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衣台與飛雲衛一樣,是李憐雲麾下的直屬機構,不在衛尉統領之下。但公事繁忙的李憐雲曾有詔令,命繡衣台的所有情報均可向衛尉少卿紫玄通稟。所以,李憐雲才會向紫玄問及情報之事。
紫玄沒有直接迴答,而是皺眉問道:“主人為何突然問及此事?奴婢以為,有關秦國的情報似乎與‘萬壽慶典’無關呀。”
李憐雲歎了口氣,解釋道:“時值春夏交替之季,亦是秦國興兵之時。這次慶典若是宣召各地大員進京的話,我擔心秦國會趁我南線空虛,向我大舉進攻!”
“原來如此。”紫玄歎了一聲,迴道:“主人思慮周全,奴婢佩服。不過,主人大可放心,最近這一個月裏,奴婢並未收到任何秦國出兵的消息。由此可見,今年春,秦國是不會大舉進犯我朝的。”
李憐雲聞言,並未完全放下心來,他不無擔心地歎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呀!”
露娜不以為然道:“主人,有什麽好怕的!如今我北燕兵精糧足,就算他秦國打過來,也未必是我們的對手!”
素心跟著附和道:“是啊主人,如今我北燕各軍團戰備充足,配合嫻熟,秦軍是不敢輕易進犯的。”
紫玄也附和道:“素心、露娜二位姐姐所言極是。再者說,繡衣台的情報一向不會出錯。主人你就別擔心了。”
聽到這,李憐雲稍覺心安。但他依舊是皺眉沉思,無法打定主意。
彩穎見狀,笑著勸道:“主人,姐妹們說了半天,你可不能油鹽不進啊。而且,你剛才還許諾過素心姐姐,說就是一千件、一萬件事你都答應呢,這會你怎麽能反悔呢?”
姐妹幾人聞言,立即開始撒嬌起哄,讓李憐雲應下此事。
李憐雲尷尬地撓了撓頭,笑道:“嗬嗬,你們說的都對啊。看來,今天我是不答應也不行了。隻是這麽做的話,恐有違民意呀。也不知天下的老百姓會怎麽看待我這個‘貪圖享樂’的大王。”
素心微微一笑,似乎早就猜出李憐雲會這麽說,畢竟,古往今來的所有君王都希望自己在青史留名。緊接著,她便朝著門外的宮女使了個眼色。
宮女們立馬會意,將事先備好的一個木箱抬進了禦書房。
看著神秘的木箱,李憐雲不解道:“素心,這是何物?”
素心吩咐侍婢打開木箱,隨即嬌笑著迴道:“主人,這箱子裏麵可是極為重要之物啊!”
說話間,木箱已被打開。李憐雲定睛一看,發現裏麵竟是滿箱的文書。他忍不住著急道:“素心,你就別賣關子了,這些到底是什麽呀?”
素心不緊不慢,拿起一份文書遞向李憐雲,笑道:“主人真是性急,你看看,這些啊,都是北燕各郡呈上的‘萬名書’。”
“萬民書!?”李憐雲驚歎一聲,隨即接過文書,問道:“莫非各地百姓有冤要訴!?”
素心掩麵而笑,說道:“主人,你呀,是完全猜反咯!趕緊打開看看吧!”
李憐雲急忙打開絲帛,待看完內容之後,他的雙手不禁微微一顫。因為,文書中所書內容並非什麽冤屈,而是老百姓對舉行李憐雲“萬壽慶典”的請願,而且內容的下方還附著大量百姓的簽名和手印。
李憐雲有些難以置信,又急忙從箱中抄起幾份文書打開看了起來。可看完之後,他驚訝地發現每份文書的內容居然都是一樣的。
疑惑之下,他不禁凝視著素心,皺眉道:“這些文書到底怎麽迴事?是不是各地屬官與朝裏竄通好了,故意弄出來迷惑我的?”
素心啞然失笑,忙搖頭迴道:“主人何以有如此想法!?奴婢以性命擔保,絕無串聯之事!你剛才不也都看到那些老百姓的簽名和手印了嘛,完全都是百姓們自發的呀!這也證明主人你是民心所向呐!”
雨燕一聽,急忙附和道:“是啊主人,看來老百姓們是發自內心的想為你慶賀誕辰呀!”
露娜和米婭也跟著附和道:“二位姐姐言之有理!主人,既然百姓都這麽想,你就不要再推辭啦!”
“呃······”李憐雲遲疑了一聲,陷入沉默。其實,從看到萬民書的一刻開始,他的內心就已經完全鬆動了,此刻又聽到素心等人的勸諫,他已然沒有了繼續推辭的理由。但這件事畢竟太過重大,一時間他還有些舉棋不定。
彩穎見狀,立即勸道:“主人,有道是‘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重’。舉辦‘萬壽慶典’實乃人心所向,你可不能有違民意啊!”
聽到這句話,李憐雲終於下定決心。他拂了拂衣袖,點頭道:“好吧,既然如此,那就慶賀慶賀。也好讓臣民們放鬆放鬆。”
“太好了!”姐妹幾人聞言,皆興奮高唿。
片刻之後,李憐雲又話鋒一轉,囑咐道:“不過,‘萬壽慶典’要一切從簡,切不可鋪張浪費!”
素心立即點頭應道:“奴婢遵命!”
就這樣,為李憐雲舉行“萬壽慶典”的事情被正式提上了日程。接下來的時間裏,整個王宮上下都為此事而忙碌了起來。而隨著時間越來越近,整個北燕都逐漸沉浸在了一片喜氣洋洋的氛圍之中。
與此同時,秦始皇嬴政也沒有閑下來。是日早朝散罷,他便在禁宮緊急召見了李信、王賁、屠睢及蒙恬四名將領。
李信等人叩拜完嬴政便分別列於左右,等候嬴政差遣。
嬴政則是一邊在心中扒拉著日子,一邊沉吟道:“再不到半月,燕賊就要舉行‘萬壽慶典’了吧?”
四人麵麵相覷,緊接著,李信便率先抱拳道:“迴稟陛下!正是!”
嬴政撇了撇嘴,不屑道:“燕賊立國不過兩年,就想著搞什麽‘萬壽慶典’,看來李賊也不過是個好大喜功的豎子而已。”
王賁抱拳應道:“陛下所言極是!李賊那種人是成不了大器的!”
嬴政擺手道:“話雖如此,可朕還是想給他送上一份大禮啊!”
屠睢抱拳道:“陛下放心!‘賀禮’微臣等已備辦齊整!”
嬴政挑眉問道:“哦?說說看。”
“遵命!”屠睢應了一聲,說道:“陛下,臣等四人已布置二十萬百戰精兵,於我大秦北境枕戈待旦,隻要陛下您一聲令下,我二十萬大軍便會立即出征北伐!”
原來,嬴政與四人口中的“大禮”並不是什麽真正的禮物,而是要派大軍北進,給李憐雲一次雷霆重擊。
嬴政聽罷,臉上瞬間浮現出一絲不悅。他捏了捏眉心,撇嘴道:“就二十萬?”
屠睢聞言,不禁心頭一緊,愣在了當場。此刻,他有些摸不準嬴政的想法,所以不知該如何迴話,
蒙恬見狀,急忙接過話茬,抱拳道:“陛下,確是二十萬!”
嬴政麵帶慍色,責問道:“北境不是有五十萬大軍嗎!?”
蒙恬忙解釋道:“陛下!北境是有五十萬大軍不假,可是眼下能夠調動北伐的隻有二十萬人!”
嬴政冷聲問道:“為何?”
蒙恬沒有迴話,而是向一旁的李信使了使眼色。
李信朝蒙恬迴了一個埋怨的表情,隨即對嬴政抱拳解釋道:“陛下!經微臣清點查驗,此次北伐籌措之糧草不過一百萬石,支撐五十萬大軍根本不夠半月用度,二十萬大軍用度則可勉強支撐一個月。根據燕軍南線兵力部署,我五十大軍要在半月之內取勝,實在是勉為其難。所以微臣等幾人商議之後,決定先已二十萬大軍北進,待後續糧草運至,我等再命全軍出動!”
“哼!豈有此理!”嬴政聽罷,爆喝一聲,並一掌重重拍在了案上。此刻,他心中的怒火是溢於言表。
不過,令他惱火的並不是李信等人,而是負責籌措軍糧的趙高和李斯等人。因為,他之前已經下達了聖旨命趙高等人籌措不低於三百萬石的糧草,雖然他也不指望趙高他們能足額籌措,但他完全沒想到最終隻湊了不到一百萬石。顯然,趙高、李斯等人根本就沒把他的旨意放在眼裏。
李信見狀,忙抱拳勸道:“陛下息怒!其實,燕軍南線的防守兵力也不過十五萬人,二十萬對十五萬,怎麽算我們都是有優勢的!”
這番話很有機巧,並沒有把矛頭指向負責籌糧的趙高、李斯二人身上。李信雖然是個帶兵的,但平時也沒少在官場打磨,他深知趙、李二人大權在握,所以他現在還不敢得罪二人。而且他也知道,就算現在把責任推到趙、李二人身上,嬴政也不對那他們兩個開刀。所以,想來想去,他說了個兩頭討巧的話。
李信的意思嬴政自然明白,不過,眼下他最在意的事情還是北伐,所以他並沒有輕易放過李信,而是板著臉厲聲斥道:“你在北方數年,豈不知除卻九原的十萬天策軍,燕山的五萬蒼狼軍之外,東海郡還有李賊的十萬神武軍鎮守嗎!?三郡相加便是二十五萬人,你以二十萬人北伐,有何勝算!?朕雖不指望你們此次北伐能夠橫掃塞北,但你們最起碼要將匪穴柳城給朕掃了吧!?”
嬴政這句話不僅道出了他的擔憂,更是言明了他這次北伐目標的底線,那就是攻克北燕都城柳城,最好還能活著或者幹掉李憐雲。
李信等人聞言,先是麵麵相覷,緊接著,李信、屠睢和蒙恬三人便開始對王奔瘋狂使起了眼色。
王奔見狀,麵露鄙夷之色瞪了瞪三人,隨後才極不情願地挺身而出,抱拳迴道:“陛下思慮周全,微臣不勝欽佩之至!不過,請恕微臣鬥膽諫言,兵法雲‘並非益多也,惟無武進’,眼下我軍兵力雖處於劣勢,但燕賊忙著慶典一事,必定無暇南顧。所以,燕軍是處於被動之勢,戰意不足,而我軍則是養精蓄銳,待時而動,戰意旺盛。無論天時還是人和,我軍都已占得上風。”
聽到這,嬴政微微點了點頭,並向王賁投去了一個讚許的眼神,示意他繼續講下去。
王賁見狀,心中暗喜,繼續說道:“另外,李賊用兵向來不拘一格,其人不僅能親臨戰場衝鋒陷陣,更能穩居中軍運籌帷幄,且多以奇兵致勝。所以,想要將其擊潰,恐非常法所能為之,唯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出奇製勝也!”
嬴政饒有興致地點了點頭,問道:“如何出奇製勝?”
王賁急忙迴道:“請陛下容臣近前稟報。”
嬴政再次點了點頭。
王賁見狀,急忙快步走到案邊,隨即指著桌案上的地圖將他們幾人商議的戰略一一詳細道出。
嬴政聽罷,終於露出了一個滿意的笑容,讚道:“此計甚妙!”
四人忙抱拳迴道:“陛下謬讚!”
嬴政接著說道:“此戰成敗與否,關鍵就在出奇製勝的一招,你們可不要讓朕失望啊!”
四人急忙迴道:“陛下放心!臣等就算是粉身碎骨,也定不負陛下重托!”
“嗯。”嬴政點了點頭,接著起身來迴踱步。片刻之後,他突然停下腳步對四人下令道:“傳旨!”
四人忙抱拳應道:“微臣在!”
嬴政稍加思索,隨即大聲道:“命蒙恬為左將軍,率馬步騎五萬出陰山進攻九原!命王賁為右將軍,率馬步騎五萬出遼東進攻朝陽關!”
蒙恬、王賁二人立即抱拳應道:“遵旨!”
緊接著,嬴政便看向屠睢,遲疑了片刻之後,他大聲說道:“命屠睢為前將軍,率馬步騎十萬為出右北平進攻燕山!”
屠睢興奮應道:“遵旨!謝陛下!”
嬴政點了點頭,隨即將視線移到了李信身上。注視良久過後,他才大聲說道:“命李信為掃北大將軍!統領全軍!”
李信聽罷,心中狂喜不已,立即抱拳應道:“謝陛下!微臣遵旨!”
緊接著,嬴政又將王賁、蒙恬、屠睢三人掃視一遍,說道:“北伐一應行動,爾等均需聽從李信調遣,不得有誤!”
三人聞言,是麵色鐵青,但懾於嬴政的淫威,他們也不敢反駁,隻得極不情願地抱拳應道:“遵旨。”
紫玄沒有直接迴答,而是皺眉問道:“主人為何突然問及此事?奴婢以為,有關秦國的情報似乎與‘萬壽慶典’無關呀。”
李憐雲歎了口氣,解釋道:“時值春夏交替之季,亦是秦國興兵之時。這次慶典若是宣召各地大員進京的話,我擔心秦國會趁我南線空虛,向我大舉進攻!”
“原來如此。”紫玄歎了一聲,迴道:“主人思慮周全,奴婢佩服。不過,主人大可放心,最近這一個月裏,奴婢並未收到任何秦國出兵的消息。由此可見,今年春,秦國是不會大舉進犯我朝的。”
李憐雲聞言,並未完全放下心來,他不無擔心地歎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呀!”
露娜不以為然道:“主人,有什麽好怕的!如今我北燕兵精糧足,就算他秦國打過來,也未必是我們的對手!”
素心跟著附和道:“是啊主人,如今我北燕各軍團戰備充足,配合嫻熟,秦軍是不敢輕易進犯的。”
紫玄也附和道:“素心、露娜二位姐姐所言極是。再者說,繡衣台的情報一向不會出錯。主人你就別擔心了。”
聽到這,李憐雲稍覺心安。但他依舊是皺眉沉思,無法打定主意。
彩穎見狀,笑著勸道:“主人,姐妹們說了半天,你可不能油鹽不進啊。而且,你剛才還許諾過素心姐姐,說就是一千件、一萬件事你都答應呢,這會你怎麽能反悔呢?”
姐妹幾人聞言,立即開始撒嬌起哄,讓李憐雲應下此事。
李憐雲尷尬地撓了撓頭,笑道:“嗬嗬,你們說的都對啊。看來,今天我是不答應也不行了。隻是這麽做的話,恐有違民意呀。也不知天下的老百姓會怎麽看待我這個‘貪圖享樂’的大王。”
素心微微一笑,似乎早就猜出李憐雲會這麽說,畢竟,古往今來的所有君王都希望自己在青史留名。緊接著,她便朝著門外的宮女使了個眼色。
宮女們立馬會意,將事先備好的一個木箱抬進了禦書房。
看著神秘的木箱,李憐雲不解道:“素心,這是何物?”
素心吩咐侍婢打開木箱,隨即嬌笑著迴道:“主人,這箱子裏麵可是極為重要之物啊!”
說話間,木箱已被打開。李憐雲定睛一看,發現裏麵竟是滿箱的文書。他忍不住著急道:“素心,你就別賣關子了,這些到底是什麽呀?”
素心不緊不慢,拿起一份文書遞向李憐雲,笑道:“主人真是性急,你看看,這些啊,都是北燕各郡呈上的‘萬名書’。”
“萬民書!?”李憐雲驚歎一聲,隨即接過文書,問道:“莫非各地百姓有冤要訴!?”
素心掩麵而笑,說道:“主人,你呀,是完全猜反咯!趕緊打開看看吧!”
李憐雲急忙打開絲帛,待看完內容之後,他的雙手不禁微微一顫。因為,文書中所書內容並非什麽冤屈,而是老百姓對舉行李憐雲“萬壽慶典”的請願,而且內容的下方還附著大量百姓的簽名和手印。
李憐雲有些難以置信,又急忙從箱中抄起幾份文書打開看了起來。可看完之後,他驚訝地發現每份文書的內容居然都是一樣的。
疑惑之下,他不禁凝視著素心,皺眉道:“這些文書到底怎麽迴事?是不是各地屬官與朝裏竄通好了,故意弄出來迷惑我的?”
素心啞然失笑,忙搖頭迴道:“主人何以有如此想法!?奴婢以性命擔保,絕無串聯之事!你剛才不也都看到那些老百姓的簽名和手印了嘛,完全都是百姓們自發的呀!這也證明主人你是民心所向呐!”
雨燕一聽,急忙附和道:“是啊主人,看來老百姓們是發自內心的想為你慶賀誕辰呀!”
露娜和米婭也跟著附和道:“二位姐姐言之有理!主人,既然百姓都這麽想,你就不要再推辭啦!”
“呃······”李憐雲遲疑了一聲,陷入沉默。其實,從看到萬民書的一刻開始,他的內心就已經完全鬆動了,此刻又聽到素心等人的勸諫,他已然沒有了繼續推辭的理由。但這件事畢竟太過重大,一時間他還有些舉棋不定。
彩穎見狀,立即勸道:“主人,有道是‘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重’。舉辦‘萬壽慶典’實乃人心所向,你可不能有違民意啊!”
聽到這句話,李憐雲終於下定決心。他拂了拂衣袖,點頭道:“好吧,既然如此,那就慶賀慶賀。也好讓臣民們放鬆放鬆。”
“太好了!”姐妹幾人聞言,皆興奮高唿。
片刻之後,李憐雲又話鋒一轉,囑咐道:“不過,‘萬壽慶典’要一切從簡,切不可鋪張浪費!”
素心立即點頭應道:“奴婢遵命!”
就這樣,為李憐雲舉行“萬壽慶典”的事情被正式提上了日程。接下來的時間裏,整個王宮上下都為此事而忙碌了起來。而隨著時間越來越近,整個北燕都逐漸沉浸在了一片喜氣洋洋的氛圍之中。
與此同時,秦始皇嬴政也沒有閑下來。是日早朝散罷,他便在禁宮緊急召見了李信、王賁、屠睢及蒙恬四名將領。
李信等人叩拜完嬴政便分別列於左右,等候嬴政差遣。
嬴政則是一邊在心中扒拉著日子,一邊沉吟道:“再不到半月,燕賊就要舉行‘萬壽慶典’了吧?”
四人麵麵相覷,緊接著,李信便率先抱拳道:“迴稟陛下!正是!”
嬴政撇了撇嘴,不屑道:“燕賊立國不過兩年,就想著搞什麽‘萬壽慶典’,看來李賊也不過是個好大喜功的豎子而已。”
王賁抱拳應道:“陛下所言極是!李賊那種人是成不了大器的!”
嬴政擺手道:“話雖如此,可朕還是想給他送上一份大禮啊!”
屠睢抱拳道:“陛下放心!‘賀禮’微臣等已備辦齊整!”
嬴政挑眉問道:“哦?說說看。”
“遵命!”屠睢應了一聲,說道:“陛下,臣等四人已布置二十萬百戰精兵,於我大秦北境枕戈待旦,隻要陛下您一聲令下,我二十萬大軍便會立即出征北伐!”
原來,嬴政與四人口中的“大禮”並不是什麽真正的禮物,而是要派大軍北進,給李憐雲一次雷霆重擊。
嬴政聽罷,臉上瞬間浮現出一絲不悅。他捏了捏眉心,撇嘴道:“就二十萬?”
屠睢聞言,不禁心頭一緊,愣在了當場。此刻,他有些摸不準嬴政的想法,所以不知該如何迴話,
蒙恬見狀,急忙接過話茬,抱拳道:“陛下,確是二十萬!”
嬴政麵帶慍色,責問道:“北境不是有五十萬大軍嗎!?”
蒙恬忙解釋道:“陛下!北境是有五十萬大軍不假,可是眼下能夠調動北伐的隻有二十萬人!”
嬴政冷聲問道:“為何?”
蒙恬沒有迴話,而是向一旁的李信使了使眼色。
李信朝蒙恬迴了一個埋怨的表情,隨即對嬴政抱拳解釋道:“陛下!經微臣清點查驗,此次北伐籌措之糧草不過一百萬石,支撐五十萬大軍根本不夠半月用度,二十萬大軍用度則可勉強支撐一個月。根據燕軍南線兵力部署,我五十大軍要在半月之內取勝,實在是勉為其難。所以微臣等幾人商議之後,決定先已二十萬大軍北進,待後續糧草運至,我等再命全軍出動!”
“哼!豈有此理!”嬴政聽罷,爆喝一聲,並一掌重重拍在了案上。此刻,他心中的怒火是溢於言表。
不過,令他惱火的並不是李信等人,而是負責籌措軍糧的趙高和李斯等人。因為,他之前已經下達了聖旨命趙高等人籌措不低於三百萬石的糧草,雖然他也不指望趙高他們能足額籌措,但他完全沒想到最終隻湊了不到一百萬石。顯然,趙高、李斯等人根本就沒把他的旨意放在眼裏。
李信見狀,忙抱拳勸道:“陛下息怒!其實,燕軍南線的防守兵力也不過十五萬人,二十萬對十五萬,怎麽算我們都是有優勢的!”
這番話很有機巧,並沒有把矛頭指向負責籌糧的趙高、李斯二人身上。李信雖然是個帶兵的,但平時也沒少在官場打磨,他深知趙、李二人大權在握,所以他現在還不敢得罪二人。而且他也知道,就算現在把責任推到趙、李二人身上,嬴政也不對那他們兩個開刀。所以,想來想去,他說了個兩頭討巧的話。
李信的意思嬴政自然明白,不過,眼下他最在意的事情還是北伐,所以他並沒有輕易放過李信,而是板著臉厲聲斥道:“你在北方數年,豈不知除卻九原的十萬天策軍,燕山的五萬蒼狼軍之外,東海郡還有李賊的十萬神武軍鎮守嗎!?三郡相加便是二十五萬人,你以二十萬人北伐,有何勝算!?朕雖不指望你們此次北伐能夠橫掃塞北,但你們最起碼要將匪穴柳城給朕掃了吧!?”
嬴政這句話不僅道出了他的擔憂,更是言明了他這次北伐目標的底線,那就是攻克北燕都城柳城,最好還能活著或者幹掉李憐雲。
李信等人聞言,先是麵麵相覷,緊接著,李信、屠睢和蒙恬三人便開始對王奔瘋狂使起了眼色。
王奔見狀,麵露鄙夷之色瞪了瞪三人,隨後才極不情願地挺身而出,抱拳迴道:“陛下思慮周全,微臣不勝欽佩之至!不過,請恕微臣鬥膽諫言,兵法雲‘並非益多也,惟無武進’,眼下我軍兵力雖處於劣勢,但燕賊忙著慶典一事,必定無暇南顧。所以,燕軍是處於被動之勢,戰意不足,而我軍則是養精蓄銳,待時而動,戰意旺盛。無論天時還是人和,我軍都已占得上風。”
聽到這,嬴政微微點了點頭,並向王賁投去了一個讚許的眼神,示意他繼續講下去。
王賁見狀,心中暗喜,繼續說道:“另外,李賊用兵向來不拘一格,其人不僅能親臨戰場衝鋒陷陣,更能穩居中軍運籌帷幄,且多以奇兵致勝。所以,想要將其擊潰,恐非常法所能為之,唯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出奇製勝也!”
嬴政饒有興致地點了點頭,問道:“如何出奇製勝?”
王賁急忙迴道:“請陛下容臣近前稟報。”
嬴政再次點了點頭。
王賁見狀,急忙快步走到案邊,隨即指著桌案上的地圖將他們幾人商議的戰略一一詳細道出。
嬴政聽罷,終於露出了一個滿意的笑容,讚道:“此計甚妙!”
四人忙抱拳迴道:“陛下謬讚!”
嬴政接著說道:“此戰成敗與否,關鍵就在出奇製勝的一招,你們可不要讓朕失望啊!”
四人急忙迴道:“陛下放心!臣等就算是粉身碎骨,也定不負陛下重托!”
“嗯。”嬴政點了點頭,接著起身來迴踱步。片刻之後,他突然停下腳步對四人下令道:“傳旨!”
四人忙抱拳應道:“微臣在!”
嬴政稍加思索,隨即大聲道:“命蒙恬為左將軍,率馬步騎五萬出陰山進攻九原!命王賁為右將軍,率馬步騎五萬出遼東進攻朝陽關!”
蒙恬、王賁二人立即抱拳應道:“遵旨!”
緊接著,嬴政便看向屠睢,遲疑了片刻之後,他大聲說道:“命屠睢為前將軍,率馬步騎十萬為出右北平進攻燕山!”
屠睢興奮應道:“遵旨!謝陛下!”
嬴政點了點頭,隨即將視線移到了李信身上。注視良久過後,他才大聲說道:“命李信為掃北大將軍!統領全軍!”
李信聽罷,心中狂喜不已,立即抱拳應道:“謝陛下!微臣遵旨!”
緊接著,嬴政又將王賁、蒙恬、屠睢三人掃視一遍,說道:“北伐一應行動,爾等均需聽從李信調遣,不得有誤!”
三人聞言,是麵色鐵青,但懾於嬴政的淫威,他們也不敢反駁,隻得極不情願地抱拳應道:“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