,不戰自退!”
燕王喜聽罷,立即站起身來,驚喜地問道:“果有此事!?”
校尉抱拳迴道:“千真萬確!”
“太好了!”燕王激動地歎了一聲,隨後便看向群臣大聲道:“既如此,寡人決心固守襄平,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群臣聽罷,立馬小聲議論了起來。方才幾個校尉的話也不斷在他們腦海盤旋。良久過後,他們才齊聲作揖道:“臣等附議!”
其實,群臣此時統一意見,同意固守待援的方略,並不是他們真的認可了這個辦法,而是他們現在也沒有更好的選擇。畢竟,六成的突圍把握實在是太低了,在此危難關頭,沒有人願意鋌而走險,枉送性命。
燕王喜聽罷,立即大手一揮,命令道:“眾將聽令!退朝之後,立即整肅各部,把好各門,嚴防秦軍進攻!”
眾將聽罷,急忙抱拳應道:“諾!”
緊接著,燕王喜又看向群臣,語重心長地說道:“值此危難之際,萬望諸位愛卿勠力同心,共抗暴秦,保我大燕根基!”
群臣聽罷,紛紛作揖應道:“微臣遵命!”
反觀秦軍這邊,在封鎖襄平四門之後,他們便依計行事,不斷擂鼓呐喊,頗有攻城之勢。然而戰鼓擂了一夜,卻仍不見燕王喜率部出城。
次日清晨,王賁見計策未收成效,終於按耐不住,再次召集眾將議事。
待眾將齊聚中軍大帳,王翦便開門見山道:“爾等昨日獻策,說隻要造成四麵合圍之勢,燕王那個老賊必定出城逃遁。如今已擂鼓一夜,仍不見燕王出城,爾等作何解釋!?”
麵對王賁的質問,眾將皆低下頭去,沉默不語。
王賁見狀,看向昨日獻計的那名校尉問道:“昨日是你提出此計,如今此計不通,你說說看,我等該作何打算!?”
校尉皺眉沉思了片刻,抱拳迴道:“將軍,標下以為,燕王不肯出逃,並非此計不通,乃是聲勢暗弱所致。從眼下的情況來看,隻是擂鼓震懾其心,恐難收成效,需當派兵攻城,挫其兵威,方能令燕王膽寒!”
王賁聽罷,立即陷入沉思。片刻之後,他又看向其他幾名校尉問道:“此雖非妙計,倒也不妨一試,爾等以為如何?”
幾名校尉稍加思索後,齊聲抱拳應道:“標下等附議!”
“嗯。”王賁點頭沉吟一聲,隨即便對眾將大聲命令道:“傳我將令!巳時造飯,讓將士們吃飽喝足!午時一到,各部齊出!立即攻城!”
“諾!”眾將應了一聲,便匆匆退出了大帳。
在王賁的命令下,吃飽喝足的秦軍將士便在正午時分向襄平城發起了進攻。一時間,雲梯與攻城塔架滿城牆,大量秦軍冒著燕軍的箭雨,不斷向城牆上方攀爬。燕軍亦不斷以箭矢、磚石與滾木等物迴擊。雙方殺的是難解難分,膠著異常。
而秦軍攻城的消息很快便傳至燕王喜處,燕王喜聞報,立時便是大吃一驚,急命諸將率部登城抵禦秦軍。
隨著戰況的持續,秦軍掀起的攻勢果然收到成效,燕王喜有好幾次都差點按耐不住,準備率部突圍。好在,每次他想突圍時,都被身邊的大臣及時攔住了。
不過,煎熬至黃昏時分,燕王喜緊繃的神經卻又放鬆了下來。由於秦軍此次攻城隻是造勢,並不是真的下定決心攻城,再加上燕軍拚盡全力,殊死抵抗。所以,一個下午的戰鬥,燕軍已多次打退了秦軍的進攻。這也讓原本方寸大亂的燕王喜吃了一顆定心丸。
戰至酉時,秦軍終於鳴金收兵,燕軍成功保住襄平城不失。而這一戰的勝利,亦使得燕王喜更加堅定了固守待援的信心。
就這麽反複拉鋸了四日之後,王賁終於坐不住了。因為軍中糧草已經告急,若是燕王喜還不出城,他就隻得罷兵而還。
無奈之下,王賁連夜升帳,再次召集眾將商討對策。
待眾將齊聚,王賁便按耐不住心中的憤懣,對眾將埋怨道:“爾等庸才,此前多番獻計,都獻的是什麽鳥計!?為何均不能成!?如今我軍糧草告急,而燕王那個老賊卻尚未出城,如此下去豈不誤了大事!?本將曾在大將軍麵前立過軍令狀,勢要生擒燕王,若是空手而迴,爾等讓本將如何交代!?”
麵對王賁的斥責,眾將皆戰戰兢兢,不敢迴話。
王賁見狀,又大聲斥道:“軍中糧草隻夠維持半日,爾等今夜必須給本將想出一條致勝之計!否則的話,必當軍法從事!”
眾將聽罷,心中皆叫苦不迭,然而王賁已經發話,他們隻得飛速轉動腦瓜,苦苦思索起了對策。
良久過後,一名校尉抱拳道:“將軍,標下以為,燕王之所以堅守不出,必定是那老賊號準了我軍糧草不濟的脈!標下有一計,可使那老賊棄城而逃!”
王賁聞言,立馬來了興致,他急忙招手道:“快快說來!”
校尉抱拳說道:“將軍,隻要我軍後續糧草押到,燕王自然方寸大亂,不戰而逃!”
“哎呀!”王賁斥了一聲,沒好氣地說道:“你這不是廢話嗎!?我軍追敵數百裏,糧道早就斷了,哪裏還有後續糧草押到!?”
校尉露出一絲奸笑,抱拳道:“將軍莫急,且聽標下把話說完。”
王賁著急道:“這都什麽時候了!?你怎麽還在裏賣關子!?有話快快直言!”
校尉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抱拳道:“將軍,標下以為,今夜您可調遣一營人馬,推著空車悄悄前往大營西南十裏處。讓這一營人馬挖取砂石填充糧袋,再將填滿的糧袋裝車。待到明日清晨,這營人馬便可裝作輜重部隊,押著裝滿砂石的糧車大搖大擺入營!”
聽到這裏,王賁立即興奮地接過話茬說道:“燕軍斥候見狀,必定以為我軍後續糧草押至!”
“不錯!將軍機智過人,標下佩服!”校尉讚了一聲,繼續說道:“屆時,燕王那個老賊知我糧草充足,必定不敢繼續與我對耗!不出半日,他定會棄城而逃!”
“嗯!”王賁聽罷,立即在心中細細琢磨起了這個計策。不到片刻,他已打定主意。緊接著便對眾將大聲說道:“本將以為此計甚妙!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眾將聽罷,一時也想不出更好的想法,於是便抱拳應道:“標下等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