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特別痛快!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標沒有抱怨工作太多,而是欣然接受任務。
朱標不知道,朱元璋讓他巡視西安,是因為有遷都的考量。
朱標更不知道,這次巡視西安會斷送了他的性命。
然而,整個明朝除了朱桂,再無人知曉朱標的壽命即將走到盡頭!
朱元璋和朱標同樣不知情。
朱元璋甚至還在期待朱標來接班......
這次朱元璋打算把首都搬到西安,主要目的是為了給朱標接班做皇帝鋪路。
因此,朱元璋心裏琢磨著得跟朱標說清楚。
“我讓你去西安轉一圈,有幾個意思,你去的時候最好把這些事情一並解決了。”
朱標一聽老爸這話,立時豎起了耳朵仔細聽。
朱元璋接著往下說:
“頭一樁,西安是秦王的地盤,以前他沒少挨咱們的訓,不知道記性長進了沒。”
“所以你這次去西安府巡視,也是想讓你查查看他到底改沒改錯。”
這位秦王朱樉,排老二,今年三十五,從洪武十一年開始就在西安當土霸王了。
比起才出去不到一年的朱桂,秦王朱樉絕對是老資格的藩王了。
當然,這老資格僅限於資曆和年紀。
但要說到管理藩地的本事,秦王朱樉比朱桂差遠了,連尾巴都追不上。
“兒臣記住了。”
朱標能感受到朱元璋的苦心,馬上拱手應答。
朱元璋輕輕點點頭,又接著講:
“再一個,我想把首都搬到西安,你去那邊考察考察,瞧瞧那地兒現在適合不適合建都城。”
這話讓朱標表情有點驚訝。
畢竟,曆史上遷都是天大的事。
這可是動全身的大動靜,真要遷都,朝廷裏肯定反對聲一片。
因為大臣們的家業多在京城周邊,一旦搬家,他們的利益就會受損。
所以,遷都的事,自然會遭到反對。
但朱標這麽一想,也想到了朱元璋要遷都的理由。
眼下大明的首都設在應天府,經濟上劃算,政治上卻吃虧。
南方的應天府對北方的影響力不夠,對西北和北邊邊疆更是夠不著。
要是這樣放任不管,大明遲早變成個偏安一隅的小朝廷。
朱元璋當初也意識到這個問題。
所以他不顧朝廷上那些反對分封藩王的聲音,把自己的兒子們都打發到邊境,希望能穩定大局。
但把藩王分配到邊境,隻是權宜之計,解決不了應天府地理位置不好的硬傷。
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遷都!
現在朱元璋就想遷都,找個盡量能影響全國的大明城市。
西安就這麽進入了朱元璋的視線。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地處中原要衝,有潼關天險,守得住攻不破。
西安還是漢族的發源地之一,遷都西安能收攏人心。
最重要的是,西安離各地的距離都差不多,擴大了皇城的影響力。
這些信息在朱標的腦海裏過了一遍。
同時,朱標也想到了西安的問題。
“父皇,西安經過唐朝末年和五代的戰亂,皇宮早荒廢了。”
“如果要遷都到長安,就得投大錢搞基礎設施,怕是開銷不菲。”
朱標想到西安可能存在的問題,立馬皺起了眉頭。
“這些我都知道,隻要你考察完了覺得能定都,我可以找老十三借點銀子嘛。”
朱元璋毫不在意地擺擺手,提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朱標聽了臉上苦笑。
朱元璋說借,但從他的樣子看,壓根沒打算還。
況且重建一座城,要達到當首都的標準,那銀子可不是小數目!
保守估計,沒個幾千萬兩銀子下不來!
就算朱桂,也得傾家蕩產!
不過既然朱元璋發話了,朱標也不好反駁,隻能點頭答應。
隨後,朱標離開了。
他先是擬定了明年春耕時怎麽種紅薯和土豆的具體規定。
做完這些,朱標就出發前往西安。
等朱標到達西安,受到文武百官和附近有名望的老人們的出城迎接!
朱標的巡視之旅也就正式開始了!
……
西邊的草原上。
幾個部落的頭頭聚在一起開會。
“明朝也太欺負人了吧?我們明明已經投降,結果還要拆散我們的部落!”
“我的部落也被拆了,再這麽拆,我就沒人了!”
“這招太毒了!我手下那幫人說,明朝支持他們另立新部落,不少人背叛了我,爭著當部落首領呢。”
這些部落高層怨聲載道。
朱桂提出的“多建分權,崇尚佛教控製人口”的策略,現在正在執行中。
草原上自然有一撥人反對。
朱棣的應對辦法很簡單。
罵兩句沒關係,敢跳出來鬧事的,直接砍了,滅族!
朱棣希望通過這種雷厲風行的手段,保證策略實施,然後再花個幾十年上百年,策略中的崇佛思想就能在草原深入人心。
從而徹底消除草原人的侵略性!
不過,草原實在太大,就憑朱棣那幾萬人,根本管不過來。
有些不服朱棣,又打不過朱棣的部落,就往西或更北的地方跑。
現在開會的這幾個部落頭頭,就是往西跑的。
朱棣也沒去追他們。
步子邁太大容易扯著蛋,所以朱棣想著先在迤都附近把兩個政策落實。
然後以迤都為中心,慢慢擴散開來!
在大家罵罵咧咧中,也有人鼓舞士氣:
“朱棣那小子不可能在迤都待一輩子,等他走了,我們再迴迤都!”
“到時候草原還是我們的!”
“我們就能積蓄力量,等明朝虛弱時,再次南下狠狠殺他中原人一頓!”
這話一出,其他草原頭頭紛紛叫好。
“好!這主意不錯!”
“這次明軍殺了我們多少人,我們南下時就得殺十倍的人報複!”
“必須狠狠報複!不然中原人還以為我們好欺負呢!”
草原頭頭們高聲喊著。
通過這些喊話,頭頭們心中的憋屈得以緩解,一個個顯得精神抖擻。
特別痛快!
“其實要殺中原人,也不用非得南下,這附近就有很多中原人等著宰呢。”
人群裏,一個混入草原部落的錦衣衛開口說。
這話一出,草原頭頭們愣了一下,隨後目光都集中到了錦衣衛身上。
朱標不知道,朱元璋讓他巡視西安,是因為有遷都的考量。
朱標更不知道,這次巡視西安會斷送了他的性命。
然而,整個明朝除了朱桂,再無人知曉朱標的壽命即將走到盡頭!
朱元璋和朱標同樣不知情。
朱元璋甚至還在期待朱標來接班......
這次朱元璋打算把首都搬到西安,主要目的是為了給朱標接班做皇帝鋪路。
因此,朱元璋心裏琢磨著得跟朱標說清楚。
“我讓你去西安轉一圈,有幾個意思,你去的時候最好把這些事情一並解決了。”
朱標一聽老爸這話,立時豎起了耳朵仔細聽。
朱元璋接著往下說:
“頭一樁,西安是秦王的地盤,以前他沒少挨咱們的訓,不知道記性長進了沒。”
“所以你這次去西安府巡視,也是想讓你查查看他到底改沒改錯。”
這位秦王朱樉,排老二,今年三十五,從洪武十一年開始就在西安當土霸王了。
比起才出去不到一年的朱桂,秦王朱樉絕對是老資格的藩王了。
當然,這老資格僅限於資曆和年紀。
但要說到管理藩地的本事,秦王朱樉比朱桂差遠了,連尾巴都追不上。
“兒臣記住了。”
朱標能感受到朱元璋的苦心,馬上拱手應答。
朱元璋輕輕點點頭,又接著講:
“再一個,我想把首都搬到西安,你去那邊考察考察,瞧瞧那地兒現在適合不適合建都城。”
這話讓朱標表情有點驚訝。
畢竟,曆史上遷都是天大的事。
這可是動全身的大動靜,真要遷都,朝廷裏肯定反對聲一片。
因為大臣們的家業多在京城周邊,一旦搬家,他們的利益就會受損。
所以,遷都的事,自然會遭到反對。
但朱標這麽一想,也想到了朱元璋要遷都的理由。
眼下大明的首都設在應天府,經濟上劃算,政治上卻吃虧。
南方的應天府對北方的影響力不夠,對西北和北邊邊疆更是夠不著。
要是這樣放任不管,大明遲早變成個偏安一隅的小朝廷。
朱元璋當初也意識到這個問題。
所以他不顧朝廷上那些反對分封藩王的聲音,把自己的兒子們都打發到邊境,希望能穩定大局。
但把藩王分配到邊境,隻是權宜之計,解決不了應天府地理位置不好的硬傷。
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遷都!
現在朱元璋就想遷都,找個盡量能影響全國的大明城市。
西安就這麽進入了朱元璋的視線。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地處中原要衝,有潼關天險,守得住攻不破。
西安還是漢族的發源地之一,遷都西安能收攏人心。
最重要的是,西安離各地的距離都差不多,擴大了皇城的影響力。
這些信息在朱標的腦海裏過了一遍。
同時,朱標也想到了西安的問題。
“父皇,西安經過唐朝末年和五代的戰亂,皇宮早荒廢了。”
“如果要遷都到長安,就得投大錢搞基礎設施,怕是開銷不菲。”
朱標想到西安可能存在的問題,立馬皺起了眉頭。
“這些我都知道,隻要你考察完了覺得能定都,我可以找老十三借點銀子嘛。”
朱元璋毫不在意地擺擺手,提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朱標聽了臉上苦笑。
朱元璋說借,但從他的樣子看,壓根沒打算還。
況且重建一座城,要達到當首都的標準,那銀子可不是小數目!
保守估計,沒個幾千萬兩銀子下不來!
就算朱桂,也得傾家蕩產!
不過既然朱元璋發話了,朱標也不好反駁,隻能點頭答應。
隨後,朱標離開了。
他先是擬定了明年春耕時怎麽種紅薯和土豆的具體規定。
做完這些,朱標就出發前往西安。
等朱標到達西安,受到文武百官和附近有名望的老人們的出城迎接!
朱標的巡視之旅也就正式開始了!
……
西邊的草原上。
幾個部落的頭頭聚在一起開會。
“明朝也太欺負人了吧?我們明明已經投降,結果還要拆散我們的部落!”
“我的部落也被拆了,再這麽拆,我就沒人了!”
“這招太毒了!我手下那幫人說,明朝支持他們另立新部落,不少人背叛了我,爭著當部落首領呢。”
這些部落高層怨聲載道。
朱桂提出的“多建分權,崇尚佛教控製人口”的策略,現在正在執行中。
草原上自然有一撥人反對。
朱棣的應對辦法很簡單。
罵兩句沒關係,敢跳出來鬧事的,直接砍了,滅族!
朱棣希望通過這種雷厲風行的手段,保證策略實施,然後再花個幾十年上百年,策略中的崇佛思想就能在草原深入人心。
從而徹底消除草原人的侵略性!
不過,草原實在太大,就憑朱棣那幾萬人,根本管不過來。
有些不服朱棣,又打不過朱棣的部落,就往西或更北的地方跑。
現在開會的這幾個部落頭頭,就是往西跑的。
朱棣也沒去追他們。
步子邁太大容易扯著蛋,所以朱棣想著先在迤都附近把兩個政策落實。
然後以迤都為中心,慢慢擴散開來!
在大家罵罵咧咧中,也有人鼓舞士氣:
“朱棣那小子不可能在迤都待一輩子,等他走了,我們再迴迤都!”
“到時候草原還是我們的!”
“我們就能積蓄力量,等明朝虛弱時,再次南下狠狠殺他中原人一頓!”
這話一出,其他草原頭頭紛紛叫好。
“好!這主意不錯!”
“這次明軍殺了我們多少人,我們南下時就得殺十倍的人報複!”
“必須狠狠報複!不然中原人還以為我們好欺負呢!”
草原頭頭們高聲喊著。
通過這些喊話,頭頭們心中的憋屈得以緩解,一個個顯得精神抖擻。
特別痛快!
“其實要殺中原人,也不用非得南下,這附近就有很多中原人等著宰呢。”
人群裏,一個混入草原部落的錦衣衛開口說。
這話一出,草原頭頭們愣了一下,隨後目光都集中到了錦衣衛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