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留在皇宮裏不好嗎?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確實,這事兒讓人難以理解。
留在皇宮裏不好嗎?
幹嘛一心想著離開?
朱桂走後,朱元璋找來了禦林軍。
他讓兩個禦林軍暗中盯著朱桂。
他根本不信朱桂的話,這事必須查清楚。
如果最後真如朱桂所說,那就這樣算了。
如果不是,他必須采取行動。
如今的朱桂,在皇宮裏幾乎一手遮天。
再不找到他的把柄,其他皇子就再也沒有翻身的可能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把慶功宴辦了。
既然當初已經說了這事,就必須完成。
於是,朱元璋開始籌備慶功宴。
另一邊,朱桂已迴到代王府門口。
韓信立即出來迎接。
忽然,他的臉色一凝。
“太子殿下,有人在跟蹤您。”
韓信麵無表情地說。
朱桂聞言,微微點頭。
他早就察覺有人跟蹤,隻是裝作不知道。
“我們進去吧,我居然有點餓了。”
朱桂笑著說。
隨即,領著迎出來的眾人進了府。
門一關上,韓信立刻追問緣由。
堂堂太子殿下,竟然被人跟蹤。
要不是朱桂沒多說,韓信早就抓人了。
“可能是陛下安排的,不過這不重要。”
“隨他去吧,反正他們也發現不了什麽。”
朱桂一副沒事人的模樣,開口說道。
如果自己那麽容易就被看穿,那麽,他先前幹的那些事兒,也不可能保密至今。
比如說,悄悄建立大漢國這事兒,要是被朱元璋知道了,自己早就不在這個世界了。
至於那兩個暗中跟蹤的禁衛軍士兵,則悄悄潛伏在代王府的兩邊。
觀察了兩天,也沒發現啥不對勁的地方。
後來,他們就把這事兒匯報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一聽,放心地點了點頭。
“看來是朕多心了,他果然不是朕想象中的樣子。”
朱元璋說。
隨即,他就讓那兩個士兵迴去了。
雖然他眼下不打算再盯著朱桂,但不管怎樣,還是得留個心眼。
兩天後,朱元璋已經把慶功宴的事準備得差不多了。
很快,宮裏所有的大臣和皇子都聚到了一塊兒。
大家夥兒都在為朱桂的成就感到高興。
“咱們一起舉杯,感謝太子殿下為大明所做的一切。”
“先是建立了桂平,接著又將勢力擴展到了中東地區。”
“這已經是功不可沒了。”
這時,朱元璋舉著酒杯說。
眾大臣聽了,也都紛紛舉起了杯子。
看到眼前這喜氣洋洋的場景,朱桂輕輕點了點頭。
他心裏門清,朱元璋這話不過是說說罷了。
更多的,隻是為了走個形式。
畢竟,他不能讓大臣們覺得他不懂感恩。
麵對這麽大的功勞,不說這些肯定會招致不少人的不滿。
另一邊,大皇子的眼神一直盯著朱桂。
他對自己沒有這樣的能力感到十分懊惱。
為什麽自己就沒有這樣的功績?為什麽自己甘願這樣平庸?
這麽一想,大皇子心裏滿是自責。
身為大皇子,所做的貢獻竟還不如一個十三皇子。
如果這些事都是自己做的,他絕對能名正言順地坐上太子之位。
不過現在,也隻能想想罷了。
朱元璋也是意味深長地看著朱桂,一瞬間,心裏感到一陣寂寞。
為什麽大皇子就沒有這樣的才能?
要是朱桂是大皇子該多好,自己也不會這麽憂慮了。
這一天,時間可以說過得飛快。
不知不覺中,慶功宴就結束了。
迴程路上遇到的大臣,又一次真誠地表示了祝賀。
“說到底,還得是太子殿下,這段時間做的事情,其他皇子都辦不到。”
“我要是陛下,早就廢了其他皇子了。”
一位大臣毫無顧忌地說著。
他已經徹底喝高了,否則絕不會說出這種話。
旁邊的大臣一聽這話,立刻清醒了過來。
他直接掐了那名大臣一下,讓他快閉嘴。
這突如其來的頭痛感,也讓那人清醒了過來。
隨即,他意識到自己剛才說的話有多無知。
好在周圍沒其他人,不然,這話肯定會讓自個兒惹上殺身之禍。
“這話可不能再說了,被人聽見你就完了。”
旁邊那位大臣心驚膽戰地說。
這話一出,他立馬點頭表示明白。
接著,兩人加快步伐往迴走。
迴到代王府,朱桂並沒有馬上休息。
他還在迴想今天的事情。
在慶功宴上,他透露了這次迴來的目的,而且,還特意觀察了朱元璋的反應。
而朱元璋,似乎並沒有那麽激動。
仿佛對這事有別的想法。
但由於這事太過重大,並沒有立即答應下來。
而是讓朱桂找個時間,去皇宮詳細討論此事。
“哎,看來父皇還是對我存有戒心啊。”
“真是想不通,我難道就不能當太子嗎?”
朱桂滿腹牢騷地吐槽著。
但這對他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
反正現在已得到太子之位,且贏得了眾多大臣的認可。
即便朱元璋想奪迴去,似乎也不那麽簡單。
當前最重要的是天然氣的開采。
這件事已經不容拖延了。
再拖下去隻會白白浪費時間。
於是,第二天,朱桂又來到了皇宮。
朱元璋知道他此行的目的,便直接開門見山。
他對天然氣的作用並不了解,似乎覺得這玩意根本沒必要開采。
聽聞朱元璋的想法,朱桂頓時感到無奈。
難怪說這個時代思想封建,完全看不到這東西的重要性。
但無論如何,開采必須進行。
有了天然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煤炭的開采。
兩者之間算是相互補充。
更何況,天然氣比煤炭更能減輕環境汙染。
“父皇,不如我先給您講講天然氣的作用吧。”
“聽完之後,您一定就會同意的。”
朱桂說道。
這話一出,朱元璋微微點頭。
他知道朱桂必定要做這件事,也不打算再阻攔。
於是,朱桂簡述了天然氣的作用,不過,隻提了一些基本的用途。
更高級的作用一旦說出來,肯定會有破綻。
就現有的技術,根本研究不到那麽深入。
最關鍵的是,要強調天然氣汙染小。
長期使用煤炭,肯定會對大明朝的環境造成巨大破壞。
留在皇宮裏不好嗎?
幹嘛一心想著離開?
朱桂走後,朱元璋找來了禦林軍。
他讓兩個禦林軍暗中盯著朱桂。
他根本不信朱桂的話,這事必須查清楚。
如果最後真如朱桂所說,那就這樣算了。
如果不是,他必須采取行動。
如今的朱桂,在皇宮裏幾乎一手遮天。
再不找到他的把柄,其他皇子就再也沒有翻身的可能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把慶功宴辦了。
既然當初已經說了這事,就必須完成。
於是,朱元璋開始籌備慶功宴。
另一邊,朱桂已迴到代王府門口。
韓信立即出來迎接。
忽然,他的臉色一凝。
“太子殿下,有人在跟蹤您。”
韓信麵無表情地說。
朱桂聞言,微微點頭。
他早就察覺有人跟蹤,隻是裝作不知道。
“我們進去吧,我居然有點餓了。”
朱桂笑著說。
隨即,領著迎出來的眾人進了府。
門一關上,韓信立刻追問緣由。
堂堂太子殿下,竟然被人跟蹤。
要不是朱桂沒多說,韓信早就抓人了。
“可能是陛下安排的,不過這不重要。”
“隨他去吧,反正他們也發現不了什麽。”
朱桂一副沒事人的模樣,開口說道。
如果自己那麽容易就被看穿,那麽,他先前幹的那些事兒,也不可能保密至今。
比如說,悄悄建立大漢國這事兒,要是被朱元璋知道了,自己早就不在這個世界了。
至於那兩個暗中跟蹤的禁衛軍士兵,則悄悄潛伏在代王府的兩邊。
觀察了兩天,也沒發現啥不對勁的地方。
後來,他們就把這事兒匯報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一聽,放心地點了點頭。
“看來是朕多心了,他果然不是朕想象中的樣子。”
朱元璋說。
隨即,他就讓那兩個士兵迴去了。
雖然他眼下不打算再盯著朱桂,但不管怎樣,還是得留個心眼。
兩天後,朱元璋已經把慶功宴的事準備得差不多了。
很快,宮裏所有的大臣和皇子都聚到了一塊兒。
大家夥兒都在為朱桂的成就感到高興。
“咱們一起舉杯,感謝太子殿下為大明所做的一切。”
“先是建立了桂平,接著又將勢力擴展到了中東地區。”
“這已經是功不可沒了。”
這時,朱元璋舉著酒杯說。
眾大臣聽了,也都紛紛舉起了杯子。
看到眼前這喜氣洋洋的場景,朱桂輕輕點了點頭。
他心裏門清,朱元璋這話不過是說說罷了。
更多的,隻是為了走個形式。
畢竟,他不能讓大臣們覺得他不懂感恩。
麵對這麽大的功勞,不說這些肯定會招致不少人的不滿。
另一邊,大皇子的眼神一直盯著朱桂。
他對自己沒有這樣的能力感到十分懊惱。
為什麽自己就沒有這樣的功績?為什麽自己甘願這樣平庸?
這麽一想,大皇子心裏滿是自責。
身為大皇子,所做的貢獻竟還不如一個十三皇子。
如果這些事都是自己做的,他絕對能名正言順地坐上太子之位。
不過現在,也隻能想想罷了。
朱元璋也是意味深長地看著朱桂,一瞬間,心裏感到一陣寂寞。
為什麽大皇子就沒有這樣的才能?
要是朱桂是大皇子該多好,自己也不會這麽憂慮了。
這一天,時間可以說過得飛快。
不知不覺中,慶功宴就結束了。
迴程路上遇到的大臣,又一次真誠地表示了祝賀。
“說到底,還得是太子殿下,這段時間做的事情,其他皇子都辦不到。”
“我要是陛下,早就廢了其他皇子了。”
一位大臣毫無顧忌地說著。
他已經徹底喝高了,否則絕不會說出這種話。
旁邊的大臣一聽這話,立刻清醒了過來。
他直接掐了那名大臣一下,讓他快閉嘴。
這突如其來的頭痛感,也讓那人清醒了過來。
隨即,他意識到自己剛才說的話有多無知。
好在周圍沒其他人,不然,這話肯定會讓自個兒惹上殺身之禍。
“這話可不能再說了,被人聽見你就完了。”
旁邊那位大臣心驚膽戰地說。
這話一出,他立馬點頭表示明白。
接著,兩人加快步伐往迴走。
迴到代王府,朱桂並沒有馬上休息。
他還在迴想今天的事情。
在慶功宴上,他透露了這次迴來的目的,而且,還特意觀察了朱元璋的反應。
而朱元璋,似乎並沒有那麽激動。
仿佛對這事有別的想法。
但由於這事太過重大,並沒有立即答應下來。
而是讓朱桂找個時間,去皇宮詳細討論此事。
“哎,看來父皇還是對我存有戒心啊。”
“真是想不通,我難道就不能當太子嗎?”
朱桂滿腹牢騷地吐槽著。
但這對他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
反正現在已得到太子之位,且贏得了眾多大臣的認可。
即便朱元璋想奪迴去,似乎也不那麽簡單。
當前最重要的是天然氣的開采。
這件事已經不容拖延了。
再拖下去隻會白白浪費時間。
於是,第二天,朱桂又來到了皇宮。
朱元璋知道他此行的目的,便直接開門見山。
他對天然氣的作用並不了解,似乎覺得這玩意根本沒必要開采。
聽聞朱元璋的想法,朱桂頓時感到無奈。
難怪說這個時代思想封建,完全看不到這東西的重要性。
但無論如何,開采必須進行。
有了天然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煤炭的開采。
兩者之間算是相互補充。
更何況,天然氣比煤炭更能減輕環境汙染。
“父皇,不如我先給您講講天然氣的作用吧。”
“聽完之後,您一定就會同意的。”
朱桂說道。
這話一出,朱元璋微微點頭。
他知道朱桂必定要做這件事,也不打算再阻攔。
於是,朱桂簡述了天然氣的作用,不過,隻提了一些基本的用途。
更高級的作用一旦說出來,肯定會有破綻。
就現有的技術,根本研究不到那麽深入。
最關鍵的是,要強調天然氣汙染小。
長期使用煤炭,肯定會對大明朝的環境造成巨大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