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虎嚎文化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完全摸不著頭腦。
可很快,他就明白了。
這時候,
曹炳麟身後不遠處,
大同府的縣丞、主簿、典史三位,也跟做賊一樣,一步三迴頭地朝府衙過來。
不過,縣丞一發現曹炳麟的身影,
立刻精神一振!
接著,縣丞也不裝了。
“曹大人!真巧啊!”
“您也是來府衙溜達的?”
縣丞站直了身子,就像抓賊似的,衝著偷摸摸的曹炳麟大聲喊。
突然響起的喊聲,
嚇得曹炳麟一激靈!
可當他迴頭看見是縣丞時,
曹炳麟緊繃的身體一下鬆弛下來。
隨即,曹炳麟先發製人,沒等縣丞迴話,就責備道:
“我看你們這是想迴府衙做事吧?”
“剛才酒樓裏還說要迴家享福,轉眼就偷偷摸摸往府衙跑!”
曹炳麟這話一出口,
縣丞等人臉上露出了古怪的表情。
沒想到曹炳麟倒打一耙!
不過,都是當官的,
誰臉皮還沒點厚度!
縣丞反問道:
“曹大人不也如此?”
“我看你比咱們迴來得還早呢!”
被這麽一頂,曹炳麟頓時無語了!
你是我的副手,我是你的直接上司!
就這麽懟我,不怕我以後給你小鞋穿?
曹炳麟仿佛沒聽見縣丞的話,抬頭望了望月亮,嘴裏卻陰陽怪氣地說:
“可我記得,有人說過什麽老婆孩子熱炕頭,要迴家睡覺的。”
“那人好像是姓王,是個縣丞來著?”
縣丞也不甘示弱,陰陽怪氣迴道:
“我也記得,有人說過公事公辦,結果轉頭就一個人偷偷摸到府衙來了。”
聽縣丞這麽一頂,
曹炳麟說不出話來。
他覺得心都累了!
曹炳麟在酒樓裏放話,什麽不辦公,純粹胡扯,
其實是要放鬆縣丞他們的警惕!
然後他自己悄悄迴府衙加班,趁機刷一刷政績。
因為盡管曹炳麟是府衙一把手,但縣丞三人某種程度上也是他的競爭對手。
畢竟,如果他們業績突出,是有可能搶了大同府縣令之位的!
再加上朱桂的壓力,朱桂不時會考核大同府官員的工作積極性。
這逼得曹炳麟不得不卷起來!
偏偏縣丞他們也想暗暗較勁!
“唉,既然各位深夜都無眠,不如一起進府衙做事吧。”
曹炳麟沒接縣丞的陰陽怪氣,而是找了台階給雙方下。
“好,那就一起努力吧。”
縣丞順水推舟,不再跟曹炳麟拌嘴。
“努力”這個詞,
還是從朱桂那學來的。
像“下班”、“內卷”這類詞,也都是朱桂那學的。自朱桂來到大同府後,給這裏帶來的變化是多方麵的。
之後,曹炳麟一行四人在深夜踏入了府衙大堂,開始辦公。
這一幕映入朱元璋的眼簾,
讓朱元璋整個人都愣住了!
朱棣和朱榑看朱桂的眼神,就像看外星人一樣!
就算是之前有百姓自發為朱桂請功,朱棣也沒這麽大反應!
可現在,朱棣真是震驚了!
要知道,朝廷官員手握大權,大多都有偷懶的習慣!
除非上級在場,官員們才會表現得很勤快,其餘時候都很鬆懈!
可朱桂治下的大同府,在沒上級督著的時候,官員們竟然私底下搶著工作?
大同府的官員,竟恐怖如斯?!
“小十三啊。”
“你一個藩王,怎麽能讓這些官吏心甘情願在深夜處理公事?!”
朱元璋一臉嚴肅地看著朱桂,指著府衙方向四人的背影問道。
身為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深知整治官場之艱難。
別的不說,單論貪腐一項,
朱元璋為了震懾,對貪腐官員實行剝皮填草,卻仍無法根絕貪腐。
就連貪腐這樣的難題,朱元璋都解決不了。
而眼前這種官員半夜不睡覺,反而跑到府衙辦公的情形,
對朱元璋而言,簡直如同夢境一般不可思議! “迴稟父皇,曹官他們全心全意為百姓著想,所以寧可半夜不睡覺也要趕來做事!”
朱桂一臉正經地對朱元璋說。
朱桂這話一出口,
讓朱元璋的臉色猛地一抽。
全心全意為百姓?
扯淡吧!
這話朱元璋是打心底不信的!
要是有一兩個官員真心為民,朱元璋倒還能信,畢竟有人當官是真的懷著一腔熱血,想為百姓做點實事。
但剛才那四位是誰?
大同府的知縣、縣丞、主簿,還有典史,
可以說是大同府的領導班子一鍋端了!
一整個領導團隊都全心全意為民?
這事兒朱元璋是無論如何不信的,概率比找三條腿的蛤蟆還低!
“說這事跟小十三沒關係,我,我也不信。”
這時,齊王朱榑插嘴道。
在朱榑看來,一個地方的官場風氣和一把手脫不了幹係。
一把手懶散,那整個地方的官場就腐敗。
一把手勤快,那地方的官場就好得多。
但現在朱桂掌舵的大同府,官風好到官員自發加班加點。
這情況朱榑前所未聞!
燕王朱棣也跟著點頭:
“小十三,你就別賣關子了,有啥招數就說出來聽聽。”
“要是能推廣開來,讓大明朝的官員都這樣,那不是普天下的福氣?”
朱元璋最後拍板:
“小十三,你老實說吧。”
見三人都不信自己的話,朱桂苦笑起來,本想敷衍過去,繼續迴去忙活。
結果這些人就是不信。
沒辦法,隻好說實話了。
“其實很簡單。”
“我在大同府的官員裏,推行了一種叫‘虎嚎文化’的學習。”
朱桂坦白了自己的做法。
這話讓朱元璋三人眉頭緊鎖。
虎嚎文化?!
又是個新名詞!
朱元璋無奈地看著朱桂。
這小子總能整出些新花招!
“你再詳細說說,這虎嚎文化到底是啥門道,能讓這些官員變得這麽自覺?”
朱元璋追問道。
朱棣和朱榑兩人立刻豎起耳朵細聽。
之前兩人常被朱元璋念叨,要多向朱桂學習。
可要學朱桂的手段,要麽花錢,要麽有技術,兩人一樣沒有!
但現在,
這虎嚎文化似乎能學上一學了!
學會了,就不至於總被朱元璋劈頭蓋臉罵一頓了!
麵對三人的期待,
朱桂整理了一下思路,隨即解釋說:
“所謂虎嚎文化,”
“是在我的有意引導下,在大同府的官場形成的一種競爭氛圍!”
可很快,他就明白了。
這時候,
曹炳麟身後不遠處,
大同府的縣丞、主簿、典史三位,也跟做賊一樣,一步三迴頭地朝府衙過來。
不過,縣丞一發現曹炳麟的身影,
立刻精神一振!
接著,縣丞也不裝了。
“曹大人!真巧啊!”
“您也是來府衙溜達的?”
縣丞站直了身子,就像抓賊似的,衝著偷摸摸的曹炳麟大聲喊。
突然響起的喊聲,
嚇得曹炳麟一激靈!
可當他迴頭看見是縣丞時,
曹炳麟緊繃的身體一下鬆弛下來。
隨即,曹炳麟先發製人,沒等縣丞迴話,就責備道:
“我看你們這是想迴府衙做事吧?”
“剛才酒樓裏還說要迴家享福,轉眼就偷偷摸摸往府衙跑!”
曹炳麟這話一出口,
縣丞等人臉上露出了古怪的表情。
沒想到曹炳麟倒打一耙!
不過,都是當官的,
誰臉皮還沒點厚度!
縣丞反問道:
“曹大人不也如此?”
“我看你比咱們迴來得還早呢!”
被這麽一頂,曹炳麟頓時無語了!
你是我的副手,我是你的直接上司!
就這麽懟我,不怕我以後給你小鞋穿?
曹炳麟仿佛沒聽見縣丞的話,抬頭望了望月亮,嘴裏卻陰陽怪氣地說:
“可我記得,有人說過什麽老婆孩子熱炕頭,要迴家睡覺的。”
“那人好像是姓王,是個縣丞來著?”
縣丞也不甘示弱,陰陽怪氣迴道:
“我也記得,有人說過公事公辦,結果轉頭就一個人偷偷摸到府衙來了。”
聽縣丞這麽一頂,
曹炳麟說不出話來。
他覺得心都累了!
曹炳麟在酒樓裏放話,什麽不辦公,純粹胡扯,
其實是要放鬆縣丞他們的警惕!
然後他自己悄悄迴府衙加班,趁機刷一刷政績。
因為盡管曹炳麟是府衙一把手,但縣丞三人某種程度上也是他的競爭對手。
畢竟,如果他們業績突出,是有可能搶了大同府縣令之位的!
再加上朱桂的壓力,朱桂不時會考核大同府官員的工作積極性。
這逼得曹炳麟不得不卷起來!
偏偏縣丞他們也想暗暗較勁!
“唉,既然各位深夜都無眠,不如一起進府衙做事吧。”
曹炳麟沒接縣丞的陰陽怪氣,而是找了台階給雙方下。
“好,那就一起努力吧。”
縣丞順水推舟,不再跟曹炳麟拌嘴。
“努力”這個詞,
還是從朱桂那學來的。
像“下班”、“內卷”這類詞,也都是朱桂那學的。自朱桂來到大同府後,給這裏帶來的變化是多方麵的。
之後,曹炳麟一行四人在深夜踏入了府衙大堂,開始辦公。
這一幕映入朱元璋的眼簾,
讓朱元璋整個人都愣住了!
朱棣和朱榑看朱桂的眼神,就像看外星人一樣!
就算是之前有百姓自發為朱桂請功,朱棣也沒這麽大反應!
可現在,朱棣真是震驚了!
要知道,朝廷官員手握大權,大多都有偷懶的習慣!
除非上級在場,官員們才會表現得很勤快,其餘時候都很鬆懈!
可朱桂治下的大同府,在沒上級督著的時候,官員們竟然私底下搶著工作?
大同府的官員,竟恐怖如斯?!
“小十三啊。”
“你一個藩王,怎麽能讓這些官吏心甘情願在深夜處理公事?!”
朱元璋一臉嚴肅地看著朱桂,指著府衙方向四人的背影問道。
身為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深知整治官場之艱難。
別的不說,單論貪腐一項,
朱元璋為了震懾,對貪腐官員實行剝皮填草,卻仍無法根絕貪腐。
就連貪腐這樣的難題,朱元璋都解決不了。
而眼前這種官員半夜不睡覺,反而跑到府衙辦公的情形,
對朱元璋而言,簡直如同夢境一般不可思議! “迴稟父皇,曹官他們全心全意為百姓著想,所以寧可半夜不睡覺也要趕來做事!”
朱桂一臉正經地對朱元璋說。
朱桂這話一出口,
讓朱元璋的臉色猛地一抽。
全心全意為百姓?
扯淡吧!
這話朱元璋是打心底不信的!
要是有一兩個官員真心為民,朱元璋倒還能信,畢竟有人當官是真的懷著一腔熱血,想為百姓做點實事。
但剛才那四位是誰?
大同府的知縣、縣丞、主簿,還有典史,
可以說是大同府的領導班子一鍋端了!
一整個領導團隊都全心全意為民?
這事兒朱元璋是無論如何不信的,概率比找三條腿的蛤蟆還低!
“說這事跟小十三沒關係,我,我也不信。”
這時,齊王朱榑插嘴道。
在朱榑看來,一個地方的官場風氣和一把手脫不了幹係。
一把手懶散,那整個地方的官場就腐敗。
一把手勤快,那地方的官場就好得多。
但現在朱桂掌舵的大同府,官風好到官員自發加班加點。
這情況朱榑前所未聞!
燕王朱棣也跟著點頭:
“小十三,你就別賣關子了,有啥招數就說出來聽聽。”
“要是能推廣開來,讓大明朝的官員都這樣,那不是普天下的福氣?”
朱元璋最後拍板:
“小十三,你老實說吧。”
見三人都不信自己的話,朱桂苦笑起來,本想敷衍過去,繼續迴去忙活。
結果這些人就是不信。
沒辦法,隻好說實話了。
“其實很簡單。”
“我在大同府的官員裏,推行了一種叫‘虎嚎文化’的學習。”
朱桂坦白了自己的做法。
這話讓朱元璋三人眉頭緊鎖。
虎嚎文化?!
又是個新名詞!
朱元璋無奈地看著朱桂。
這小子總能整出些新花招!
“你再詳細說說,這虎嚎文化到底是啥門道,能讓這些官員變得這麽自覺?”
朱元璋追問道。
朱棣和朱榑兩人立刻豎起耳朵細聽。
之前兩人常被朱元璋念叨,要多向朱桂學習。
可要學朱桂的手段,要麽花錢,要麽有技術,兩人一樣沒有!
但現在,
這虎嚎文化似乎能學上一學了!
學會了,就不至於總被朱元璋劈頭蓋臉罵一頓了!
麵對三人的期待,
朱桂整理了一下思路,隨即解釋說:
“所謂虎嚎文化,”
“是在我的有意引導下,在大同府的官場形成的一種競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