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解決草原叛亂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立功再多也不成。
朱桂要想當太子,除非造反!
可真要造反,那可是要麵對正統皇帝和一眾藩王的聯合絞殺!
到時候,可不是鬥嘴皮子那麽簡單了,搞不好是要見血的!
朱標可沒想那麽多。
聽了朱桂的話,他苦笑一聲:
“我自己的身體,我心裏有數,說什麽越來越健康,其實隨時可能撒手人寰,能撐到今天,全靠小十三你的藥頂著。”
朱標歎了口氣,拍拍大腿,語氣沉重。
眾人一聽,都能感受到朱標的落寞。
朱元璋更是心頭一緊。
剛才見朱標能來,還以為他好轉了。
沒想到朱標竟說出這種話,隨時可能去世?
萬一朱標真走了,大明的未來怎麽辦?
“標兒,別胡思亂想,身體不舒服就好好休息。”
朱元璋急忙起身,望著輪椅上的朱標,滿眼心疼。
老朱對朱標的關懷,讓在場不少人動容。
這對父子的感情,比很多人都深。
朱桂立再多功,也難以取代朱標在老朱心中的地位。
朱桂識趣,沒再多言。
朱標卻像往常一樣,推開朱元璋的手,略帶埋怨地說:
“父皇,今日是您的壽宴,小十三又剛立了大功,您不該這樣。”
朱標的意思很明白。
讓朱元璋注意分寸,場合不對,不必因私事壞了規矩。
朱元璋聞言,愣了一下,隨即點頭。
“好吧,聽標兒的。”
朱元璋平時隻在朱標和馬皇後的事上犯迷糊。
但這兩人又極懂規矩。
所以即便朱元璋迷糊了,有他倆在,也能很快拉迴正軌。
於是,朱元璋轉向朱桂,問:
“小十三,這次壽宴,你的賀禮最合心意,實用又有意義,場麵也到位,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了。
我很滿意!
你想得到什麽賞賜,盡管說,我一定盡力滿足!”
和以往無數次一樣,老朱不知道給朱桂什麽賞賜,讓他自己提。
朱棣等藩王一聽,眼睛裏滿是羨慕。
這都多少迴了!
朱桂立功,受賞,再立功,再受賞。
一來二去,朱桂積累的軍功比其他藩王加起來還多!
這數字嚇人!
不然,之前朱棣平叛立功時,大夥兒也不會那麽高興。
其他藩王那時想,總算有人能在立功上和朱桂扳手腕了。
後來發現朱棣是冒領,功勞其實是朱桂的。
這一下,可把藩王們打擊得不輕。
所以,當朱元璋讓朱桂隨便挑賞賜時,
藩王們想起之前的種種,
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
這朱桂,真是!
草原平叛的功還沒領呢,
轉頭就在朱元璋壽宴上又立新功!
一會兒送有線電話,一會兒讓飛機表演特技,還在天上寫字。
那些大字,全應天府的人都瞧見了。
朱桂這一出,給朱元璋掙足了麵子!
所以,讓朱桂自己提賞賜。
“兒臣沒什麽想要的。”
朱桂嘴上這麽說,心裏默默補了一句:想要的自己會拿。
至於朱元璋這裏,朱桂最感興趣的還是那太子之位,可老朱不可能給。
朱桂自然不會自找沒趣。
但他也不是什麽都不要。
眼下,他最迫切的想法是增強自身實力。
所以他想為第二基地的大漢爭取一個安全保證。
“之前兒臣向父皇提起過漠北大漢這股勢力,其首領與兒臣相熟,是個可信之人,故兒臣懇請父皇允許他們在漠北發展。”
朱桂提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條件,這條件似乎與他自己無關,甚至牽扯的不是中原人士,而是遠在漠北的那些異族部族!
在眾人眼中,朱桂似乎是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巨大榮耀,轉而為那些草原上的“野蠻人”求情。
然而,他們未曾知曉的是,那些所謂的“草原蠻子”,實際上是朱桂暗中培植的力量!
這一點,朱桂自認沒有必要向旁人解釋。
“你確定這樣做嗎?”朱元璋麵帶疑惑地問,他不解為何朱桂要犧牲一次受賞的機會,去庇護那些草原上的外族人。
“兒臣心意已決。”朱桂恭敬地迴答。
在他看來,這其實是為自己勢力的長遠發展在鋪路。畢竟,這一切都關乎他自身的利益。
“據我觀察,這支名為‘大漢’的漠北勢力,十分安分守己。”
朱桂繼續編排著他的理由,“兒臣認為,在漠北扶持這樣一股力量,有利於穩定草原局勢。因此,借這次請求賞賜的機會,我想為‘大漢’擔保,尋求與大明友好的可能。”
朱桂的話雖有幾分真實,漠北大漢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能穩定草原,但他刻意隱瞞了最重要的一點——大漢實際上是他的私人武裝。
這個秘密,現在還不能公之於眾。
朱元璋對朱標的重視程度,讓朱桂明白,一旦真相曝光,哪怕是他剛剛立下汗馬功勞,朱元璋也絕不會手軟,可能會直接鏟除掉漠北大漢。
這對朱標來說,是個潛在的威脅,於是朱桂選擇了保密。
事實證明,保密的效果很好。朱元璋聽後深受感動:“小十三,你這……你這讓父皇也感到慚愧啊!”
在朱元璋眼裏,朱桂勤勉無私,剛立下大功,非但不求獎賞,反而主動提出穩定草原的方案。
對於朱桂的提議,朱元璋粗略思量後,覺得頗有道理。.
以往草原之所以動蕩,固然與大明的政策有關,但大明過去僅是籠絡了個別草原領袖,並未真正深入草原各部落。
如今朱桂選中的漠北大漢,或許真能成為大明在草原上的忠誠盟友。
朱元璋點頭同意:“好,你說的這些,我答應了。有你的策略加上漠北大漢的協助,相信漠北草原將永享安寧。”
朱元璋心中感慨萬千,朱桂的這份生日獻禮,誠意滿滿,不僅不求個人功名,還主動承擔起穩定草原的重任。
這本該是朱棣的職責,想到這裏,朱元璋不禁瞪了朱棣一眼,臉色變得不悅。
原本,朱元璋計劃讓朱棣執行朱桂提出的平定草原策略,以此平衡皇子間的功績,沒想到朱棣卻把事情辦砸了,還鬧出了冒領軍功的醜聞。
朱桂要想當太子,除非造反!
可真要造反,那可是要麵對正統皇帝和一眾藩王的聯合絞殺!
到時候,可不是鬥嘴皮子那麽簡單了,搞不好是要見血的!
朱標可沒想那麽多。
聽了朱桂的話,他苦笑一聲:
“我自己的身體,我心裏有數,說什麽越來越健康,其實隨時可能撒手人寰,能撐到今天,全靠小十三你的藥頂著。”
朱標歎了口氣,拍拍大腿,語氣沉重。
眾人一聽,都能感受到朱標的落寞。
朱元璋更是心頭一緊。
剛才見朱標能來,還以為他好轉了。
沒想到朱標竟說出這種話,隨時可能去世?
萬一朱標真走了,大明的未來怎麽辦?
“標兒,別胡思亂想,身體不舒服就好好休息。”
朱元璋急忙起身,望著輪椅上的朱標,滿眼心疼。
老朱對朱標的關懷,讓在場不少人動容。
這對父子的感情,比很多人都深。
朱桂立再多功,也難以取代朱標在老朱心中的地位。
朱桂識趣,沒再多言。
朱標卻像往常一樣,推開朱元璋的手,略帶埋怨地說:
“父皇,今日是您的壽宴,小十三又剛立了大功,您不該這樣。”
朱標的意思很明白。
讓朱元璋注意分寸,場合不對,不必因私事壞了規矩。
朱元璋聞言,愣了一下,隨即點頭。
“好吧,聽標兒的。”
朱元璋平時隻在朱標和馬皇後的事上犯迷糊。
但這兩人又極懂規矩。
所以即便朱元璋迷糊了,有他倆在,也能很快拉迴正軌。
於是,朱元璋轉向朱桂,問:
“小十三,這次壽宴,你的賀禮最合心意,實用又有意義,場麵也到位,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了。
我很滿意!
你想得到什麽賞賜,盡管說,我一定盡力滿足!”
和以往無數次一樣,老朱不知道給朱桂什麽賞賜,讓他自己提。
朱棣等藩王一聽,眼睛裏滿是羨慕。
這都多少迴了!
朱桂立功,受賞,再立功,再受賞。
一來二去,朱桂積累的軍功比其他藩王加起來還多!
這數字嚇人!
不然,之前朱棣平叛立功時,大夥兒也不會那麽高興。
其他藩王那時想,總算有人能在立功上和朱桂扳手腕了。
後來發現朱棣是冒領,功勞其實是朱桂的。
這一下,可把藩王們打擊得不輕。
所以,當朱元璋讓朱桂隨便挑賞賜時,
藩王們想起之前的種種,
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
這朱桂,真是!
草原平叛的功還沒領呢,
轉頭就在朱元璋壽宴上又立新功!
一會兒送有線電話,一會兒讓飛機表演特技,還在天上寫字。
那些大字,全應天府的人都瞧見了。
朱桂這一出,給朱元璋掙足了麵子!
所以,讓朱桂自己提賞賜。
“兒臣沒什麽想要的。”
朱桂嘴上這麽說,心裏默默補了一句:想要的自己會拿。
至於朱元璋這裏,朱桂最感興趣的還是那太子之位,可老朱不可能給。
朱桂自然不會自找沒趣。
但他也不是什麽都不要。
眼下,他最迫切的想法是增強自身實力。
所以他想為第二基地的大漢爭取一個安全保證。
“之前兒臣向父皇提起過漠北大漢這股勢力,其首領與兒臣相熟,是個可信之人,故兒臣懇請父皇允許他們在漠北發展。”
朱桂提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條件,這條件似乎與他自己無關,甚至牽扯的不是中原人士,而是遠在漠北的那些異族部族!
在眾人眼中,朱桂似乎是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巨大榮耀,轉而為那些草原上的“野蠻人”求情。
然而,他們未曾知曉的是,那些所謂的“草原蠻子”,實際上是朱桂暗中培植的力量!
這一點,朱桂自認沒有必要向旁人解釋。
“你確定這樣做嗎?”朱元璋麵帶疑惑地問,他不解為何朱桂要犧牲一次受賞的機會,去庇護那些草原上的外族人。
“兒臣心意已決。”朱桂恭敬地迴答。
在他看來,這其實是為自己勢力的長遠發展在鋪路。畢竟,這一切都關乎他自身的利益。
“據我觀察,這支名為‘大漢’的漠北勢力,十分安分守己。”
朱桂繼續編排著他的理由,“兒臣認為,在漠北扶持這樣一股力量,有利於穩定草原局勢。因此,借這次請求賞賜的機會,我想為‘大漢’擔保,尋求與大明友好的可能。”
朱桂的話雖有幾分真實,漠北大漢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能穩定草原,但他刻意隱瞞了最重要的一點——大漢實際上是他的私人武裝。
這個秘密,現在還不能公之於眾。
朱元璋對朱標的重視程度,讓朱桂明白,一旦真相曝光,哪怕是他剛剛立下汗馬功勞,朱元璋也絕不會手軟,可能會直接鏟除掉漠北大漢。
這對朱標來說,是個潛在的威脅,於是朱桂選擇了保密。
事實證明,保密的效果很好。朱元璋聽後深受感動:“小十三,你這……你這讓父皇也感到慚愧啊!”
在朱元璋眼裏,朱桂勤勉無私,剛立下大功,非但不求獎賞,反而主動提出穩定草原的方案。
對於朱桂的提議,朱元璋粗略思量後,覺得頗有道理。.
以往草原之所以動蕩,固然與大明的政策有關,但大明過去僅是籠絡了個別草原領袖,並未真正深入草原各部落。
如今朱桂選中的漠北大漢,或許真能成為大明在草原上的忠誠盟友。
朱元璋點頭同意:“好,你說的這些,我答應了。有你的策略加上漠北大漢的協助,相信漠北草原將永享安寧。”
朱元璋心中感慨萬千,朱桂的這份生日獻禮,誠意滿滿,不僅不求個人功名,還主動承擔起穩定草原的重任。
這本該是朱棣的職責,想到這裏,朱元璋不禁瞪了朱棣一眼,臉色變得不悅。
原本,朱元璋計劃讓朱棣執行朱桂提出的平定草原策略,以此平衡皇子間的功績,沒想到朱棣卻把事情辦砸了,還鬧出了冒領軍功的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