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砥柱銘》
亮劍:一個旅我就敢打太原 作者:沈禹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的時候,後勤部長張萬和就帶著後勤部的十來輛馬拉車去到了楊村。
進到楊村之後,李雲龍趙剛武陽已經得到消息在團部門口等著了。
看到張萬和帶著後勤部的車隊到了團部門口之後,李雲龍帶著趙剛和武陽迎了上去。
“老張啊,昨天剛見過麵,今天就帶著東西來了啊!”
張萬和聽懂了李雲龍話中的意思,無奈的笑了笑。
“昨天我把武陽顧問在你們獨立團的消息給副總指揮說了之後,副總指揮就讓我們後勤部來找武陽顧問把這些古董全部換成裝備。”
“總部那邊正在製定後麵的作戰計劃,要根據後麵的一些裝備補給再製定更詳細的計劃,所以知道武陽顧問在你們獨立團之後,我就帶著人直接來了。”
李雲龍聽到總部正在製定後麵的作戰計劃,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看來後麵又不缺仗打了。
這個時候後勤部長張萬和來到了武陽的身邊,伸出手和武陽握在了一起。
”武陽顧問,好久不見。”
“今天來得麻煩你了,看一下這次帶來的東西能換到多少的武器裝備。”
武陽握著後勤部長張萬和的手,拍著他的手笑了笑了起來。
“應該的,應該的。”
“和咱們八路軍做生意,再辛苦都是應該的。”
張萬和還握著武陽的手一直沒放,聽到武陽這樣說之後,用另外一隻手拍了拍被他握住的手。
現在困難時期,籌集物質裝備什麽的不是一般的困難,之前幾批的物資和裝備都是武陽幫忙提供的,雖然說是拿古董換的,但是那些古董的價值他比誰都清楚,再怎麽換也不不到那麽多的物資和武器裝備。
現在武陽對於他這個後勤部長來說,就像是救命稻草一般,現在八路軍所需的物資裝備全靠他了。
張萬和此時還一直握著武陽的手,表示著感謝和八路軍采購物資的種種困難,直到武陽說先看一下東西,張萬和這才鬆開了武陽的手。
張萬和帶著武陽李雲龍和趙剛來到了馬拉車前麵,讓跟著的後勤部戰士把蓋在車上的布全部解開拿了下來。
車子上麵的布全部取下來之後,後勤部的戰士們就開始裝在車上的東西開始一件一件的卸到地上。
可以看出來,後勤部為了這些古董沒少下功夫,足足裝了十車的東西過來。
東西一件一件的放到地上之後,武陽蹲下來開始看後勤部帶過來的這些東西。
李雲龍看武陽蹲了下來,也湊過去去看那些古董。
看到武陽看向了自己,李雲龍咧嘴笑了起來:“學習一下,學習一下。”
武陽也沒管李雲龍,又繼續看向了麵前的這些東西。
其實武陽對這些東西也不是太懂,最多也是個半桶水的水平。
但是知道一些在他那個年代比較出名的一些古董就行了,其他一些不出名的價值感覺也不怎麽高。
武陽麵前的這些東西一眼掃過去,都是一些造型比較奇特的一些東西,一些陶製的瓶瓶罐罐加上一些各種各樣的花錢,一看就是在根據地這邊的老鄉家裏收的。
之前收的一些都是明清紫檀家具,還有汝窯鈞窯的一些瓷器,再差一點都是清代的官窯瓷器,武陽自然看不上這些東西。
確定了這一堆東西的價值不高之後,武陽又來到了另外一輛馬拉車旁邊,看後勤部的戰士從車上卸下來的東西。
這一堆放在一起的都是一些青銅器之類的東西,各種不大的鼎,還有造型各異的盛酒用的器皿,銅鏡和酒樽之類的東西。
武陽目光看向了其中的一件犀牛青銅器,這件青銅犀牛尊表麵布滿了雲紋,上麵除了青銅的綠鏽之外,還布滿了黃色金絲,就像犀牛身上的毫毛一樣,看著栩栩如生。
看了一會之後,武陽就覺得眼熟,感覺自己像在他那個年代在那個博物館見過這件東西,就算沒見過也在網上看過這件青銅犀牛尊的圖片。
看著自己麵前的這些青銅器,武陽犯了難,自己生活的那個年代,青銅器是屬於國家稀有文物,買賣都是犯法的。
可真刑啊,武陽從這堆青銅器麵前站了起來,不然買賣的話,拿迴去捐了也行了啊,說不定在上麵發現什麽文字之類的,也能解讀出來不少的信息。
就算是獎勵給自己五百塊錢,再發一個錦旗那也值了,就算是保護這些東西了。
武陽順著馬拉車一直向後麵看去,接連看了幾輛車都沒有發現什麽比較有價值的東西。
直到來到了後麵幾輛車的箱子旁邊,才發現幾件有價值的東西。
箱子打開之後,張萬和讓後勤部的戰士把裏麵的瓷器和書畫被一件一件的拿出來,放在了旁邊鋪著的布上麵。
“這些都是在太原城收到的,咱們的戰士化成收古董的販子,專門在太原城內開了一家古董鋪子,用來收集這些古董,還能當成聯絡太原城內通知的聯絡站。”
張萬和看著地上的這些東西,有些得意的向武陽介紹。
武陽聽到張萬和說他們在太原城專門開了一間古董鋪子,收集這些古董,不禁對張萬和開始刮目相看。
不愧是後勤部長,能把這件事做到這種程度,確實也是個人才。
東西全部拿出來之後,武陽開始拿著一個一個的查看。
這些太原城內收到的的東西品相確實是比之前的那些東西要好的多,都是一些明清時期官窯燒製的瓷器了。
這類的東西之前武陽在劉家莊的時候就弄到過不少,拿迴去到拍賣行拍賣,每一件差不多都在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也不是什麽特別珍貴的東西。
張萬和看到武陽對這些瓷器的興趣也不高,然後從一個在一旁的字畫中拿出了一個長條的錦盒。
“武陽顧問一看就是個文化人,這件東西東西我敢肯定,武陽顧問看了一定會非常喜歡。”
聽張萬和這麽說,武陽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了張萬和手中的錦盒上了。
“這個是什麽?”
武陽看向張萬和疑惑的問道。
“黃庭堅的《砥柱銘》!”
進到楊村之後,李雲龍趙剛武陽已經得到消息在團部門口等著了。
看到張萬和帶著後勤部的車隊到了團部門口之後,李雲龍帶著趙剛和武陽迎了上去。
“老張啊,昨天剛見過麵,今天就帶著東西來了啊!”
張萬和聽懂了李雲龍話中的意思,無奈的笑了笑。
“昨天我把武陽顧問在你們獨立團的消息給副總指揮說了之後,副總指揮就讓我們後勤部來找武陽顧問把這些古董全部換成裝備。”
“總部那邊正在製定後麵的作戰計劃,要根據後麵的一些裝備補給再製定更詳細的計劃,所以知道武陽顧問在你們獨立團之後,我就帶著人直接來了。”
李雲龍聽到總部正在製定後麵的作戰計劃,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看來後麵又不缺仗打了。
這個時候後勤部長張萬和來到了武陽的身邊,伸出手和武陽握在了一起。
”武陽顧問,好久不見。”
“今天來得麻煩你了,看一下這次帶來的東西能換到多少的武器裝備。”
武陽握著後勤部長張萬和的手,拍著他的手笑了笑了起來。
“應該的,應該的。”
“和咱們八路軍做生意,再辛苦都是應該的。”
張萬和還握著武陽的手一直沒放,聽到武陽這樣說之後,用另外一隻手拍了拍被他握住的手。
現在困難時期,籌集物質裝備什麽的不是一般的困難,之前幾批的物資和裝備都是武陽幫忙提供的,雖然說是拿古董換的,但是那些古董的價值他比誰都清楚,再怎麽換也不不到那麽多的物資和武器裝備。
現在武陽對於他這個後勤部長來說,就像是救命稻草一般,現在八路軍所需的物資裝備全靠他了。
張萬和此時還一直握著武陽的手,表示著感謝和八路軍采購物資的種種困難,直到武陽說先看一下東西,張萬和這才鬆開了武陽的手。
張萬和帶著武陽李雲龍和趙剛來到了馬拉車前麵,讓跟著的後勤部戰士把蓋在車上的布全部解開拿了下來。
車子上麵的布全部取下來之後,後勤部的戰士們就開始裝在車上的東西開始一件一件的卸到地上。
可以看出來,後勤部為了這些古董沒少下功夫,足足裝了十車的東西過來。
東西一件一件的放到地上之後,武陽蹲下來開始看後勤部帶過來的這些東西。
李雲龍看武陽蹲了下來,也湊過去去看那些古董。
看到武陽看向了自己,李雲龍咧嘴笑了起來:“學習一下,學習一下。”
武陽也沒管李雲龍,又繼續看向了麵前的這些東西。
其實武陽對這些東西也不是太懂,最多也是個半桶水的水平。
但是知道一些在他那個年代比較出名的一些古董就行了,其他一些不出名的價值感覺也不怎麽高。
武陽麵前的這些東西一眼掃過去,都是一些造型比較奇特的一些東西,一些陶製的瓶瓶罐罐加上一些各種各樣的花錢,一看就是在根據地這邊的老鄉家裏收的。
之前收的一些都是明清紫檀家具,還有汝窯鈞窯的一些瓷器,再差一點都是清代的官窯瓷器,武陽自然看不上這些東西。
確定了這一堆東西的價值不高之後,武陽又來到了另外一輛馬拉車旁邊,看後勤部的戰士從車上卸下來的東西。
這一堆放在一起的都是一些青銅器之類的東西,各種不大的鼎,還有造型各異的盛酒用的器皿,銅鏡和酒樽之類的東西。
武陽目光看向了其中的一件犀牛青銅器,這件青銅犀牛尊表麵布滿了雲紋,上麵除了青銅的綠鏽之外,還布滿了黃色金絲,就像犀牛身上的毫毛一樣,看著栩栩如生。
看了一會之後,武陽就覺得眼熟,感覺自己像在他那個年代在那個博物館見過這件東西,就算沒見過也在網上看過這件青銅犀牛尊的圖片。
看著自己麵前的這些青銅器,武陽犯了難,自己生活的那個年代,青銅器是屬於國家稀有文物,買賣都是犯法的。
可真刑啊,武陽從這堆青銅器麵前站了起來,不然買賣的話,拿迴去捐了也行了啊,說不定在上麵發現什麽文字之類的,也能解讀出來不少的信息。
就算是獎勵給自己五百塊錢,再發一個錦旗那也值了,就算是保護這些東西了。
武陽順著馬拉車一直向後麵看去,接連看了幾輛車都沒有發現什麽比較有價值的東西。
直到來到了後麵幾輛車的箱子旁邊,才發現幾件有價值的東西。
箱子打開之後,張萬和讓後勤部的戰士把裏麵的瓷器和書畫被一件一件的拿出來,放在了旁邊鋪著的布上麵。
“這些都是在太原城收到的,咱們的戰士化成收古董的販子,專門在太原城內開了一家古董鋪子,用來收集這些古董,還能當成聯絡太原城內通知的聯絡站。”
張萬和看著地上的這些東西,有些得意的向武陽介紹。
武陽聽到張萬和說他們在太原城專門開了一間古董鋪子,收集這些古董,不禁對張萬和開始刮目相看。
不愧是後勤部長,能把這件事做到這種程度,確實也是個人才。
東西全部拿出來之後,武陽開始拿著一個一個的查看。
這些太原城內收到的的東西品相確實是比之前的那些東西要好的多,都是一些明清時期官窯燒製的瓷器了。
這類的東西之前武陽在劉家莊的時候就弄到過不少,拿迴去到拍賣行拍賣,每一件差不多都在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也不是什麽特別珍貴的東西。
張萬和看到武陽對這些瓷器的興趣也不高,然後從一個在一旁的字畫中拿出了一個長條的錦盒。
“武陽顧問一看就是個文化人,這件東西東西我敢肯定,武陽顧問看了一定會非常喜歡。”
聽張萬和這麽說,武陽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了張萬和手中的錦盒上了。
“這個是什麽?”
武陽看向張萬和疑惑的問道。
“黃庭堅的《砥柱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