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英雄來了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緊接著,
他驚訝地從龍椅上跳起來!
隨即激動地對來報信的人說:
“你再給朕念一遍那份塘報!”
朱元璋第一時間不敢相信這份塘報的真實性,這戰果太過離奇!
所以他想要再次確認。
不僅是朱元璋茫然,
朱標以及文武百官同樣一臉懵懂!
畢竟不久之前,他們剛收到朱桂平定一小部落的消息。
但因這消息來自降將,
官員中有人信以為真,也有人疑為偽造,爭論不休。
然而,不待此事有定論,
關於朱桂的又一份捷報傳來!
而這次的捷報,比上次消滅小部落的更為驚人!
新捷報宣稱朱桂攻陷了北元王庭,
斬殺了北元可汗孛兒隻斤及其子,以及其他眾多北元文武官員!
“嘶——!”
朝堂上的官員們聞此,個個倒吸冷氣,眼神中滿是震驚!
這他媽的!
如果說上一次真假難辨的捷報是驚雷,
那麽這次關於朱桂的新捷報,無疑是世界的震撼!
朝廷上下都被這捷報震撼不已!
在朱元璋及百官期待又驚愕的目光中,來送塘報的人也在大口喘息。
他是跑來的,十分疲憊。
作為傳遞塘報的人,他既是驛站官也是錦衣衛,此行是受了朱棣的指令。
朱棣用的是八百裏加急!
於是,錦衣衛快馬加鞭,加上朱桂修建鐵路的幫助,
才以最快的速度將朱桂大勝的消息送到了京城應天府!
這錦衣衛稍作平複後,
便展開手中的塘報,當著朱元璋、朱標及文武百官的麵報告起來。
“代王殿下率領五千騎兵,孤軍深入漠北,初試牛刀消滅一草原部落後,
直搗黃龍,向北元王庭進發!”
“隨後,代王殿下大破北元王庭,親手斬殺北元可汗及其子!”
“如今,整個漠北已陷入混亂!”
“北元丞相‘咬住’更欲向大明稱臣,燕王殿下問如何迴應?”
北元丞相的名字,就叫做咬住。
塘報讀畢,
整個朝廷一片寂靜!
安靜之中,所有官員張大了嘴,呆滯地看著那報告的錦衣衛!
片刻後,
朝廷沸騰了!
“怎麽可能?!”
“五千騎兵就滅了北元王庭?還殺了北元可汗?!代王他是怎麽辦到的?”
“如果此戰屬實,代王殿下必將青史留名!”
官員們嘩然議論。
聽到這捷報的所有人,
幾乎有種身在夢中的錯覺!
畢竟,北元可汗父子被斬,漠北大亂,丞相咬住欲降,
每一則消息單拎出來都是爆炸性的新聞!
而今卻一並出現!
更讓人震驚的是,
引發這一切連鎖反應的,很可能是同一個人,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想到這裏,許多削藩派官員頓時麵露絕望!
他們明白,消滅小部落或許有假,但斬殺北元可汗的消息,朱棣必是核實無誤才會報給朱元璋。
也就是說,
朱桂的戰功是真實的!!!
藩王的功績越大,他們的削藩願望就越難以實現!
不少官員已開始瑟瑟發抖!
之前,朱桂在治理藩國上已展現出卓越才華,證明了他在文治方麵的傑出。
可眾人萬萬沒想到,
朱桂在領軍作戰上竟也有驚人的天賦,一出手就斬了北元可汗!
這表明,朱桂文武雙全,幾近完美!
可說是空前絕後!
“小十三攻破北元王庭,斬殺北元可汗,引發漠北大亂,迫使北元丞相投降?”
朱元璋不自覺地重複了一遍,
整個人都懵了!
這樣的赫赫戰功,朱元璋心想,哪怕是由名將藍玉親自掛帥,也未必能打得如此精彩絕倫。
而這般佳績,竟出自從未涉足兵法的朱桂之手,實在令人咋舌!
可以說,朱桂給朱元璋送上了一份巨大的驚喜,讓他再次湧起了“此子頗似我年輕時”的念頭。
一旁站立的朱標,在得知朱桂的輝煌戰果後,臉上複雜的神情中摻雜著喜悅。
朱標原本以為,朱桂僅在治理封地上有所才華,
直至聽了這勝利的捷報,他才驚覺,
年少的朱桂,竟是文武雙全的稀世奇才!
這等資質,堪當國家棟梁!
朱標欣然上前,向朱元璋提議:
“小弟朱桂創下不朽功業,兒臣以為應召其凱旋京城,予以重賞!”
在朱標看來,朱桂率眾立下如此豐功偉績,理當獎賞以激勵士氣,不可冷了勇士們的心。
朱元璋聽後,開懷大笑,連連點頭。
他本就有此意,不僅要賞賜朱桂及其將士,更要重重封賞!
朱元璋步下殿堂,滿麵春風,顯然心情極佳。
隨即,他對滿朝文武笑道:
“不是我自誇,朱桂能親手斬殺北元可汗,這份功績不遜於古代的冠軍侯吧?”
“況且,朱桂僅十七歲,比那位冠軍侯更年輕,未來必能超越前人!”
“因此,朕要設宴盛慶,在應天府為朱桂隆重慶功!”
朱元璋話語中的激動,讓文武百官明白了他的意圖——老朱欲召朱桂迴京!
朱桂立下如此大功後,迴京受封也是情理之中。
於是,官員們紛紛進言:
“微臣以為,代王殿下立下不世之功,應得最豐厚的獎賞!”
“代王此番功績,足可震懾周邊夷狄,功在國家,必須封賞!”
“代王文武雙全,實乃教誨有方之功!臣建議……”
官員們各抒己見,既有為朱桂請功的,也不乏讚美朱元璋決策的。
一時間,前幾日籠罩在大明朝廷上的沉悶,因朱桂捷報的傳來而煙消雲散,
朝堂上下,一片喜慶景象。
正當大明朝廷因朱桂的捷報掀起了轟動,討論著封賞事宜之時,
遠在漠北,朱桂已與朱棣會師。
朱桂率領著四千多疲憊卻意氣風發的親衛,重返朱棣麾下的明軍大營。
燕王朱棣、齊王朱榑、陶光嘯及大將軍傅友德等一眾將領共同走出帥帳,
迎至營外,恭候朱桂的到來。
“斬殺北元可汗的英雄來了!”
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句,朱棣等人精神一振,目光瞬間投向更北方。
隻見遠方,一位白衣少將軍,率領著數千鐵騎,氣勢如虹地向明軍營地馳來。
他驚訝地從龍椅上跳起來!
隨即激動地對來報信的人說:
“你再給朕念一遍那份塘報!”
朱元璋第一時間不敢相信這份塘報的真實性,這戰果太過離奇!
所以他想要再次確認。
不僅是朱元璋茫然,
朱標以及文武百官同樣一臉懵懂!
畢竟不久之前,他們剛收到朱桂平定一小部落的消息。
但因這消息來自降將,
官員中有人信以為真,也有人疑為偽造,爭論不休。
然而,不待此事有定論,
關於朱桂的又一份捷報傳來!
而這次的捷報,比上次消滅小部落的更為驚人!
新捷報宣稱朱桂攻陷了北元王庭,
斬殺了北元可汗孛兒隻斤及其子,以及其他眾多北元文武官員!
“嘶——!”
朝堂上的官員們聞此,個個倒吸冷氣,眼神中滿是震驚!
這他媽的!
如果說上一次真假難辨的捷報是驚雷,
那麽這次關於朱桂的新捷報,無疑是世界的震撼!
朝廷上下都被這捷報震撼不已!
在朱元璋及百官期待又驚愕的目光中,來送塘報的人也在大口喘息。
他是跑來的,十分疲憊。
作為傳遞塘報的人,他既是驛站官也是錦衣衛,此行是受了朱棣的指令。
朱棣用的是八百裏加急!
於是,錦衣衛快馬加鞭,加上朱桂修建鐵路的幫助,
才以最快的速度將朱桂大勝的消息送到了京城應天府!
這錦衣衛稍作平複後,
便展開手中的塘報,當著朱元璋、朱標及文武百官的麵報告起來。
“代王殿下率領五千騎兵,孤軍深入漠北,初試牛刀消滅一草原部落後,
直搗黃龍,向北元王庭進發!”
“隨後,代王殿下大破北元王庭,親手斬殺北元可汗及其子!”
“如今,整個漠北已陷入混亂!”
“北元丞相‘咬住’更欲向大明稱臣,燕王殿下問如何迴應?”
北元丞相的名字,就叫做咬住。
塘報讀畢,
整個朝廷一片寂靜!
安靜之中,所有官員張大了嘴,呆滯地看著那報告的錦衣衛!
片刻後,
朝廷沸騰了!
“怎麽可能?!”
“五千騎兵就滅了北元王庭?還殺了北元可汗?!代王他是怎麽辦到的?”
“如果此戰屬實,代王殿下必將青史留名!”
官員們嘩然議論。
聽到這捷報的所有人,
幾乎有種身在夢中的錯覺!
畢竟,北元可汗父子被斬,漠北大亂,丞相咬住欲降,
每一則消息單拎出來都是爆炸性的新聞!
而今卻一並出現!
更讓人震驚的是,
引發這一切連鎖反應的,很可能是同一個人,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想到這裏,許多削藩派官員頓時麵露絕望!
他們明白,消滅小部落或許有假,但斬殺北元可汗的消息,朱棣必是核實無誤才會報給朱元璋。
也就是說,
朱桂的戰功是真實的!!!
藩王的功績越大,他們的削藩願望就越難以實現!
不少官員已開始瑟瑟發抖!
之前,朱桂在治理藩國上已展現出卓越才華,證明了他在文治方麵的傑出。
可眾人萬萬沒想到,
朱桂在領軍作戰上竟也有驚人的天賦,一出手就斬了北元可汗!
這表明,朱桂文武雙全,幾近完美!
可說是空前絕後!
“小十三攻破北元王庭,斬殺北元可汗,引發漠北大亂,迫使北元丞相投降?”
朱元璋不自覺地重複了一遍,
整個人都懵了!
這樣的赫赫戰功,朱元璋心想,哪怕是由名將藍玉親自掛帥,也未必能打得如此精彩絕倫。
而這般佳績,竟出自從未涉足兵法的朱桂之手,實在令人咋舌!
可以說,朱桂給朱元璋送上了一份巨大的驚喜,讓他再次湧起了“此子頗似我年輕時”的念頭。
一旁站立的朱標,在得知朱桂的輝煌戰果後,臉上複雜的神情中摻雜著喜悅。
朱標原本以為,朱桂僅在治理封地上有所才華,
直至聽了這勝利的捷報,他才驚覺,
年少的朱桂,竟是文武雙全的稀世奇才!
這等資質,堪當國家棟梁!
朱標欣然上前,向朱元璋提議:
“小弟朱桂創下不朽功業,兒臣以為應召其凱旋京城,予以重賞!”
在朱標看來,朱桂率眾立下如此豐功偉績,理當獎賞以激勵士氣,不可冷了勇士們的心。
朱元璋聽後,開懷大笑,連連點頭。
他本就有此意,不僅要賞賜朱桂及其將士,更要重重封賞!
朱元璋步下殿堂,滿麵春風,顯然心情極佳。
隨即,他對滿朝文武笑道:
“不是我自誇,朱桂能親手斬殺北元可汗,這份功績不遜於古代的冠軍侯吧?”
“況且,朱桂僅十七歲,比那位冠軍侯更年輕,未來必能超越前人!”
“因此,朕要設宴盛慶,在應天府為朱桂隆重慶功!”
朱元璋話語中的激動,讓文武百官明白了他的意圖——老朱欲召朱桂迴京!
朱桂立下如此大功後,迴京受封也是情理之中。
於是,官員們紛紛進言:
“微臣以為,代王殿下立下不世之功,應得最豐厚的獎賞!”
“代王此番功績,足可震懾周邊夷狄,功在國家,必須封賞!”
“代王文武雙全,實乃教誨有方之功!臣建議……”
官員們各抒己見,既有為朱桂請功的,也不乏讚美朱元璋決策的。
一時間,前幾日籠罩在大明朝廷上的沉悶,因朱桂捷報的傳來而煙消雲散,
朝堂上下,一片喜慶景象。
正當大明朝廷因朱桂的捷報掀起了轟動,討論著封賞事宜之時,
遠在漠北,朱桂已與朱棣會師。
朱桂率領著四千多疲憊卻意氣風發的親衛,重返朱棣麾下的明軍大營。
燕王朱棣、齊王朱榑、陶光嘯及大將軍傅友德等一眾將領共同走出帥帳,
迎至營外,恭候朱桂的到來。
“斬殺北元可汗的英雄來了!”
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句,朱棣等人精神一振,目光瞬間投向更北方。
隻見遠方,一位白衣少將軍,率領著數千鐵騎,氣勢如虹地向明軍營地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