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朝中後期,天災和人禍不絕,尤其是湖北,水患充斥了絕大部分年景。荊江水泛濫,連年受災,民不聊生。
後來,一個叫章淵的能人舉重金召集奇人異士,大修水利,讓荊江改道進入了洞庭湖,荊楚水患才漸漸平息。十幾年後,原本備受洪水衝刷的窪澤之地,就成了大片的良田,形成了江漢平原富庶區域。
然而,隨著人們漸漸淡忘了水患帶來的疾苦,洞庭湖北麵方圓九百裏的汪洋大澤,從此也消失了。老人們看著大澤遺址幹巴巴的泥土,心說龍走了……
這一年的寒冬,天氣奇冷,到了夜裏那更是滴水成冰。荊江河道凍得死死的,不要說行船了,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就是騎馬也能走得穩穩的。
夜裏太冷了,所以河道兩邊一入傍晚就沒了人氣,所以當一隊人馬晃晃跑起來,動靜也是非常難以掩蓋。
火把的火光穿透深夜,兩個修道者揚鞭催馬,急急行進在山路上。他們身後不遠處,緊緊跟著一群身著夜行衣的追逐者,眼看著差距不斷縮小,隻見一聲唿哨,夜行衣的箭矢嗖嗖地射向修道者。
十數馬匹穿過,激起爆塵。
一支冷箭射中了一名修道者的坐騎。傷馬仰天長嘯,踉蹌幾步,終是體力難支,倒地不起。跌下馬來的修道者也是一身的好本事,愣是一踩馬鐙,棄馬離地,飛身上樹。
同伴見狀,在自己的坐騎上也猛拍一掌,馬一驚之下登時加速飛奔,其人卻也一縱身掠上樹梢,斂卻唿吸。
兩人俯身在深沉的夜色裏。
追逐者騎著駿馬嗖嗖地就朝著奔馬去了,看都沒有看一眼倒下的那匹。他們一水兒的黑色裝束,手中單刀青光閃爍。一隊人急速飛馳而過,像夜裏的幻影,四周很快恢複了死寂。
一陣寒風吹來,驚起幾隻飛鳥,更襯托的黑夜沉寂。
樹梢上的人俯身良久,沒有聽到一絲可疑的聲音。一按壓樹枝,輕盈地飛上同伴所在的那棵樹。同伴摸了摸胸前的包袱,向他微微點了下頭。
兩人都覺得不科學啊,按理說既然一匹馬倒了,追的人應該好好搜搜墜馬的人哪去了,不該看都不看一眼啊。事出反常必有妖,趕緊離開這個蹊蹺之地是真的。
兩人剛想離去,隻聽旁邊有人高唿一嗓子,從河麵上的隱暗中走了出來。兩人一看,是個矮胖子,卻身穿紅色大氅,恰好脖子以下都裹了進去,隻剩下一顆光頭在夜色中鋥亮發光。好像覺得這身衣服的喜劇效果還不太夠似的,光頭的左手還拿著一支粗壯的金剛杵,恰好與他的光頭交相輝映。
修道者兩人互相看一眼,都在心中暗道不好——此人藏身在樹後應該不短的時間了,但是憑兩人的修為竟然沒有覺察半分。當下全神貫注觀察來者一舉一動,不敢絲毫大意。
光頭大聲喝道:“馬隊都過去了,還不趕緊出來?”兩人如臨大敵,卻隻是躲在樹後不動。
“放心放心,老子不是那一夥的。”光頭嘻嘻哈哈走近俯身在樹上的兩人,“那一夥先前埋伏的倆人在那裏——”
修道者順著他的手指遙遙望去,隻見厚重的冰麵上,兩個人影背靠背坐著,無聲無息。
“那倆人挺能打,頗費了一番功夫。”光頭揪了揪衣服,好像在抱怨打架搞亂了自己的儀容,“不過,我這個人一向慈悲為懷,沒送他們歸西。可這兩人現在昏睡不醒,估計得坐個三五時辰。哼!還不趕緊下來!讓老子費唇舌!”
“大師為何幫我們?”兩人交換一下眼神,飄然飛下樹枝,剛一落地就低聲問道。
“別自作多情了,誰說老子要幫你們了?還不趕緊放下包袱走人?”說著就向背包袱的一人掠去。
兩人大驚,揮動佩劍,唿唿虛劈,一心包圍光頭,拉開兩麵夾擊之勢。
光頭哈哈一笑,揮動金剛杵絞氣成旋,兩步竄到其中一人身邊。隻覺得一陣陰風侵入骨縫,修道者順勢倒地,又在地麵一撐,騰躍開來,避開了與金剛杵直麵相對,劍鋒一轉向著光頭的麵門點去。
“好俊的身法!”光頭心裏暗暗稱讚,手上的速度和力道卻分毫不減。
兩個修道者顯然配合日久,相當地默契。隻見他們雙劍此起彼落,快速無倫。
但光頭也是實力昭彰,在兩人夾擊之下絲毫不落下風,招招直取修道者肩上的包袱。
兩人武功也自不弱,挺劍直擊。根本就不讓他的兵器碰到包袱。背包袱的眼看一個時機,俯身滑出數丈之外,收劍著地,掏出一把細針直擊光頭腰間。
另一個修道者在看到同伴俯身滑走的時候,就騰空而起,恰恰避過密集的針陣。
光頭發現埋伏,登時惱了。大氅隨手一翻揚,兩枚短劍分別射向修道者,勢道甚是勁急。
背包袱的修道者躬身一翻,擦著冰麵又滑出去丈餘。同伴足點冰麵如履平地,他不斷加快腳步,手上的劍也是越來越快,幾個劍花匯成一道棱光甩向光頭。
光頭不敢大意,後退一步站定,雙手秉持金剛杵,打算相機行事。
誰知突然間鏜的一聲,一隻長劍從身後戳出,正中他的後背和胸口,鮮血登時就噴灑出來。光頭氣不打一處來,“老子敬你們是修道之人,你們卻跟老子玩陰的!”竟連傷口都不收拾,轉身向揮劍的人撲去。
修道者護住胸前的包袱,雙腿前後分開,卻是足踏寶劍飛也似地向前竄出,眨眼間遠離。
光頭後退五步,運氣一掌擊在冰麵上。河道上立時離開一道又長又寬的縫隙,阻住了寶劍滑向。
原本飛馳的人被這極大的力道震得一下悶哼,便向後飛了出去,摔在地下。
光頭飛奔上前,揮動金剛杵向他砍去。另外一人眼看光頭的武器就要削在包裹之上,當即一揚手飛擲長劍,當啷一聲,長劍擊中金剛杵,火花四濺,光頭一個趔趄,坐地滑了出去,嘴角流下一道血來。
修道者足底加速,趕在長劍落地前接住了它。但是肩頭一陣劇痛,抬眼一看,光頭的短劍正射中了自己。修道者拔下劍來,卻見流出了黑色的血。“陰險!竟然用毒!”
光頭哈哈大笑,起身又往包袱掠去。
卻見在他大笑之際,受傷的修道者又是一劍揮出,半途一劍呈現三個幻影,上下翻飛,似真亦幻。拍的一聲,光頭的大氅被削去一片。
光頭大駭,轉身便逃。他腳步甚快,頃刻間奔出數丈。修道者揮劍追趕,光頭往懷中一掏,跟著揚手,晦暗間隻見一塊圓盤似的黑物飛將出去。
修道者連忙幾步退向一邊,立足不動,兩眼直對圓盤,竟一時不辨是何兵器,又不敢莽撞相迎,隻得手持寶劍,伺機而動。
這時隻見光頭僅剩的半片紅色大氅一陣翻騰,急速向著背包袱的修道者奔去。
那個修道者受了傷,躲避的速度已經遠不如起初靈活。眼看著光頭即將來到身前,瞬間解開包袱揚手飛送到同伴的方向,自己則一把寶劍刺向光頭。這一劍孤注一擲,他用上了畢生所學,也用上了全身能動員的每一寸力道。
寶劍深深刺進光頭的心髒。修道者拚盡全力,抓著寶劍在光頭的心區轉了個麵。光頭雙眼圓睜,似是十分驚詫,卻又咧嘴而笑,仿佛難以置信。這讓他的臉看上去十分駭人。
不一會兒光頭不動了,修道者也不動了。隻見在寶劍擊中修道者的同時,金剛杵也捅進了修道者的前胸。
另一名修道者在包袱飛出之際,就搶出數丈,他的腳步快速至極,堪堪在包袱墜地之前提住了它。轉身再看,不禁大驚。
相互擊中的兩人一時不得便死,卻也不能稍動——動則更增兇險,兩人就這樣血流如注地僵持著。
“走!”重傷的修道者眼睛緊緊盯住光頭,使他不敢稍稍分散精力,卻又用足力氣向同伴大唿。
同伴心下大慟,卻也深知這是極好的機會,立下決心,幾個健步,翻身融入夜色。
光頭不舍得功虧一簣,妄圖追擊。剛一稍動,卻見修道者與他齊齊搶出,抱住他翻身再次倒地。光頭無奈,隻能看著其人遠去﹍﹍
後來,一個叫章淵的能人舉重金召集奇人異士,大修水利,讓荊江改道進入了洞庭湖,荊楚水患才漸漸平息。十幾年後,原本備受洪水衝刷的窪澤之地,就成了大片的良田,形成了江漢平原富庶區域。
然而,隨著人們漸漸淡忘了水患帶來的疾苦,洞庭湖北麵方圓九百裏的汪洋大澤,從此也消失了。老人們看著大澤遺址幹巴巴的泥土,心說龍走了……
這一年的寒冬,天氣奇冷,到了夜裏那更是滴水成冰。荊江河道凍得死死的,不要說行船了,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就是騎馬也能走得穩穩的。
夜裏太冷了,所以河道兩邊一入傍晚就沒了人氣,所以當一隊人馬晃晃跑起來,動靜也是非常難以掩蓋。
火把的火光穿透深夜,兩個修道者揚鞭催馬,急急行進在山路上。他們身後不遠處,緊緊跟著一群身著夜行衣的追逐者,眼看著差距不斷縮小,隻見一聲唿哨,夜行衣的箭矢嗖嗖地射向修道者。
十數馬匹穿過,激起爆塵。
一支冷箭射中了一名修道者的坐騎。傷馬仰天長嘯,踉蹌幾步,終是體力難支,倒地不起。跌下馬來的修道者也是一身的好本事,愣是一踩馬鐙,棄馬離地,飛身上樹。
同伴見狀,在自己的坐騎上也猛拍一掌,馬一驚之下登時加速飛奔,其人卻也一縱身掠上樹梢,斂卻唿吸。
兩人俯身在深沉的夜色裏。
追逐者騎著駿馬嗖嗖地就朝著奔馬去了,看都沒有看一眼倒下的那匹。他們一水兒的黑色裝束,手中單刀青光閃爍。一隊人急速飛馳而過,像夜裏的幻影,四周很快恢複了死寂。
一陣寒風吹來,驚起幾隻飛鳥,更襯托的黑夜沉寂。
樹梢上的人俯身良久,沒有聽到一絲可疑的聲音。一按壓樹枝,輕盈地飛上同伴所在的那棵樹。同伴摸了摸胸前的包袱,向他微微點了下頭。
兩人都覺得不科學啊,按理說既然一匹馬倒了,追的人應該好好搜搜墜馬的人哪去了,不該看都不看一眼啊。事出反常必有妖,趕緊離開這個蹊蹺之地是真的。
兩人剛想離去,隻聽旁邊有人高唿一嗓子,從河麵上的隱暗中走了出來。兩人一看,是個矮胖子,卻身穿紅色大氅,恰好脖子以下都裹了進去,隻剩下一顆光頭在夜色中鋥亮發光。好像覺得這身衣服的喜劇效果還不太夠似的,光頭的左手還拿著一支粗壯的金剛杵,恰好與他的光頭交相輝映。
修道者兩人互相看一眼,都在心中暗道不好——此人藏身在樹後應該不短的時間了,但是憑兩人的修為竟然沒有覺察半分。當下全神貫注觀察來者一舉一動,不敢絲毫大意。
光頭大聲喝道:“馬隊都過去了,還不趕緊出來?”兩人如臨大敵,卻隻是躲在樹後不動。
“放心放心,老子不是那一夥的。”光頭嘻嘻哈哈走近俯身在樹上的兩人,“那一夥先前埋伏的倆人在那裏——”
修道者順著他的手指遙遙望去,隻見厚重的冰麵上,兩個人影背靠背坐著,無聲無息。
“那倆人挺能打,頗費了一番功夫。”光頭揪了揪衣服,好像在抱怨打架搞亂了自己的儀容,“不過,我這個人一向慈悲為懷,沒送他們歸西。可這兩人現在昏睡不醒,估計得坐個三五時辰。哼!還不趕緊下來!讓老子費唇舌!”
“大師為何幫我們?”兩人交換一下眼神,飄然飛下樹枝,剛一落地就低聲問道。
“別自作多情了,誰說老子要幫你們了?還不趕緊放下包袱走人?”說著就向背包袱的一人掠去。
兩人大驚,揮動佩劍,唿唿虛劈,一心包圍光頭,拉開兩麵夾擊之勢。
光頭哈哈一笑,揮動金剛杵絞氣成旋,兩步竄到其中一人身邊。隻覺得一陣陰風侵入骨縫,修道者順勢倒地,又在地麵一撐,騰躍開來,避開了與金剛杵直麵相對,劍鋒一轉向著光頭的麵門點去。
“好俊的身法!”光頭心裏暗暗稱讚,手上的速度和力道卻分毫不減。
兩個修道者顯然配合日久,相當地默契。隻見他們雙劍此起彼落,快速無倫。
但光頭也是實力昭彰,在兩人夾擊之下絲毫不落下風,招招直取修道者肩上的包袱。
兩人武功也自不弱,挺劍直擊。根本就不讓他的兵器碰到包袱。背包袱的眼看一個時機,俯身滑出數丈之外,收劍著地,掏出一把細針直擊光頭腰間。
另一個修道者在看到同伴俯身滑走的時候,就騰空而起,恰恰避過密集的針陣。
光頭發現埋伏,登時惱了。大氅隨手一翻揚,兩枚短劍分別射向修道者,勢道甚是勁急。
背包袱的修道者躬身一翻,擦著冰麵又滑出去丈餘。同伴足點冰麵如履平地,他不斷加快腳步,手上的劍也是越來越快,幾個劍花匯成一道棱光甩向光頭。
光頭不敢大意,後退一步站定,雙手秉持金剛杵,打算相機行事。
誰知突然間鏜的一聲,一隻長劍從身後戳出,正中他的後背和胸口,鮮血登時就噴灑出來。光頭氣不打一處來,“老子敬你們是修道之人,你們卻跟老子玩陰的!”竟連傷口都不收拾,轉身向揮劍的人撲去。
修道者護住胸前的包袱,雙腿前後分開,卻是足踏寶劍飛也似地向前竄出,眨眼間遠離。
光頭後退五步,運氣一掌擊在冰麵上。河道上立時離開一道又長又寬的縫隙,阻住了寶劍滑向。
原本飛馳的人被這極大的力道震得一下悶哼,便向後飛了出去,摔在地下。
光頭飛奔上前,揮動金剛杵向他砍去。另外一人眼看光頭的武器就要削在包裹之上,當即一揚手飛擲長劍,當啷一聲,長劍擊中金剛杵,火花四濺,光頭一個趔趄,坐地滑了出去,嘴角流下一道血來。
修道者足底加速,趕在長劍落地前接住了它。但是肩頭一陣劇痛,抬眼一看,光頭的短劍正射中了自己。修道者拔下劍來,卻見流出了黑色的血。“陰險!竟然用毒!”
光頭哈哈大笑,起身又往包袱掠去。
卻見在他大笑之際,受傷的修道者又是一劍揮出,半途一劍呈現三個幻影,上下翻飛,似真亦幻。拍的一聲,光頭的大氅被削去一片。
光頭大駭,轉身便逃。他腳步甚快,頃刻間奔出數丈。修道者揮劍追趕,光頭往懷中一掏,跟著揚手,晦暗間隻見一塊圓盤似的黑物飛將出去。
修道者連忙幾步退向一邊,立足不動,兩眼直對圓盤,竟一時不辨是何兵器,又不敢莽撞相迎,隻得手持寶劍,伺機而動。
這時隻見光頭僅剩的半片紅色大氅一陣翻騰,急速向著背包袱的修道者奔去。
那個修道者受了傷,躲避的速度已經遠不如起初靈活。眼看著光頭即將來到身前,瞬間解開包袱揚手飛送到同伴的方向,自己則一把寶劍刺向光頭。這一劍孤注一擲,他用上了畢生所學,也用上了全身能動員的每一寸力道。
寶劍深深刺進光頭的心髒。修道者拚盡全力,抓著寶劍在光頭的心區轉了個麵。光頭雙眼圓睜,似是十分驚詫,卻又咧嘴而笑,仿佛難以置信。這讓他的臉看上去十分駭人。
不一會兒光頭不動了,修道者也不動了。隻見在寶劍擊中修道者的同時,金剛杵也捅進了修道者的前胸。
另一名修道者在包袱飛出之際,就搶出數丈,他的腳步快速至極,堪堪在包袱墜地之前提住了它。轉身再看,不禁大驚。
相互擊中的兩人一時不得便死,卻也不能稍動——動則更增兇險,兩人就這樣血流如注地僵持著。
“走!”重傷的修道者眼睛緊緊盯住光頭,使他不敢稍稍分散精力,卻又用足力氣向同伴大唿。
同伴心下大慟,卻也深知這是極好的機會,立下決心,幾個健步,翻身融入夜色。
光頭不舍得功虧一簣,妄圖追擊。剛一稍動,卻見修道者與他齊齊搶出,抱住他翻身再次倒地。光頭無奈,隻能看著其人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