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蕩山,位於溫州東北部,臨海,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是從東北往南進入溫州的天然屏障,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沈括曾在《夢溪筆談·雁蕩山》中記載:予觀雁蕩諸峰,皆峭拔險怪,上聳千尺,穹崖巨穀,不類他山,皆包在諸穀中。自嶺外望之,都無所見,至穀中則森然幹霄。原其理,當是為穀中大水衝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如大小龍湫、水簾、初月穀之類,皆是水鑿之穴。
其實,按現代看,雁蕩山並不高,大部分山峰海拔不到七百米,但正如沈括所說,山峰多,山穀多,林子密,湖水深,是天然的藏人藏物之所。
隊伍選擇行走的是偏東側山路,劉師勇估算,按照這個速度,大約一個半時辰就能穿過雁蕩山,晚上就能到達溫州。
不多時,隊伍來到一處狹窄路口,劉師勇看到路旁立著一塊石碑,上書“初月穀”三個字,抬眼望去,前麵是一個大大的彎道,正如月初的月亮一樣,兩頭窄,中間彎曲,山道一側是峭壁,另一側是深穀湖水。
正在這時,劉師勇忽然聽到前麵隊伍一陣躁動,接著是預警的鑼聲傳來。不一會兒,探馬來報,“將軍,前麵有野豬擋住了道路。”
“野豬?要麽趕走,要麽捉住宰殺了給軍士們吃,這種事情還來報我?”劉師勇斥責道。
“將軍,不止一頭野豬,有……有十幾頭。”探馬報。
“這麽多?”劉師勇吃了一驚,他趕緊帶著陳空崖和親兵驅馬來到跟前,映入他眼睛的是十餘頭帶著獠牙的野豬堵在了初月穀山路前麵狹窄處。
陳空崖心思一動,上前道:“將軍,野豬性情殘暴,即使是老虎見了也不敢輕易招惹,這麽多野豬出現在這裏,肯定是有人故意為之。”
“故意為之?這麽說是有人衝著我們來了?傳令下去,各隊做好戰鬥準備。”劉師勇道。
“此處並非通往溫州的主路,也許我們剛一進山就被人盯上了。”陳空崖道。
“將軍,我先去把野豬驅散了,把道路騰出來,我們還是抓緊趕路為好。”陳空崖道。待劉師勇點頭同意後,陳空崖便帶著唐玨等人開始驅趕野豬。
“這些野豬貌似都受了傷。”唐玨忽然發現野豬有異。
“也許是被人為強製驅趕至此。”陳空崖分析道。
正在這時,不知從哪裏飛來數支火箭,落在野豬群後麵,火箭很快便點燃了野豬群後麵的幹草。
忽剌剌,幹草經風一吹,迅速燃起大火,火借風勢,朝著野豬群卷來。野豬見到火光和濃煙,慌不擇路的就朝著宋軍所在山道衝來。
“將軍快閃開!”站在最前麵的唐玨喊道。
慌亂中,劉師勇戰馬被野豬衝擊,受驚而起,劉師勇被重重拋到地上,幾個兵士未及防備,閃躲不及跌落湖水中。野豬群嚎叫著衝過前麵的小隊,繼續向後麵隊伍衝去。
此時,初月穀石碑處也被山上滾落下來的石頭阻斷,將整個隊伍分割成了兩段。若不是隊伍事先分散行進,戰線拉長,怕是這一千人馬會被整個包圓在初月穀了。
山上梆子聲響起,野豬橫衝直撞,來迴奔波,被包圍的隊伍被衝擊得七零八落,幸好沒有人員死亡,隻是有一些兵士受了輕傷。
野豬衝擊了一陣後,有的穿過亂石而去,有的滾落到旁邊穀中,不久山穀就恢複了平靜。
劉師勇等人正在驚異時,隻見數艘小木船從湖水蘆葦蕩中劃了出來,船上那些人頭戴皂巾,手持弓箭盾牌,一艘較大木船船頭上站著一位年約三十的壯漢。
“留下錢糧,原路返迴,放你們一條生路。”壯漢道。
“看來這是遇到山匪了,隻不過這股山匪好像隻是要錢糧,並沒有想要傷及性命。”唐玨道。
“將軍,這股山匪能利用這樣的地形,使用這樣的戰術,絕對不是一般的山匪,還有,船上的山匪個個都是精壯漢子,臨戰不亂,不像其他山匪那樣,明顯受過訓練。”陳空崖道。
劉師勇也察覺到了這一點,對陳空崖的分析非常認同。“可能他們是不願意投降元軍,占山為王的宋軍吧!”
劉師勇知道,自元軍兵臨江南以來,很多宋軍將領帶著隊伍投降了元軍,旗下也有一些宋軍不願投降,又不想為大宋再戰,隻好選擇占山為王,落草為寇,而他們因立足未穩,也隻能靠打家劫舍為生。劉師勇決定讓陳空崖試探一番。
“船上的好漢,我們是大宋隊伍,看在同為漢人的份上,咱們井水不犯河水,還望讓我們通過此山,我們可以給你們留下一些錢糧。”陳空崖喊道。
那壯漢聽了,不由哈哈一笑,“你們這種伎倆爺爺見的多了,再不返迴,可就要放箭了。”壯漢恐嚇道。
隨著一陣搖旗呐喊,另一側山頂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人群,隻等著一聲令下,手中石頭就要砸向山道。
劉師勇見勢不妙,不由上前大喊道:“吾乃大宋將軍劉師勇,爾等膽敢亂來,定踏破你們山寨,讓你們死無葬身之地。”說著,命令兵士們下馬,準備開打,他自己則從背上取出工兵鏟,撫鏟道:“神鏟神鏟,今日我劉師勇要使用你破開山路了,你可要助我一臂之力啊!”
“將軍,此處地勢有利於山匪,恐怕我們連個照麵都沒有,就被亂石砸死砸傷了。”陳空崖道。
“那你說怎麽辦?”劉師勇問。
“不若以退為進,給他們留下一些錢糧,保存軍力為主,再繞路過去,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要保衛祖王爺。”陳空崖道。
劉師勇本是勇武之將,欲要與山匪決一死戰,但聽到陳空崖如此說,不由長歎一聲道:“罷了,答應他們的要求吧。”
陳空崖正待上前喊話,不料對方船上走出一人,身穿宋軍將領軍服,腰掛佩刀,趨前喊道:“請劉將軍答話。”
劉師勇聽到聲音有點熟悉,向前一步仔細觀看,那人見到劉師勇,早已拱手彎腰,“末將江銘參見劉將軍,劉將軍受驚了。”
“你是江銘江副將?你們這是……”劉師勇懵了。
隨著大船靠岸,江銘一個縱身躍到岸上,來到劉師勇麵前,再次拜見。
“將軍,你們不是從海上過來嗎,為何又從山中過來?”江銘問道。
陳空崖、唐玨等人聽此一說,完全放下心來,敢情江銘這幫人知道此次祖王爺要來溫州。
隨著雙方交流,事情真相大白。原來江萬載收到祖王爺要駕船過來的消息後,為防止元軍和叛軍生事,指令駐守在雁蕩山的劉喆嚴守進山通道,決不讓任何可疑軍隊通過。以前也有幾批叛軍經過此山,借口要保衛益廣二王,其實是想捉住他們給元軍遞交投名狀,幸好都被江萬載識破。此次為防萬一,江萬載專門派其第三子江銘到此加強據守,想不到還真遇到了一支要過此山的隊伍。
其實,按現代看,雁蕩山並不高,大部分山峰海拔不到七百米,但正如沈括所說,山峰多,山穀多,林子密,湖水深,是天然的藏人藏物之所。
隊伍選擇行走的是偏東側山路,劉師勇估算,按照這個速度,大約一個半時辰就能穿過雁蕩山,晚上就能到達溫州。
不多時,隊伍來到一處狹窄路口,劉師勇看到路旁立著一塊石碑,上書“初月穀”三個字,抬眼望去,前麵是一個大大的彎道,正如月初的月亮一樣,兩頭窄,中間彎曲,山道一側是峭壁,另一側是深穀湖水。
正在這時,劉師勇忽然聽到前麵隊伍一陣躁動,接著是預警的鑼聲傳來。不一會兒,探馬來報,“將軍,前麵有野豬擋住了道路。”
“野豬?要麽趕走,要麽捉住宰殺了給軍士們吃,這種事情還來報我?”劉師勇斥責道。
“將軍,不止一頭野豬,有……有十幾頭。”探馬報。
“這麽多?”劉師勇吃了一驚,他趕緊帶著陳空崖和親兵驅馬來到跟前,映入他眼睛的是十餘頭帶著獠牙的野豬堵在了初月穀山路前麵狹窄處。
陳空崖心思一動,上前道:“將軍,野豬性情殘暴,即使是老虎見了也不敢輕易招惹,這麽多野豬出現在這裏,肯定是有人故意為之。”
“故意為之?這麽說是有人衝著我們來了?傳令下去,各隊做好戰鬥準備。”劉師勇道。
“此處並非通往溫州的主路,也許我們剛一進山就被人盯上了。”陳空崖道。
“將軍,我先去把野豬驅散了,把道路騰出來,我們還是抓緊趕路為好。”陳空崖道。待劉師勇點頭同意後,陳空崖便帶著唐玨等人開始驅趕野豬。
“這些野豬貌似都受了傷。”唐玨忽然發現野豬有異。
“也許是被人為強製驅趕至此。”陳空崖分析道。
正在這時,不知從哪裏飛來數支火箭,落在野豬群後麵,火箭很快便點燃了野豬群後麵的幹草。
忽剌剌,幹草經風一吹,迅速燃起大火,火借風勢,朝著野豬群卷來。野豬見到火光和濃煙,慌不擇路的就朝著宋軍所在山道衝來。
“將軍快閃開!”站在最前麵的唐玨喊道。
慌亂中,劉師勇戰馬被野豬衝擊,受驚而起,劉師勇被重重拋到地上,幾個兵士未及防備,閃躲不及跌落湖水中。野豬群嚎叫著衝過前麵的小隊,繼續向後麵隊伍衝去。
此時,初月穀石碑處也被山上滾落下來的石頭阻斷,將整個隊伍分割成了兩段。若不是隊伍事先分散行進,戰線拉長,怕是這一千人馬會被整個包圓在初月穀了。
山上梆子聲響起,野豬橫衝直撞,來迴奔波,被包圍的隊伍被衝擊得七零八落,幸好沒有人員死亡,隻是有一些兵士受了輕傷。
野豬衝擊了一陣後,有的穿過亂石而去,有的滾落到旁邊穀中,不久山穀就恢複了平靜。
劉師勇等人正在驚異時,隻見數艘小木船從湖水蘆葦蕩中劃了出來,船上那些人頭戴皂巾,手持弓箭盾牌,一艘較大木船船頭上站著一位年約三十的壯漢。
“留下錢糧,原路返迴,放你們一條生路。”壯漢道。
“看來這是遇到山匪了,隻不過這股山匪好像隻是要錢糧,並沒有想要傷及性命。”唐玨道。
“將軍,這股山匪能利用這樣的地形,使用這樣的戰術,絕對不是一般的山匪,還有,船上的山匪個個都是精壯漢子,臨戰不亂,不像其他山匪那樣,明顯受過訓練。”陳空崖道。
劉師勇也察覺到了這一點,對陳空崖的分析非常認同。“可能他們是不願意投降元軍,占山為王的宋軍吧!”
劉師勇知道,自元軍兵臨江南以來,很多宋軍將領帶著隊伍投降了元軍,旗下也有一些宋軍不願投降,又不想為大宋再戰,隻好選擇占山為王,落草為寇,而他們因立足未穩,也隻能靠打家劫舍為生。劉師勇決定讓陳空崖試探一番。
“船上的好漢,我們是大宋隊伍,看在同為漢人的份上,咱們井水不犯河水,還望讓我們通過此山,我們可以給你們留下一些錢糧。”陳空崖喊道。
那壯漢聽了,不由哈哈一笑,“你們這種伎倆爺爺見的多了,再不返迴,可就要放箭了。”壯漢恐嚇道。
隨著一陣搖旗呐喊,另一側山頂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人群,隻等著一聲令下,手中石頭就要砸向山道。
劉師勇見勢不妙,不由上前大喊道:“吾乃大宋將軍劉師勇,爾等膽敢亂來,定踏破你們山寨,讓你們死無葬身之地。”說著,命令兵士們下馬,準備開打,他自己則從背上取出工兵鏟,撫鏟道:“神鏟神鏟,今日我劉師勇要使用你破開山路了,你可要助我一臂之力啊!”
“將軍,此處地勢有利於山匪,恐怕我們連個照麵都沒有,就被亂石砸死砸傷了。”陳空崖道。
“那你說怎麽辦?”劉師勇問。
“不若以退為進,給他們留下一些錢糧,保存軍力為主,再繞路過去,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要保衛祖王爺。”陳空崖道。
劉師勇本是勇武之將,欲要與山匪決一死戰,但聽到陳空崖如此說,不由長歎一聲道:“罷了,答應他們的要求吧。”
陳空崖正待上前喊話,不料對方船上走出一人,身穿宋軍將領軍服,腰掛佩刀,趨前喊道:“請劉將軍答話。”
劉師勇聽到聲音有點熟悉,向前一步仔細觀看,那人見到劉師勇,早已拱手彎腰,“末將江銘參見劉將軍,劉將軍受驚了。”
“你是江銘江副將?你們這是……”劉師勇懵了。
隨著大船靠岸,江銘一個縱身躍到岸上,來到劉師勇麵前,再次拜見。
“將軍,你們不是從海上過來嗎,為何又從山中過來?”江銘問道。
陳空崖、唐玨等人聽此一說,完全放下心來,敢情江銘這幫人知道此次祖王爺要來溫州。
隨著雙方交流,事情真相大白。原來江萬載收到祖王爺要駕船過來的消息後,為防止元軍和叛軍生事,指令駐守在雁蕩山的劉喆嚴守進山通道,決不讓任何可疑軍隊通過。以前也有幾批叛軍經過此山,借口要保衛益廣二王,其實是想捉住他們給元軍遞交投名狀,幸好都被江萬載識破。此次為防萬一,江萬載專門派其第三子江銘到此加強據守,想不到還真遇到了一支要過此山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