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連怎麽具體操作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畢竟是幫殿下解決陛下的考核問題,而且考核的贏家有機會成為大明的儲君!
要是能搭上朱桂這條線,將來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微臣有個想法!”
這時,一個身材消瘦的官員走上前,拱手道。
“哦,請講。”
朱桂點點頭。
雖然朱桂對改革寶鈔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但他還是願意聽聽別人的看法。
或許能從中得到些補充。
那消瘦的官員馬上說道:
“之前大明寶鈔逐漸失去百姓信任,究其根本,在於濫發和沒有與有價值的東西掛鉤。”
“因此,微臣認為,大同府要改革寶鈔,首先應讓新寶鈔與金銀掛鉤!”
聽了這話,朱桂嘴角微微抽動。
這人純粹在說廢話!
貨幣和金銀掛鉤的好處,誰都知道。
但是貨幣的需求量巨大,大同府哪有那麽多金銀儲備來掛鉤呢?
“說得好。”
朱桂給出了評價。
沒等那瘦削官員樂嗬起來,朱桂又補了一句:
“不過這想法不太現實,新寶鈔和金銀互相換沒問題,但要是用來掛鉤,咱們的金銀可不夠分量。”
瘦削官員的臉色頓時凝固了。
接著,另一位官員獻策道:
“殿下,用煤炭來掛鉤新寶鈔怎麽樣?大同府別的不多,就是煤炭充足!”
朱桂無奈地說:
“冬天煤炭熱銷,夏天呢?價格上下波動大,又不是日常必需,不適合拿來掛鉤。”
官員們一聽,頓時感到頭大如鬥。
看來在這偏遠的大同府裏,找個適合新寶鈔的掛鉤物還真不容易。
正當官員們絞盡腦汁之際,朱桂悠悠開口:
“你們覺得,我那工業區生產的東西,適不適合用來掛鉤新寶鈔呢?”
此話一出,在場官員們腦中仿佛靈光一閃!
眼睛都亮了起來!
“用工業區的產品掛鉤?這主意好!”
“確實高明!工業區的那些商品現在供不應求,若新寶鈔能和它們掛上鉤,肯定不會像舊寶鈔那樣快速貶值!”
“這掛鉤物品太完美了!工業區的產品唯有殿下能製造,殿下隨時能調控新寶鈔的價值!”
官員們連連驚歎。
都覺得用新寶鈔和工業區產品掛鉤是一招高棋!
但也有人皺起了眉頭:
“掛鉤物雖好,但這又引出了新問題!”
“殿下的新寶鈔一出,難免有人會偽造,到時候不僅百姓因害怕收到假鈔而不願接受新寶鈔,甚至可能讓整個改革功虧一簣!”
此言一出,其他官員也隨之眉頭緊鎖。
偽造貨幣的問題曆來難以根除。
市麵上已有不少大明寶鈔的假幣流通。
盡管朝廷對此嚴懲不貸,製假者一經發現便處極刑,但由於利益巨大,仍有人不惜以身試法。
如今朱桂要用工業品和新寶鈔掛鉤,大同府的新寶鈔很可能成為明朝貨幣的明星。
價值高,價格穩定,成為偽造者的靶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想到這裏,負責治安的縣丞立馬厲聲道:
“殿下放心!誰敢偽造大同府新寶鈔,下官定會挖地三尺也要將其捉拿歸案!”
縣丞的想法直接明了。
既然偽造事件層出不窮,那就主動出擊,露頭就打!
其他大同府官員也紛紛表示:
“我們也全力協助縣丞大人,嚴查製假者,確保改革寶鈔順利進行!”
麵對這一片忠心耿耿,朱桂隻能苦笑:
“這事也不用大家操心了,我剛設計了一種驗鈔機,從裏麵出來的錢無人能仿造。”
此言一出,官員們滿臉驚訝。
這唱的是哪一出?
我們不是來給朱桂出主意的嗎?
怎麽連防偽措施朱桂都預備好了?
這情況似乎不對勁啊!
如果所有事朱桂都考慮周全,那豈不是顯得他們這群大同府的官員無能?
這時,一位老者為顯示他們的價值,開口道:
“既然是殿下對假鈔早有準備,下官也就放心了。不過,下官還有個建議。”
“下官認為要加速新寶鈔流通,應在大同府開設錢莊,方便百姓。”
在老者看來,這建議中規中矩但易被忽略,提出也算展現了自己的價值。
朱桂微微點頭:
“嗯,這事我也考慮過了,錢莊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大同錢莊。”
???
老者瞬間愣住。
怎麽又準備好了?
但我還有另一條建議!
“既然殿下連這個也想到了,那下官還有一議,新寶鈔發行務必審慎!”
“如果殿下隻因新寶鈔值錢就大量發行,改革必然失敗。”
老者幾乎是咬牙切齒說出,這些都是他的經驗之談,料想年輕朱桂不可能知曉!
朱桂依舊點頭:
“這個我明白,老寶鈔的教訓擺在那裏。”
又明白了?
老者聽後,幾乎呆若木雞。
這是玩哪出?
代王明明什麽都知道,為何代王妃還要他們來出主意?
目的何在?
老者與其他官員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桑婉柔!
一時之間,他們懷疑桑婉柔在拿他們尋開心!
朱桂懶得理會這些情緒波動。
他轉身寫下改革寶鈔的具體章程,交予麵前官員,並下令:
“改革寶鈔就按這份章程執行吧。”
聽到這話,大同府的官員們徹底懵了!
原來朱桂真的萬事俱備!
這一刻,他們體會到了差距!
隨後,官員們無話可說!
朱桂的地位和能力都遠超他們!
除了年齡,自己這些官員竟無一能及朱桂!
又能怎麽辦?
隻好接受現實!
有官員暗暗決定,既然代王朱桂對待公務如此認真,他們也不能鬆懈!
要更拚命地“內卷”起來!
至少要做個對大同府有用的人!
否則等朱桂將大同府發展起來,他們這些落伍的官員,很可能會被淘汰!
緊迫感縈繞在每個大同府官員心頭!
隨即,眾人拿著朱桂製定的章程,立即著手改革大明寶鈔。
同時,為了彌補未能提出有效建議的羞愧,這群官員決定實行“九九六”工作製,全力推動寶鈔改革!
官員散去後,桑婉柔臉上有些尷尬。
先前聽說朱元璋設置了考核,考核內容還是改革寶鈔這般重大事項。
要是能搭上朱桂這條線,將來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微臣有個想法!”
這時,一個身材消瘦的官員走上前,拱手道。
“哦,請講。”
朱桂點點頭。
雖然朱桂對改革寶鈔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但他還是願意聽聽別人的看法。
或許能從中得到些補充。
那消瘦的官員馬上說道:
“之前大明寶鈔逐漸失去百姓信任,究其根本,在於濫發和沒有與有價值的東西掛鉤。”
“因此,微臣認為,大同府要改革寶鈔,首先應讓新寶鈔與金銀掛鉤!”
聽了這話,朱桂嘴角微微抽動。
這人純粹在說廢話!
貨幣和金銀掛鉤的好處,誰都知道。
但是貨幣的需求量巨大,大同府哪有那麽多金銀儲備來掛鉤呢?
“說得好。”
朱桂給出了評價。
沒等那瘦削官員樂嗬起來,朱桂又補了一句:
“不過這想法不太現實,新寶鈔和金銀互相換沒問題,但要是用來掛鉤,咱們的金銀可不夠分量。”
瘦削官員的臉色頓時凝固了。
接著,另一位官員獻策道:
“殿下,用煤炭來掛鉤新寶鈔怎麽樣?大同府別的不多,就是煤炭充足!”
朱桂無奈地說:
“冬天煤炭熱銷,夏天呢?價格上下波動大,又不是日常必需,不適合拿來掛鉤。”
官員們一聽,頓時感到頭大如鬥。
看來在這偏遠的大同府裏,找個適合新寶鈔的掛鉤物還真不容易。
正當官員們絞盡腦汁之際,朱桂悠悠開口:
“你們覺得,我那工業區生產的東西,適不適合用來掛鉤新寶鈔呢?”
此話一出,在場官員們腦中仿佛靈光一閃!
眼睛都亮了起來!
“用工業區的產品掛鉤?這主意好!”
“確實高明!工業區的那些商品現在供不應求,若新寶鈔能和它們掛上鉤,肯定不會像舊寶鈔那樣快速貶值!”
“這掛鉤物品太完美了!工業區的產品唯有殿下能製造,殿下隨時能調控新寶鈔的價值!”
官員們連連驚歎。
都覺得用新寶鈔和工業區產品掛鉤是一招高棋!
但也有人皺起了眉頭:
“掛鉤物雖好,但這又引出了新問題!”
“殿下的新寶鈔一出,難免有人會偽造,到時候不僅百姓因害怕收到假鈔而不願接受新寶鈔,甚至可能讓整個改革功虧一簣!”
此言一出,其他官員也隨之眉頭緊鎖。
偽造貨幣的問題曆來難以根除。
市麵上已有不少大明寶鈔的假幣流通。
盡管朝廷對此嚴懲不貸,製假者一經發現便處極刑,但由於利益巨大,仍有人不惜以身試法。
如今朱桂要用工業品和新寶鈔掛鉤,大同府的新寶鈔很可能成為明朝貨幣的明星。
價值高,價格穩定,成為偽造者的靶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想到這裏,負責治安的縣丞立馬厲聲道:
“殿下放心!誰敢偽造大同府新寶鈔,下官定會挖地三尺也要將其捉拿歸案!”
縣丞的想法直接明了。
既然偽造事件層出不窮,那就主動出擊,露頭就打!
其他大同府官員也紛紛表示:
“我們也全力協助縣丞大人,嚴查製假者,確保改革寶鈔順利進行!”
麵對這一片忠心耿耿,朱桂隻能苦笑:
“這事也不用大家操心了,我剛設計了一種驗鈔機,從裏麵出來的錢無人能仿造。”
此言一出,官員們滿臉驚訝。
這唱的是哪一出?
我們不是來給朱桂出主意的嗎?
怎麽連防偽措施朱桂都預備好了?
這情況似乎不對勁啊!
如果所有事朱桂都考慮周全,那豈不是顯得他們這群大同府的官員無能?
這時,一位老者為顯示他們的價值,開口道:
“既然是殿下對假鈔早有準備,下官也就放心了。不過,下官還有個建議。”
“下官認為要加速新寶鈔流通,應在大同府開設錢莊,方便百姓。”
在老者看來,這建議中規中矩但易被忽略,提出也算展現了自己的價值。
朱桂微微點頭:
“嗯,這事我也考慮過了,錢莊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大同錢莊。”
???
老者瞬間愣住。
怎麽又準備好了?
但我還有另一條建議!
“既然殿下連這個也想到了,那下官還有一議,新寶鈔發行務必審慎!”
“如果殿下隻因新寶鈔值錢就大量發行,改革必然失敗。”
老者幾乎是咬牙切齒說出,這些都是他的經驗之談,料想年輕朱桂不可能知曉!
朱桂依舊點頭:
“這個我明白,老寶鈔的教訓擺在那裏。”
又明白了?
老者聽後,幾乎呆若木雞。
這是玩哪出?
代王明明什麽都知道,為何代王妃還要他們來出主意?
目的何在?
老者與其他官員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桑婉柔!
一時之間,他們懷疑桑婉柔在拿他們尋開心!
朱桂懶得理會這些情緒波動。
他轉身寫下改革寶鈔的具體章程,交予麵前官員,並下令:
“改革寶鈔就按這份章程執行吧。”
聽到這話,大同府的官員們徹底懵了!
原來朱桂真的萬事俱備!
這一刻,他們體會到了差距!
隨後,官員們無話可說!
朱桂的地位和能力都遠超他們!
除了年齡,自己這些官員竟無一能及朱桂!
又能怎麽辦?
隻好接受現實!
有官員暗暗決定,既然代王朱桂對待公務如此認真,他們也不能鬆懈!
要更拚命地“內卷”起來!
至少要做個對大同府有用的人!
否則等朱桂將大同府發展起來,他們這些落伍的官員,很可能會被淘汰!
緊迫感縈繞在每個大同府官員心頭!
隨即,眾人拿著朱桂製定的章程,立即著手改革大明寶鈔。
同時,為了彌補未能提出有效建議的羞愧,這群官員決定實行“九九六”工作製,全力推動寶鈔改革!
官員散去後,桑婉柔臉上有些尷尬。
先前聽說朱元璋設置了考核,考核內容還是改革寶鈔這般重大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