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真假摻半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一聽朱桂提請示的事,立刻笑道:
“這種事兒還請示什麽?你覺得可行,就放手去做,在商貿事務上,我給你自由行事的權限。”
聽了老朱給朱桂的特權,眾臣的眼瞳都不由自主地收縮了一下!
雖然隻是商貿上的權力,但這已充分顯示出老朱對朱桂的寵愛之深!
“若單是商貿之事,確實無需勞煩父皇,隻是西域與中原斷絕往來已久,直接派遣商隊恐難保安全,未來交易也隨時可能遭遇劫掠。”
“所以,孩兒懇請父皇準許大同府在西域設置駐軍,隻要有大明的軍隊在當地,商貿活動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朱桂緩緩道出了自己此行真正的請示目的。
對現在的朱桂而言,賺錢倒是其次,確保穩定安全並擴大影響力才是首要的。
西域小國林立,雖然對大明構不成威脅,但摧毀一支商隊,破壞貿易還是輕而易舉的。
為確保西域乃至整個陸上絲綢之路的安全,朱桂這才提出了駐軍的想法。
不過,要在國外部署軍隊,自然要征得朱元璋的同意,因此朱桂前來請示。
至於西域小國是否同意大明駐軍,朱桂並不在意。
在他看來,沒直接用軍隊去搶他們,而是願意與他們做買賣,自己已經相當“文明”了。
“為了做生意,要在西域駐軍?”
朱元璋聽到朱桂這一想法,當下愣住。
其他官員的臉上更是寫滿了難以置信!
這位親王殿下,考慮問題真是滴水不漏啊!
剛才還在為整個大明規劃國策,轉頭就連自己做生意的小事兒,都安排得如此周全!
朱桂竟然打算直接在西域駐紮軍隊!
一旦大明駐軍,西域那些小國誰還敢動商隊的腦筋?
到時候,朱桂工業區裏的各種工業製品,以及中原的茶葉、絲綢和瓷器,對西域各國本土產品簡直就是碾壓!
大明將借此掠奪西域各國的財富!
到時候,無需大動幹戈,單憑商業手段就能征服西域各國!
“此計甚妙!末將願派部下將領前去西域各國駐守,還望陛下和殿下恩準!”
藍玉第一個站出來表示讚同。
盡管藍玉對商貿不太在行,但他一眼就看出海外駐軍大有油水可撈,於是迫不及待地表示支持!
“此事就不必勞煩涼國公了。”
朱元璋先是婉拒了藍玉,然後望著朱桂笑道:
“我想,你的打算是讓大同府你自己的親衛隊去西域駐軍吧?”
朱桂剛想含糊其辭,卻被朱元璋抬手打斷:
“不用說了,你的小心思我不聽,我現在告訴你,我批準了,大同府的軍隊可以去西域各國駐守,其他府縣乃至朝廷不會派一兵一卒。”
這話一出口,實則是朱元璋對朱桂的巨大妥協!
按理說,即便要駐軍,也應是大明官方出麵,至少也該有朝廷監督...
但現在,朱元璋徹底授權給了朱桂!
海外駐軍的事宜,老朱給予了朱桂全權決定的權力!
對老朱而言,這也算是對之前未能給予朱桂應有封賞的一種補償。
朱元璋的命令一下,朱桂自是喜出望外:
“謝父皇!”
至此,朱元璋微笑著點頭:
“今日議到這兒吧,小十三,你跟我一起去看標兒。”
說完,朱元璋起身離席。
得知要去探望朱標,朱桂眼中閃過一絲遺憾,隨即緊跟老朱而去。
兩人走後不久,朝堂內爆發出一片熱議。
“這親王不簡單啊!”
首先,右都禦史淩漢讚歎道。
這一下,好像捅了馬蜂窩,官員們的話匣子全打開了。
刑部的副部長趙勉也跟著點點頭,說:
“就剛剛代王拿出來的世界地圖、蒸汽船,還有國外軍隊那些招數,怕是沒幾個藩王能比得上吧!”
大理寺的最高長官張庭蘭有點疑惑,問道:
“你們說,這些東西會不會不是代王自己想的,而是他手下幕僚的主意呢?”
右少卿趙和一聽,立刻嗤笑一聲:
“都說良禽擇木而棲,如果代王的手下真有這麽厲害,那隻能說明代王本人也不是凡人啊!”
“再說了,你們覺不覺得,這些主意可能是代王自己想出來的,而不是幕僚的呢?”
這話一出,朝堂上下所有官員都驚呆了!
因為他們自己也知道,這事兒自己幹不來!
能像朱桂這樣,拿出這麽多超常手段的,肯定不是一般人,簡直是妖怪級別的存在!
這時,官員們才恍然大悟,為啥大同府能發展得這麽快。
原來,主管大同府的代王朱桂,竟是這樣一個絕頂聰明的人!
這樣的人,隨便治理一個地方,估計都能讓它飛速發展起來!
官員們的腦子裏亂糟糟的,藍玉和楊靖則忙著給各自的隊伍打氣。
他們誰也不想在接下來的國策比拚中輸掉!
接著,又有消息傳了出來——
朱桂打算重開陸上絲綢之路!
整個明朝的商人們聽了,眼睛都紅了!
畢竟,要是真能把陸上絲綢之路打通,就意味著多了一個賣東西的地方,他們的錢包也會更鼓!
緊接著,又傳來一個消息——
明朝還要開通海上絲綢之路!
這下,明朝的商人們簡直樂瘋了!
既有陸上絲綢之路,又有海上絲綢之路,賺錢的機會那不是多多了嗎!
別說現在是十抽一的稅率,就算是十抽五,隻要這兩條路通了,商人們也樂意去做!
正當這兩條絲綢之路的消息在明朝快速傳播時,朱桂和朱元璋兩人來到了太子府。
路上,朱元璋聊起了往事。
“說起上次考核改鈔的事,你是不是聽說過有2.7儲君獎賞的傳言,贏了之後也沒見你問這個。”
一聽這話,朱桂樂了。
他知道這儲君獎賞的傳言是老朱設的套,所以贏了之後根本就沒提。
沒想到朱元璋沒忍住,還是問了出來。
於是,朱桂便裝模作樣地說:
“儲君獎賞的事隻是傳言,父皇從未親口說過,兒子也不敢當真,自然也就沒提。”
“再說,現在大哥還健在,我們這些弟弟要是就為了儲君的位置爭起來,豈不是讓全天下的人都看笑話?”
“這種事兒還請示什麽?你覺得可行,就放手去做,在商貿事務上,我給你自由行事的權限。”
聽了老朱給朱桂的特權,眾臣的眼瞳都不由自主地收縮了一下!
雖然隻是商貿上的權力,但這已充分顯示出老朱對朱桂的寵愛之深!
“若單是商貿之事,確實無需勞煩父皇,隻是西域與中原斷絕往來已久,直接派遣商隊恐難保安全,未來交易也隨時可能遭遇劫掠。”
“所以,孩兒懇請父皇準許大同府在西域設置駐軍,隻要有大明的軍隊在當地,商貿活動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朱桂緩緩道出了自己此行真正的請示目的。
對現在的朱桂而言,賺錢倒是其次,確保穩定安全並擴大影響力才是首要的。
西域小國林立,雖然對大明構不成威脅,但摧毀一支商隊,破壞貿易還是輕而易舉的。
為確保西域乃至整個陸上絲綢之路的安全,朱桂這才提出了駐軍的想法。
不過,要在國外部署軍隊,自然要征得朱元璋的同意,因此朱桂前來請示。
至於西域小國是否同意大明駐軍,朱桂並不在意。
在他看來,沒直接用軍隊去搶他們,而是願意與他們做買賣,自己已經相當“文明”了。
“為了做生意,要在西域駐軍?”
朱元璋聽到朱桂這一想法,當下愣住。
其他官員的臉上更是寫滿了難以置信!
這位親王殿下,考慮問題真是滴水不漏啊!
剛才還在為整個大明規劃國策,轉頭就連自己做生意的小事兒,都安排得如此周全!
朱桂竟然打算直接在西域駐紮軍隊!
一旦大明駐軍,西域那些小國誰還敢動商隊的腦筋?
到時候,朱桂工業區裏的各種工業製品,以及中原的茶葉、絲綢和瓷器,對西域各國本土產品簡直就是碾壓!
大明將借此掠奪西域各國的財富!
到時候,無需大動幹戈,單憑商業手段就能征服西域各國!
“此計甚妙!末將願派部下將領前去西域各國駐守,還望陛下和殿下恩準!”
藍玉第一個站出來表示讚同。
盡管藍玉對商貿不太在行,但他一眼就看出海外駐軍大有油水可撈,於是迫不及待地表示支持!
“此事就不必勞煩涼國公了。”
朱元璋先是婉拒了藍玉,然後望著朱桂笑道:
“我想,你的打算是讓大同府你自己的親衛隊去西域駐軍吧?”
朱桂剛想含糊其辭,卻被朱元璋抬手打斷:
“不用說了,你的小心思我不聽,我現在告訴你,我批準了,大同府的軍隊可以去西域各國駐守,其他府縣乃至朝廷不會派一兵一卒。”
這話一出口,實則是朱元璋對朱桂的巨大妥協!
按理說,即便要駐軍,也應是大明官方出麵,至少也該有朝廷監督...
但現在,朱元璋徹底授權給了朱桂!
海外駐軍的事宜,老朱給予了朱桂全權決定的權力!
對老朱而言,這也算是對之前未能給予朱桂應有封賞的一種補償。
朱元璋的命令一下,朱桂自是喜出望外:
“謝父皇!”
至此,朱元璋微笑著點頭:
“今日議到這兒吧,小十三,你跟我一起去看標兒。”
說完,朱元璋起身離席。
得知要去探望朱標,朱桂眼中閃過一絲遺憾,隨即緊跟老朱而去。
兩人走後不久,朝堂內爆發出一片熱議。
“這親王不簡單啊!”
首先,右都禦史淩漢讚歎道。
這一下,好像捅了馬蜂窩,官員們的話匣子全打開了。
刑部的副部長趙勉也跟著點點頭,說:
“就剛剛代王拿出來的世界地圖、蒸汽船,還有國外軍隊那些招數,怕是沒幾個藩王能比得上吧!”
大理寺的最高長官張庭蘭有點疑惑,問道:
“你們說,這些東西會不會不是代王自己想的,而是他手下幕僚的主意呢?”
右少卿趙和一聽,立刻嗤笑一聲:
“都說良禽擇木而棲,如果代王的手下真有這麽厲害,那隻能說明代王本人也不是凡人啊!”
“再說了,你們覺不覺得,這些主意可能是代王自己想出來的,而不是幕僚的呢?”
這話一出,朝堂上下所有官員都驚呆了!
因為他們自己也知道,這事兒自己幹不來!
能像朱桂這樣,拿出這麽多超常手段的,肯定不是一般人,簡直是妖怪級別的存在!
這時,官員們才恍然大悟,為啥大同府能發展得這麽快。
原來,主管大同府的代王朱桂,竟是這樣一個絕頂聰明的人!
這樣的人,隨便治理一個地方,估計都能讓它飛速發展起來!
官員們的腦子裏亂糟糟的,藍玉和楊靖則忙著給各自的隊伍打氣。
他們誰也不想在接下來的國策比拚中輸掉!
接著,又有消息傳了出來——
朱桂打算重開陸上絲綢之路!
整個明朝的商人們聽了,眼睛都紅了!
畢竟,要是真能把陸上絲綢之路打通,就意味著多了一個賣東西的地方,他們的錢包也會更鼓!
緊接著,又傳來一個消息——
明朝還要開通海上絲綢之路!
這下,明朝的商人們簡直樂瘋了!
既有陸上絲綢之路,又有海上絲綢之路,賺錢的機會那不是多多了嗎!
別說現在是十抽一的稅率,就算是十抽五,隻要這兩條路通了,商人們也樂意去做!
正當這兩條絲綢之路的消息在明朝快速傳播時,朱桂和朱元璋兩人來到了太子府。
路上,朱元璋聊起了往事。
“說起上次考核改鈔的事,你是不是聽說過有2.7儲君獎賞的傳言,贏了之後也沒見你問這個。”
一聽這話,朱桂樂了。
他知道這儲君獎賞的傳言是老朱設的套,所以贏了之後根本就沒提。
沒想到朱元璋沒忍住,還是問了出來。
於是,朱桂便裝模作樣地說:
“儲君獎賞的事隻是傳言,父皇從未親口說過,兒子也不敢當真,自然也就沒提。”
“再說,現在大哥還健在,我們這些弟弟要是就為了儲君的位置爭起來,豈不是讓全天下的人都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