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老朱的疑惑
開局上諫被杖斃?二命上朝先服毒 作者:紫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朱重八打的算盤,趙征不用想就能明白。
若是正常情況,老朱還真能裝過去,可惜趙征不正常。
再說幾島賊人,若不是隔著汪洋,不說趙征,單是老朱就早看不慣,能動手早動手收拾了,有什麽好專門拿出來說的。
真說慶祝,這段時間趙征對自己的每個傀儡都挺好,大酒大肉伺候著,那才是實在。
不過燕王迴信,也是趕上了。
李進才匯報了西南的發展進度,可謂形勢一片大好。
趙征正好需要加重趙府在老朱心裏的威脅度,給西南持續吸引注意力,爭取多給李進一些整理隊伍的時間。
讀吧,讀吧,關於我的越少越好。
“......”
事實也如同趙征所料,王半的宣讀中,無論是戰略還是戰術,皆出自燕王之手。
與他跟隨而去的四個傀儡,沒有任何關係。
甚至於,他那四個傀儡報廢掉,永鎮四島的影子,都沒有半個字提及。
可是絕戶計出於趙府是事實,加上地圖是我畫的,船也是我造的。
老朱你真能平靜嗎?
這時候,高台上的皇帝朱重八對上了趙征的眼神,卻出乎了趙征的意料,對著他笑著點了點頭。
趙征想不到,於皇帝而言,他此刻的心情確實是極好的。
以往王朝不斷強盛,對老朱來說,不是日漸輕鬆,而是感覺自己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
畢竟前車之鑒太多了,自己那些兒子又個個各種毛病卻武德充沛還野心不小。
壓力大啊。
尤其再想到自己百年後,太子再百年後,到了太孫那一代。
朝上的班底到底是誰的班底,到底還有幾個能用的。
皇帝朱重八內心是真沒底。
誰知這時候,趙征又站出來了。
藩王西進東出,日月王朝整個疆土成了大中原。
真正的收天下為王土,遣諸王鎮九邊。
一眨眼,他就隻需要等著與趙府一起上西天,放心感慨兒孫自有兒孫福了。
唯一要重視一些的事,就隻剩下鐵路工程,不過他還能活,太子也還年輕,可以不那麽著急。
這讓他如何不高興。
“嗯?”
皇帝朱重八今天心情好,都不打算趙征的麻煩,卻沒想自己笑著點頭,對方卻皺起了眉頭。
等自己感覺惱火,皺起了眉頭,誰知道趙征卻笑了起來。
這是什麽意思!
看不得咱好?
滿朝文武本來也是很開心的,畢竟皇帝今天高興,天底下還有什麽比這更美妙的事情呢。
可誰知道剛才都還笑呢,馬上那臉就變了。
仔細一看,原來皇帝是和趙征對上眼了。
!!!
這是什麽意思。
難道捷報裏有什麽壞事,被他們聽漏了?
尤其對負責下一個流程的那些官員來說,背後更是瞬間涼得透透的。
那就是自太子朱標迴信後,皇帝朱重八在每天朝會上增添的一個固定事項。
即梳理、討論並研究曆朝曆代在發展中,產生的,導致最後滅亡的各種原因。
本來負責這樣事務的一眾官員就提心吊膽。
怕自己找不出來,怕自己找出來的原因太空泛顯得自己吃白飯,怕自己找出來的原因太現實還現實存在等等。
幸好裏麵一個忠君愛國的楷模。
“陛下!燕王之功赫赫,一日不足誇。”
“蟻穴之患,卻需立查之!”
這個楷模,自然是方孝。
本來他也該是燕王帶出去的文官,但因為趙征的影響,他留了下來。
也隻有在他看來,趙征是文臣絕對的楷模。
皇帝有情緒怎麽了,月亮還年年如一日的陰晴圓缺循環個不停呢,那也不能影響到了時間就得天黑天亮啊。
“那便開始今天的研討吧。”
這種事,自然是本可以放到朝會後進行的。
但老朱也和其他的皇帝不一樣。
在他看來,我都給你提高俸祿了,那幹的活兒還和原來一樣多算是什麽迴事。
當然他也不是不知道事有緩急。
對於有要事需要處理的,可以直接在這時候打報告。
隻要能說出來個一二三,那報告完了直接走就是。
而對於要是你明明有要事,卻不說還耽誤了的,那就對不起了。
這也是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
除了少數要緊衙門,皇帝朱重八才發現,京城這些官員平時比他閑得可不是一點半點。
他朱重八,堂堂皇帝,在出去巡遊的時候都要處理公務。
這些京城官員,卻大多每日空閑,最多最多拿出半個時辰,就能將所有的事務都處理完。
最關鍵的是。
大多數衙門,離了這些人,完全沒有半點受影響的樣子。
好啊,好啊,都是咱的忠臣幹將。
難怪發生了什麽壞事,這些人都能將自己給推得一幹二淨。
原來他們本來就什麽都沒做。
聯想到自己還總是喜歡把舊宋朝廷舍本逐末,為了保江山而養一堆多餘的蛀蟲,卻不增強軍備的話掛在嘴邊,皇帝朱重八就感到臉紅。
所以這個環節,可謂近些日子,他最喜歡的環節。
一邊看著這些大臣們認真的討論,一邊讓二虎去查他們負責的衙門。
下朝後,到了飯點都能多吃幾碗。
“咦?”
“這家夥怎麽不走?”
對於自己最喜歡的環節,皇帝朱重八就算內心對趙征的反應有些惱火,那肯定也還是不想跳過的。
至於燕王迴信的宣讀,那是他大發慈心,對那些查出來存在不作為的大臣的最後警告。
畢竟他的兒子都出去幹實事了,接下來,可不就該徹底整頓內部了嗎。
不過這些人不懂,那就不怪他了。
而讓皇帝朱重八此刻表情更加的凝重的,自然還是趙征了。
以往趙征都沒這閑工夫,到時間就走的,現在卻留了下來。
當然也不止皇帝注意到了,其餘大臣也都注意到了。
完蛋完蛋!
不少本來就感覺今天有些天涼的大臣,內心徹底忐忑了起來。
“趙愛卿可不要讓學子們等急了。”
對於趙征每次報告的有事,皇帝朱重八從來沒有懷疑過。
因為不用錦衣衛,人科院的那些學子要是有一日沒有見到趙征,都會一路問到宮裏麵來。
期間,也讓皇帝朱重八過了好一把老農識五穀的癮。
甚至,他也把自己的那個小菜園給擴改了,順便增加了幾個暖棚。
所以此刻他還能笑出來。
“迴陛下,臣正是近日從學子們口中聽到了一個民間故事。”
若是正常情況,老朱還真能裝過去,可惜趙征不正常。
再說幾島賊人,若不是隔著汪洋,不說趙征,單是老朱就早看不慣,能動手早動手收拾了,有什麽好專門拿出來說的。
真說慶祝,這段時間趙征對自己的每個傀儡都挺好,大酒大肉伺候著,那才是實在。
不過燕王迴信,也是趕上了。
李進才匯報了西南的發展進度,可謂形勢一片大好。
趙征正好需要加重趙府在老朱心裏的威脅度,給西南持續吸引注意力,爭取多給李進一些整理隊伍的時間。
讀吧,讀吧,關於我的越少越好。
“......”
事實也如同趙征所料,王半的宣讀中,無論是戰略還是戰術,皆出自燕王之手。
與他跟隨而去的四個傀儡,沒有任何關係。
甚至於,他那四個傀儡報廢掉,永鎮四島的影子,都沒有半個字提及。
可是絕戶計出於趙府是事實,加上地圖是我畫的,船也是我造的。
老朱你真能平靜嗎?
這時候,高台上的皇帝朱重八對上了趙征的眼神,卻出乎了趙征的意料,對著他笑著點了點頭。
趙征想不到,於皇帝而言,他此刻的心情確實是極好的。
以往王朝不斷強盛,對老朱來說,不是日漸輕鬆,而是感覺自己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
畢竟前車之鑒太多了,自己那些兒子又個個各種毛病卻武德充沛還野心不小。
壓力大啊。
尤其再想到自己百年後,太子再百年後,到了太孫那一代。
朝上的班底到底是誰的班底,到底還有幾個能用的。
皇帝朱重八內心是真沒底。
誰知這時候,趙征又站出來了。
藩王西進東出,日月王朝整個疆土成了大中原。
真正的收天下為王土,遣諸王鎮九邊。
一眨眼,他就隻需要等著與趙府一起上西天,放心感慨兒孫自有兒孫福了。
唯一要重視一些的事,就隻剩下鐵路工程,不過他還能活,太子也還年輕,可以不那麽著急。
這讓他如何不高興。
“嗯?”
皇帝朱重八今天心情好,都不打算趙征的麻煩,卻沒想自己笑著點頭,對方卻皺起了眉頭。
等自己感覺惱火,皺起了眉頭,誰知道趙征卻笑了起來。
這是什麽意思!
看不得咱好?
滿朝文武本來也是很開心的,畢竟皇帝今天高興,天底下還有什麽比這更美妙的事情呢。
可誰知道剛才都還笑呢,馬上那臉就變了。
仔細一看,原來皇帝是和趙征對上眼了。
!!!
這是什麽意思。
難道捷報裏有什麽壞事,被他們聽漏了?
尤其對負責下一個流程的那些官員來說,背後更是瞬間涼得透透的。
那就是自太子朱標迴信後,皇帝朱重八在每天朝會上增添的一個固定事項。
即梳理、討論並研究曆朝曆代在發展中,產生的,導致最後滅亡的各種原因。
本來負責這樣事務的一眾官員就提心吊膽。
怕自己找不出來,怕自己找出來的原因太空泛顯得自己吃白飯,怕自己找出來的原因太現實還現實存在等等。
幸好裏麵一個忠君愛國的楷模。
“陛下!燕王之功赫赫,一日不足誇。”
“蟻穴之患,卻需立查之!”
這個楷模,自然是方孝。
本來他也該是燕王帶出去的文官,但因為趙征的影響,他留了下來。
也隻有在他看來,趙征是文臣絕對的楷模。
皇帝有情緒怎麽了,月亮還年年如一日的陰晴圓缺循環個不停呢,那也不能影響到了時間就得天黑天亮啊。
“那便開始今天的研討吧。”
這種事,自然是本可以放到朝會後進行的。
但老朱也和其他的皇帝不一樣。
在他看來,我都給你提高俸祿了,那幹的活兒還和原來一樣多算是什麽迴事。
當然他也不是不知道事有緩急。
對於有要事需要處理的,可以直接在這時候打報告。
隻要能說出來個一二三,那報告完了直接走就是。
而對於要是你明明有要事,卻不說還耽誤了的,那就對不起了。
這也是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
除了少數要緊衙門,皇帝朱重八才發現,京城這些官員平時比他閑得可不是一點半點。
他朱重八,堂堂皇帝,在出去巡遊的時候都要處理公務。
這些京城官員,卻大多每日空閑,最多最多拿出半個時辰,就能將所有的事務都處理完。
最關鍵的是。
大多數衙門,離了這些人,完全沒有半點受影響的樣子。
好啊,好啊,都是咱的忠臣幹將。
難怪發生了什麽壞事,這些人都能將自己給推得一幹二淨。
原來他們本來就什麽都沒做。
聯想到自己還總是喜歡把舊宋朝廷舍本逐末,為了保江山而養一堆多餘的蛀蟲,卻不增強軍備的話掛在嘴邊,皇帝朱重八就感到臉紅。
所以這個環節,可謂近些日子,他最喜歡的環節。
一邊看著這些大臣們認真的討論,一邊讓二虎去查他們負責的衙門。
下朝後,到了飯點都能多吃幾碗。
“咦?”
“這家夥怎麽不走?”
對於自己最喜歡的環節,皇帝朱重八就算內心對趙征的反應有些惱火,那肯定也還是不想跳過的。
至於燕王迴信的宣讀,那是他大發慈心,對那些查出來存在不作為的大臣的最後警告。
畢竟他的兒子都出去幹實事了,接下來,可不就該徹底整頓內部了嗎。
不過這些人不懂,那就不怪他了。
而讓皇帝朱重八此刻表情更加的凝重的,自然還是趙征了。
以往趙征都沒這閑工夫,到時間就走的,現在卻留了下來。
當然也不止皇帝注意到了,其餘大臣也都注意到了。
完蛋完蛋!
不少本來就感覺今天有些天涼的大臣,內心徹底忐忑了起來。
“趙愛卿可不要讓學子們等急了。”
對於趙征每次報告的有事,皇帝朱重八從來沒有懷疑過。
因為不用錦衣衛,人科院的那些學子要是有一日沒有見到趙征,都會一路問到宮裏麵來。
期間,也讓皇帝朱重八過了好一把老農識五穀的癮。
甚至,他也把自己的那個小菜園給擴改了,順便增加了幾個暖棚。
所以此刻他還能笑出來。
“迴陛下,臣正是近日從學子們口中聽到了一個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