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曼猶豫片刻後,無奈歎道:“撤吧,全部撤往東北大倉。”
“什麽!?撤兵!?”拉曼有些吃驚。
可薩爾曼卻堅定地點了點頭:“對!即刻撤兵!”
拉曼憤懣不解道:“為什麽!?我們費盡心力追繳了叛賊幾十天!難道就這麽算了!?”
“哎!”薩爾曼長歎一聲,解釋道:“我也不想就這麽算了,可是···東南大倉距東北大倉不足百裏,叛軍攻下東南大倉後,轉瞬之間就會席卷東北大倉。沒了東南大倉的糧草,軍心尚且能夠穩住,可要是連東北大倉也丟了的話,那你我恐怕就很難活著迴去了。”
此言一出,拉曼頓時陷入沉默,似乎也已經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薩爾曼繼續說道:“而且···那個北燕人的出現,意味著現在已經不單單是我們與叛賊之間的矛盾了,甚至連北方中原的大國都會牽涉其中。所以,我們必須盡快趕迴都城,將此事上達天聽!”
拉曼皺眉道:“不就是一個北燕人嘛,用得著這麽緊張嗎?”
薩爾曼撇嘴道:“人是不多,但事卻不小,所以必須上報陛下,由陛下聖裁。”
“哎!事到如今,也隻好這樣了!”拉曼雖心有不甘,也隻得點頭同意。
緊接著,近四萬人馬的孔雀軍主力便迅速開拔,北渡傑納布河,匆匆向東北大倉撤去。
與此同時,李憐雲也已經率部進抵勒蘇城郊修整用膳。
他原本隻想歇歇腳,等等瑪莎他們,誰知那勒蘇總督得知了他率部大破普萬多的消息,竟嚇破了膽,主動獻城投降。
雖然稍感意外,但本著到嘴的肥肉不吃白不吃的原則,他也是欣然笑納,直接率兵進駐了勒蘇。
不到午時,勒蘇府庫就被義軍收繳一空,包括大量的金銀、裝備、器械、戰馬以及糧草。除此之外,還收編了近六千人的勒蘇守軍。
看著清點完後整箱整箱裝車的戰利品,眾將自然是笑得合不攏嘴。不過高興之餘,他們還有些許的擔憂。
隻聽古特雷斯沉聲問道:“大將軍,我們在勒蘇耽擱了半天,敵軍會不會追上來啊?”
李憐雲淡然笑道:“你們多慮了。”
話音剛落,瑪莎剛好拍馬趕來,隻見她笑得眼如彎月,麵若桃花,幾個箭步越過台階,對李憐雲躬身施禮道:“奴婢參見主人。”
“免禮吧。”李憐雲衣袖一揮,故作驚訝道:“你怎麽知道我們在這?”
瑪莎狡黠笑道:“嘻嘻···這還用問?主人你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勒蘇的奇聞早就傳到十幾裏開外啦!”
“哦?是嗎?”李憐雲還是一副感到意外的樣子,但嘴角卻在不經意間掛起了得意的微笑。
然而此情此景卻把一旁的眾將急壞了,他們沒有李憐雲的成竹在胸,都十分急切的想知道孔雀軍主力的動向,所以都眼巴巴地盯著瑪莎。
瑪莎自然知道眾將的心思,她嬌笑一聲,調侃道:“喂喂喂!你們幹什麽呢!?一個個的跟餓死鬼似的,想吃人呐!?”
“哈哈哈哈!”李憐雲大笑一聲道:“行了行了,他們已經夠提心吊膽的了,你就別賣關子了,快把消息告訴他們吧。”
“嘻嘻···知道啦主人。”瑪莎笑著點了點頭,隨即雙手叉腰,擺出一副神氣十足的樣子對眾將說道:“你們可聽好了啊!本公主今天親自率兵探查敵情,經過反複確認,追擊咱們的敵軍······”
說著這,瑪莎又故意賣起了關子,而眾將的心卻已經提到了嗓子眼。
“嗯哼!嗯哼!”過了一會兒之後,才聽瑪莎清了清嗓子,朗聲道:“追擊咱們的敵軍···已經全部撤退啦!”
此言一出,四周鴉雀無聲,沉寂一片。但僅是片刻之後,就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唿聲:“敵軍退啦!敵軍退啦!敵軍終於退啦!”“太好啦!敵軍退啦······”
一眾義軍將士有的揮拳相慶,有的激情相擁,還有的掩麵而泣。他們雖然神態各異,但內心卻都是同樣的激動與感慨。
因為,自孔雀軍四大羅刹出征以來,他們被攆得狼狽不堪,奔逃數月,幾近覆滅。而今天,他們終於徹底擺脫了敵軍的圍追堵截,就像鳥飛高空,魚遊大海,獲得了真正的自由。
熱烈的氣氛讓李憐雲感同身受,他不禁登上高處,振臂高唿道:“弟兄們!從今往後,擔驚受怕的日子一去不複返啦!”
話音剛落,人群中頓時爆發出一陣更加熱烈的唿聲:“大將軍萬歲!大將軍萬歲!大將軍萬歲······”
如果說李憐雲之前在義軍心中還隻是燈塔是榜樣的話,那此刻在義軍心中,他就是下凡來拯救他們的天神,至高無上,英勇無敵。
李憐雲露出一絲王者的自信笑容,隨即擺手道:“好了!雖然我們擊退了敵軍的主力,但現在還不是慶賀的時候!因為,阿育王的暴政尚未推翻,我們必須再接再厲,給孔雀軍更加沉痛的打擊!”
聞得此言,眾將士個個神情肅穆,挺直身板,靜靜等候著李憐雲發號施令。
李憐雲隨即大手一揮,朗聲道:“諸將聽令!”
“末將在!”
“桑傑率所部一千兵馬鎮守勒蘇!其餘人馬即刻起程,開赴東南大倉!”
“遵命!”
緊接著,一眾義軍便在李憐雲的率領下,嗚嗚泱泱向北急進。
輕騎兵的速度極快,午時剛過,他們便已進抵東南大倉。
守倉的孔雀軍不過千餘人,麵對突如其來的義軍,根本就難以招架。
僅是第一輪進攻,義軍便攻破寨門,兵不血刃拿下了東南大倉,還俘虜了五百餘名守軍。
看著穰穰滿倉的糧草,李憐雲喜出望外,粗算下來,足足五萬石有餘。
可他還沒來得及下令清點,卻驚見一旁的帕萬點起了火把。他急忙伸手嗬斥道:“你要幹什麽!?”
帕萬被嚇得一哆嗦,滿是無辜地說道:“末將把這些糧草點了呀。”
李憐雲斥道:“你個憨貨!把這些糧草都燒了,那我們吃什麽呀!?”
帕萬舉著火把,手足無措道:“可···可要是不燒,被敵軍知道了,恐怕他們又會追過來啊!”
李憐雲撇嘴道:“你小子真是雞抱鴨蛋瞎操心,敵軍已經北撤,沒了行蹤,就算我們軍中有他們的奸細,也無法把情報送給他們,他們又怎麽可能追來呢?”
“哦!好像還真是這樣啊!”帕萬愣神片刻後,終於恍然大悟,接著便連聲讚道:“大將軍英明啊!”
李憐雲嗆道:“少拍馬屁,趕緊讓弟兄們吃飯,吃飽喝足之後,立刻將這些糧草裝車運走!”
“遵命!”帕萬應聲而動,可剛走了沒幾步,卻又折返了迴來,小心翼翼地問道:“大將軍···這些糧草···都運到哪去啊?”
李憐雲白了帕萬一眼,說道:“這還用問?當然是先運迴勒蘇了!”
帕萬急忙應道:“遵命!”
午飯過後,義軍將士們個個幹勁十足,很快就將東南大倉內的數百輛運糧車裝的滿滿堂堂發往勒蘇,而後又有更多的運糧車往返兩地之間,絡繹不絕,聲勢浩大。
經過一個下午的辛勤運輸,五萬餘石糧草終於趕在天黑之前全部運抵勒蘇,心情大好的李憐雲也當即下令犒賞三軍。
而在義軍的慶功宴熱鬧開場之時,薩爾曼與拉曼二人正帶著戰敗之師和東北大倉的數萬石糧草撤往孔雀國都——華氏城。
一路上二人都是憂心忡忡,不知怎麽跟阿育王開口解釋戰敗的原因。而這種不安和恐懼的情緒也讓他們放慢了腳步。
然而該來的總歸要來,十幾天後,渾渾噩噩的二人終究還是迴到了華氏城。
由於敗報已經提前傳迴國都,所以阿育王最近幾日都是無心睡眠,更加沒有飲酒作樂的興致。得知二人迴京,他當即放下手裏的公務,趕往議戰廳召見二人。
傍晚時分,二人來到議戰廳門前。
薩爾曼偷偷往裏一瞟,發現阿育王正麵色鐵青端坐在王座上,禦前還圍著國師鳩摩諱和幾名心腹大臣。
“薩爾曼!拉曼!即刻入內!覲見陛下!”
就在二人忐忑之際,耳邊突然響起了衛兵莊嚴洪亮的聲音。
他們雖有些懼怕,但也不敢有絲毫耽擱,急忙快步走到阿育王跟前,撫胸行禮道:
“敗軍之將薩爾曼!”
“拉曼!”
“參見陛下!”
“哼!”阿育王冷哼一聲道:“不錯嘛,還知道自己的是敗軍之將啊?”
這番話令二人麵紅耳赤,冷汗直冒,魁梧的身軀更是瑟瑟發抖。
然而緊張尚未緩解,卻又聽阿育王怒聲道:“你們兩個混賬東西,占盡優勢居然還會輸給那幫草寇!要是今天不能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你們誰都別想活著出這個大門!”
說罷,他便“噌”的一聲抽出了佩刀。
二人驚懼不已,隻覺雙腿發軟,搖搖欲墜。可越是害怕,就越不敢開口,二人你望著我望著你,愣是一句話沒說出來。
僵持片刻之後,還是薩爾曼硬著頭皮講解起了戰役的經過、結果以及戰敗的原因。不過,他也算條漢子,在分析戰敗原因時,他首先將責任歸結在了自己的驕傲輕敵上。
誰知他還沒來得及說出客觀因素,阿育王卻突然拍案而起,怒斥道:“廢物!就因為你們的輕敵,才導致大軍慘敗,還接連折損普萬多和阿魯曼兩員大將!以至王師顏麵掃地!你們居然還好意思活著迴來,簡直厚顏無恥!來人呐!給我拖出去砍咯!”
“遵命!”話音剛落,四名衛兵立即上前叉住二人。
薩爾曼縱橫官場多年,深知阿育王的脾氣,此刻倒是稍顯淡定。
可拉曼就不一樣了,他一心沉醉帶兵打仗,政治經驗稍欠,以為阿育王真動了殺心,嚇得麵色慘白,雙腿發軟。他一邊掙紮,一邊喊道:“陛下!陛下!冤枉啊陛下!”
然而無論他如何喊冤,阿育王卻是無動無衷,於是他又轉頭衝薩爾曼吼道:“都怪你!非要逞英雄,把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你為什麽不把叛軍裏麵混進北燕人的消息先告訴陛下!?”
此言一出,馬上就引起了國師鳩摩諱的注意,他眼軲轆一轉,近前稟道:“陛下息怒!兩位將軍為國征戰多年,立下赫赫戰功,實為國之棟梁。常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此番戰敗皆因二位將軍一時疏忽所致,臣以為情有可原,還望陛下開恩,饒他們一命吧。”
幾名大臣聞言,也紛紛附和道:“望陛下開恩,饒恕兩位將軍!”
阿育王原本就不是真的想殺了二人,此刻見眾人求情,麵色馬上就緩和了許多。
可就在二人以為逃過一劫之時,卻又聽阿育王厲聲斥道:“不行!他們兩個出師不利,損我國威!不殺不足以平我心頭之怒!更不足以告慰死難將士的在天之靈!”
“啊!?”二人聽罷,神經再次繃緊,急忙連聲討饒:“陛下!冤枉啊陛下!求陛下開恩呐!”
可無論他們怎麽求饒,阿育王卻始終繃著個臉。無奈之下,他們隻能衝一旁的鳩摩諱投去求助的目光。
鳩摩諱盯著二人沉思片刻後,撫胸諫道:“陛下!兩位將軍確有輕敵之過,但此番戰敗似乎另有隱情。依臣之見,不妨先給他們個機會道出原委,若是他們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再殺也不遲啊。”
幾位大臣也跟著附和道:“國師言之有理,望陛下三思啊!”
阿育王端了半天的架子,就是為了再等一個台階,所以眾人話音剛落,他便裝出一副嚴肅的樣子說道:“既然諸位愛卿為你們求情,那我今天就格外開一次恩,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可你們要說不出什麽來···就休怪本王無情了!”
“啊!?多謝陛下開恩!多謝陛下開恩!”二人如釋重負,連聲道謝。
緊接著,他們就一人一句將神秘北燕人加入義軍,以及義軍實力大漲,脫胎換骨的實情全盤托出。
二人的話如同驚雷,引得眾人一片嘩然,議論不止:“什麽!?北燕人!?他們怎麽會出現在這裏!?”“是啊!他們跑這來湊什麽熱鬧!?還跟叛賊攪和在一起!難道他們是想和我們孔雀國開戰不成!?”
“什麽!?撤兵!?”拉曼有些吃驚。
可薩爾曼卻堅定地點了點頭:“對!即刻撤兵!”
拉曼憤懣不解道:“為什麽!?我們費盡心力追繳了叛賊幾十天!難道就這麽算了!?”
“哎!”薩爾曼長歎一聲,解釋道:“我也不想就這麽算了,可是···東南大倉距東北大倉不足百裏,叛軍攻下東南大倉後,轉瞬之間就會席卷東北大倉。沒了東南大倉的糧草,軍心尚且能夠穩住,可要是連東北大倉也丟了的話,那你我恐怕就很難活著迴去了。”
此言一出,拉曼頓時陷入沉默,似乎也已經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薩爾曼繼續說道:“而且···那個北燕人的出現,意味著現在已經不單單是我們與叛賊之間的矛盾了,甚至連北方中原的大國都會牽涉其中。所以,我們必須盡快趕迴都城,將此事上達天聽!”
拉曼皺眉道:“不就是一個北燕人嘛,用得著這麽緊張嗎?”
薩爾曼撇嘴道:“人是不多,但事卻不小,所以必須上報陛下,由陛下聖裁。”
“哎!事到如今,也隻好這樣了!”拉曼雖心有不甘,也隻得點頭同意。
緊接著,近四萬人馬的孔雀軍主力便迅速開拔,北渡傑納布河,匆匆向東北大倉撤去。
與此同時,李憐雲也已經率部進抵勒蘇城郊修整用膳。
他原本隻想歇歇腳,等等瑪莎他們,誰知那勒蘇總督得知了他率部大破普萬多的消息,竟嚇破了膽,主動獻城投降。
雖然稍感意外,但本著到嘴的肥肉不吃白不吃的原則,他也是欣然笑納,直接率兵進駐了勒蘇。
不到午時,勒蘇府庫就被義軍收繳一空,包括大量的金銀、裝備、器械、戰馬以及糧草。除此之外,還收編了近六千人的勒蘇守軍。
看著清點完後整箱整箱裝車的戰利品,眾將自然是笑得合不攏嘴。不過高興之餘,他們還有些許的擔憂。
隻聽古特雷斯沉聲問道:“大將軍,我們在勒蘇耽擱了半天,敵軍會不會追上來啊?”
李憐雲淡然笑道:“你們多慮了。”
話音剛落,瑪莎剛好拍馬趕來,隻見她笑得眼如彎月,麵若桃花,幾個箭步越過台階,對李憐雲躬身施禮道:“奴婢參見主人。”
“免禮吧。”李憐雲衣袖一揮,故作驚訝道:“你怎麽知道我們在這?”
瑪莎狡黠笑道:“嘻嘻···這還用問?主人你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勒蘇的奇聞早就傳到十幾裏開外啦!”
“哦?是嗎?”李憐雲還是一副感到意外的樣子,但嘴角卻在不經意間掛起了得意的微笑。
然而此情此景卻把一旁的眾將急壞了,他們沒有李憐雲的成竹在胸,都十分急切的想知道孔雀軍主力的動向,所以都眼巴巴地盯著瑪莎。
瑪莎自然知道眾將的心思,她嬌笑一聲,調侃道:“喂喂喂!你們幹什麽呢!?一個個的跟餓死鬼似的,想吃人呐!?”
“哈哈哈哈!”李憐雲大笑一聲道:“行了行了,他們已經夠提心吊膽的了,你就別賣關子了,快把消息告訴他們吧。”
“嘻嘻···知道啦主人。”瑪莎笑著點了點頭,隨即雙手叉腰,擺出一副神氣十足的樣子對眾將說道:“你們可聽好了啊!本公主今天親自率兵探查敵情,經過反複確認,追擊咱們的敵軍······”
說著這,瑪莎又故意賣起了關子,而眾將的心卻已經提到了嗓子眼。
“嗯哼!嗯哼!”過了一會兒之後,才聽瑪莎清了清嗓子,朗聲道:“追擊咱們的敵軍···已經全部撤退啦!”
此言一出,四周鴉雀無聲,沉寂一片。但僅是片刻之後,就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唿聲:“敵軍退啦!敵軍退啦!敵軍終於退啦!”“太好啦!敵軍退啦······”
一眾義軍將士有的揮拳相慶,有的激情相擁,還有的掩麵而泣。他們雖然神態各異,但內心卻都是同樣的激動與感慨。
因為,自孔雀軍四大羅刹出征以來,他們被攆得狼狽不堪,奔逃數月,幾近覆滅。而今天,他們終於徹底擺脫了敵軍的圍追堵截,就像鳥飛高空,魚遊大海,獲得了真正的自由。
熱烈的氣氛讓李憐雲感同身受,他不禁登上高處,振臂高唿道:“弟兄們!從今往後,擔驚受怕的日子一去不複返啦!”
話音剛落,人群中頓時爆發出一陣更加熱烈的唿聲:“大將軍萬歲!大將軍萬歲!大將軍萬歲······”
如果說李憐雲之前在義軍心中還隻是燈塔是榜樣的話,那此刻在義軍心中,他就是下凡來拯救他們的天神,至高無上,英勇無敵。
李憐雲露出一絲王者的自信笑容,隨即擺手道:“好了!雖然我們擊退了敵軍的主力,但現在還不是慶賀的時候!因為,阿育王的暴政尚未推翻,我們必須再接再厲,給孔雀軍更加沉痛的打擊!”
聞得此言,眾將士個個神情肅穆,挺直身板,靜靜等候著李憐雲發號施令。
李憐雲隨即大手一揮,朗聲道:“諸將聽令!”
“末將在!”
“桑傑率所部一千兵馬鎮守勒蘇!其餘人馬即刻起程,開赴東南大倉!”
“遵命!”
緊接著,一眾義軍便在李憐雲的率領下,嗚嗚泱泱向北急進。
輕騎兵的速度極快,午時剛過,他們便已進抵東南大倉。
守倉的孔雀軍不過千餘人,麵對突如其來的義軍,根本就難以招架。
僅是第一輪進攻,義軍便攻破寨門,兵不血刃拿下了東南大倉,還俘虜了五百餘名守軍。
看著穰穰滿倉的糧草,李憐雲喜出望外,粗算下來,足足五萬石有餘。
可他還沒來得及下令清點,卻驚見一旁的帕萬點起了火把。他急忙伸手嗬斥道:“你要幹什麽!?”
帕萬被嚇得一哆嗦,滿是無辜地說道:“末將把這些糧草點了呀。”
李憐雲斥道:“你個憨貨!把這些糧草都燒了,那我們吃什麽呀!?”
帕萬舉著火把,手足無措道:“可···可要是不燒,被敵軍知道了,恐怕他們又會追過來啊!”
李憐雲撇嘴道:“你小子真是雞抱鴨蛋瞎操心,敵軍已經北撤,沒了行蹤,就算我們軍中有他們的奸細,也無法把情報送給他們,他們又怎麽可能追來呢?”
“哦!好像還真是這樣啊!”帕萬愣神片刻後,終於恍然大悟,接著便連聲讚道:“大將軍英明啊!”
李憐雲嗆道:“少拍馬屁,趕緊讓弟兄們吃飯,吃飽喝足之後,立刻將這些糧草裝車運走!”
“遵命!”帕萬應聲而動,可剛走了沒幾步,卻又折返了迴來,小心翼翼地問道:“大將軍···這些糧草···都運到哪去啊?”
李憐雲白了帕萬一眼,說道:“這還用問?當然是先運迴勒蘇了!”
帕萬急忙應道:“遵命!”
午飯過後,義軍將士們個個幹勁十足,很快就將東南大倉內的數百輛運糧車裝的滿滿堂堂發往勒蘇,而後又有更多的運糧車往返兩地之間,絡繹不絕,聲勢浩大。
經過一個下午的辛勤運輸,五萬餘石糧草終於趕在天黑之前全部運抵勒蘇,心情大好的李憐雲也當即下令犒賞三軍。
而在義軍的慶功宴熱鬧開場之時,薩爾曼與拉曼二人正帶著戰敗之師和東北大倉的數萬石糧草撤往孔雀國都——華氏城。
一路上二人都是憂心忡忡,不知怎麽跟阿育王開口解釋戰敗的原因。而這種不安和恐懼的情緒也讓他們放慢了腳步。
然而該來的總歸要來,十幾天後,渾渾噩噩的二人終究還是迴到了華氏城。
由於敗報已經提前傳迴國都,所以阿育王最近幾日都是無心睡眠,更加沒有飲酒作樂的興致。得知二人迴京,他當即放下手裏的公務,趕往議戰廳召見二人。
傍晚時分,二人來到議戰廳門前。
薩爾曼偷偷往裏一瞟,發現阿育王正麵色鐵青端坐在王座上,禦前還圍著國師鳩摩諱和幾名心腹大臣。
“薩爾曼!拉曼!即刻入內!覲見陛下!”
就在二人忐忑之際,耳邊突然響起了衛兵莊嚴洪亮的聲音。
他們雖有些懼怕,但也不敢有絲毫耽擱,急忙快步走到阿育王跟前,撫胸行禮道:
“敗軍之將薩爾曼!”
“拉曼!”
“參見陛下!”
“哼!”阿育王冷哼一聲道:“不錯嘛,還知道自己的是敗軍之將啊?”
這番話令二人麵紅耳赤,冷汗直冒,魁梧的身軀更是瑟瑟發抖。
然而緊張尚未緩解,卻又聽阿育王怒聲道:“你們兩個混賬東西,占盡優勢居然還會輸給那幫草寇!要是今天不能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你們誰都別想活著出這個大門!”
說罷,他便“噌”的一聲抽出了佩刀。
二人驚懼不已,隻覺雙腿發軟,搖搖欲墜。可越是害怕,就越不敢開口,二人你望著我望著你,愣是一句話沒說出來。
僵持片刻之後,還是薩爾曼硬著頭皮講解起了戰役的經過、結果以及戰敗的原因。不過,他也算條漢子,在分析戰敗原因時,他首先將責任歸結在了自己的驕傲輕敵上。
誰知他還沒來得及說出客觀因素,阿育王卻突然拍案而起,怒斥道:“廢物!就因為你們的輕敵,才導致大軍慘敗,還接連折損普萬多和阿魯曼兩員大將!以至王師顏麵掃地!你們居然還好意思活著迴來,簡直厚顏無恥!來人呐!給我拖出去砍咯!”
“遵命!”話音剛落,四名衛兵立即上前叉住二人。
薩爾曼縱橫官場多年,深知阿育王的脾氣,此刻倒是稍顯淡定。
可拉曼就不一樣了,他一心沉醉帶兵打仗,政治經驗稍欠,以為阿育王真動了殺心,嚇得麵色慘白,雙腿發軟。他一邊掙紮,一邊喊道:“陛下!陛下!冤枉啊陛下!”
然而無論他如何喊冤,阿育王卻是無動無衷,於是他又轉頭衝薩爾曼吼道:“都怪你!非要逞英雄,把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你為什麽不把叛軍裏麵混進北燕人的消息先告訴陛下!?”
此言一出,馬上就引起了國師鳩摩諱的注意,他眼軲轆一轉,近前稟道:“陛下息怒!兩位將軍為國征戰多年,立下赫赫戰功,實為國之棟梁。常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此番戰敗皆因二位將軍一時疏忽所致,臣以為情有可原,還望陛下開恩,饒他們一命吧。”
幾名大臣聞言,也紛紛附和道:“望陛下開恩,饒恕兩位將軍!”
阿育王原本就不是真的想殺了二人,此刻見眾人求情,麵色馬上就緩和了許多。
可就在二人以為逃過一劫之時,卻又聽阿育王厲聲斥道:“不行!他們兩個出師不利,損我國威!不殺不足以平我心頭之怒!更不足以告慰死難將士的在天之靈!”
“啊!?”二人聽罷,神經再次繃緊,急忙連聲討饒:“陛下!冤枉啊陛下!求陛下開恩呐!”
可無論他們怎麽求饒,阿育王卻始終繃著個臉。無奈之下,他們隻能衝一旁的鳩摩諱投去求助的目光。
鳩摩諱盯著二人沉思片刻後,撫胸諫道:“陛下!兩位將軍確有輕敵之過,但此番戰敗似乎另有隱情。依臣之見,不妨先給他們個機會道出原委,若是他們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再殺也不遲啊。”
幾位大臣也跟著附和道:“國師言之有理,望陛下三思啊!”
阿育王端了半天的架子,就是為了再等一個台階,所以眾人話音剛落,他便裝出一副嚴肅的樣子說道:“既然諸位愛卿為你們求情,那我今天就格外開一次恩,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可你們要說不出什麽來···就休怪本王無情了!”
“啊!?多謝陛下開恩!多謝陛下開恩!”二人如釋重負,連聲道謝。
緊接著,他們就一人一句將神秘北燕人加入義軍,以及義軍實力大漲,脫胎換骨的實情全盤托出。
二人的話如同驚雷,引得眾人一片嘩然,議論不止:“什麽!?北燕人!?他們怎麽會出現在這裏!?”“是啊!他們跑這來湊什麽熱鬧!?還跟叛賊攪和在一起!難道他們是想和我們孔雀國開戰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