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會不會是真的?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樣的鐵疙瘩,換作這世上任何人,恐怕都抬不動!
然而,
朱桂卻能讓這麽重的鐵疙瘩飛起來!
這已經超出了朱元璋的認知範疇了!
“二虎,你再給我說詳細點?”
“大同府那邊到底怎麽迴事?”
朱元璋實在想不出,便問起錦衣衛首領二虎來。
如果不是國事纏身,
老朱真想直接坐火車去大同府,親眼見識一下朱桂這最新的神奇玩意兒!
“陛下,微臣也不太清楚。”
二虎臉上帶著苦笑。
畢竟二虎一直貼身侍奉朱元璋,最近並沒去過大同府。
朱元璋想象不出,二虎自然也想象不到。
就算手下錦衣衛匯報了現場情況,二虎還是難以想象當時的景象。
在這種情況下,二虎根本無法向朱元璋準確描述當時的情景。
“雖然我不清楚具體情況,但當時有個錦衣衛在場。”
“他可以給陛下解釋清楚。”
正當朱元璋神情失落時,
二虎補充道。
“快!把他叫進來!”
朱元璋一聽,頓時喜形於色。
二虎見狀,便朝殿外喊道:
“進來吧,陛下想聽聽當時的情況。”
話音剛落,
一名穿著錦衣衛製服的小兵小跑進來。
這錦衣衛小兵不敢直視朱元璋,低頭匆匆跑進來,還想向朱元璋行大禮。
不過被朱元璋攔住了:
“繁文縟節就免了!”
“快說說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麽?”
老朱急不可耐地想知道詳情!
要是聽不到,他今晚恐怕都睡不安穩。
“謝陛下!”
進來的錦衣衛連忙拱手行禮。
這位錦衣衛當時就在飛機製造廠,
親眼目睹了朱桂調試設備,以及在眾人的驚歎中,帶著三萬斤鐵疙瘩升空的場景!
此外,
桑儀和工坊老板們的嘲笑,以及後來朱桂真正起飛後,王策等人挽迴顏麵的場景,
他也全看在眼裏。
這位錦衣衛就像一台無聲的攝像機,記錄下了現場的一切。
而現在,這台“人肉攝像機”正被要求迴放錄像。
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錦衣衛開口道:
“當時,代王花了數月時間,終於打造出第一架飛機,代王將其命名為‘代王號’!”
“‘代王號’長約三十米,高約十米,兩側翼展各約五米,總重量達到了三萬一千八百五十六斤!”
錦衣衛對飛機的各項數據如數家珍。
作為以搜集情報著稱的錦衣衛,查到這些基本信息並不難。
錦衣衛剛說完這些,
老朱的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
他腦海裏迴響著錦衣衛報出的數據。
長三十米!
高十米!
兩側各五米!
總重量三萬一千八百五十六斤!!
“嘶——!”
老朱倒吸一口冷氣,滿臉驚駭!
朱桂竟然造出了這麽個怪獸?!
更讓人震驚的是,
他還讓這怪獸飛了起來!!
“接著說!”
老朱強壓住內心的震撼,沉聲道。
他現在迫切想知道,這三萬多斤的鐵疙瘩究竟是怎麽飛起來的!
“後來,代王殿下獨自一人在飛機的駕駛艙裏,不知道在鼓搗什麽。”
“代王殿下擺弄了半天後,那飛機就開始動了!”
“飛機像火車一樣,在地上快速行駛。”
“但與火車不同的是,那飛機跑著跑著就飛了起來,隨後代王駕駛著飛機在天空中四處翱翔。”
錦衣衛原原本本地描述了他所見到的一切。
朱元璋聽得一臉茫然。
什麽情況?
三萬多斤的鐵疙瘩跑著跑著就飛了?!
老朱試著在腦海裏構建那個畫麵。
就算飛機有長長的機身,那也應該是跑吧?
怎麽可能飛?
難道這飛機還有像鳥那樣的翅膀?
“你確定那飛機是跑著跑著就飛起來的?”
“沒有別的輔助工具嗎?!”
朱元璋滿麵疑惑,不解地看著錦衣衛問道。
那錦衣衛聞言,努力在腦海中搜尋更多信息,
卻發現實在找不到更多線索!
“報告陛下,根據微臣當時的觀察情況來說,”
“代王殿下做的那玩意兒,就是在地上跑著跑著,嗖的一下就飛上天了,沒別的輔助工具啥的。”
錦衣衛一五一十地匯報著。
這可讓朱元璋更頭疼了!
沒有輔助工具就能飛?
難不成真是跑著跑著就上天了?
但這事兒怎麽可能成真?
老朱絞盡腦汁也想不出這到底是咋迴事。
“二虎,你說說看,跑著跑著飛起來這事兒可能嗎?”
朱元璋自己想不通,便轉頭問錦衣衛頭子二虎。
二虎也是一臉茫然。
他努力想了想,實在想象不出幾萬斤重的鐵疙瘩是怎麽跑著跑著就飛天的。
除非是神話故事裏的橋段!
“迴陛下,微臣也不清楚啊!”
二虎實誠地迴答。
對他而言,別說幾萬斤的東西飛起來,就連挪動一下都不可能!
至於朱桂是怎麽做到的,
二虎也摸不著頭腦。
見二虎和自己一樣懵,
老朱也隻能歎氣。
想不明白就算了,
老朱決定先把這疑惑放一放。
“小十三這小子,鬼主意就是多。”
“咱們想破頭都想不出來的,他倒辦成了。”
朱元璋邊笑邊數落了朱桂一句。
不過老朱臉上滿是欣慰,
朱桂這又是整出個神器來啊!
“先不管它是怎麽飛的,”
“反正它飛起來了,對吧?”
為了保險,朱元璋還是向錦衣衛確認了一遍。
“迴陛下!”
“飛機確實是飛起來了!這是我親眼所見!”
錦衣衛連忙打包票。
這讓朱元璋鬆了口氣。
具體怎麽飛起來的暫時不清楚也無所謂,
反正目前看來,確實飛了就行!
“飛機飛起來了,”
“而這飛機……”
隨即,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了這飛機的來曆。
按之前的說法,
是西域使團來訪時,朱桂現場領悟出的飛機製造法。
起初,朱元璋覺得這飛機製造法很可能是朱桂糊弄西域使團的把戲。
這種編的故事,老朱當時也沒當迴事。
但現在,朱桂真做出了飛機,還在眾人眼皮底下讓它飛了起來。
這讓朱元璋開始認真琢磨起來。
朱桂之前說的,通過實行九九六工作製領悟,從而得到神器製造方法的這一套.
然而,
朱桂卻能讓這麽重的鐵疙瘩飛起來!
這已經超出了朱元璋的認知範疇了!
“二虎,你再給我說詳細點?”
“大同府那邊到底怎麽迴事?”
朱元璋實在想不出,便問起錦衣衛首領二虎來。
如果不是國事纏身,
老朱真想直接坐火車去大同府,親眼見識一下朱桂這最新的神奇玩意兒!
“陛下,微臣也不太清楚。”
二虎臉上帶著苦笑。
畢竟二虎一直貼身侍奉朱元璋,最近並沒去過大同府。
朱元璋想象不出,二虎自然也想象不到。
就算手下錦衣衛匯報了現場情況,二虎還是難以想象當時的景象。
在這種情況下,二虎根本無法向朱元璋準確描述當時的情景。
“雖然我不清楚具體情況,但當時有個錦衣衛在場。”
“他可以給陛下解釋清楚。”
正當朱元璋神情失落時,
二虎補充道。
“快!把他叫進來!”
朱元璋一聽,頓時喜形於色。
二虎見狀,便朝殿外喊道:
“進來吧,陛下想聽聽當時的情況。”
話音剛落,
一名穿著錦衣衛製服的小兵小跑進來。
這錦衣衛小兵不敢直視朱元璋,低頭匆匆跑進來,還想向朱元璋行大禮。
不過被朱元璋攔住了:
“繁文縟節就免了!”
“快說說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麽?”
老朱急不可耐地想知道詳情!
要是聽不到,他今晚恐怕都睡不安穩。
“謝陛下!”
進來的錦衣衛連忙拱手行禮。
這位錦衣衛當時就在飛機製造廠,
親眼目睹了朱桂調試設備,以及在眾人的驚歎中,帶著三萬斤鐵疙瘩升空的場景!
此外,
桑儀和工坊老板們的嘲笑,以及後來朱桂真正起飛後,王策等人挽迴顏麵的場景,
他也全看在眼裏。
這位錦衣衛就像一台無聲的攝像機,記錄下了現場的一切。
而現在,這台“人肉攝像機”正被要求迴放錄像。
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錦衣衛開口道:
“當時,代王花了數月時間,終於打造出第一架飛機,代王將其命名為‘代王號’!”
“‘代王號’長約三十米,高約十米,兩側翼展各約五米,總重量達到了三萬一千八百五十六斤!”
錦衣衛對飛機的各項數據如數家珍。
作為以搜集情報著稱的錦衣衛,查到這些基本信息並不難。
錦衣衛剛說完這些,
老朱的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
他腦海裏迴響著錦衣衛報出的數據。
長三十米!
高十米!
兩側各五米!
總重量三萬一千八百五十六斤!!
“嘶——!”
老朱倒吸一口冷氣,滿臉驚駭!
朱桂竟然造出了這麽個怪獸?!
更讓人震驚的是,
他還讓這怪獸飛了起來!!
“接著說!”
老朱強壓住內心的震撼,沉聲道。
他現在迫切想知道,這三萬多斤的鐵疙瘩究竟是怎麽飛起來的!
“後來,代王殿下獨自一人在飛機的駕駛艙裏,不知道在鼓搗什麽。”
“代王殿下擺弄了半天後,那飛機就開始動了!”
“飛機像火車一樣,在地上快速行駛。”
“但與火車不同的是,那飛機跑著跑著就飛了起來,隨後代王駕駛著飛機在天空中四處翱翔。”
錦衣衛原原本本地描述了他所見到的一切。
朱元璋聽得一臉茫然。
什麽情況?
三萬多斤的鐵疙瘩跑著跑著就飛了?!
老朱試著在腦海裏構建那個畫麵。
就算飛機有長長的機身,那也應該是跑吧?
怎麽可能飛?
難道這飛機還有像鳥那樣的翅膀?
“你確定那飛機是跑著跑著就飛起來的?”
“沒有別的輔助工具嗎?!”
朱元璋滿麵疑惑,不解地看著錦衣衛問道。
那錦衣衛聞言,努力在腦海中搜尋更多信息,
卻發現實在找不到更多線索!
“報告陛下,根據微臣當時的觀察情況來說,”
“代王殿下做的那玩意兒,就是在地上跑著跑著,嗖的一下就飛上天了,沒別的輔助工具啥的。”
錦衣衛一五一十地匯報著。
這可讓朱元璋更頭疼了!
沒有輔助工具就能飛?
難不成真是跑著跑著就上天了?
但這事兒怎麽可能成真?
老朱絞盡腦汁也想不出這到底是咋迴事。
“二虎,你說說看,跑著跑著飛起來這事兒可能嗎?”
朱元璋自己想不通,便轉頭問錦衣衛頭子二虎。
二虎也是一臉茫然。
他努力想了想,實在想象不出幾萬斤重的鐵疙瘩是怎麽跑著跑著就飛天的。
除非是神話故事裏的橋段!
“迴陛下,微臣也不清楚啊!”
二虎實誠地迴答。
對他而言,別說幾萬斤的東西飛起來,就連挪動一下都不可能!
至於朱桂是怎麽做到的,
二虎也摸不著頭腦。
見二虎和自己一樣懵,
老朱也隻能歎氣。
想不明白就算了,
老朱決定先把這疑惑放一放。
“小十三這小子,鬼主意就是多。”
“咱們想破頭都想不出來的,他倒辦成了。”
朱元璋邊笑邊數落了朱桂一句。
不過老朱臉上滿是欣慰,
朱桂這又是整出個神器來啊!
“先不管它是怎麽飛的,”
“反正它飛起來了,對吧?”
為了保險,朱元璋還是向錦衣衛確認了一遍。
“迴陛下!”
“飛機確實是飛起來了!這是我親眼所見!”
錦衣衛連忙打包票。
這讓朱元璋鬆了口氣。
具體怎麽飛起來的暫時不清楚也無所謂,
反正目前看來,確實飛了就行!
“飛機飛起來了,”
“而這飛機……”
隨即,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了這飛機的來曆。
按之前的說法,
是西域使團來訪時,朱桂現場領悟出的飛機製造法。
起初,朱元璋覺得這飛機製造法很可能是朱桂糊弄西域使團的把戲。
這種編的故事,老朱當時也沒當迴事。
但現在,朱桂真做出了飛機,還在眾人眼皮底下讓它飛了起來。
這讓朱元璋開始認真琢磨起來。
朱桂之前說的,通過實行九九六工作製領悟,從而得到神器製造方法的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