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陽公怎麽都沒想到,自己隻是躲在一旁安安靜靜的看好戲,這把火怎麽突然就燒到自己腳邊的?
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的時候,他知道,自己是躲不過去了。他慢慢的走了過來,徑直走到任平生的身前。
他看著任平生,笑嗬嗬開口道:“忠勇公,多年不見,你這剛一見麵就給老夫送一份這樣的大禮嗎?”
任平生平靜笑道:“古語有言: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大昊本就是禮儀之邦,我們作為國公,自當為表率。”
“令公子東荒大將軍陽頂天,在東陽城對完備頗有照顧。我如今迴京都,想要迴報他也無從下手。”
“天陽公為其父,那我自然更不能失了禮數。”任平生似乎話裏有話:“這份大禮,就當是迴報令公子了。”
“哦?還有此事?”天陽公目露驚異,而後嗬嗬笑道:“那我一定派人把此事告知我兒,叫他知道忠勇公的客氣。”
“至於忠勇公剛才所問的問題。”天陽公看了福祿侯一眼,他這樣的老狐狸,自然不可能去得罪安福祿。
“我倒是從來沒遇到過,所以不知道會怎麽做。”他嗬嗬笑道:“若是以後遇到了,一定給忠勇公一個答案。”
任平生點了點頭:“無妨,這樣的事不管發生在天陽公的身上,還是在令公子的身上,相信天陽公的心都是一樣的。”
天陽公眼眸冷意一閃,他盯著任平生,一字一句開口問道:“忠勇公,你此言何意?”
任平生淡淡道:“無他,就是突然想到,天陽公應該有兩位公子。一個遠在東疆,但另一個不是身在京都嗎?”
“沒有禁衛膽敢對天陽公無禮,但對令公子可就未必了。”任平生幽幽道:“相信天陽公到時候會知道,該怎麽處理。”
“忠勇公,你?”天陽公怒視任平生,他沒想到,這家夥竟然如此狂妄,以自己的兒子來威脅自己?
“天陽公與我相識多年,當知道,我不是信口開河之輩。”任平生神情冷峻,既然不跟自己為伍,那就自然是敵人。
“好,好,那忠勇公自己好自為之。”天陽公冷哼一聲,便不再理會,任平生這是鐵了心要跟自己為難了。
“忠勇公,多謝了。”一旁的安福祿見狀,不由笑了起來。這家夥,這是使勁把天陽公往自己這邊推啊。
就在這時候,一聲尖銳的嘹亮喊聲響起:“陛下駕到,太後駕到,百官上朝!”
一隊人影,從那龍椅的兩側分別走了上來。左側為首的正是安素錦,右側為首的,則是一個身著龍袍的孩子。
任平生第一眼就朝那小男孩看了過去,三四歲的模樣,眉清目秀,一臉肅穆,絲毫沒有半點孩子的天真爛漫。
在對方的身上,他甚至感受到了一種沉穩的穩重。這便是當今陛下,年少而老成,確實是一個合格的帝王。
不過三四歲,卻對一旁的安素錦沒有半分依賴。隨著他坐上龍椅,下方百官齊齊恭敬行禮:“參見陛下,陛下萬年。”
“免!”小小年紀,卻有一股天然的上位者氣勢。他稚嫩的聲音卻尤為嘹亮,那股氣勢讓人不自覺的臣服。
“孤聽說,忠勇公迴來了?”四歲的國主朝下方看了過來,目光一下子就落在了任平生的身上:“你就是忠勇公?”
“臣任平生,拜見國主。”任平生拱手行禮,一旁的禮部尚書怒喝道:“忠勇公無禮,見國主,當行跪拜之禮。”
“你怕是忘了,當年上一任國主遭刺殺而亡。太後讓本國公輔佐國主登位,賜本國公忠勇公之位,見君可不跪。”
“你身為禮部尚書,連這個都不知道,你還真是在其位,謀其事。”任平生一臉嘲諷,冷笑開口。
禮部尚書頓時臉色漲紅,他還想反駁什麽,安素錦的聲音就傳了過來:“好了,此事是本宮當年親口所言,無需多言。”
禮部尚書這才安靜了下來,而國主隻是靜靜地看著任平生。在安素錦話音落下之後,他才再次開口。
他緩緩問道:“忠勇公此次歸來,是打算以後就待在京都,還是還要外調去北峰城?接下來,有何打算?”
所有人都驚訝的看向小國主,都在揣測小國主這話是什麽意思?難不成,小國主也不能容忍忠勇公?
任平生眼中浮現一抹訝異,如此直白,這位小國主可是話中有話?他輕聲開口道:“那國主是希望臣留下,還是不希望臣留下呢?”
“怎麽?難不成忠勇公的去留,孤還能決定不成?”小國主言辭犀利,直直的盯著任平生。
“國主說笑了。”任平生灑然一笑:“君是君,臣是臣,國主如何不能決定臣的去留?臣哪敢違背國主?”
“孤聽說,你昨日跟福祿侯發生了點不愉快?”小國主看了安福祿一眼,這才淡淡開口問道。
“確實有點誤會。”任平生點了點頭,小國主淡淡道:“那你可知,福祿侯姓什麽?他背後是誰的人?”
“他不是大昊的臣子,國主的人嗎?”任平生看了安福祿一眼:“就跟臣一樣,都是大昊的臣子。”
小國主還要繼續,一旁的安素錦就開口製止道:“國主,現在是早朝,而不是盤問忠勇公的時候。”
她神情淡漠:“大昊朝堂的早朝,是為大昊生民計,是為天下百姓計,而非為了某一個人而在這裏浪費時間。”
小國主聞言,朝安素錦恭敬行了一禮:“太後教訓的是,兒記住了。忠勇公之事,退朝之後再議。”
他這才看向滿朝文武大臣,神色淡然,平靜開口道:“今日朝會開始,諸卿可有什麽事要上稟?”
“國主,臣要參忠勇公。”小國主話音剛落,刑部尚書霍裏就大步走了出來:“忠勇公當街斬殺巡城衛禁衛。”
“無視我大昊國律,無視國主,實在罪不可赦。”霍裏義憤填膺道:“臣奏請國主,嚴懲忠勇公,以儆效尤。”
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的時候,他知道,自己是躲不過去了。他慢慢的走了過來,徑直走到任平生的身前。
他看著任平生,笑嗬嗬開口道:“忠勇公,多年不見,你這剛一見麵就給老夫送一份這樣的大禮嗎?”
任平生平靜笑道:“古語有言: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大昊本就是禮儀之邦,我們作為國公,自當為表率。”
“令公子東荒大將軍陽頂天,在東陽城對完備頗有照顧。我如今迴京都,想要迴報他也無從下手。”
“天陽公為其父,那我自然更不能失了禮數。”任平生似乎話裏有話:“這份大禮,就當是迴報令公子了。”
“哦?還有此事?”天陽公目露驚異,而後嗬嗬笑道:“那我一定派人把此事告知我兒,叫他知道忠勇公的客氣。”
“至於忠勇公剛才所問的問題。”天陽公看了福祿侯一眼,他這樣的老狐狸,自然不可能去得罪安福祿。
“我倒是從來沒遇到過,所以不知道會怎麽做。”他嗬嗬笑道:“若是以後遇到了,一定給忠勇公一個答案。”
任平生點了點頭:“無妨,這樣的事不管發生在天陽公的身上,還是在令公子的身上,相信天陽公的心都是一樣的。”
天陽公眼眸冷意一閃,他盯著任平生,一字一句開口問道:“忠勇公,你此言何意?”
任平生淡淡道:“無他,就是突然想到,天陽公應該有兩位公子。一個遠在東疆,但另一個不是身在京都嗎?”
“沒有禁衛膽敢對天陽公無禮,但對令公子可就未必了。”任平生幽幽道:“相信天陽公到時候會知道,該怎麽處理。”
“忠勇公,你?”天陽公怒視任平生,他沒想到,這家夥竟然如此狂妄,以自己的兒子來威脅自己?
“天陽公與我相識多年,當知道,我不是信口開河之輩。”任平生神情冷峻,既然不跟自己為伍,那就自然是敵人。
“好,好,那忠勇公自己好自為之。”天陽公冷哼一聲,便不再理會,任平生這是鐵了心要跟自己為難了。
“忠勇公,多謝了。”一旁的安福祿見狀,不由笑了起來。這家夥,這是使勁把天陽公往自己這邊推啊。
就在這時候,一聲尖銳的嘹亮喊聲響起:“陛下駕到,太後駕到,百官上朝!”
一隊人影,從那龍椅的兩側分別走了上來。左側為首的正是安素錦,右側為首的,則是一個身著龍袍的孩子。
任平生第一眼就朝那小男孩看了過去,三四歲的模樣,眉清目秀,一臉肅穆,絲毫沒有半點孩子的天真爛漫。
在對方的身上,他甚至感受到了一種沉穩的穩重。這便是當今陛下,年少而老成,確實是一個合格的帝王。
不過三四歲,卻對一旁的安素錦沒有半分依賴。隨著他坐上龍椅,下方百官齊齊恭敬行禮:“參見陛下,陛下萬年。”
“免!”小小年紀,卻有一股天然的上位者氣勢。他稚嫩的聲音卻尤為嘹亮,那股氣勢讓人不自覺的臣服。
“孤聽說,忠勇公迴來了?”四歲的國主朝下方看了過來,目光一下子就落在了任平生的身上:“你就是忠勇公?”
“臣任平生,拜見國主。”任平生拱手行禮,一旁的禮部尚書怒喝道:“忠勇公無禮,見國主,當行跪拜之禮。”
“你怕是忘了,當年上一任國主遭刺殺而亡。太後讓本國公輔佐國主登位,賜本國公忠勇公之位,見君可不跪。”
“你身為禮部尚書,連這個都不知道,你還真是在其位,謀其事。”任平生一臉嘲諷,冷笑開口。
禮部尚書頓時臉色漲紅,他還想反駁什麽,安素錦的聲音就傳了過來:“好了,此事是本宮當年親口所言,無需多言。”
禮部尚書這才安靜了下來,而國主隻是靜靜地看著任平生。在安素錦話音落下之後,他才再次開口。
他緩緩問道:“忠勇公此次歸來,是打算以後就待在京都,還是還要外調去北峰城?接下來,有何打算?”
所有人都驚訝的看向小國主,都在揣測小國主這話是什麽意思?難不成,小國主也不能容忍忠勇公?
任平生眼中浮現一抹訝異,如此直白,這位小國主可是話中有話?他輕聲開口道:“那國主是希望臣留下,還是不希望臣留下呢?”
“怎麽?難不成忠勇公的去留,孤還能決定不成?”小國主言辭犀利,直直的盯著任平生。
“國主說笑了。”任平生灑然一笑:“君是君,臣是臣,國主如何不能決定臣的去留?臣哪敢違背國主?”
“孤聽說,你昨日跟福祿侯發生了點不愉快?”小國主看了安福祿一眼,這才淡淡開口問道。
“確實有點誤會。”任平生點了點頭,小國主淡淡道:“那你可知,福祿侯姓什麽?他背後是誰的人?”
“他不是大昊的臣子,國主的人嗎?”任平生看了安福祿一眼:“就跟臣一樣,都是大昊的臣子。”
小國主還要繼續,一旁的安素錦就開口製止道:“國主,現在是早朝,而不是盤問忠勇公的時候。”
她神情淡漠:“大昊朝堂的早朝,是為大昊生民計,是為天下百姓計,而非為了某一個人而在這裏浪費時間。”
小國主聞言,朝安素錦恭敬行了一禮:“太後教訓的是,兒記住了。忠勇公之事,退朝之後再議。”
他這才看向滿朝文武大臣,神色淡然,平靜開口道:“今日朝會開始,諸卿可有什麽事要上稟?”
“國主,臣要參忠勇公。”小國主話音剛落,刑部尚書霍裏就大步走了出來:“忠勇公當街斬殺巡城衛禁衛。”
“無視我大昊國律,無視國主,實在罪不可赦。”霍裏義憤填膺道:“臣奏請國主,嚴懲忠勇公,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