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但現在,他已經沒什麽可擔憂的了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可能,最好在它們成氣候前就給解決了。
“父皇的意思,是想讓兒臣領兵主動出擊,把這些周邊勢力給收拾了。”
“順帶擴張大明的地盤,父皇是這個意思吧?”
朱桂迴應說。
這話一出,朱元璋點了點頭。
接著,他眼神裏全是懇求的意思。
既然這樣,朱桂也不好推辭。
在大明朝裏頭,也就數朱桂的錦衣衛軍力最硬。
畢竟,那些新式的兵器還沒大批量造出來呢。
這事兒朱元璋早知道了。
不然,他也不會打這主意。
明確了朱元璋的意思後,朱桂也就答應了。
隻要能成功打跑這些敵人,對他來說也是個好機會。
但朱桂不知道,這全都是朱元璋的小算盤。
打跑敵人這事,不過是朱元璋另外的打算。
最關鍵的,是要借此削削朱桂的銳氣。
“背地裏搞出這麽強大的軍隊,我得給他磨磨棱角。”
朱元璋心裏盤算著。
然後,他就讓朱桂帶著軍隊往邊境去。
朱元璋早跟那些邊境國家私下裏講好了。
讓他們盡量消耗朱桂的勢力。
隻要這事成了,保證五十年內不侵犯他們。
可這些邊境國家不知道,一切都在朱元璋的掌握中。
“憑老十三的性子,肯定豁出去把他們滅了。”
“到那時候,我就坐山觀虎鬥,坐享其成。”
朱桂迴了代王府,馬上就把這事兒通知下去了。
幾乎是三天之內,他就集合了手下所有兵力。
他當時也沒多想,就盼著早點結束這場仗。
這樣一來,他在大明朝裏的威望自然就上去了。
準備停當後,他就帶著兵往邊境線上走。
一路上,很多老百姓都歡天喜地。
他們都清楚朱桂出兵是為了啥。
看到這麽多百姓加油鼓勁,軍隊裏的士氣高漲。
不少人都是朱桂親手挑出來的,都想幫朱桂贏下這場仗。
其他的皇子們,也準備好看好戲了。
走了三天,他們到了邊境線。
“咱們這就出國境了,大家打起精神,提高警惕。”
“這次是我們主動出手,很可能一下子陷入被動,到時希望大家能隨機應變。”
朱桂作了戰前動員。
士兵們一聽,個個都抖擻了精神。
緊接著,他們浩浩蕩蕩地跨過了邊境。
他們的一舉一動,早被對麵的人盯著呢。
“哼,這次一定讓你們有來無迴,為了我們五十年的安寧。”
一個監視大軍的黑衣人默默念叨。
他們的軍隊是三國聯軍,人數是朱桂的四倍。
即便不能全滅朱桂的隊伍,也得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好極了,按原計劃行動,讓他們一步步走進埋伏圈。”
一個國家的頭頭說。
他們在幾十公裏外已經布好了局。
就等著朱桂帶著軍隊往裏鑽了...
這邊,朱桂走著走著,也覺得哪兒不對勁。
出兵前聽說對方已經出動了軍隊。
為啥走了這麽久,連敵人的影子都沒見著。
這讓朱桂起了疑心,莫不是中了對方的圈套?
想到這兒,朱桂立刻命令大軍停下。
“咱們不能再往裏走了,在這兒安營紮寨,等著敵人上門。”
同行的將軍聽了朱桂的指示,馬上叫士兵們搭帳篷。
這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敵人耳朵裏。
“難道他們發現什麽了?”
“不可能,我們從頭到尾沒露過馬腳,沒理由被懷疑。”
“我倒覺得不一定,大明十三皇子的智謀非同一般。”
各國頭頭腦腦議論開了。
但他們最後還是決定先等等看。
如果對方遲遲不進圈套,那他們就主動進攻。
等了兩天,朱桂壓根沒見到半個敵人的影子。
“怎麽見不著敵人呢?難道他們從別的路攻打大明了?”
朱桂疑惑地說。
旁邊坐著的將軍一聽,立刻否定。
“絕不可能,這是去大明的必經之路,其他方向地形太險峻。”
“要想從別處進大明,代價肯定不小。”
將軍解釋道。
朱桂聽了,輕輕點了點頭。
既然是這樣,那就再等等吧。
還好這次帶的糧食能撐一個月。
另一邊,眼見對方不動聲色,各國頭頭有些急了。
“不能再拖了,還是快下命令進攻吧。”
“再耗下去,他準會撤退的。”
一個國家的頭頭提議。
其他頭頭一聽,也都讚同。
緊接著,就下令大軍衝鋒。
他們萬萬沒想到,原來的計劃這麽容易就被攪黃了。
一位官員開口道。
旁邊的同僚一聽,臉色立刻變得凝重起來。
“這話可不能亂講,若是傳到他人耳朵裏,怕是要掉腦袋的。”
“不過仔細想想,十三皇子怎麽可能輕易吃敗仗呢。”
“據我所知,皇上似乎並不打算將皇位傳給十三皇子。”
另一位官員接話道。
“哎,真是替十三皇子感到委屈。”
正當這二位官員討論得正熱時,
朱桂已經悄然來到了他們的背後。
但他們卻毫無察覺。
“皇上還真是夠狠心的啊。”
話音剛落,朱桂伸手拍了拍二人的肩。
這一下嚇得官員們不輕。
頓時兩腿發軟,直接跪倒在地上。
見到朱桂站在後麵,更多是驚恐不安。
朱桂望著官員們那副神情,微微一笑。
“你們剛才的話我都聽見了,該知道這後果的嚴重性吧。”
“竟敢私下議論父皇,這事要是讓父皇知道了…”
朱桂話未說完,兩位官員已連忙跪在他麵前,
苦苦哀求別把這事告訴朱元璋。
朱桂本也沒打算這麽做,他心裏有別的算盤。
“我可以不告訴父皇,但你們得答應我一件事。”
這話一出,兩位官員心頭隱隱有種不祥預感。
但為了保命,也隻能點頭答應了朱桂的條件。
隨後,朱桂轉身離去,大步流星。
望著朱桂遠去的身影,兩位官員暗暗歎了口氣。
“哎,幸虧十三皇子沒追究,不然咱們可就慘了。”
“不過往後咱們行事必須謹慎,畢竟答應了十三皇子。”
言罷,二位官員匆匆離開皇宮。
迴到代王府,朱桂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沒想到這次竟能意外收獲頗豐。
難怪當時父皇的表情那樣古怪。
“父皇的意思,是想讓兒臣領兵主動出擊,把這些周邊勢力給收拾了。”
“順帶擴張大明的地盤,父皇是這個意思吧?”
朱桂迴應說。
這話一出,朱元璋點了點頭。
接著,他眼神裏全是懇求的意思。
既然這樣,朱桂也不好推辭。
在大明朝裏頭,也就數朱桂的錦衣衛軍力最硬。
畢竟,那些新式的兵器還沒大批量造出來呢。
這事兒朱元璋早知道了。
不然,他也不會打這主意。
明確了朱元璋的意思後,朱桂也就答應了。
隻要能成功打跑這些敵人,對他來說也是個好機會。
但朱桂不知道,這全都是朱元璋的小算盤。
打跑敵人這事,不過是朱元璋另外的打算。
最關鍵的,是要借此削削朱桂的銳氣。
“背地裏搞出這麽強大的軍隊,我得給他磨磨棱角。”
朱元璋心裏盤算著。
然後,他就讓朱桂帶著軍隊往邊境去。
朱元璋早跟那些邊境國家私下裏講好了。
讓他們盡量消耗朱桂的勢力。
隻要這事成了,保證五十年內不侵犯他們。
可這些邊境國家不知道,一切都在朱元璋的掌握中。
“憑老十三的性子,肯定豁出去把他們滅了。”
“到那時候,我就坐山觀虎鬥,坐享其成。”
朱桂迴了代王府,馬上就把這事兒通知下去了。
幾乎是三天之內,他就集合了手下所有兵力。
他當時也沒多想,就盼著早點結束這場仗。
這樣一來,他在大明朝裏的威望自然就上去了。
準備停當後,他就帶著兵往邊境線上走。
一路上,很多老百姓都歡天喜地。
他們都清楚朱桂出兵是為了啥。
看到這麽多百姓加油鼓勁,軍隊裏的士氣高漲。
不少人都是朱桂親手挑出來的,都想幫朱桂贏下這場仗。
其他的皇子們,也準備好看好戲了。
走了三天,他們到了邊境線。
“咱們這就出國境了,大家打起精神,提高警惕。”
“這次是我們主動出手,很可能一下子陷入被動,到時希望大家能隨機應變。”
朱桂作了戰前動員。
士兵們一聽,個個都抖擻了精神。
緊接著,他們浩浩蕩蕩地跨過了邊境。
他們的一舉一動,早被對麵的人盯著呢。
“哼,這次一定讓你們有來無迴,為了我們五十年的安寧。”
一個監視大軍的黑衣人默默念叨。
他們的軍隊是三國聯軍,人數是朱桂的四倍。
即便不能全滅朱桂的隊伍,也得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好極了,按原計劃行動,讓他們一步步走進埋伏圈。”
一個國家的頭頭說。
他們在幾十公裏外已經布好了局。
就等著朱桂帶著軍隊往裏鑽了...
這邊,朱桂走著走著,也覺得哪兒不對勁。
出兵前聽說對方已經出動了軍隊。
為啥走了這麽久,連敵人的影子都沒見著。
這讓朱桂起了疑心,莫不是中了對方的圈套?
想到這兒,朱桂立刻命令大軍停下。
“咱們不能再往裏走了,在這兒安營紮寨,等著敵人上門。”
同行的將軍聽了朱桂的指示,馬上叫士兵們搭帳篷。
這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敵人耳朵裏。
“難道他們發現什麽了?”
“不可能,我們從頭到尾沒露過馬腳,沒理由被懷疑。”
“我倒覺得不一定,大明十三皇子的智謀非同一般。”
各國頭頭腦腦議論開了。
但他們最後還是決定先等等看。
如果對方遲遲不進圈套,那他們就主動進攻。
等了兩天,朱桂壓根沒見到半個敵人的影子。
“怎麽見不著敵人呢?難道他們從別的路攻打大明了?”
朱桂疑惑地說。
旁邊坐著的將軍一聽,立刻否定。
“絕不可能,這是去大明的必經之路,其他方向地形太險峻。”
“要想從別處進大明,代價肯定不小。”
將軍解釋道。
朱桂聽了,輕輕點了點頭。
既然是這樣,那就再等等吧。
還好這次帶的糧食能撐一個月。
另一邊,眼見對方不動聲色,各國頭頭有些急了。
“不能再拖了,還是快下命令進攻吧。”
“再耗下去,他準會撤退的。”
一個國家的頭頭提議。
其他頭頭一聽,也都讚同。
緊接著,就下令大軍衝鋒。
他們萬萬沒想到,原來的計劃這麽容易就被攪黃了。
一位官員開口道。
旁邊的同僚一聽,臉色立刻變得凝重起來。
“這話可不能亂講,若是傳到他人耳朵裏,怕是要掉腦袋的。”
“不過仔細想想,十三皇子怎麽可能輕易吃敗仗呢。”
“據我所知,皇上似乎並不打算將皇位傳給十三皇子。”
另一位官員接話道。
“哎,真是替十三皇子感到委屈。”
正當這二位官員討論得正熱時,
朱桂已經悄然來到了他們的背後。
但他們卻毫無察覺。
“皇上還真是夠狠心的啊。”
話音剛落,朱桂伸手拍了拍二人的肩。
這一下嚇得官員們不輕。
頓時兩腿發軟,直接跪倒在地上。
見到朱桂站在後麵,更多是驚恐不安。
朱桂望著官員們那副神情,微微一笑。
“你們剛才的話我都聽見了,該知道這後果的嚴重性吧。”
“竟敢私下議論父皇,這事要是讓父皇知道了…”
朱桂話未說完,兩位官員已連忙跪在他麵前,
苦苦哀求別把這事告訴朱元璋。
朱桂本也沒打算這麽做,他心裏有別的算盤。
“我可以不告訴父皇,但你們得答應我一件事。”
這話一出,兩位官員心頭隱隱有種不祥預感。
但為了保命,也隻能點頭答應了朱桂的條件。
隨後,朱桂轉身離去,大步流星。
望著朱桂遠去的身影,兩位官員暗暗歎了口氣。
“哎,幸虧十三皇子沒追究,不然咱們可就慘了。”
“不過往後咱們行事必須謹慎,畢竟答應了十三皇子。”
言罷,二位官員匆匆離開皇宮。
迴到代王府,朱桂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沒想到這次竟能意外收獲頗豐。
難怪當時父皇的表情那樣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