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疑惑
開局上諫被杖斃?二命上朝先服毒 作者:紫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趙大人,你這是在幹嘛?”
心中有著疑惑的周王朱梀找到趙征,想要讓他來解答自己心中生出的問題。
在找趙征的路上,因為聽見手下報告說趙征在王府護衛們操練的校場上,擺弄幾塊炭筆和白布。
讓他以為在這雪花紛飛的天氣下,趙征可能是因雪生情,準備搞一搞文學創作。
趙府的墨寶!
周王想到這裏,腦海中就隻有想要兩個字。
然後緊接著他又想到,用炭筆,說不準是趙征有獨特的手法,但用白布,那就太掉價了。
所以他還專門令手下去找了上好的絲綢與宣紙。
隻有這兩樣東西才配得上趙府的墨寶。
父皇不是說過自己不善於經營王府嗎,正好這一次自己就為後代積攢一些寶貝。
周王是不怎麽適合做王爺,但他不是傻,他知道,在上層的圈子裏,趙府的作品熱度比之民間的傳說誇張形式肯定不差多少。
就算現在不值錢,但出過聖人的趙府墨寶,到了以後肯定件件都會價值連城。
而自己就要做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結果到了現場,他才發現趙征根本不是在搞啥創作。
趙征隻是把白布釘在木板上,然後畫了幾個從小到大的簡單箭頭塗鴉,讓人站在距離不同的位置上,表達自己看不看得清。
這是在測眼力?
朱梀看著自己手裏的絲綢,再看手下手裏的宣紙,有些茫然。
他很想說服自己,趙征在白布上畫的那幾個箭頭是其別有用意,是自己不懂的藝術。
“測眼力。”
趙征指了指站在十丈開外的護衛,然後就開始用手從大到小,讓護衛喊出方向,肯定了周王朱梀的猜測。
“測眼力?”
趙征的肯定,打破了周王的自我攻略,但也讓朱梀更加迷茫了。
除了弓兵與斥候,再有就是錦衣衛這種類似職業,還有什麽職業需要這種十丈開外的眼力?
難不成是因為此次災禍容易起亂,所以趙征要提前做準備?
想到這裏他的內心不安了起來。
之前水患時,自己明明人在彩雲,卻也被問罪了。
現在自己人就在自己的王府裏,要是出了亂子那還得了!
本來自己就經常被那群言官彈劾,說自己不務正業……
“王爺,下官隻是在測試先生給鄉親們上課的時候,寫多大的字比較合適。”
趙征餘光看見周王的臉色變化,知道他大概率又是想多了,趕緊甩出正確答案。
老朱下的崽真是個個都難相處啊。
要麽是燕王那般的龍鳳,要麽是秦王那般的混蛋,要麽就是周王這種除了王爺當不好,剩下的三百五十九行都能幹的人才。
而周王聽到這句話也終於徹底放心了下來,因為他剛才又想到自己父皇的信中說過,趙府會舉著白旗聚集民心。
白旗?
聚集民心?
天底下哪有舉白旗為號的?
父皇一定是多慮了,之前南河府災情時,中原王舉白旗實為無奈之舉,這真要平日裏也打白旗為旗號,那不是不吉利嗎。
醫者仁心。
周王朱梀反正現在是怎麽也無法把趙征往有造反之心上麵靠,因為他現在覺得趙征之前說他們是一類人這句話太對了!
瞧瞧趙征現在在做什麽?
這種細節他都能夠注意得到!
其實這也怪皇帝朱重八。
周王是他的兒子不假,但在更多意義上,隻是他的一個皇子。
皇帝朱重八在給周王的信件裏麵,就沒直接說趙征要造反,隻是讓他注意,別讓趙征舉其白旗聚集民心,要將民心抓到自己手上,才能傳自己封蔭萬世。
至於剩下的細節,皇帝朱重八全交給了錦衣衛。
可惜皇帝朱重八,忘記了錦衣衛也是人。
因為其培養模式,他們也許永遠也不會造皇帝朱重八的反。
但趙征可也從來沒有說過自己要造反。
他與自己傀儡在人前表現的所有模樣,都是一汪清水。
主打就是一個君子論跡不論心。
“趙大人有心了,小王這裏正好有上好的宣紙與絲綢,也替換上去試試吧。”
周王朱梀想通,主動上前,遞上了自己剛才準備好的宣紙與絲綢,他還是想要一份墨寶。
趙征不知道他在想什麽,自然是拒絕。
“不必了王爺,白布最為合適,便宜耐用,廢了也不心疼。”
“這一張宣紙,一匹絲綢,若是加起來換成白布,估計都能直接度到朝廷的救濟糧到達了。”
趙征順手又招迴了站在遠處的錦衣衛。
然後將自己剛才記錄好的數據一並交到了周王的手上,臉上充滿著誠懇。
“王爺,剩下的就交給您了。”
“趙大人有心了。”
瞧瞧眼前趙征多麽的懂事知進退!
周王原本以為趙征記錄下這樣的東西,肯定是要自己親自去督辦,畢竟當官不名不為利,那還能為了什麽。
本來合理的名利對一個人是否是好官,也不在根本上起衝突。
就是他這個王爺,也不能免俗。
所以趙征無論怎麽樣也該為自己攢一點功勞吧。
但現在……
他就這麽簡單的交到了自己的手上,完全沒有那種意思。
聖人!
這就是聖府一脈流傳的氣質!
想到這裏周王就有些激動。
他想學,即使他知道自己學不會。
但自己若能學得一二,那也足夠了吧!
“趙大人,小王剛才生出一些疑惑……”
很及時的,他終於想起了自己來找趙征最初的目的,正好與他此時的心境相關。
“王爺但說無妨,隻是這些數據,還是趕緊先托人傳達給先生們吧。”
“好,來……人啊!趙大人這邊請!”
周王朱梀直接喚來手下。
在這個過程中,看見趙征手上的筆墨痕跡,再看著自己手上由他親自寫下的數據,周王就已經有些明悟了。
這樣一大家子如何不出聖人呢?他們好像是在親力親為啊。
想到這裏他的語氣都卡了一下。
……
迴到正廳,周王朱梀就把先前叫來那個百姓,在與其對話後,對方生出的劇烈反應的事,及自己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
“還請趙大人解惑!”
多麽有禮貌的孩子啊,趙征聽到這句話心裏也十分有感觸。
因為皇帝朱重八問話時,就從來沒有這麽有禮貌過。
以前太子朱標倒也是這樣,可自從他開始監國後,就開始暗戳戳耍起陰陽怪氣了。
“下官不敢言解惑,隻是想問王爺一個問題,或者說是做一個假設。”
“趙大人但說無妨。”
“請問王爺愛讀書嗎?”
周王朱梀聽見這個問題,以為趙征是在問他知道哪些經典,一時有些不好意思。
“平日裏,小王都同府上先生們一起,大多數時間都涉獵音律與醫方去了,不通多少經典。”
趙征聽到這裏也是難怪,難怪眼前這周王在求他解惑時,那麽自然,沒有半點扭扭捏捏。
想來其與府上那群先生,平日裏是經常各種討論,不然以後也作不出來屬於他的醫學著作。
那……
趙征又何嚐不能靈機一動,看著眼前的周王,他突然有一種想要彌補迴在燕王與太子那邊受心累的衝動。
要問在這個時代,最容易接受並理解他心中理念的人是哪些人。
首先,肯定要有開闊的眼界,起碼也得見多識廣。
這個條件,錦衣衛天然符合。
曾經趙府學堂裏,跟在自己手下的李進那幫學子也符合。
而眼前朱梀,這個天生甲胄的親王更符合。
對了,還有一個人也十分的符合,甚至剩下的所有條件都很符合,而且是符合的不能再符合的那種——
皇帝朱重八。
但一想到那張兇巴巴的老臉,趙征就忍不住打了一個冷顫,再看眼前的周王朱梀,趕緊停下自己想拔苗助長的念頭。
不過播下一顆種子,還是不為過的。
“大道藏於俗世。”
“王爺不必執著於經典,若真要讀一經典,下官可為王爺推薦一本經典,王爺要追求的答案也在其中。”
“還請趙大人不吝賜教!”
自己尋找答案!成聖之道!會是什麽經典!
周王朱梀以為趙征懂了自己的意思,心裏十分高興,臉都漲紅了起來。
馬上就要知道趙府為何出那麽多聖賢的秘密了嗎。
就算是隻知道一二,但自己隻要能夠學到這一二,那就算自己的父皇不認同自己,那群言官不認同自己,但後世終會發現自己的閃光點。
後世會記得自己的!
一旁一直緊跟著趙征的錦衣衛百夫長,心也在這一刻也提了起來,他趕緊開動自己的腦子,準備將趙征接下來說的話刻進自己的腦海。
別說,別說!
趙大人,你說了我就得抓你了。
但也請你快說,我也想學。
“這本經典便是《禮記》。”
周王與錦衣衛百夫長兩個人提著的心在聽見趙征這一句話後,終於……
都瞬間摔了迴去,並且分裂成了幾瓣。
因為這本經典不是記錄其他東西的,正是孔聖言集。
禮記?成聖?造反?
周王與錦衣衛百夫長在這一刻,眼神來了一個碰撞。
即使這一刻他們心中想的都不一樣,但是他們的疑惑是一樣的。
因為隨便找一個讀書人來問,都知道禮記是什麽,用在什麽方麵的。
而且他們的父皇、皇帝,對這東西雖然在使用,但打心底,他們都知道皇帝朱重八對這東西是厭惡的。
“趙大人?”
周王想知道為什麽,是不是趙征說錯了。
但趙征搖了搖頭,隻是微笑。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趙大人,你這是在幹嘛?”
心中有著疑惑的周王朱梀找到趙征,想要讓他來解答自己心中生出的問題。
在找趙征的路上,因為聽見手下報告說趙征在王府護衛們操練的校場上,擺弄幾塊炭筆和白布。
讓他以為在這雪花紛飛的天氣下,趙征可能是因雪生情,準備搞一搞文學創作。
趙府的墨寶!
周王想到這裏,腦海中就隻有想要兩個字。
然後緊接著他又想到,用炭筆,說不準是趙征有獨特的手法,但用白布,那就太掉價了。
所以他還專門令手下去找了上好的絲綢與宣紙。
隻有這兩樣東西才配得上趙府的墨寶。
父皇不是說過自己不善於經營王府嗎,正好這一次自己就為後代積攢一些寶貝。
周王是不怎麽適合做王爺,但他不是傻,他知道,在上層的圈子裏,趙府的作品熱度比之民間的傳說誇張形式肯定不差多少。
就算現在不值錢,但出過聖人的趙府墨寶,到了以後肯定件件都會價值連城。
而自己就要做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結果到了現場,他才發現趙征根本不是在搞啥創作。
趙征隻是把白布釘在木板上,然後畫了幾個從小到大的簡單箭頭塗鴉,讓人站在距離不同的位置上,表達自己看不看得清。
這是在測眼力?
朱梀看著自己手裏的絲綢,再看手下手裏的宣紙,有些茫然。
他很想說服自己,趙征在白布上畫的那幾個箭頭是其別有用意,是自己不懂的藝術。
“測眼力。”
趙征指了指站在十丈開外的護衛,然後就開始用手從大到小,讓護衛喊出方向,肯定了周王朱梀的猜測。
“測眼力?”
趙征的肯定,打破了周王的自我攻略,但也讓朱梀更加迷茫了。
除了弓兵與斥候,再有就是錦衣衛這種類似職業,還有什麽職業需要這種十丈開外的眼力?
難不成是因為此次災禍容易起亂,所以趙征要提前做準備?
想到這裏他的內心不安了起來。
之前水患時,自己明明人在彩雲,卻也被問罪了。
現在自己人就在自己的王府裏,要是出了亂子那還得了!
本來自己就經常被那群言官彈劾,說自己不務正業……
“王爺,下官隻是在測試先生給鄉親們上課的時候,寫多大的字比較合適。”
趙征餘光看見周王的臉色變化,知道他大概率又是想多了,趕緊甩出正確答案。
老朱下的崽真是個個都難相處啊。
要麽是燕王那般的龍鳳,要麽是秦王那般的混蛋,要麽就是周王這種除了王爺當不好,剩下的三百五十九行都能幹的人才。
而周王聽到這句話也終於徹底放心了下來,因為他剛才又想到自己父皇的信中說過,趙府會舉著白旗聚集民心。
白旗?
聚集民心?
天底下哪有舉白旗為號的?
父皇一定是多慮了,之前南河府災情時,中原王舉白旗實為無奈之舉,這真要平日裏也打白旗為旗號,那不是不吉利嗎。
醫者仁心。
周王朱梀反正現在是怎麽也無法把趙征往有造反之心上麵靠,因為他現在覺得趙征之前說他們是一類人這句話太對了!
瞧瞧趙征現在在做什麽?
這種細節他都能夠注意得到!
其實這也怪皇帝朱重八。
周王是他的兒子不假,但在更多意義上,隻是他的一個皇子。
皇帝朱重八在給周王的信件裏麵,就沒直接說趙征要造反,隻是讓他注意,別讓趙征舉其白旗聚集民心,要將民心抓到自己手上,才能傳自己封蔭萬世。
至於剩下的細節,皇帝朱重八全交給了錦衣衛。
可惜皇帝朱重八,忘記了錦衣衛也是人。
因為其培養模式,他們也許永遠也不會造皇帝朱重八的反。
但趙征可也從來沒有說過自己要造反。
他與自己傀儡在人前表現的所有模樣,都是一汪清水。
主打就是一個君子論跡不論心。
“趙大人有心了,小王這裏正好有上好的宣紙與絲綢,也替換上去試試吧。”
周王朱梀想通,主動上前,遞上了自己剛才準備好的宣紙與絲綢,他還是想要一份墨寶。
趙征不知道他在想什麽,自然是拒絕。
“不必了王爺,白布最為合適,便宜耐用,廢了也不心疼。”
“這一張宣紙,一匹絲綢,若是加起來換成白布,估計都能直接度到朝廷的救濟糧到達了。”
趙征順手又招迴了站在遠處的錦衣衛。
然後將自己剛才記錄好的數據一並交到了周王的手上,臉上充滿著誠懇。
“王爺,剩下的就交給您了。”
“趙大人有心了。”
瞧瞧眼前趙征多麽的懂事知進退!
周王原本以為趙征記錄下這樣的東西,肯定是要自己親自去督辦,畢竟當官不名不為利,那還能為了什麽。
本來合理的名利對一個人是否是好官,也不在根本上起衝突。
就是他這個王爺,也不能免俗。
所以趙征無論怎麽樣也該為自己攢一點功勞吧。
但現在……
他就這麽簡單的交到了自己的手上,完全沒有那種意思。
聖人!
這就是聖府一脈流傳的氣質!
想到這裏周王就有些激動。
他想學,即使他知道自己學不會。
但自己若能學得一二,那也足夠了吧!
“趙大人,小王剛才生出一些疑惑……”
很及時的,他終於想起了自己來找趙征最初的目的,正好與他此時的心境相關。
“王爺但說無妨,隻是這些數據,還是趕緊先托人傳達給先生們吧。”
“好,來……人啊!趙大人這邊請!”
周王朱梀直接喚來手下。
在這個過程中,看見趙征手上的筆墨痕跡,再看著自己手上由他親自寫下的數據,周王就已經有些明悟了。
這樣一大家子如何不出聖人呢?他們好像是在親力親為啊。
想到這裏他的語氣都卡了一下。
……
迴到正廳,周王朱梀就把先前叫來那個百姓,在與其對話後,對方生出的劇烈反應的事,及自己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
“還請趙大人解惑!”
多麽有禮貌的孩子啊,趙征聽到這句話心裏也十分有感觸。
因為皇帝朱重八問話時,就從來沒有這麽有禮貌過。
以前太子朱標倒也是這樣,可自從他開始監國後,就開始暗戳戳耍起陰陽怪氣了。
“下官不敢言解惑,隻是想問王爺一個問題,或者說是做一個假設。”
“趙大人但說無妨。”
“請問王爺愛讀書嗎?”
周王朱梀聽見這個問題,以為趙征是在問他知道哪些經典,一時有些不好意思。
“平日裏,小王都同府上先生們一起,大多數時間都涉獵音律與醫方去了,不通多少經典。”
趙征聽到這裏也是難怪,難怪眼前這周王在求他解惑時,那麽自然,沒有半點扭扭捏捏。
想來其與府上那群先生,平日裏是經常各種討論,不然以後也作不出來屬於他的醫學著作。
那……
趙征又何嚐不能靈機一動,看著眼前的周王,他突然有一種想要彌補迴在燕王與太子那邊受心累的衝動。
要問在這個時代,最容易接受並理解他心中理念的人是哪些人。
首先,肯定要有開闊的眼界,起碼也得見多識廣。
這個條件,錦衣衛天然符合。
曾經趙府學堂裏,跟在自己手下的李進那幫學子也符合。
而眼前朱梀,這個天生甲胄的親王更符合。
對了,還有一個人也十分的符合,甚至剩下的所有條件都很符合,而且是符合的不能再符合的那種——
皇帝朱重八。
但一想到那張兇巴巴的老臉,趙征就忍不住打了一個冷顫,再看眼前的周王朱梀,趕緊停下自己想拔苗助長的念頭。
不過播下一顆種子,還是不為過的。
“大道藏於俗世。”
“王爺不必執著於經典,若真要讀一經典,下官可為王爺推薦一本經典,王爺要追求的答案也在其中。”
“還請趙大人不吝賜教!”
自己尋找答案!成聖之道!會是什麽經典!
周王朱梀以為趙征懂了自己的意思,心裏十分高興,臉都漲紅了起來。
馬上就要知道趙府為何出那麽多聖賢的秘密了嗎。
就算是隻知道一二,但自己隻要能夠學到這一二,那就算自己的父皇不認同自己,那群言官不認同自己,但後世終會發現自己的閃光點。
後世會記得自己的!
一旁一直緊跟著趙征的錦衣衛百夫長,心也在這一刻也提了起來,他趕緊開動自己的腦子,準備將趙征接下來說的話刻進自己的腦海。
別說,別說!
趙大人,你說了我就得抓你了。
但也請你快說,我也想學。
“這本經典便是《禮記》。”
周王與錦衣衛百夫長兩個人提著的心在聽見趙征這一句話後,終於……
都瞬間摔了迴去,並且分裂成了幾瓣。
因為這本經典不是記錄其他東西的,正是孔聖言集。
禮記?成聖?造反?
周王與錦衣衛百夫長在這一刻,眼神來了一個碰撞。
即使這一刻他們心中想的都不一樣,但是他們的疑惑是一樣的。
因為隨便找一個讀書人來問,都知道禮記是什麽,用在什麽方麵的。
而且他們的父皇、皇帝,對這東西雖然在使用,但打心底,他們都知道皇帝朱重八對這東西是厭惡的。
“趙大人?”
周王想知道為什麽,是不是趙征說錯了。
但趙征搖了搖頭,隻是微笑。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