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既沒挨罰也沒得獎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燕王朱棣等藩王將前往大同府考察學習,自建火車,修築鐵路,這也為犯錯的藩王提供了一次再次立功的機會。
......
在大同那個繁華的地方,朱桂在城東的邊緣畫了個大圈,心裏琢磨著要把那裏改頭換麵,變成個工業的心髒地帶。
大興土木之下,工人們揮汗如雨,各式各樣的廠房、辦公樓拔地而起,密密麻麻的腳手架像是森林一樣蔓延開,映襯著這片工地的生機勃勃。
鐵軌從四方延伸進來,一趟趟火車吼叫著,滿載建築材料,這些都是朱桂精挑細選後,分批購入,再安全穩妥地通過火車送達。
對於這片工業區的發展藍圖,朱桂心裏有本明白賬。大同出名的是啥?
煤!這黑金子般的財富不利用起來豈不可惜?
於是,鋼鐵、水泥這些硬核產品就成了工業區的主打,正好也是大明朝眼下缺不得的。
朱桂心裏明鏡似的,這工業區一旦落成,搭上鐵路的順風車,銀子還不跟流水似的往裏淌!
太陽亮堂堂的那天,朱桂特地拉著縣令曹炳麟去工業區溜達,看看這些建設的速度有多快。
“老曹,你瞅瞅這陣仗,工業區眼瞅著就要出模樣了!”
朱桂走在前頭,曹炳麟跟在後邊,望著這片熱火朝天的工地,心頭那叫一個激動。
這工程可是集合了上萬行家裏手,養活了不少人家,連流浪的兄弟姐妹都找著了活幹。
身為大同的父母官,曹炳麟看在眼裏,喜在心上。
自打朱桂來後,餓肚子的少了,街頭鬧事的也少了,一來二去,大同這地界上上下下都透著一股子新氣象。
朱桂,大明的藩王,不僅自己幹得風生水起,也帶動了底下人跟著一塊兒拚命。
他那手筆,用咱老百姓的話說,那叫一個大!
“老曹,你先別急著誇,等這工業區真立起來了,你得趴地上看才行!”朱桂笑嗬嗬地說。
為啥要趴地上看?
曹炳麟當時還納悶呢。結果一瞧這廠房的構造,那骨架竟是用鋼筋搭的,嚇得他差點咬到舌頭。
這哪是建房子,簡直是建銅牆鐵壁!
曹炳麟一時間不知道是該誇朱桂豪氣,還是該說他浪費。
不過,念頭一閃而過,緊接著他眼睛一亮。
用這鋼筋建監獄,那些囚犯還怎麽挖地道逃?
“代王殿下,這建工業區多出來的鋼筋能不能勻我點,我想用來加固監獄。”曹炳麟急匆匆問道。
朱桂擺擺手,“那些鋼筋水泥都是為了修鐵路配套的小廠子裏產的,數量緊得很。”
原來,朱桂修鐵路時順帶建的小廠子,產量有限,隻夠工業區自個兒用。
曹炳麟一聽,難免有些失落,心想要是這鋼筋能多些,監獄牢靠了不說,自己家那老宅也能翻新翻新了,如今隻能是空想了。
“曹大人別急,等這工業區一竣工,大同府裏頭鋼筋水泥的,保準供應充足。”
朱桂看出曹炳麟的不快,笑眯眯地安慰道。
曹炳麟一聽這話,眼睛登時放光,對工業區的期待更甚從前。
“不知道這工業區何時能建好?”曹炳麟滿心期盼地問。
朱桂估摸了一下,“大概倆月左右就能收尾。”
這年頭,用上機器設備,兩個月建好工業區不算啥稀奇事兒。
“好極了!”曹炳麟樂得合不攏嘴。
“建成後,這工業區每個月的進賬,起碼四千萬兩銀子打底。”朱桂接著說。這數兒,比起朝廷那五百萬兩的稅,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曹炳麟一聽這天文數字,倒吸一口涼氣,瞪圓了眼盯著朱桂。要知道,大明朝一年的稅銀才三千五百萬兩,這工業區一個月的收益就超過了?
“我的天!”曹炳麟徹底被震住了。不過,別人嘴裏的話,他可能不信,但朱桂說的,他信九分!
一想到這小工業區,月收入竟能超過大明一年的稅收,曹炳麟的震驚又上了一個台階。
朱桂見曹炳麟滿臉驚訝,輕輕一笑。
他心裏裝著的,可不止是一個工業區那麽簡單。
他要借著工業區的鏈條,把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搞起來。
到時候,軍需民食都不是事兒,別說對付朱棣,就連和朱元璋較較勁也不是不可能,雖然贏麵不大,畢竟人家手裏還有兩百萬的大軍。
參觀完後,曹炳麟站在高地,望著這片工業區逐漸成形,心中感慨萬千。
這氣勢,簡直不輸長城!
最讓他心安的是,這工業區建在自家的地盤上,自己也算有份兒功。
倆人散去後,各自忙活著。之後,朱元璋對其他藩王的處分也傳來了。
晉王朱棡一見錦衣衛宣讀聖旨,腿都軟了,聽到要罰俸祿還得進京挨訓,整個人愣在那兒。
《大明律》還沒抄完呢,又一輪打擊來了。
朱棡心裏盤算,再這麽下去,自己的藩王帽子能不能保住都是問題。
“大人,皇上是怎麽處置代王的?”朱棡偷偷塞了點銀子給錦衣衛,迫不及待地打聽。
雖然心裏有點數,但他還是想從錦衣衛口中證實。
“迴稟晉王殿下,”
“皇上又給代王加了五千石的俸祿呢!”
“還有,賜了代王大同府足足五百頃的地!各種好東西也是一大堆!”
錦衣衛實打實地匯報,末了還添上一句自個兒的想法:
“皇上對代王那叫一個滿意啊!”
這話一落,
晉王朱棡的臉色直接綠了。
果不其然!
又是那朱桂,好處又被他撈去了!
咋每次受罰的就我一人呢?
這朱桂莫不是天生就欠管教?
你運輸物資就安分點運唄,整啥新奇的火車,把咱這些藩王比得像是沒見過世麵!
再者說,這家夥是不是故意顯擺,好讓朱元璋來找我們的茬?
這麽一琢磨,
晉王朱棡對朱桂的那股子不滿,又加深了幾分!
那邊秦王朱樉收到處罰通知,心裏頭跟朱棡一樣憋屈,嘴上不停數落朱桂的不是。
而燕王朱棣,則是既沒挨罰也沒得獎。
聖旨上就給他留了個任務,
......
在大同那個繁華的地方,朱桂在城東的邊緣畫了個大圈,心裏琢磨著要把那裏改頭換麵,變成個工業的心髒地帶。
大興土木之下,工人們揮汗如雨,各式各樣的廠房、辦公樓拔地而起,密密麻麻的腳手架像是森林一樣蔓延開,映襯著這片工地的生機勃勃。
鐵軌從四方延伸進來,一趟趟火車吼叫著,滿載建築材料,這些都是朱桂精挑細選後,分批購入,再安全穩妥地通過火車送達。
對於這片工業區的發展藍圖,朱桂心裏有本明白賬。大同出名的是啥?
煤!這黑金子般的財富不利用起來豈不可惜?
於是,鋼鐵、水泥這些硬核產品就成了工業區的主打,正好也是大明朝眼下缺不得的。
朱桂心裏明鏡似的,這工業區一旦落成,搭上鐵路的順風車,銀子還不跟流水似的往裏淌!
太陽亮堂堂的那天,朱桂特地拉著縣令曹炳麟去工業區溜達,看看這些建設的速度有多快。
“老曹,你瞅瞅這陣仗,工業區眼瞅著就要出模樣了!”
朱桂走在前頭,曹炳麟跟在後邊,望著這片熱火朝天的工地,心頭那叫一個激動。
這工程可是集合了上萬行家裏手,養活了不少人家,連流浪的兄弟姐妹都找著了活幹。
身為大同的父母官,曹炳麟看在眼裏,喜在心上。
自打朱桂來後,餓肚子的少了,街頭鬧事的也少了,一來二去,大同這地界上上下下都透著一股子新氣象。
朱桂,大明的藩王,不僅自己幹得風生水起,也帶動了底下人跟著一塊兒拚命。
他那手筆,用咱老百姓的話說,那叫一個大!
“老曹,你先別急著誇,等這工業區真立起來了,你得趴地上看才行!”朱桂笑嗬嗬地說。
為啥要趴地上看?
曹炳麟當時還納悶呢。結果一瞧這廠房的構造,那骨架竟是用鋼筋搭的,嚇得他差點咬到舌頭。
這哪是建房子,簡直是建銅牆鐵壁!
曹炳麟一時間不知道是該誇朱桂豪氣,還是該說他浪費。
不過,念頭一閃而過,緊接著他眼睛一亮。
用這鋼筋建監獄,那些囚犯還怎麽挖地道逃?
“代王殿下,這建工業區多出來的鋼筋能不能勻我點,我想用來加固監獄。”曹炳麟急匆匆問道。
朱桂擺擺手,“那些鋼筋水泥都是為了修鐵路配套的小廠子裏產的,數量緊得很。”
原來,朱桂修鐵路時順帶建的小廠子,產量有限,隻夠工業區自個兒用。
曹炳麟一聽,難免有些失落,心想要是這鋼筋能多些,監獄牢靠了不說,自己家那老宅也能翻新翻新了,如今隻能是空想了。
“曹大人別急,等這工業區一竣工,大同府裏頭鋼筋水泥的,保準供應充足。”
朱桂看出曹炳麟的不快,笑眯眯地安慰道。
曹炳麟一聽這話,眼睛登時放光,對工業區的期待更甚從前。
“不知道這工業區何時能建好?”曹炳麟滿心期盼地問。
朱桂估摸了一下,“大概倆月左右就能收尾。”
這年頭,用上機器設備,兩個月建好工業區不算啥稀奇事兒。
“好極了!”曹炳麟樂得合不攏嘴。
“建成後,這工業區每個月的進賬,起碼四千萬兩銀子打底。”朱桂接著說。這數兒,比起朝廷那五百萬兩的稅,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曹炳麟一聽這天文數字,倒吸一口涼氣,瞪圓了眼盯著朱桂。要知道,大明朝一年的稅銀才三千五百萬兩,這工業區一個月的收益就超過了?
“我的天!”曹炳麟徹底被震住了。不過,別人嘴裏的話,他可能不信,但朱桂說的,他信九分!
一想到這小工業區,月收入竟能超過大明一年的稅收,曹炳麟的震驚又上了一個台階。
朱桂見曹炳麟滿臉驚訝,輕輕一笑。
他心裏裝著的,可不止是一個工業區那麽簡單。
他要借著工業區的鏈條,把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搞起來。
到時候,軍需民食都不是事兒,別說對付朱棣,就連和朱元璋較較勁也不是不可能,雖然贏麵不大,畢竟人家手裏還有兩百萬的大軍。
參觀完後,曹炳麟站在高地,望著這片工業區逐漸成形,心中感慨萬千。
這氣勢,簡直不輸長城!
最讓他心安的是,這工業區建在自家的地盤上,自己也算有份兒功。
倆人散去後,各自忙活著。之後,朱元璋對其他藩王的處分也傳來了。
晉王朱棡一見錦衣衛宣讀聖旨,腿都軟了,聽到要罰俸祿還得進京挨訓,整個人愣在那兒。
《大明律》還沒抄完呢,又一輪打擊來了。
朱棡心裏盤算,再這麽下去,自己的藩王帽子能不能保住都是問題。
“大人,皇上是怎麽處置代王的?”朱棡偷偷塞了點銀子給錦衣衛,迫不及待地打聽。
雖然心裏有點數,但他還是想從錦衣衛口中證實。
“迴稟晉王殿下,”
“皇上又給代王加了五千石的俸祿呢!”
“還有,賜了代王大同府足足五百頃的地!各種好東西也是一大堆!”
錦衣衛實打實地匯報,末了還添上一句自個兒的想法:
“皇上對代王那叫一個滿意啊!”
這話一落,
晉王朱棡的臉色直接綠了。
果不其然!
又是那朱桂,好處又被他撈去了!
咋每次受罰的就我一人呢?
這朱桂莫不是天生就欠管教?
你運輸物資就安分點運唄,整啥新奇的火車,把咱這些藩王比得像是沒見過世麵!
再者說,這家夥是不是故意顯擺,好讓朱元璋來找我們的茬?
這麽一琢磨,
晉王朱棡對朱桂的那股子不滿,又加深了幾分!
那邊秦王朱樉收到處罰通知,心裏頭跟朱棡一樣憋屈,嘴上不停數落朱桂的不是。
而燕王朱棣,則是既沒挨罰也沒得獎。
聖旨上就給他留了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