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猶如絕對的領袖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霎時,蘇將軍半跪在了地上。
要不是手中的劍撐著,怕是已經趴下了。
他抬頭,一臉驚愕地望著朱桂。
若非體格硬朗,
這一腳恐怕能讓他直接趴窩。
“第十三皇子果然了得,竟能看出我的破綻!”
“不過,接下來我可要動真格的了。”
蘇明凡捂著肚子,有些吃力地說。
蘇將軍這話一出,現場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身手如此矯健的蘇將軍,竟然這麽輕易就受了重傷。
李將軍也有同樣的感歎。
“天哪,就算是我也不能這麽短時間內就傷到蘇將軍。”
“難道第十三皇子如今已經這麽強了嗎?真是難以置信。”
李將軍感慨道。
他這時才意識到,最大的對手可能是第十三皇子。
如此一來,必須認真對待了。
換作以前,或許他還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畢竟,軍中的其他將軍綜合實力都不及李將軍。
這也是李將軍上次能奪得爭霸賽冠軍的原因。
雖說這些年其他將軍實力也有提升,
但李將軍也沒閑著,怎麽可能讓他人超越。
皇位上的朱元璋,顯得異常興奮。
“小十三啥時候變得這麽厲害了?莫非最近學了什麽絕世武功?”
朱元璋疑惑道。
一旁坐著的其他皇子聞言,也是一臉茫然地搖搖頭。
他們對朱桂的了解實在有限。
加之彼此是對立關係,也沒機會深入了解。
對於朱桂的事,完全不感興趣。
擂台上,朱桂攻勢順暢。
不到半個時辰,蘇將軍已毫無還手之力。
蘇將軍徹底陷入被動,隻能拚死防禦。
可不論他如何努力,似乎都收效甚微。
不久,就感到體力不支。
眼看自己落了下風,蘇將軍最終放棄了抵抗。
既然如此,沒必要在眾人前丟臉了。
“第十三皇子確實高強,是我輕敵了,這場比武是我輸了。”
蘇將軍低聲道。
此言一出,軍中一片嘩然。
素來要強的蘇將軍,這次居然主動認輸。
雖然觀戰的士兵們有些費解,
但對於朱桂的實力也感到驚奇。
雖然朱桂常領兵出征,但更多是指揮調度。
從沒見過他親自上陣。
原以為他隻擅長謀略,沒想到本身功夫也如此了得。
首場較量,朱桂完勝。
朱元璋臉上洋溢著喜悅。
“好!不愧是朕的皇子,輕輕鬆鬆拿下了首勝。”
朱元璋這話一說,旁邊的其他皇子也十分振奮。
畢竟,這是他們共同的榮耀。
正如大皇子所說,他們之間的恩怨暫且擱置。
眼下,皇室的榮光最重要。
朱桂聽見朱元璋的誇獎,轉身麵向朱元璋。
“多謝父皇誇獎,這些都是兒臣該做的。”
朱元璋聽了這話,笑得更歡了。
此時的李將軍,心頭卻猛然一沉。
在他看來,朱桂的實力恐怕不止於此。
雖然隻是猜測,但也必須重視起來。
接著,朱桂走下了擂台。
由於擊敗了蘇將軍,他成功晉級半決賽。
接下來的半決賽,對手必然比蘇將軍更強。
之後的比賽中,朱桂在一旁細細觀察了其他將軍的舉動。
希望能借此更深入地了解他們。
見到李將軍上場,他的神情也變得更加凝重。
他心裏清楚,李將軍是他奪魁的最大絆腳石。
最後的決賽,對手肯定是李將軍無疑。
經過兩天的比拚,晉級半決賽的人選塵埃落定。
雖僅有十人,個個都是身懷絕技。
除了朱桂之外,
其餘皆是軍中英雄,為大明朝立下赫赫戰功的將軍。
望著晉級半決賽的名單,朱元璋臉上閃過一絲憂慮。
畢竟,朱桂接下來的對手更加難纏。
即便如此,朱元璋也無計可施。
他能做的,隻是在心裏暗暗地祈願。
盡管朱桂是自己的皇子,
但他也不會為了皇家的榮耀,就給朱桂開綠燈。
更別提,這次爭霸賽本就是為了鍛煉皇子們。
要是自己開後門,這比賽就沒意義了。
接著,是為期四天的休整時間。
這四天裏,每個人都將拿到其他選手的信息詳單。
到了朱桂這兒,信息卻是極其簡單。
這給其他將軍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不能透徹了解對手,比武接下來就會困難重重。
而朱桂那邊,當眾將手中的資料焚燒。
眾人目睹這一幕,無不驚詫。
“我這樣做,是為了比賽的公正性。”
“八三零”
“其他將軍得不了我的詳盡資料,也就不完全了解我。”
“我要是對其他將軍了如指掌,對他們太不公平。”
“因此,我選擇不查看其他將軍的資料。”
這話一出,現場立刻炸開了鍋。
所有人都對朱桂的迴答極為滿意。
這才是皇子應有的氣度。
為了比賽公正,甘願放棄自身便利。
正因為如此,瞬間贏得了軍隊將士們的認同。
朱元璋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才是舉辦爭霸賽最核心的目的。
絕對的公平,比什麽都重要。
其他將軍聽了,也紛紛效仿,燒掉了手中的竹簡。
他們這樣做,都是為了彼此間的未知性。
戰場上,哪裏有機會徹底摸清對手。
這也給即將進行的比武,增添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感謝各位將軍的支持,朱桂在此謝過諸位將軍。”
朱桂轉頭看向其他將軍,拱手致謝。
這話一落,將軍們也紛紛還禮。
“十三皇子言重了。”
“隻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還原戰場實況。”
“才能更好地保持戰場的不可預知,鍛煉我們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
李將軍迴應說。
這番話,也是其他將軍的心聲。
與其更好了解別人,不如用來鍛煉自己。
這確實能鍛煉他們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而這正是朱桂的意圖所在。
畢竟,他也是身經百戰。
什麽樣的場麵沒見過。
如果提前知曉對手,大明怎會有敗績?
顯然,這不符戰場的需求。
這場比武的最終目標,並非證明誰最強。
而是讓所有參與者有所感悟,認識自己的不足。
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自我。
很明顯,朱桂已深刻理解了這一點。
軍中的將士們,無不對朱桂充滿敬佩。
要不是手中的劍撐著,怕是已經趴下了。
他抬頭,一臉驚愕地望著朱桂。
若非體格硬朗,
這一腳恐怕能讓他直接趴窩。
“第十三皇子果然了得,竟能看出我的破綻!”
“不過,接下來我可要動真格的了。”
蘇明凡捂著肚子,有些吃力地說。
蘇將軍這話一出,現場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身手如此矯健的蘇將軍,竟然這麽輕易就受了重傷。
李將軍也有同樣的感歎。
“天哪,就算是我也不能這麽短時間內就傷到蘇將軍。”
“難道第十三皇子如今已經這麽強了嗎?真是難以置信。”
李將軍感慨道。
他這時才意識到,最大的對手可能是第十三皇子。
如此一來,必須認真對待了。
換作以前,或許他還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畢竟,軍中的其他將軍綜合實力都不及李將軍。
這也是李將軍上次能奪得爭霸賽冠軍的原因。
雖說這些年其他將軍實力也有提升,
但李將軍也沒閑著,怎麽可能讓他人超越。
皇位上的朱元璋,顯得異常興奮。
“小十三啥時候變得這麽厲害了?莫非最近學了什麽絕世武功?”
朱元璋疑惑道。
一旁坐著的其他皇子聞言,也是一臉茫然地搖搖頭。
他們對朱桂的了解實在有限。
加之彼此是對立關係,也沒機會深入了解。
對於朱桂的事,完全不感興趣。
擂台上,朱桂攻勢順暢。
不到半個時辰,蘇將軍已毫無還手之力。
蘇將軍徹底陷入被動,隻能拚死防禦。
可不論他如何努力,似乎都收效甚微。
不久,就感到體力不支。
眼看自己落了下風,蘇將軍最終放棄了抵抗。
既然如此,沒必要在眾人前丟臉了。
“第十三皇子確實高強,是我輕敵了,這場比武是我輸了。”
蘇將軍低聲道。
此言一出,軍中一片嘩然。
素來要強的蘇將軍,這次居然主動認輸。
雖然觀戰的士兵們有些費解,
但對於朱桂的實力也感到驚奇。
雖然朱桂常領兵出征,但更多是指揮調度。
從沒見過他親自上陣。
原以為他隻擅長謀略,沒想到本身功夫也如此了得。
首場較量,朱桂完勝。
朱元璋臉上洋溢著喜悅。
“好!不愧是朕的皇子,輕輕鬆鬆拿下了首勝。”
朱元璋這話一說,旁邊的其他皇子也十分振奮。
畢竟,這是他們共同的榮耀。
正如大皇子所說,他們之間的恩怨暫且擱置。
眼下,皇室的榮光最重要。
朱桂聽見朱元璋的誇獎,轉身麵向朱元璋。
“多謝父皇誇獎,這些都是兒臣該做的。”
朱元璋聽了這話,笑得更歡了。
此時的李將軍,心頭卻猛然一沉。
在他看來,朱桂的實力恐怕不止於此。
雖然隻是猜測,但也必須重視起來。
接著,朱桂走下了擂台。
由於擊敗了蘇將軍,他成功晉級半決賽。
接下來的半決賽,對手必然比蘇將軍更強。
之後的比賽中,朱桂在一旁細細觀察了其他將軍的舉動。
希望能借此更深入地了解他們。
見到李將軍上場,他的神情也變得更加凝重。
他心裏清楚,李將軍是他奪魁的最大絆腳石。
最後的決賽,對手肯定是李將軍無疑。
經過兩天的比拚,晉級半決賽的人選塵埃落定。
雖僅有十人,個個都是身懷絕技。
除了朱桂之外,
其餘皆是軍中英雄,為大明朝立下赫赫戰功的將軍。
望著晉級半決賽的名單,朱元璋臉上閃過一絲憂慮。
畢竟,朱桂接下來的對手更加難纏。
即便如此,朱元璋也無計可施。
他能做的,隻是在心裏暗暗地祈願。
盡管朱桂是自己的皇子,
但他也不會為了皇家的榮耀,就給朱桂開綠燈。
更別提,這次爭霸賽本就是為了鍛煉皇子們。
要是自己開後門,這比賽就沒意義了。
接著,是為期四天的休整時間。
這四天裏,每個人都將拿到其他選手的信息詳單。
到了朱桂這兒,信息卻是極其簡單。
這給其他將軍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不能透徹了解對手,比武接下來就會困難重重。
而朱桂那邊,當眾將手中的資料焚燒。
眾人目睹這一幕,無不驚詫。
“我這樣做,是為了比賽的公正性。”
“八三零”
“其他將軍得不了我的詳盡資料,也就不完全了解我。”
“我要是對其他將軍了如指掌,對他們太不公平。”
“因此,我選擇不查看其他將軍的資料。”
這話一出,現場立刻炸開了鍋。
所有人都對朱桂的迴答極為滿意。
這才是皇子應有的氣度。
為了比賽公正,甘願放棄自身便利。
正因為如此,瞬間贏得了軍隊將士們的認同。
朱元璋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才是舉辦爭霸賽最核心的目的。
絕對的公平,比什麽都重要。
其他將軍聽了,也紛紛效仿,燒掉了手中的竹簡。
他們這樣做,都是為了彼此間的未知性。
戰場上,哪裏有機會徹底摸清對手。
這也給即將進行的比武,增添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感謝各位將軍的支持,朱桂在此謝過諸位將軍。”
朱桂轉頭看向其他將軍,拱手致謝。
這話一落,將軍們也紛紛還禮。
“十三皇子言重了。”
“隻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還原戰場實況。”
“才能更好地保持戰場的不可預知,鍛煉我們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
李將軍迴應說。
這番話,也是其他將軍的心聲。
與其更好了解別人,不如用來鍛煉自己。
這確實能鍛煉他們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而這正是朱桂的意圖所在。
畢竟,他也是身經百戰。
什麽樣的場麵沒見過。
如果提前知曉對手,大明怎會有敗績?
顯然,這不符戰場的需求。
這場比武的最終目標,並非證明誰最強。
而是讓所有參與者有所感悟,認識自己的不足。
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自我。
很明顯,朱桂已深刻理解了這一點。
軍中的將士們,無不對朱桂充滿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