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柬!?”群臣聽罷,不禁驚唿一聲。
“請柬?什麽請柬?總不至於薩那布那個老鬼又娶媳婦了吧?”李憐雲十分好奇,他急忙問道:“月氏人因何事相請啊?”
白裏蘇如實迴道:“大王,薩那布將於明年正月初一改元建國,登基稱帝,特賜上呈國書,邀請您參加他們的開國典禮啊!”
“什麽!?登基稱帝!?開國典禮!?”李憐雲有些難以置信。
白裏蘇點頭應道:“正是!”
李憐雲不解道:“月氏不是好好的嗎?薩那布那老小子改什麽元建什麽國呀?”
白裏蘇解釋道:“大王,國書中有雲,薩那布統領的貴霜翕侯已於近日掃平了月氏境內的另外四大翕侯,如今,整個月氏都已在貴霜翕侯的統治之下。故而,薩那布決心廢黜月氏王,改舊月氏王國為貴霜帝國。而他也將成為貴霜帝國的第一任君主,曰:貴霜大帝!”
李憐雲聽罷,忙招手道:“快!呈上來!”
“遵命!”白裏蘇立即應聲近前,呈上了月氏國書。
李憐雲接過國書後便迫不及待地打開看了起來。看完之後,他不禁慨歎一聲道:“喲嗬!想不到薩那布那個老小子還挺有能耐!看似行將就木,卻神不知鬼不覺的統一了月氏!”
聞得此言,群臣是議論紛紛。片刻之後,白裏蘇拱手說道:“大王,薩那布有雲惜聖女暗中支持,他的兩個兒子丘就卻和邱裏不花也是月氏軍中不可多得的將才。有他們在背後苦心經營,貴霜翕侯部統一月氏,當在情理之中啊。”
“丞相言之有理!”“是啊是啊!有那個雲惜聖女在,貴霜翕侯統一月氏也就不足為奇了!”聽完白裏蘇的分析,群臣皆深以為然,小聲附和了起來。
李憐雲撇嘴道:“這個本王豈會不知!?隻不過,本王尚且還屈尊為王,薩那布那個老小子卻要登基稱帝了,他也不怕閃了老腰!”
白裏蘇勸道:“大王,蕞爾小邦豪言稱帝,不過是自娛自樂罷了,您又何必介懷呢。”
聞得此言,李憐雲心裏稍稍平衡了一些,他擺手笑道:“誒!好兄弟登基稱帝,本王高興還來不及呢,又怎麽會介意呢?再者說,薩那布當了貴霜皇帝,對我們而言,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呀!”
群臣聽罷,立即齊聲高唿道:“大王聖明!”
片刻之後,白裏蘇又拱手問道:“大王,您看此事當如何答複呀?”
李憐雲思索片刻後,不禁咧嘴笑道:“哈哈哈哈!這還真是想什麽就來什麽,昨日本王還在想著發往月氏的國書怎麽寫,沒想到今天他們自己就送來請柬了。既然他們盛情相邀,那本王當然要去了!”
然而話音剛落,太尉便拱手諫道:“大王!微臣以為萬萬不可!”
李憐雲早已料到群臣會有不同意見,但還是故作驚訝地問道:“哦?有何不可?”
太尉諫道:“大王,微臣雖未能參詳其中之蹊蹺,但卻隱隱感覺,此事必不尋常,倘若這是月氏人的奸計,那大王豈不危矣!?為北燕江山計,為天下蒼生計,微臣以為大王萬萬不可以身犯險呐!”
李憐雲挑眉笑道:“太尉多慮了吧?他薩那布與本王親如兄弟,又怎會設計陷害本王呢?”
太尉迴道:“大王!你與薩那布關係甚密不假,可是薩那布背後畢竟還有一個雲惜聖女啊!其人神秘莫測,詭計多端,或許這就是她設下的詭計呢!?”
“哼哼!”李憐雲冷笑一聲道:“區區一個雲惜聖女,何足道哉?難道本王還怕了她不成?再說了,人家薩那布以國書相邀,誠心可鑒,本王若是不去,豈不有失我天朝威儀!?”
禦史大夫聽罷,立即諫道:“大王,微臣竊以為,就此事而言,大王的安危事大,天朝的威儀事小。有道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倘若月氏人真有歹心,那後果不堪設想!微臣懇請大王三思!”
此言一出,群臣也立即附和道:“請大王三思!”
李憐雲思索片刻後,擺手笑道:“諸位愛卿的一片忠君之心,本王明白。本王又何嚐不知此行暗藏之兇險。然,此事不僅關乎我天朝威儀,而且關乎兩國之間的友誼,更重要的是,本王要借此次機會,與薩那布洽商借道一事。這當中孰輕孰重,本王以為諸卿應該是明白的。故而,為天下蒼生計,本王更應該親自前去!”
然而禦史大夫聽後,卻並未放棄,他繼續勸道:“大王心係蒼生,微臣佩服!然,微臣以為,月氏蕞爾小邦,自立稱帝,即便要去祝賀,也還用不著大王您親自前去呀!這也太給他月氏麵子了。依微臣之見,大王您隻需派一個使團前去做做樣子就行了。這樣,即可彰顯我天朝威儀,也能保證大王您的安全呐!”
李憐雲笑道:“愛卿之言,實令本王心中甚慰。本王知道你擔心社稷安危,不過,你剛才也說了,月氏不過是蕞爾小邦,區區小邦,即便有些詭計,也頂多是下三濫的招數罷了,又怎麽能難得了本王呢?本王若是因為怕死就不敢前去,這事傳出去還不被天下人恥笑啊?”
“大王······”禦史大夫還想繼續勸諫,卻被李憐雲打斷了。
李憐雲擺了擺手,正色道:“好了!此事關乎經略西南之大計,本王心意已決,諸位愛卿就不必再勸了!”
見李憐雲態度堅決,禦史大夫也隻得無奈應道:“大王既如此說,微臣遵命就是。但有一事,還請大王考慮。”
李憐雲招手道:“愛卿直言無妨。”
禦史大夫拱手道:“大王!為防不測,微臣懇請您在進入月氏之前,下詔安西大都護金紮陳兵月氏北境,要讓月氏人明白,倘若他們膽敢有不軌之心,定會招致滅頂之災!”
“哈哈哈哈哈!”李憐雲大笑一聲道:“愛卿之言甚合本王之意!這件事你就是不說,此本王也一定會詳加計議的!”
聞得此言,禦史大夫才算稍稍鬆了口氣,他急忙拱手讚道:“大王聖明!”
群臣見狀,也跟著附和道:“大王聖明!”
“好!”李憐雲點了點頭,隨即大手一揮,吩咐道:“此行西去月氏,六位王後,丞相及典客府眾官隨本王同行。一應準備事宜由典客府籌措辦理。”
群臣立即應道:“遵命!”
李憐雲接著說道:“此行名為慶賀,實為洽商借道一事。倘若月氏同意,那本王很有可能直接揮師南下,經略西南。本王估計,我軍短則數月,長則半年才能拿下西南。這段時間,本王將無法在朝中理政,還望列位臣工齊心協力,內安民生,外禦強敵,共保北燕社稷黎民。”
群臣再次應道:“大王放心!臣等謹遵君命!”
“嗯。”李憐雲沉吟一聲,隨即望向太尉和禦史大夫語重心長地說道:“二位大人乃當朝首輔,本王與丞相走後,朝中的一切軍政要務就要交由你二人主持了。你們肩上的擔子很重啊!”
二人立即應道:“為大王分憂,臣等義不容辭!臣等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大王重托!”
“很好!”李憐雲笑讚一聲,說道:“此次經略西南,本王決心因糧於敵,大軍縱橫馳騁,屬無後方作戰。故而,糧草輜重之事無需爾等操心,爾等隻需正常維持五大軍團的錢糧供應即可。”
二人拱手迴道:“臣等明白!”
李憐雲接著囑咐道:“除此之外,爾等在年底之前要給滄龍軍多備三個月的糧草,存放於黑龍嶼大倉,以備東海水師隨時取用。”
二人不解道:“大王,這是為何?”
“嗬嗬。”李憐雲神秘一笑,說道:“天機不可泄露,爾等照辦就是!”
二人相互對視一眼,接著就非常識趣地應道:“臣等遵命!”
“哈哈哈哈!好!”李憐雲大笑一聲,擺手道:“列位臣工切記!一切都要按計劃行事!不得有誤!”
群臣立即應道:“遵命!”
李憐雲滿意的點了頭,隨即揮手道:“退朝!諸卿都迴去準備吧!”說罷,他便起身離開了升龍殿。
由於前往月氏行程萬裏,按照正常速度,抵達月氏國都高附城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所以,為免誤了吉時,各項事宜必須在冬月初一之前全部準備完畢,對於群臣來說,時間非常緊迫。
不過,北燕的一眾朝臣倒是十分得力,不到十月底他們就已經準備好了賞賜給薩那布的賀禮以及李憐雲出行的一應錢糧用度。
因此,李憐雲也得以在冬月初一帶著隨行人員順利踏上了出使之路。
使團出了龍城之後便沿著北燕境內的官道向西直行,這一路他們可謂是暢通無阻,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就來到了漠西郡治西海城。
李憐雲在西海城休整一夜,並派人前往石河郡神策軍大營傳召定西伯趙山河,命其即刻趕往永固城聽候差遣。
次日清晨,李憐雲才率領使團沿官道向西南行進,前往安西都護府駐地——永固城。
行至臘月初,李憐雲一行終於順利抵達永固城下。時值傍晚,金紮早已率一眾僚屬在城門迎候,並在郡守官邸備下豐盛的晚宴,準備為李憐雲接風洗塵。
與金紮一同迎接李憐雲的,還有與李憐雲闊別已久的趙山河。他在接到李憐雲的詔書之後,便率領麾下的五十名親衛星夜兼程,趕在李憐雲到來之前抵達了永固城。
待李憐雲走下龍輦,眾官立即跪地叩首道:“臣等恭迎大王聖駕!大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憐雲睥睨著永固城一眾官員,抬手道:“免禮吧。”
“謝大王!”眾官應聲而起,隨即分列兩旁,為李憐雲讓出了一條步道。
緊接著,金紮便急忙上前,熱淚盈眶道:“大王!許久未見,微臣甚是想念大王呀!”
趙山河也跟著上前,滿懷激動道:“大王!微臣終於又見著您了!不知您一向可好啊!?”
李憐雲欣慰笑道:“好好好!一切都好!本王也非常想念你們呐!”
說話間,李憐雲的視線落在了趙山河的身上。他發現,相比上次進京述職之時,趙山河已然完全褪去了曾經的稚氣,不僅高大威猛,而且儀表堂堂,頗具大將之風。
李憐雲不禁心生感慨,拍著趙山河的肩膀讚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呐!好小子,這些年成長了不少嘛!像個男子漢的樣子!”
趙山河謙卑應道:“大王過譽了!微臣能有今天,都是托大王的洪福呀!”
豈料話音剛落,一旁的金紮便開口笑道:“嘿嘿!你小子就別謙虛了!”接著就對李憐雲揭起了趙山河的老底:“大王!您有所不知啊!山河這些年在西域懲兇平叛,往來馳騁於極北雪原與大漠之間,殺得那些賊匪魂飛魄散,力保西域數郡安定祥和。西域的百姓,都尊稱他為‘疾風將軍’呢!”
“哦!?是嗎!?”李憐雲驚歎一聲,望著趙山河笑道:“山河,你小子可是給本王長臉啦!”
趙山河謙虛道:“大王,那都是西域百姓的錯愛,區區虛名,不足道哉!其實,微臣這些年對付的不過都是些散兵遊勇,還沒打過什麽硬仗呢!實在算不得什麽功勞。”說到這,他突然狡黠一笑,湊到李憐雲身旁小聲問道:“大王,微臣聽說···聽說你對西南會有大動作。不知大王可否讓微臣充作先鋒,去打頭陣啊!?”
“嗯?你都是聽誰說的?有這事嗎?”李憐雲先是反問一句,接著就撇嘴訓道:“你小子還真是不經誇呀,剛誇了你兩句,你就得意忘形啦?這種事情,本王自有主張,不該你問的,你又怎麽能問呢?”
趙山河自知言語冒失,於是便急忙抱拳迴道:“大王教訓的是!微臣知錯了。”不過,言語之中卻盡顯失落之意。
“嗬嗬。”李憐雲微微一笑,安慰道:“你也不用灰心,本王既然召你前來,自然會給你立功的機會,你可要沉得住氣呀。”
趙山河一聽,立即興奮應道:“大王聖明!微臣多謝大王!”
李憐雲擺手笑道:“免了免了,這裏風吹著怪冷的,咱們還是先進城吧。”
緊接著,幾人便有說有笑,進入了城中。
“請柬?什麽請柬?總不至於薩那布那個老鬼又娶媳婦了吧?”李憐雲十分好奇,他急忙問道:“月氏人因何事相請啊?”
白裏蘇如實迴道:“大王,薩那布將於明年正月初一改元建國,登基稱帝,特賜上呈國書,邀請您參加他們的開國典禮啊!”
“什麽!?登基稱帝!?開國典禮!?”李憐雲有些難以置信。
白裏蘇點頭應道:“正是!”
李憐雲不解道:“月氏不是好好的嗎?薩那布那老小子改什麽元建什麽國呀?”
白裏蘇解釋道:“大王,國書中有雲,薩那布統領的貴霜翕侯已於近日掃平了月氏境內的另外四大翕侯,如今,整個月氏都已在貴霜翕侯的統治之下。故而,薩那布決心廢黜月氏王,改舊月氏王國為貴霜帝國。而他也將成為貴霜帝國的第一任君主,曰:貴霜大帝!”
李憐雲聽罷,忙招手道:“快!呈上來!”
“遵命!”白裏蘇立即應聲近前,呈上了月氏國書。
李憐雲接過國書後便迫不及待地打開看了起來。看完之後,他不禁慨歎一聲道:“喲嗬!想不到薩那布那個老小子還挺有能耐!看似行將就木,卻神不知鬼不覺的統一了月氏!”
聞得此言,群臣是議論紛紛。片刻之後,白裏蘇拱手說道:“大王,薩那布有雲惜聖女暗中支持,他的兩個兒子丘就卻和邱裏不花也是月氏軍中不可多得的將才。有他們在背後苦心經營,貴霜翕侯部統一月氏,當在情理之中啊。”
“丞相言之有理!”“是啊是啊!有那個雲惜聖女在,貴霜翕侯統一月氏也就不足為奇了!”聽完白裏蘇的分析,群臣皆深以為然,小聲附和了起來。
李憐雲撇嘴道:“這個本王豈會不知!?隻不過,本王尚且還屈尊為王,薩那布那個老小子卻要登基稱帝了,他也不怕閃了老腰!”
白裏蘇勸道:“大王,蕞爾小邦豪言稱帝,不過是自娛自樂罷了,您又何必介懷呢。”
聞得此言,李憐雲心裏稍稍平衡了一些,他擺手笑道:“誒!好兄弟登基稱帝,本王高興還來不及呢,又怎麽會介意呢?再者說,薩那布當了貴霜皇帝,對我們而言,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呀!”
群臣聽罷,立即齊聲高唿道:“大王聖明!”
片刻之後,白裏蘇又拱手問道:“大王,您看此事當如何答複呀?”
李憐雲思索片刻後,不禁咧嘴笑道:“哈哈哈哈!這還真是想什麽就來什麽,昨日本王還在想著發往月氏的國書怎麽寫,沒想到今天他們自己就送來請柬了。既然他們盛情相邀,那本王當然要去了!”
然而話音剛落,太尉便拱手諫道:“大王!微臣以為萬萬不可!”
李憐雲早已料到群臣會有不同意見,但還是故作驚訝地問道:“哦?有何不可?”
太尉諫道:“大王,微臣雖未能參詳其中之蹊蹺,但卻隱隱感覺,此事必不尋常,倘若這是月氏人的奸計,那大王豈不危矣!?為北燕江山計,為天下蒼生計,微臣以為大王萬萬不可以身犯險呐!”
李憐雲挑眉笑道:“太尉多慮了吧?他薩那布與本王親如兄弟,又怎會設計陷害本王呢?”
太尉迴道:“大王!你與薩那布關係甚密不假,可是薩那布背後畢竟還有一個雲惜聖女啊!其人神秘莫測,詭計多端,或許這就是她設下的詭計呢!?”
“哼哼!”李憐雲冷笑一聲道:“區區一個雲惜聖女,何足道哉?難道本王還怕了她不成?再說了,人家薩那布以國書相邀,誠心可鑒,本王若是不去,豈不有失我天朝威儀!?”
禦史大夫聽罷,立即諫道:“大王,微臣竊以為,就此事而言,大王的安危事大,天朝的威儀事小。有道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倘若月氏人真有歹心,那後果不堪設想!微臣懇請大王三思!”
此言一出,群臣也立即附和道:“請大王三思!”
李憐雲思索片刻後,擺手笑道:“諸位愛卿的一片忠君之心,本王明白。本王又何嚐不知此行暗藏之兇險。然,此事不僅關乎我天朝威儀,而且關乎兩國之間的友誼,更重要的是,本王要借此次機會,與薩那布洽商借道一事。這當中孰輕孰重,本王以為諸卿應該是明白的。故而,為天下蒼生計,本王更應該親自前去!”
然而禦史大夫聽後,卻並未放棄,他繼續勸道:“大王心係蒼生,微臣佩服!然,微臣以為,月氏蕞爾小邦,自立稱帝,即便要去祝賀,也還用不著大王您親自前去呀!這也太給他月氏麵子了。依微臣之見,大王您隻需派一個使團前去做做樣子就行了。這樣,即可彰顯我天朝威儀,也能保證大王您的安全呐!”
李憐雲笑道:“愛卿之言,實令本王心中甚慰。本王知道你擔心社稷安危,不過,你剛才也說了,月氏不過是蕞爾小邦,區區小邦,即便有些詭計,也頂多是下三濫的招數罷了,又怎麽能難得了本王呢?本王若是因為怕死就不敢前去,這事傳出去還不被天下人恥笑啊?”
“大王······”禦史大夫還想繼續勸諫,卻被李憐雲打斷了。
李憐雲擺了擺手,正色道:“好了!此事關乎經略西南之大計,本王心意已決,諸位愛卿就不必再勸了!”
見李憐雲態度堅決,禦史大夫也隻得無奈應道:“大王既如此說,微臣遵命就是。但有一事,還請大王考慮。”
李憐雲招手道:“愛卿直言無妨。”
禦史大夫拱手道:“大王!為防不測,微臣懇請您在進入月氏之前,下詔安西大都護金紮陳兵月氏北境,要讓月氏人明白,倘若他們膽敢有不軌之心,定會招致滅頂之災!”
“哈哈哈哈哈!”李憐雲大笑一聲道:“愛卿之言甚合本王之意!這件事你就是不說,此本王也一定會詳加計議的!”
聞得此言,禦史大夫才算稍稍鬆了口氣,他急忙拱手讚道:“大王聖明!”
群臣見狀,也跟著附和道:“大王聖明!”
“好!”李憐雲點了點頭,隨即大手一揮,吩咐道:“此行西去月氏,六位王後,丞相及典客府眾官隨本王同行。一應準備事宜由典客府籌措辦理。”
群臣立即應道:“遵命!”
李憐雲接著說道:“此行名為慶賀,實為洽商借道一事。倘若月氏同意,那本王很有可能直接揮師南下,經略西南。本王估計,我軍短則數月,長則半年才能拿下西南。這段時間,本王將無法在朝中理政,還望列位臣工齊心協力,內安民生,外禦強敵,共保北燕社稷黎民。”
群臣再次應道:“大王放心!臣等謹遵君命!”
“嗯。”李憐雲沉吟一聲,隨即望向太尉和禦史大夫語重心長地說道:“二位大人乃當朝首輔,本王與丞相走後,朝中的一切軍政要務就要交由你二人主持了。你們肩上的擔子很重啊!”
二人立即應道:“為大王分憂,臣等義不容辭!臣等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大王重托!”
“很好!”李憐雲笑讚一聲,說道:“此次經略西南,本王決心因糧於敵,大軍縱橫馳騁,屬無後方作戰。故而,糧草輜重之事無需爾等操心,爾等隻需正常維持五大軍團的錢糧供應即可。”
二人拱手迴道:“臣等明白!”
李憐雲接著囑咐道:“除此之外,爾等在年底之前要給滄龍軍多備三個月的糧草,存放於黑龍嶼大倉,以備東海水師隨時取用。”
二人不解道:“大王,這是為何?”
“嗬嗬。”李憐雲神秘一笑,說道:“天機不可泄露,爾等照辦就是!”
二人相互對視一眼,接著就非常識趣地應道:“臣等遵命!”
“哈哈哈哈!好!”李憐雲大笑一聲,擺手道:“列位臣工切記!一切都要按計劃行事!不得有誤!”
群臣立即應道:“遵命!”
李憐雲滿意的點了頭,隨即揮手道:“退朝!諸卿都迴去準備吧!”說罷,他便起身離開了升龍殿。
由於前往月氏行程萬裏,按照正常速度,抵達月氏國都高附城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所以,為免誤了吉時,各項事宜必須在冬月初一之前全部準備完畢,對於群臣來說,時間非常緊迫。
不過,北燕的一眾朝臣倒是十分得力,不到十月底他們就已經準備好了賞賜給薩那布的賀禮以及李憐雲出行的一應錢糧用度。
因此,李憐雲也得以在冬月初一帶著隨行人員順利踏上了出使之路。
使團出了龍城之後便沿著北燕境內的官道向西直行,這一路他們可謂是暢通無阻,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就來到了漠西郡治西海城。
李憐雲在西海城休整一夜,並派人前往石河郡神策軍大營傳召定西伯趙山河,命其即刻趕往永固城聽候差遣。
次日清晨,李憐雲才率領使團沿官道向西南行進,前往安西都護府駐地——永固城。
行至臘月初,李憐雲一行終於順利抵達永固城下。時值傍晚,金紮早已率一眾僚屬在城門迎候,並在郡守官邸備下豐盛的晚宴,準備為李憐雲接風洗塵。
與金紮一同迎接李憐雲的,還有與李憐雲闊別已久的趙山河。他在接到李憐雲的詔書之後,便率領麾下的五十名親衛星夜兼程,趕在李憐雲到來之前抵達了永固城。
待李憐雲走下龍輦,眾官立即跪地叩首道:“臣等恭迎大王聖駕!大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憐雲睥睨著永固城一眾官員,抬手道:“免禮吧。”
“謝大王!”眾官應聲而起,隨即分列兩旁,為李憐雲讓出了一條步道。
緊接著,金紮便急忙上前,熱淚盈眶道:“大王!許久未見,微臣甚是想念大王呀!”
趙山河也跟著上前,滿懷激動道:“大王!微臣終於又見著您了!不知您一向可好啊!?”
李憐雲欣慰笑道:“好好好!一切都好!本王也非常想念你們呐!”
說話間,李憐雲的視線落在了趙山河的身上。他發現,相比上次進京述職之時,趙山河已然完全褪去了曾經的稚氣,不僅高大威猛,而且儀表堂堂,頗具大將之風。
李憐雲不禁心生感慨,拍著趙山河的肩膀讚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呐!好小子,這些年成長了不少嘛!像個男子漢的樣子!”
趙山河謙卑應道:“大王過譽了!微臣能有今天,都是托大王的洪福呀!”
豈料話音剛落,一旁的金紮便開口笑道:“嘿嘿!你小子就別謙虛了!”接著就對李憐雲揭起了趙山河的老底:“大王!您有所不知啊!山河這些年在西域懲兇平叛,往來馳騁於極北雪原與大漠之間,殺得那些賊匪魂飛魄散,力保西域數郡安定祥和。西域的百姓,都尊稱他為‘疾風將軍’呢!”
“哦!?是嗎!?”李憐雲驚歎一聲,望著趙山河笑道:“山河,你小子可是給本王長臉啦!”
趙山河謙虛道:“大王,那都是西域百姓的錯愛,區區虛名,不足道哉!其實,微臣這些年對付的不過都是些散兵遊勇,還沒打過什麽硬仗呢!實在算不得什麽功勞。”說到這,他突然狡黠一笑,湊到李憐雲身旁小聲問道:“大王,微臣聽說···聽說你對西南會有大動作。不知大王可否讓微臣充作先鋒,去打頭陣啊!?”
“嗯?你都是聽誰說的?有這事嗎?”李憐雲先是反問一句,接著就撇嘴訓道:“你小子還真是不經誇呀,剛誇了你兩句,你就得意忘形啦?這種事情,本王自有主張,不該你問的,你又怎麽能問呢?”
趙山河自知言語冒失,於是便急忙抱拳迴道:“大王教訓的是!微臣知錯了。”不過,言語之中卻盡顯失落之意。
“嗬嗬。”李憐雲微微一笑,安慰道:“你也不用灰心,本王既然召你前來,自然會給你立功的機會,你可要沉得住氣呀。”
趙山河一聽,立即興奮應道:“大王聖明!微臣多謝大王!”
李憐雲擺手笑道:“免了免了,這裏風吹著怪冷的,咱們還是先進城吧。”
緊接著,幾人便有說有笑,進入了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