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錢多任性,您們樂意就好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善長攤上了胡惟庸那檔子事兒,麻煩找上門來了。
一家子老老少少,七十幾口子,全給請進了大牢裏頭。
這事兒一傳開,朝廷上下都炸了鍋!
李善長那可是皇上親封的頭號大功臣,手裏頭還捏著免死金牌呢!
現在皇上翻臉不認人,李家的小貓小狗都沒落下!
大臣們私下嘀咕,心裏頭直犯嘀咕,皇上這唱的是哪一出?
外頭風聲鶴唳,宮牆裏麵,
朱元璋正舒坦地躺在龍床上,心情好得不得了。
“皇上,大同那邊有動靜。”
門口,一個錦衣衛進來匯報道。
“桂兒那裏的?拿來瞧瞧。”
朱元璋臉色一變,隨即興致勃勃地接過信件。
匆匆掃了一眼,
朱元璋臉上的笑慢慢僵住了,滿是困惑。
信上說,
朱桂在大同招兵買馬修鐵路,可他自己好像也不知道在搞啥名堂。
朱元璋迴想朱桂以前的零星話語,
心裏頭忽然冒出了個大膽的想法。
“莫不是桂兒真在搗鼓啥新鮮玩意兒?”
那種能讓大明南北幾天就來迴跑的神奇東西?
這一下,朱元璋徹底懵了!
他左思右想,就是想不通在地上擺鐵棍能有啥門道。
難道朱桂沒把這次考驗當迴事?
據朱元璋得到的消息,其他藩王為了這次考試,個個忙得團團轉。
藩王們不是在調人,就是在趕車,還有清理道路的。
單說朱桂這家夥!
他可好,關於運貨的事,一點不準備!
就知道招人,花錢跟流水似的,成天埋頭搞他的鐵路。
一天又一天,沒完沒了。
大家都蒙在鼓裏,猜不透朱桂到底在搞啥鬼!
“算了,桂兒愛咋整就隨他吧。”
朱元璋享受著朱桂搗鼓出的蒸汽機帶來的暖意,不由笑了,也不再追究。
說起來朱桂那些新奇玩意,
比如蒸汽機,還有農業溫室之類的。
光這些,就夠朱桂吃喝不愁一輩子了。
朱元璋暗想,就算這次考驗朱桂輸了,也不是啥大事。
所以對朱桂那些莫名其妙的舉動,他也沒太放在心上。
“皇上!”
“京城裏有人私下賣琉璃,賺了好幾百萬兩銀子,跑了!”
這時,一個錦衣衛進來,畢恭畢敬地報告。
錦衣衛就像是皇上的千裏眼順風耳,讓他能洞察那些隱秘的角落。
作為大明朝的心髒,這裏也是眼線最多的地方。
所以錦衣衛一發現這私下交易,就趕緊來告訴朱元璋。
“啥?”
“就那些琉璃,竟然從我大明國庫撈走幾百萬?查出是誰幹的沒?”
朱元璋眉頭緊皺,盯著錦衣衛問。
那錦衣衛神色一緊。
他是因為數額巨大,才直接向朱元璋匯報。
至於是誰幹的,還在其他錦衣衛調查中,他不清楚。
“看你這樣子,還沒查出來。那我猜猜,能用琉璃賺大錢的,肯定是西域的商人!”
“也隻有那些精明的西域商人才想得出,用這些好看不實用的東西換銀子!”
說到這兒,朱元璋的臉色更難看了:
“你帶人往西邊追,肯定能追上,記住,銀子一定要追迴來!”
“是。”
錦衣衛領命,正要轉身出門去辦這事。
朱元璋望著他的背影,心裏稍稍鬆了口氣。
這麽安排,那幾百萬兩銀子應該能追迴來!
緊接著,朱元璋臉上布滿了不快。
一是對那些在京城裏買琉璃的貴族官員不滿,二是對那神秘的西域商人感到惱火。
朱元璋心裏已經暗暗發誓,要是抓到那個狡猾的西域商人,一定嚴懲!
讓別的商人不敢再拿琉璃這類東西到京城招搖撞騙!
這時,一個小太監從門外進來。
他對朱元璋和錦衣衛的對話一無所知,隻是對著朱元璋行禮道:
“皇上,代王殿下在京城裏賣琉璃,賺了幾百萬兩銀子。”
這話一出,
朱元璋臉上的表情瞬間凝固。
而那位被派去追捕“西域商人”的錦衣衛,也猛地停下了腳步。
“皇上,微臣還需不需要去追查那西域商人?”
錦衣衛迴頭看向朱元璋,問道。
哎呀,這下省事了。
朱元璋尷尬地笑了笑。
朱桂這小子,真有兩下子!
連他老子都能糊弄!
“退下吧。”
朱元璋沒好氣地對手下擺擺手,認真說道:“這事到此為止,別再提了。”
既然是自家人惹的事,又不是什麽大逆不道,朱元璋也不想多管。
不過,朱元璋心裏納悶。
他已經給了朱桂三十萬兩寶鈔了。
結果,朱桂還要賣琉璃賺錢?
他是多缺錢?
朱元璋想不通!
想不通就不想了。
他微微眯起眼,享受著冬日裏難得的陽光,暫時讓自己放鬆下來。
……
冬去春來。
冰雪慢慢融化。
有些人,卻永遠留在了寒冷的冬天。
李善長一案,牽連了一萬五千多人,全部處決,連河都被血染紅了。
但是,日子還得過。
新的一天到來,沒被風波卷進去的人長舒一口氣,感謝上天讓他們還活著。
……
代王府的院子裏。
老槐樹下的長椅上。
朱桂坐著,手裏擺弄著一件現代工藝品的瑕疵品,眼神裏閃著趣味。
“這玩意兒估計也能賣幾個子兒。”
朱桂琢磨著,把那塊玻璃遞給身邊的王府仆人。
他們會把這些玻璃帶到京城去賣。
這段時間,朱桂從係統商店低價買入現代玻璃製品,再通過中間人高價賣給京城的權貴。
足足賺了一百二十萬兩銀子!
當朱桂第一次算清這筆賬時,自己也愣了好一陣。
他實在想不通,那些現代工藝的次品,怎麽就能賣出上百萬兩的天價?
不過,按中間人的話說,盡管這些東西在朱桂眼裏不值一提,
但在京城那些權貴眼裏,卻是難得的珍寶!是可以傳給子孫的寶貝!
對此,朱桂無話可說。
好吧,有錢任性,您們高興就好。
當然,朱桂沒因為權貴的喜好就大量拋售這種“稀世珍寶”。
一家子老老少少,七十幾口子,全給請進了大牢裏頭。
這事兒一傳開,朝廷上下都炸了鍋!
李善長那可是皇上親封的頭號大功臣,手裏頭還捏著免死金牌呢!
現在皇上翻臉不認人,李家的小貓小狗都沒落下!
大臣們私下嘀咕,心裏頭直犯嘀咕,皇上這唱的是哪一出?
外頭風聲鶴唳,宮牆裏麵,
朱元璋正舒坦地躺在龍床上,心情好得不得了。
“皇上,大同那邊有動靜。”
門口,一個錦衣衛進來匯報道。
“桂兒那裏的?拿來瞧瞧。”
朱元璋臉色一變,隨即興致勃勃地接過信件。
匆匆掃了一眼,
朱元璋臉上的笑慢慢僵住了,滿是困惑。
信上說,
朱桂在大同招兵買馬修鐵路,可他自己好像也不知道在搞啥名堂。
朱元璋迴想朱桂以前的零星話語,
心裏頭忽然冒出了個大膽的想法。
“莫不是桂兒真在搗鼓啥新鮮玩意兒?”
那種能讓大明南北幾天就來迴跑的神奇東西?
這一下,朱元璋徹底懵了!
他左思右想,就是想不通在地上擺鐵棍能有啥門道。
難道朱桂沒把這次考驗當迴事?
據朱元璋得到的消息,其他藩王為了這次考試,個個忙得團團轉。
藩王們不是在調人,就是在趕車,還有清理道路的。
單說朱桂這家夥!
他可好,關於運貨的事,一點不準備!
就知道招人,花錢跟流水似的,成天埋頭搞他的鐵路。
一天又一天,沒完沒了。
大家都蒙在鼓裏,猜不透朱桂到底在搞啥鬼!
“算了,桂兒愛咋整就隨他吧。”
朱元璋享受著朱桂搗鼓出的蒸汽機帶來的暖意,不由笑了,也不再追究。
說起來朱桂那些新奇玩意,
比如蒸汽機,還有農業溫室之類的。
光這些,就夠朱桂吃喝不愁一輩子了。
朱元璋暗想,就算這次考驗朱桂輸了,也不是啥大事。
所以對朱桂那些莫名其妙的舉動,他也沒太放在心上。
“皇上!”
“京城裏有人私下賣琉璃,賺了好幾百萬兩銀子,跑了!”
這時,一個錦衣衛進來,畢恭畢敬地報告。
錦衣衛就像是皇上的千裏眼順風耳,讓他能洞察那些隱秘的角落。
作為大明朝的心髒,這裏也是眼線最多的地方。
所以錦衣衛一發現這私下交易,就趕緊來告訴朱元璋。
“啥?”
“就那些琉璃,竟然從我大明國庫撈走幾百萬?查出是誰幹的沒?”
朱元璋眉頭緊皺,盯著錦衣衛問。
那錦衣衛神色一緊。
他是因為數額巨大,才直接向朱元璋匯報。
至於是誰幹的,還在其他錦衣衛調查中,他不清楚。
“看你這樣子,還沒查出來。那我猜猜,能用琉璃賺大錢的,肯定是西域的商人!”
“也隻有那些精明的西域商人才想得出,用這些好看不實用的東西換銀子!”
說到這兒,朱元璋的臉色更難看了:
“你帶人往西邊追,肯定能追上,記住,銀子一定要追迴來!”
“是。”
錦衣衛領命,正要轉身出門去辦這事。
朱元璋望著他的背影,心裏稍稍鬆了口氣。
這麽安排,那幾百萬兩銀子應該能追迴來!
緊接著,朱元璋臉上布滿了不快。
一是對那些在京城裏買琉璃的貴族官員不滿,二是對那神秘的西域商人感到惱火。
朱元璋心裏已經暗暗發誓,要是抓到那個狡猾的西域商人,一定嚴懲!
讓別的商人不敢再拿琉璃這類東西到京城招搖撞騙!
這時,一個小太監從門外進來。
他對朱元璋和錦衣衛的對話一無所知,隻是對著朱元璋行禮道:
“皇上,代王殿下在京城裏賣琉璃,賺了幾百萬兩銀子。”
這話一出,
朱元璋臉上的表情瞬間凝固。
而那位被派去追捕“西域商人”的錦衣衛,也猛地停下了腳步。
“皇上,微臣還需不需要去追查那西域商人?”
錦衣衛迴頭看向朱元璋,問道。
哎呀,這下省事了。
朱元璋尷尬地笑了笑。
朱桂這小子,真有兩下子!
連他老子都能糊弄!
“退下吧。”
朱元璋沒好氣地對手下擺擺手,認真說道:“這事到此為止,別再提了。”
既然是自家人惹的事,又不是什麽大逆不道,朱元璋也不想多管。
不過,朱元璋心裏納悶。
他已經給了朱桂三十萬兩寶鈔了。
結果,朱桂還要賣琉璃賺錢?
他是多缺錢?
朱元璋想不通!
想不通就不想了。
他微微眯起眼,享受著冬日裏難得的陽光,暫時讓自己放鬆下來。
……
冬去春來。
冰雪慢慢融化。
有些人,卻永遠留在了寒冷的冬天。
李善長一案,牽連了一萬五千多人,全部處決,連河都被血染紅了。
但是,日子還得過。
新的一天到來,沒被風波卷進去的人長舒一口氣,感謝上天讓他們還活著。
……
代王府的院子裏。
老槐樹下的長椅上。
朱桂坐著,手裏擺弄著一件現代工藝品的瑕疵品,眼神裏閃著趣味。
“這玩意兒估計也能賣幾個子兒。”
朱桂琢磨著,把那塊玻璃遞給身邊的王府仆人。
他們會把這些玻璃帶到京城去賣。
這段時間,朱桂從係統商店低價買入現代玻璃製品,再通過中間人高價賣給京城的權貴。
足足賺了一百二十萬兩銀子!
當朱桂第一次算清這筆賬時,自己也愣了好一陣。
他實在想不通,那些現代工藝的次品,怎麽就能賣出上百萬兩的天價?
不過,按中間人的話說,盡管這些東西在朱桂眼裏不值一提,
但在京城那些權貴眼裏,卻是難得的珍寶!是可以傳給子孫的寶貝!
對此,朱桂無話可說。
好吧,有錢任性,您們高興就好。
當然,朱桂沒因為權貴的喜好就大量拋售這種“稀世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