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反正現在是徹底輸了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方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裏頭呢。
“明朝的軍隊啥時候變得這麽弱了?以前可不是這樣啊。”
戈龍笑著說,完全不知道這個念頭有多危險。
到現在他還覺得,如今的大明朝脆弱得不堪一擊,
更別說他一點也沒察覺這些年來的變化。
要是他知道朱桂的所作所為,絕對不敢打這片良田的主意。
“大哥,咱下一步是不是該把這田地好好整理整理?”
“田裏種了不少糧食呢。”
旁邊的小弟提出了建議。
戈龍聽了,搖了搖頭。
“你傻啊?他們已經幫咱們種好了糧食,
就沒必要再毀了,等著收獲就成了。”
戈龍迴答完,悠閑地迴了自己的房間。
他躺在床上,美滋滋地想象著自己未來的宏圖大業。
有了這片良田,再也不用去做搶劫殺戮那種事,
不用再挖空心思去弄糧食。
這麽大一片地,足夠他們吃個夠了。
第二天,朱桂帶著軍隊到了附近的城池。
駐守那裏的將軍早就接到通知,
交接工作迅速完成。
他還主動提出領兵出征,幫朱桂懲治這幫土匪。
戈龍那邊,也從小弟那裏得到了消息。
聽說有大量的軍隊進了附近的城池,戈龍臉上沒露出一絲慌亂。
他覺得這隻是大明朝垂死掙紮罷了,
根本不值得擔心。
於是他草率地做了些部署。
隻要對方敢來,就給他們嚐嚐自己的厲害,
要讓對方明白,自己不是好欺負的。
況且,這片良田他早就眼饞了。
“殿下,這些土匪的情況就是這樣。”
“這段時間我也想盡辦法要除掉他們,”
“但沒啥效果,畢竟那土匪頭子是戈龍。”
守城的將軍說。
朱桂聽了,輕輕點點頭。
他對戈龍這個人不太了解,
於是開口問起了戈龍的事。
早在五年前,戈龍的勢力就足以威脅到大明朝的統治,
他心裏也是一心想要當皇帝。
這一切,都得從頭細說。
那年,大明朝是處處危機四伏。
“朱元璋!今天我非把你拉下馬不可!”
戈龍盯著眼前的朱元璋說。
朱元璋一聽這話,也是怒火中燒。
他怎麽也不敢信,
短短兩年時間,戈龍竟然能拉起那麽大的隊伍。
但即便如此,朱元璋也不會放棄自己的皇位。
這是他辛苦打下的江山,怎能輕易送人?
既然談不攏,就沒必要再囉嗦了。
能用武力解決的,何必多費唇舌?
見朱元璋態度堅決,戈龍微微點了下頭。
“好吧,希望你別為今天的決定後悔。”
說罷,戈龍頭也不迴地離開了皇宮。
就在這時,大明朝與戈龍之間的戰火正式點燃。
半個月後,兩軍對峙。
這時的大明朝,有二十萬兵力,
對麵的戈龍,則有十五萬。
雙方實力差距不大,武器裝備也差不多。
比的就是誰的戰略部署更高一籌。
很快,雙方軍隊就交上了手。
第一戰打了兩天,看不出誰占上風。
特別是戈龍這邊,損失的兵力遠少於大明朝。
這讓戈龍相當得意。
就因為這第一仗,戈龍徹底輕敵了。
他沒意識到自己麵對的是一個國家,不是一個普通的勢力。
盡管雙方實力接近,
但大明朝那邊,有著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
這一點,是戈龍沒法比的。
這個差距,也為他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之後,戰爭持續了幾十天,
幾乎每天都小打小鬧。
這倒也沒什麽大礙。
“哪位將軍有辦法打破這僵局?”
帳篷裏的朱元璋望著底下的將軍們問道。
此時的朱元璋心裏已經緊張得不行。
他沒想到對方這麽難纏。
原以為很快就能平定這場叛亂,
沒想到一拖就是這麽多天。
正當他焦慮不已時,李康從眾將中站了出來。
這時的李康還不是將領中的老大,
隻是不久前剛被提拔為將軍。
“皇上放心,微臣覺得不必急於一時。”
“他們撐不了多久了。”
朱元璋聽了李康的話,一臉疑惑。
“李將軍這話什麽意思?”
朱元璋問。
“迴皇上,雖然他們的實力與我們不相上下,
但他們有個致命的弱點。”
“那就是後勤補給跟不上,後續沒有糧草和兵力補充。”
“隻要我們堅持住,他們自然就會瓦解。”
“這段時間,必須確保後勤補給的安全。”
李康解釋說。
聽完這番話,朱元璋恍然大悟。
這種局麵他怎麽就沒看出來,
竟被一個年輕將軍看得如此透徹。
於是,朱元璋立即下令加強後勤補給的防護,
絕不能讓敵人拿到任何補給。
命令發出後的兩天,李康的話應驗了。
那天,戈龍派兵去截斷大明朝的補給線,
但由於朱元璋早有防備,對方沒能得逞,
不僅如此,派出去的兵馬一個也沒迴來。
戈龍知道這個消息後,頓時六神無主。
本來剩餘的兵力就不多了,
經此一役,更是所剩無幾。
看來,勝利的天平已完全傾向了朱元璋那邊。
第二天,朱元璋表揚了李康。
“還是李將軍有遠見啊。”
“如果不是你提醒,說不定還真讓敵人得手了。”
朱元璋笑著說。
李將軍聞言,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
一旁的其他將軍也都紛紛稱讚,
有這樣見解的小將軍,正是大明朝需要的人才。
接著沒多久,戈龍那邊就完全撐不住了。
軍隊裏頭糧食不夠,沒法再打後麵的仗。
不光這樣,死傷也很慘重。
戈龍一看這情況,隻好帶著隊伍往後撤。
這一迴,他終於明白自己當初有多傻。
隻盯著自己有多少兵馬,卻忽略了後方供應有多重要。
而這後方供應跟不上,正是他失敗的大原因。
撤退之後,活下來的大部分士兵都不跟著戈龍了。
他們不想再待下去。
要是還待著,搞不好哪天真就交代在這兒了。
雖說他們已經撤了,
但這不代表朱元璋就會放過他。
要是再派兵來打,後果可就不隻是撤退那麽簡單了。
這麽一鬧騰,戈龍身邊隻剩下幾個心腹。
“你們要走也行,反正現在是徹底輸了。”
“明朝的軍隊啥時候變得這麽弱了?以前可不是這樣啊。”
戈龍笑著說,完全不知道這個念頭有多危險。
到現在他還覺得,如今的大明朝脆弱得不堪一擊,
更別說他一點也沒察覺這些年來的變化。
要是他知道朱桂的所作所為,絕對不敢打這片良田的主意。
“大哥,咱下一步是不是該把這田地好好整理整理?”
“田裏種了不少糧食呢。”
旁邊的小弟提出了建議。
戈龍聽了,搖了搖頭。
“你傻啊?他們已經幫咱們種好了糧食,
就沒必要再毀了,等著收獲就成了。”
戈龍迴答完,悠閑地迴了自己的房間。
他躺在床上,美滋滋地想象著自己未來的宏圖大業。
有了這片良田,再也不用去做搶劫殺戮那種事,
不用再挖空心思去弄糧食。
這麽大一片地,足夠他們吃個夠了。
第二天,朱桂帶著軍隊到了附近的城池。
駐守那裏的將軍早就接到通知,
交接工作迅速完成。
他還主動提出領兵出征,幫朱桂懲治這幫土匪。
戈龍那邊,也從小弟那裏得到了消息。
聽說有大量的軍隊進了附近的城池,戈龍臉上沒露出一絲慌亂。
他覺得這隻是大明朝垂死掙紮罷了,
根本不值得擔心。
於是他草率地做了些部署。
隻要對方敢來,就給他們嚐嚐自己的厲害,
要讓對方明白,自己不是好欺負的。
況且,這片良田他早就眼饞了。
“殿下,這些土匪的情況就是這樣。”
“這段時間我也想盡辦法要除掉他們,”
“但沒啥效果,畢竟那土匪頭子是戈龍。”
守城的將軍說。
朱桂聽了,輕輕點點頭。
他對戈龍這個人不太了解,
於是開口問起了戈龍的事。
早在五年前,戈龍的勢力就足以威脅到大明朝的統治,
他心裏也是一心想要當皇帝。
這一切,都得從頭細說。
那年,大明朝是處處危機四伏。
“朱元璋!今天我非把你拉下馬不可!”
戈龍盯著眼前的朱元璋說。
朱元璋一聽這話,也是怒火中燒。
他怎麽也不敢信,
短短兩年時間,戈龍竟然能拉起那麽大的隊伍。
但即便如此,朱元璋也不會放棄自己的皇位。
這是他辛苦打下的江山,怎能輕易送人?
既然談不攏,就沒必要再囉嗦了。
能用武力解決的,何必多費唇舌?
見朱元璋態度堅決,戈龍微微點了下頭。
“好吧,希望你別為今天的決定後悔。”
說罷,戈龍頭也不迴地離開了皇宮。
就在這時,大明朝與戈龍之間的戰火正式點燃。
半個月後,兩軍對峙。
這時的大明朝,有二十萬兵力,
對麵的戈龍,則有十五萬。
雙方實力差距不大,武器裝備也差不多。
比的就是誰的戰略部署更高一籌。
很快,雙方軍隊就交上了手。
第一戰打了兩天,看不出誰占上風。
特別是戈龍這邊,損失的兵力遠少於大明朝。
這讓戈龍相當得意。
就因為這第一仗,戈龍徹底輕敵了。
他沒意識到自己麵對的是一個國家,不是一個普通的勢力。
盡管雙方實力接近,
但大明朝那邊,有著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
這一點,是戈龍沒法比的。
這個差距,也為他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之後,戰爭持續了幾十天,
幾乎每天都小打小鬧。
這倒也沒什麽大礙。
“哪位將軍有辦法打破這僵局?”
帳篷裏的朱元璋望著底下的將軍們問道。
此時的朱元璋心裏已經緊張得不行。
他沒想到對方這麽難纏。
原以為很快就能平定這場叛亂,
沒想到一拖就是這麽多天。
正當他焦慮不已時,李康從眾將中站了出來。
這時的李康還不是將領中的老大,
隻是不久前剛被提拔為將軍。
“皇上放心,微臣覺得不必急於一時。”
“他們撐不了多久了。”
朱元璋聽了李康的話,一臉疑惑。
“李將軍這話什麽意思?”
朱元璋問。
“迴皇上,雖然他們的實力與我們不相上下,
但他們有個致命的弱點。”
“那就是後勤補給跟不上,後續沒有糧草和兵力補充。”
“隻要我們堅持住,他們自然就會瓦解。”
“這段時間,必須確保後勤補給的安全。”
李康解釋說。
聽完這番話,朱元璋恍然大悟。
這種局麵他怎麽就沒看出來,
竟被一個年輕將軍看得如此透徹。
於是,朱元璋立即下令加強後勤補給的防護,
絕不能讓敵人拿到任何補給。
命令發出後的兩天,李康的話應驗了。
那天,戈龍派兵去截斷大明朝的補給線,
但由於朱元璋早有防備,對方沒能得逞,
不僅如此,派出去的兵馬一個也沒迴來。
戈龍知道這個消息後,頓時六神無主。
本來剩餘的兵力就不多了,
經此一役,更是所剩無幾。
看來,勝利的天平已完全傾向了朱元璋那邊。
第二天,朱元璋表揚了李康。
“還是李將軍有遠見啊。”
“如果不是你提醒,說不定還真讓敵人得手了。”
朱元璋笑著說。
李將軍聞言,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
一旁的其他將軍也都紛紛稱讚,
有這樣見解的小將軍,正是大明朝需要的人才。
接著沒多久,戈龍那邊就完全撐不住了。
軍隊裏頭糧食不夠,沒法再打後麵的仗。
不光這樣,死傷也很慘重。
戈龍一看這情況,隻好帶著隊伍往後撤。
這一迴,他終於明白自己當初有多傻。
隻盯著自己有多少兵馬,卻忽略了後方供應有多重要。
而這後方供應跟不上,正是他失敗的大原因。
撤退之後,活下來的大部分士兵都不跟著戈龍了。
他們不想再待下去。
要是還待著,搞不好哪天真就交代在這兒了。
雖說他們已經撤了,
但這不代表朱元璋就會放過他。
要是再派兵來打,後果可就不隻是撤退那麽簡單了。
這麽一鬧騰,戈龍身邊隻剩下幾個心腹。
“你們要走也行,反正現在是徹底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