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皇帝的意圖
醫品鳳華:醜萌太子妃 作者:生日快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從昏迷中幽幽醒轉過來。
第一個看到的人是太後。
“母後,您怎麽在這兒?”皇帝強撐著想要從床上坐起來,但是身體已經吃不消了。
太後見他如此,便將他按在床上,“皇上,還是好生歇著吧。今日之事,哀家已經聽說了。”
想必,也是聽說了這件事情,所以從瞻天山迴來一直在自己殿中吃齋念佛的太後都坐不住了,要出來看看到底是怎麽迴事。
“母後……朕也沒想到,威遠將軍居然會做出這種事情。”皇帝極怒道,然後,又是一陣胸悶,緊接著是一陣咳嗽。
在場的妃嬪們雖然擔心,但是也隻能幹看著。
太後為皇帝拍了拍背順氣。
“皇上,哀家覺得此事有些蹊蹺,你先莫要生氣,還是交給刑部將此事好好查查,看看到底是哪裏出了岔子。”
皇帝聽太後如是說,晃眼看了周圍的人一眼。
這裏有哭哭啼啼的皇後、嬪妃和公主,南郭尋與南郭俊二人也神色各異地站在旁邊,景陽王則是一雙眼睛一直關切地看著皇帝。
“你們都先下去吧,朕還有話想對太後說。”
眾人雖然擔心,但是也之能先行退下。
走到門口的時候,南郭俊的眼神總是似有似無地掃過南郭尋。
但是,南郭尋對這種偷偷摸摸的打量絲毫都不放在眼中。
他的注意力另有別處。
南郭尋一直都在若有似無地觀察著景陽王。
而且,神色也是十分神秘的,讓人看不透他究竟在想些什麽。
而景陽王也在偷偷拿自己眼角的餘光觀察著南郭尋。
這兩人之間,仿佛有什麽微妙的東西正在氤氳著。
福安宮內。
“皇上,你還有什麽話想與哀家說的?”太後關切地看著皇帝道。
“母後,此事,朕覺得,就是駱震天所為。”
太後幾乎是難以置信地看著皇帝。
“皇上,你從來都不是一個如此武斷的人,如今,隻是憑借這麽一封真假難辨的信件,你就如此確定,這件事情一定就是威遠將軍所為?”
皇帝看著太後道:“母後,駱震天的字跡沒有人模仿得來,你看著字跡,不是出自他的手筆又會是誰?何況,這個東西還是從駱準英的奏折當中掉出來的,許是駱準英想要告發他兄長,想要在告老之前,做最後一件好事。”
太後搖頭,“皇上,這不是你真正的想法,你是哀家的兒子,哀家了解你,以往遇到這種事情,不管是真是假,你都將事情交給刑部去查辦,但是這一次,你幾乎隻認定了這一樣證據,就斷定了這麽大的罪名是威遠將軍所為。你可不要忘記,你的嫡長公主安國公主如今可是威遠將軍的兒媳婦,不要說這件事情如今是不是他做的還未可知,就算真是他做的,你也應該想辦法把這家醜遮住,而不是當著哀家的麵說出這樣的話來。”
皇帝看著太後,眼神仿佛有點恍惚。
不知道過了多久,他的眼睛才終於從太後臉上挪開。
“母後,沒錯,你猜得沒錯。這件事情,的確是朕有意為之。”皇帝開口說道。
但是,這話卻讓太後詫異。
“皇上,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朕也知道這封信來曆不明,也知道這東西能不能信還有待商榷,但是現在這封信的出現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朕可以拿駱家開刀了。”
皇帝的這番話,無疑將太後給嚇得不輕。
“皇上,哀家不明白你的意思,什麽叫做,拿駱家開刀?”
皇帝的嘴角輕勾,“母後,難道您不覺得,這些年,駱家在邊境的勢力太大了嗎?邊境百姓都隻知道邊境有駱家的幾位將軍,但是卻從來都不知道大順京城裏還坐著朕這個皇帝。”
“皇上,你是在懷疑駱家幾位將軍的忠心?”
皇帝的表情看上去有些複雜,有些糾結。
“並不全是。”
“那還因為什麽?”
“母後,您最近可聽說過,韓式微又從連國迴來的事情?”
“啊?”太後顯得很是詫異。
“連國如今與大順開戰,正是水火不容之時,而大順現在的國情,母後您也應當知道,若是繼續這樣消耗下去,怕是難保長久。所以,朕覺得,若是能夠答應韓式微的要求,或許還能保得大順幾十年安樂。”
太後有些狐疑地看著皇帝,“韓式微提了什麽要求?”
“他要讓駱一笑嫁到連國去和親,駱一笑現在已經是縣主了,朕要加封她一個公主也很容易,將她嫁到連國去,就可以避免刀兵之災了。”皇帝對太後說道。
但是,太後在聽到皇帝如是說之後,卻大怒道:“荒唐,皇上,你是怎麽想到這樣的主意的?笑笑她是什麽身份,難道還要哀家提醒你嗎?就算你廢了她與太子的婚約,她也是太子曾經的未婚妻子,你這樣做,不要說駱家人的臉麵沒法擱,就連皇家的臉麵……”
“母後,您請息怒,就是因為知道皇家的臉麵沒法擱,所以,朕在看到奏折當中出現這個東西的時候,才會靈機一動想到這個主意。若是駱一笑變成判臣之女,到時候與皇家的關係自然就能斷個幹淨,而駱家因為背上叛國的罪名,受盡千夫所指,一定要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大順子民排憂解難的事情,那駱一笑便能順其自然地嫁到連國去和親。到那個時候,她不再與皇家有任何瓜葛,嫁到連國之後,可以讓駱家不再背負叛國之名,還能免除兩國的刀兵之災,這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皇帝如是說完,太後看著皇帝,眼神變得十分陌生。
她上下打量了皇帝一眼之後,用一種極其奇怪的眼神看著皇帝。
“母後,怎麽了?難道朕說的有什麽不對嗎?”
太後聽皇帝如此問她,突然冷笑。
皇帝感覺到有些莫名其妙,“母後,您為何發笑?”
“哀家沒想到,自己竟然能生出你這麽個兒子!”太後突然指著皇帝的鼻子罵道。
皇帝有些措手不及,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麽。
“母後,您先息怒,若是朕有什麽做的不對的,您對朕說便是了,莫要氣壞了身子。”
太後冷哼了一聲,“你還知道關心哀家的身子?”
皇帝噤聲不敢再說話。
“駱家三代忠良,從先皇時期的駱君堯駱丞相開始,到你這一代的四位將軍,一位院判,如今又為朝廷貢獻了九位傑出的少年將軍,從大順開國以來,駱家為大順做了多少事情?立下了多少汗馬功勞?當年駱君堯以文德幫助你父親治理天下,四海升平,外邦朝賀,哪個不是對你父皇服服帖帖?駱君堯也落得個名揚天下、萬古流芳的結局,再說你這裏,其他人暫且不表,就光是駱震天,他在戰場上救過你幾次了?你那個最引以為豪的兒子,南郭尋,戰場上的那些計謀,哪一條不是從駱家幾位將軍身上學以致用的?”
“母後,您別說了,這些事情,朕都記得。”
這一樁樁,一件件,就算是皇帝忘了,太後卻是永遠都忘不掉的。
雖然在朝堂上,南郭家是君,駱家是臣,但是從人情上來看,駱家始終都是南郭家的恩人,若非駱家,就不會有南郭家的今天。
而如今,南郭禦風竟然會產生如此混賬的想法。
若是他這想法真的去實踐了,那到時候等待駱家的,就是萬劫不複。
“記得,你還能想出這樣的法子?”
“母後,朕這也是萬不得已,現在大順的情況早就大不如前,朕就是個沒用的皇帝。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都不如!”皇帝怒吼道。
太後看著皇帝,突然覺得有些悲傷的情緒從胸中一湧而出。
她上前,將皇帝摟在自己懷中,就像小的時候,他每一次感覺不舒服,作為母親的太後,總是這樣抱著他似的。
但是,皇帝卻沒有被這樣的溫暖感動,他一把將太後推開。
“朕會永遠都記得駱家的這份恩情,他們是臣,朕要讓他們昌他們便昌,要他們死,他們就得死,如今,大順需要繼續存活下去,就必須犧牲他們。等他們有朝一日明白過來的時候,也不會怪罪朕的。”
皇帝的表情,明顯已經不是在跟誰商量了,他是已經下了決心要這麽做了。
“不,皇上,哀家不許你這麽做,駱家碰不得,但凡駱家出事,大順的根基也會跟著動搖,你不可以這樣做。”
太後十分著急地上前,想要勸阻皇帝去書案前麵。
她知道,皇帝是要下聖旨處置駱家一家人了。
但是,太後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於是,她十分激動地上前去奪皇帝手中的禦筆。
但是,皇帝比太後高出了許多,輕輕一閃,便躲開了太後的阻撓。
太後沒有放棄,繼續阻止皇帝。
“來人!”皇帝怒極,朝外頭喊了一聲。
一幫太監小跑進來,烏壓壓跪了一地。
“你們,送太後迴寢宮去休息,沒有朕的旨意,不允許太後走出寢宮半步。”
“是,皇上。”領了命之後,所有的太監都上前來。
說是請,但是太後卻紋絲不動。
最後,幾個太監是硬架著太後將她抬出福安宮的。
皇帝提起筆,手有些顫抖。
就算是他剛登上皇位,第一次下聖旨也沒有這麽緊張的感覺。
南郭尋一直都站在福安宮門外。
雖然不知道裏麵發生了什麽事情,但是他隱隱覺得,不會是什麽好事。
因為,那封信件的事情,到目前為止,皇帝還沒有找任何人商議過。
這也就意味著,皇帝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
而且,不是什麽好的打算,否則,也不會不找刑部的人商討,也不召見駱震天查明真相。
而是單獨與太後說這件事情。
最後,太後還是讓那麽多太監給架出福安宮的。
太後被人架出來,看到了南郭尋。
一時之間有許多話想要與南郭尋交待,但是需要說的事情太多了,到頭來,千言萬語隻化作了一句,“快去找笑笑!”
第一個看到的人是太後。
“母後,您怎麽在這兒?”皇帝強撐著想要從床上坐起來,但是身體已經吃不消了。
太後見他如此,便將他按在床上,“皇上,還是好生歇著吧。今日之事,哀家已經聽說了。”
想必,也是聽說了這件事情,所以從瞻天山迴來一直在自己殿中吃齋念佛的太後都坐不住了,要出來看看到底是怎麽迴事。
“母後……朕也沒想到,威遠將軍居然會做出這種事情。”皇帝極怒道,然後,又是一陣胸悶,緊接著是一陣咳嗽。
在場的妃嬪們雖然擔心,但是也隻能幹看著。
太後為皇帝拍了拍背順氣。
“皇上,哀家覺得此事有些蹊蹺,你先莫要生氣,還是交給刑部將此事好好查查,看看到底是哪裏出了岔子。”
皇帝聽太後如是說,晃眼看了周圍的人一眼。
這裏有哭哭啼啼的皇後、嬪妃和公主,南郭尋與南郭俊二人也神色各異地站在旁邊,景陽王則是一雙眼睛一直關切地看著皇帝。
“你們都先下去吧,朕還有話想對太後說。”
眾人雖然擔心,但是也之能先行退下。
走到門口的時候,南郭俊的眼神總是似有似無地掃過南郭尋。
但是,南郭尋對這種偷偷摸摸的打量絲毫都不放在眼中。
他的注意力另有別處。
南郭尋一直都在若有似無地觀察著景陽王。
而且,神色也是十分神秘的,讓人看不透他究竟在想些什麽。
而景陽王也在偷偷拿自己眼角的餘光觀察著南郭尋。
這兩人之間,仿佛有什麽微妙的東西正在氤氳著。
福安宮內。
“皇上,你還有什麽話想與哀家說的?”太後關切地看著皇帝道。
“母後,此事,朕覺得,就是駱震天所為。”
太後幾乎是難以置信地看著皇帝。
“皇上,你從來都不是一個如此武斷的人,如今,隻是憑借這麽一封真假難辨的信件,你就如此確定,這件事情一定就是威遠將軍所為?”
皇帝看著太後道:“母後,駱震天的字跡沒有人模仿得來,你看著字跡,不是出自他的手筆又會是誰?何況,這個東西還是從駱準英的奏折當中掉出來的,許是駱準英想要告發他兄長,想要在告老之前,做最後一件好事。”
太後搖頭,“皇上,這不是你真正的想法,你是哀家的兒子,哀家了解你,以往遇到這種事情,不管是真是假,你都將事情交給刑部去查辦,但是這一次,你幾乎隻認定了這一樣證據,就斷定了這麽大的罪名是威遠將軍所為。你可不要忘記,你的嫡長公主安國公主如今可是威遠將軍的兒媳婦,不要說這件事情如今是不是他做的還未可知,就算真是他做的,你也應該想辦法把這家醜遮住,而不是當著哀家的麵說出這樣的話來。”
皇帝看著太後,眼神仿佛有點恍惚。
不知道過了多久,他的眼睛才終於從太後臉上挪開。
“母後,沒錯,你猜得沒錯。這件事情,的確是朕有意為之。”皇帝開口說道。
但是,這話卻讓太後詫異。
“皇上,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朕也知道這封信來曆不明,也知道這東西能不能信還有待商榷,但是現在這封信的出現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朕可以拿駱家開刀了。”
皇帝的這番話,無疑將太後給嚇得不輕。
“皇上,哀家不明白你的意思,什麽叫做,拿駱家開刀?”
皇帝的嘴角輕勾,“母後,難道您不覺得,這些年,駱家在邊境的勢力太大了嗎?邊境百姓都隻知道邊境有駱家的幾位將軍,但是卻從來都不知道大順京城裏還坐著朕這個皇帝。”
“皇上,你是在懷疑駱家幾位將軍的忠心?”
皇帝的表情看上去有些複雜,有些糾結。
“並不全是。”
“那還因為什麽?”
“母後,您最近可聽說過,韓式微又從連國迴來的事情?”
“啊?”太後顯得很是詫異。
“連國如今與大順開戰,正是水火不容之時,而大順現在的國情,母後您也應當知道,若是繼續這樣消耗下去,怕是難保長久。所以,朕覺得,若是能夠答應韓式微的要求,或許還能保得大順幾十年安樂。”
太後有些狐疑地看著皇帝,“韓式微提了什麽要求?”
“他要讓駱一笑嫁到連國去和親,駱一笑現在已經是縣主了,朕要加封她一個公主也很容易,將她嫁到連國去,就可以避免刀兵之災了。”皇帝對太後說道。
但是,太後在聽到皇帝如是說之後,卻大怒道:“荒唐,皇上,你是怎麽想到這樣的主意的?笑笑她是什麽身份,難道還要哀家提醒你嗎?就算你廢了她與太子的婚約,她也是太子曾經的未婚妻子,你這樣做,不要說駱家人的臉麵沒法擱,就連皇家的臉麵……”
“母後,您請息怒,就是因為知道皇家的臉麵沒法擱,所以,朕在看到奏折當中出現這個東西的時候,才會靈機一動想到這個主意。若是駱一笑變成判臣之女,到時候與皇家的關係自然就能斷個幹淨,而駱家因為背上叛國的罪名,受盡千夫所指,一定要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大順子民排憂解難的事情,那駱一笑便能順其自然地嫁到連國去和親。到那個時候,她不再與皇家有任何瓜葛,嫁到連國之後,可以讓駱家不再背負叛國之名,還能免除兩國的刀兵之災,這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皇帝如是說完,太後看著皇帝,眼神變得十分陌生。
她上下打量了皇帝一眼之後,用一種極其奇怪的眼神看著皇帝。
“母後,怎麽了?難道朕說的有什麽不對嗎?”
太後聽皇帝如此問她,突然冷笑。
皇帝感覺到有些莫名其妙,“母後,您為何發笑?”
“哀家沒想到,自己竟然能生出你這麽個兒子!”太後突然指著皇帝的鼻子罵道。
皇帝有些措手不及,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麽。
“母後,您先息怒,若是朕有什麽做的不對的,您對朕說便是了,莫要氣壞了身子。”
太後冷哼了一聲,“你還知道關心哀家的身子?”
皇帝噤聲不敢再說話。
“駱家三代忠良,從先皇時期的駱君堯駱丞相開始,到你這一代的四位將軍,一位院判,如今又為朝廷貢獻了九位傑出的少年將軍,從大順開國以來,駱家為大順做了多少事情?立下了多少汗馬功勞?當年駱君堯以文德幫助你父親治理天下,四海升平,外邦朝賀,哪個不是對你父皇服服帖帖?駱君堯也落得個名揚天下、萬古流芳的結局,再說你這裏,其他人暫且不表,就光是駱震天,他在戰場上救過你幾次了?你那個最引以為豪的兒子,南郭尋,戰場上的那些計謀,哪一條不是從駱家幾位將軍身上學以致用的?”
“母後,您別說了,這些事情,朕都記得。”
這一樁樁,一件件,就算是皇帝忘了,太後卻是永遠都忘不掉的。
雖然在朝堂上,南郭家是君,駱家是臣,但是從人情上來看,駱家始終都是南郭家的恩人,若非駱家,就不會有南郭家的今天。
而如今,南郭禦風竟然會產生如此混賬的想法。
若是他這想法真的去實踐了,那到時候等待駱家的,就是萬劫不複。
“記得,你還能想出這樣的法子?”
“母後,朕這也是萬不得已,現在大順的情況早就大不如前,朕就是個沒用的皇帝。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都不如!”皇帝怒吼道。
太後看著皇帝,突然覺得有些悲傷的情緒從胸中一湧而出。
她上前,將皇帝摟在自己懷中,就像小的時候,他每一次感覺不舒服,作為母親的太後,總是這樣抱著他似的。
但是,皇帝卻沒有被這樣的溫暖感動,他一把將太後推開。
“朕會永遠都記得駱家的這份恩情,他們是臣,朕要讓他們昌他們便昌,要他們死,他們就得死,如今,大順需要繼續存活下去,就必須犧牲他們。等他們有朝一日明白過來的時候,也不會怪罪朕的。”
皇帝的表情,明顯已經不是在跟誰商量了,他是已經下了決心要這麽做了。
“不,皇上,哀家不許你這麽做,駱家碰不得,但凡駱家出事,大順的根基也會跟著動搖,你不可以這樣做。”
太後十分著急地上前,想要勸阻皇帝去書案前麵。
她知道,皇帝是要下聖旨處置駱家一家人了。
但是,太後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於是,她十分激動地上前去奪皇帝手中的禦筆。
但是,皇帝比太後高出了許多,輕輕一閃,便躲開了太後的阻撓。
太後沒有放棄,繼續阻止皇帝。
“來人!”皇帝怒極,朝外頭喊了一聲。
一幫太監小跑進來,烏壓壓跪了一地。
“你們,送太後迴寢宮去休息,沒有朕的旨意,不允許太後走出寢宮半步。”
“是,皇上。”領了命之後,所有的太監都上前來。
說是請,但是太後卻紋絲不動。
最後,幾個太監是硬架著太後將她抬出福安宮的。
皇帝提起筆,手有些顫抖。
就算是他剛登上皇位,第一次下聖旨也沒有這麽緊張的感覺。
南郭尋一直都站在福安宮門外。
雖然不知道裏麵發生了什麽事情,但是他隱隱覺得,不會是什麽好事。
因為,那封信件的事情,到目前為止,皇帝還沒有找任何人商議過。
這也就意味著,皇帝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
而且,不是什麽好的打算,否則,也不會不找刑部的人商討,也不召見駱震天查明真相。
而是單獨與太後說這件事情。
最後,太後還是讓那麽多太監給架出福安宮的。
太後被人架出來,看到了南郭尋。
一時之間有許多話想要與南郭尋交待,但是需要說的事情太多了,到頭來,千言萬語隻化作了一句,“快去找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