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國子監分科
開局上諫被杖斃?二命上朝先服毒 作者:紫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能讓這些人迅速安靜下來,隻有一個原因。
太子朱標話裏隱藏的暗語:蒸汽機雖然肯定是要下放,但具體怎麽分配,你們都摻和不進去。
所以太子這邊肯定是說不動了。
畢竟太子溫和,那是朱標自己選擇的態度,不代表真就與其父皇在性子上異如水火。
那朝堂上,還有誰能夠左右?
朝臣摒棄上方,左右環顧,最後還是不得不定格在了工部隊列,趙征的工部侍郎馬甲身上。
不少自恃老臣,趙府老熟人的朝臣,目光才能又移,移到朝堂角落裏坐著的太孫傅馬甲身上。
可是他們知道誰能夠左右又能如何呢?
趙府的這個工部侍郎作為工部的第三侍郎,別於左右,幾勝尚書,又是趙府現任家主。
至於太孫傅......
人都在奉天殿坐下了......
這兩人無論誰,好像比太子朱標還要難說動啊。
“各位愛卿!有關蒸汽機配額的章程可在下朝後先交於內閣!”
“但當下,各位愛卿是不是忘了什麽?”
太子朱標學壞了,肉眼可見的學壞了。
仗著現在還隻是監國太子,沒有正式登基,便在自己一身輕的情況下,開始放鬆。
可他能開玩笑,其餘朝臣卻當不得。
“......”
此刻,朝臣隻能又為工部賀,即使他們都不知道工部研究出來的東西到底是個什麽仔細。
等趙征連同王正迴完禮,太子朱標臉上的淡淡笑意才終於下去。
“兩位愛卿,連同工部所有愛卿,具體封賞本宮還需飛書父皇,但其他獎賞,本宮卻是能夠做主。”
“王愛卿,趙愛卿,在這上麵就不要再讓本宮為難了,不如成就一番佳話,直接在朝堂上說出來,也好讓其他愛卿作以榜樣。”
太子朱標臉上平常,又好像有些還未消散幹淨的笑意。
朝臣不管心裏怎麽想,但臉上都跟著掛起了羨慕的表情。
可是兩個當事人知道,朝臣也都知道太子朱標到底是個什麽主意。
其實太子朱標心裏也難啊,不然他臉上此刻都是掛著笑的。
今日這個朝會,無論時間還是具體安排,都打亂了太陽的計劃。
所有人就像趙征手裏的黑色膠圈,在他沒有解釋時,所有人都隻能看著盤根盒,以為那就是工部的最新成果。
等他解釋完了,若非王正呈遞上了具體說明的奏折,不然太子朱標此刻也得和一眾朝臣一起被關進精鋼材質的盤根盒,比蒙在鼓裏還要蒙。
朝會的主導權為何總是在趙府出聲後,就全交到了他們的手上。
所以太子朱標才不得不拖字訣。
可他不能總用這一招。
“殿下!”
太子與其他朝臣都在等待工部出聲,準確的說是等待最前麵那兩人出聲。
兩人自然按照原計劃,對視一眼,一切皆在不言中,朝上氣氛、太子所想,與他們無關。
“工部上下,聯請殿下重視匠工技藝!”
“請朝廷重視匠工!”
有兩個頭頭開頭,後麵的工部隊列自然跟隨。
“重視匠工?”
太子朱標原本提起來的心,晃晃悠悠的又墜迴了肚子。
“匠工乃造業根本,朝廷一向重視,愛卿是為何意?”
其他朝臣也基本是一臉懵。
工部這些人是怎麽迴事,太子拖字訣的意思,不就是給點好處大家就此打住嗎。
怎麽現在好像成了為民請命,不,為匠請命一樣?
“迴殿下!”
麵對太子朱標與朝臣的疑惑,王正是最適合開口的人,所以趙征沒有出聲,而是往戶部隊列那邊稍微挪動了一下。
“士有翰林、國子監,數有主簿、先生,可千古來,匠卻久工,名為匠實為役!”
“老臣與工部上下,實為天下工匠不平久矣!請殿下正之!”
說完,王正還好似不平的看了一眼戶部尚書呂尚。
但太子朱標聽完內心卻頓時鬆了一口氣,朝臣也鬆了一口氣。
原來是想要名分。
比起直接要金銀,替手下人要名分,那確實格局更大。
“那愛卿需要朝廷如何正之?解愛卿!”
“臣在!”
禮部尚書解晉正色出列,與太子朱標一起等待王正的迴答。
“迴殿下!臣請朝廷新開國子監工學分科!不求入仕,隻求改役為招!”
王正的迴答,再讓太子朱標內心輕鬆,然後終於轉為笑意。
隻是這一次他還是沒有笑多久。
“殿下!”
“王尚書提到了匠工不受重視,那老臣也不得不說一句了!”
趙征好似真的很意外這一幕的發生,一臉茫然的看向從自己身邊出列的戶部尚書呂尚。
“呂公?”
亂了,朝堂徹底亂了,沒人記得今天這場朝會最開始的目的,或許那本就不是執著。
太子朱標頓感頭痛,但對呂尚又不能不重視。
“殿下!老臣所轄戶部手下可不隻是算術先生,還有我日月王朝千萬農戶呢!”
“他工部轄管的匠人有不平,那農戶也該有啊!”
“如先聖農聖公這般的聖人難世出,但有佼佼者,亦為我日月王朝根本每日風吹日曬,然後成為轄地官員的稅賦功績,隻得一句會種地的稱讚,甚至出了祥瑞也不是種田者得到獎賞。”
“老臣厚顏,亦請殿下重視之!”
戶部尚書呂尚這番話讓人挑不出毛病。
工部研究出來東西了該賞,但農戶每天都在田裏奔波,難道就因為是日常,就不能得到獎賞?
其他官員看熱鬧不嫌事大,所以朝堂就這麽徹底變得亂糟糟。
......
“所以呂愛卿也要一個國子監分科?”
呂尚點了點頭,王正半是無奈半是笑意的配合著指了指他。
太子朱標沒感覺其中有毛病,反正那些人本來都是工部戶部所轄,不用再發俸祿再起爐灶,隻是要一個名義。
而且這裏麵還有好處,讓百姓更加擁護朝廷。
隻是心有些累,累這朝堂徹底亂了風向。
“兩位愛卿,這件事,本宮自是願的!不過本宮也不能擅自做主!國子監是宋公負責,要是兩位愛卿能夠得到宋公點頭,那此事便行!”
就這麽,這個包袱被拋到了現國子監祭酒、翰林院承旨宋連身上。
全場目光也都看向了這個老臣。
“殿下!老臣以為,此舉甚好!即日各地國子監便可實行!”
太子朱標話裏隱藏的暗語:蒸汽機雖然肯定是要下放,但具體怎麽分配,你們都摻和不進去。
所以太子這邊肯定是說不動了。
畢竟太子溫和,那是朱標自己選擇的態度,不代表真就與其父皇在性子上異如水火。
那朝堂上,還有誰能夠左右?
朝臣摒棄上方,左右環顧,最後還是不得不定格在了工部隊列,趙征的工部侍郎馬甲身上。
不少自恃老臣,趙府老熟人的朝臣,目光才能又移,移到朝堂角落裏坐著的太孫傅馬甲身上。
可是他們知道誰能夠左右又能如何呢?
趙府的這個工部侍郎作為工部的第三侍郎,別於左右,幾勝尚書,又是趙府現任家主。
至於太孫傅......
人都在奉天殿坐下了......
這兩人無論誰,好像比太子朱標還要難說動啊。
“各位愛卿!有關蒸汽機配額的章程可在下朝後先交於內閣!”
“但當下,各位愛卿是不是忘了什麽?”
太子朱標學壞了,肉眼可見的學壞了。
仗著現在還隻是監國太子,沒有正式登基,便在自己一身輕的情況下,開始放鬆。
可他能開玩笑,其餘朝臣卻當不得。
“......”
此刻,朝臣隻能又為工部賀,即使他們都不知道工部研究出來的東西到底是個什麽仔細。
等趙征連同王正迴完禮,太子朱標臉上的淡淡笑意才終於下去。
“兩位愛卿,連同工部所有愛卿,具體封賞本宮還需飛書父皇,但其他獎賞,本宮卻是能夠做主。”
“王愛卿,趙愛卿,在這上麵就不要再讓本宮為難了,不如成就一番佳話,直接在朝堂上說出來,也好讓其他愛卿作以榜樣。”
太子朱標臉上平常,又好像有些還未消散幹淨的笑意。
朝臣不管心裏怎麽想,但臉上都跟著掛起了羨慕的表情。
可是兩個當事人知道,朝臣也都知道太子朱標到底是個什麽主意。
其實太子朱標心裏也難啊,不然他臉上此刻都是掛著笑的。
今日這個朝會,無論時間還是具體安排,都打亂了太陽的計劃。
所有人就像趙征手裏的黑色膠圈,在他沒有解釋時,所有人都隻能看著盤根盒,以為那就是工部的最新成果。
等他解釋完了,若非王正呈遞上了具體說明的奏折,不然太子朱標此刻也得和一眾朝臣一起被關進精鋼材質的盤根盒,比蒙在鼓裏還要蒙。
朝會的主導權為何總是在趙府出聲後,就全交到了他們的手上。
所以太子朱標才不得不拖字訣。
可他不能總用這一招。
“殿下!”
太子與其他朝臣都在等待工部出聲,準確的說是等待最前麵那兩人出聲。
兩人自然按照原計劃,對視一眼,一切皆在不言中,朝上氣氛、太子所想,與他們無關。
“工部上下,聯請殿下重視匠工技藝!”
“請朝廷重視匠工!”
有兩個頭頭開頭,後麵的工部隊列自然跟隨。
“重視匠工?”
太子朱標原本提起來的心,晃晃悠悠的又墜迴了肚子。
“匠工乃造業根本,朝廷一向重視,愛卿是為何意?”
其他朝臣也基本是一臉懵。
工部這些人是怎麽迴事,太子拖字訣的意思,不就是給點好處大家就此打住嗎。
怎麽現在好像成了為民請命,不,為匠請命一樣?
“迴殿下!”
麵對太子朱標與朝臣的疑惑,王正是最適合開口的人,所以趙征沒有出聲,而是往戶部隊列那邊稍微挪動了一下。
“士有翰林、國子監,數有主簿、先生,可千古來,匠卻久工,名為匠實為役!”
“老臣與工部上下,實為天下工匠不平久矣!請殿下正之!”
說完,王正還好似不平的看了一眼戶部尚書呂尚。
但太子朱標聽完內心卻頓時鬆了一口氣,朝臣也鬆了一口氣。
原來是想要名分。
比起直接要金銀,替手下人要名分,那確實格局更大。
“那愛卿需要朝廷如何正之?解愛卿!”
“臣在!”
禮部尚書解晉正色出列,與太子朱標一起等待王正的迴答。
“迴殿下!臣請朝廷新開國子監工學分科!不求入仕,隻求改役為招!”
王正的迴答,再讓太子朱標內心輕鬆,然後終於轉為笑意。
隻是這一次他還是沒有笑多久。
“殿下!”
“王尚書提到了匠工不受重視,那老臣也不得不說一句了!”
趙征好似真的很意外這一幕的發生,一臉茫然的看向從自己身邊出列的戶部尚書呂尚。
“呂公?”
亂了,朝堂徹底亂了,沒人記得今天這場朝會最開始的目的,或許那本就不是執著。
太子朱標頓感頭痛,但對呂尚又不能不重視。
“殿下!老臣所轄戶部手下可不隻是算術先生,還有我日月王朝千萬農戶呢!”
“他工部轄管的匠人有不平,那農戶也該有啊!”
“如先聖農聖公這般的聖人難世出,但有佼佼者,亦為我日月王朝根本每日風吹日曬,然後成為轄地官員的稅賦功績,隻得一句會種地的稱讚,甚至出了祥瑞也不是種田者得到獎賞。”
“老臣厚顏,亦請殿下重視之!”
戶部尚書呂尚這番話讓人挑不出毛病。
工部研究出來東西了該賞,但農戶每天都在田裏奔波,難道就因為是日常,就不能得到獎賞?
其他官員看熱鬧不嫌事大,所以朝堂就這麽徹底變得亂糟糟。
......
“所以呂愛卿也要一個國子監分科?”
呂尚點了點頭,王正半是無奈半是笑意的配合著指了指他。
太子朱標沒感覺其中有毛病,反正那些人本來都是工部戶部所轄,不用再發俸祿再起爐灶,隻是要一個名義。
而且這裏麵還有好處,讓百姓更加擁護朝廷。
隻是心有些累,累這朝堂徹底亂了風向。
“兩位愛卿,這件事,本宮自是願的!不過本宮也不能擅自做主!國子監是宋公負責,要是兩位愛卿能夠得到宋公點頭,那此事便行!”
就這麽,這個包袱被拋到了現國子監祭酒、翰林院承旨宋連身上。
全場目光也都看向了這個老臣。
“殿下!老臣以為,此舉甚好!即日各地國子監便可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