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臨王入京都
“快,帶我去見王爺。”昊天營之外,逃脫出來的護衛倒在了門口守衛的身前,急切說了一句就昏迷了過去。
“是劉宣,保護福祿侯的,定是福祿侯那邊出事了。”門口的守衛自然知道他,大驚失色:“你快去稟報王爺。”
“怎麽迴事?怎麽總覺得有些心神不寧?”此刻正在昊天營巡視的臨王目露沉思,總有些不太舒服。
“啟稟王爺,劉宣出事了,昏迷在營外!”一道身影飛速跑了過來,朝臨王低聲道:“屬下已經命醫官前去查看。”
“劉宣?”臨王聞言,臉色大變,一下子就猜到了肯定跟安福祿有關:“走,快過去看看。”
當他們看到營外的時候,在醫官的救治之下,劉宣幽幽清醒了過來。他一把抓住醫官:“帶我去見王爺,快!”
醫官還沒有說話,一大隊身影火急火燎的趕了過來,為首之人正是臨王。臨王三兩步走到劉宣麵前:“說,發生了什麽?”
看到劉宣如此慘烈的模樣,他心裏已經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劉宣一臉苦澀:“王爺,侯爺他,出事了。”
臨王一震,果然如此,果然是因為安福祿。他心中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但還是不甘心問道:“他出什麽事了?”
“夕陽殺手昨夜進入聽雨樓,侯爺死在了他們的手中。”劉宣一臉悲切:“就連我兄長,也死了。”
“屬下冒死逃了出來,就是稟報侯爺此事。此事跟忠勇公絕對脫不了幹係,王爺一定要給侯爺報仇啊!”
“任!憑!生!”臨王幾近瘋狂,咬牙切齒道:“本王一定要將你碎屍萬段,以祭我兒在天之靈。”
“安林!”臨王低吼出聲,一道身影從他身後走出,抱拳行禮。臨王咬牙道:“率昊天營兩萬甲士,隨本王入京都。”
“你帶五百護龍衛,隨本王入宮見太後!”臨王眼中怒火衝天,充滿了恨意,可見其之憤怒。
作為始作俑者的任平生,昨夜倒是睡了一個好覺。醒來之後,他就一直在院中舞槍,整整兩個時辰。
哪怕是平壯,看到這樣的任平生,都是滿眼驚歎。按道理來說,以任平生如今的身份地位,完全沒有必要如此拚命。
最主要的是,任平生其實並沒有練武的天賦。他哪怕終其一生,隻怕都無緣踏入大宗師之境,這就是天賦上的差距。
他手掌大權,位高權重,統領十數萬大軍,手底下能人異士奇多。以他這樣的身份地位,完全沒有必要這樣辛苦自己。
可任平生卻並沒有偷懶片刻,依舊瘋狂的修行。他的努力和瘋狂,隻是為了讓自己的實力不斷的一點點提升而已。
“公子,碧珠姑娘來了。”平壯看了一眼走過來的碧珠,他輕聲開口。任平生停了下來,放下了手中長槍。
“看來,是宮中有消息傳來了。”任平生笑著把手中長槍丟給了平壯,接過一旁婢女遞過來的汗巾擦了擦汗。
“看你的樣子,是宮中太後那邊傳來消息了?”任平生看著走來的碧珠,揮了揮手,讓她不必多禮,笑著開口。
“一切正如公子所料,太後把一切事情,都嫁禍到了公子的身上。已經下令聽雨樓,不得外傳金令之事。”
“那五個夕陽殺手,就是跟著公子一同進來的。不僅如此,那昊天營護衛也已經把所有事情交代給臨王了。”
“此刻的臨王,已經氣勢洶洶的帶著昊天營入京都了。根據聽雨樓得到的消息,他至少帶了兩萬昊天衛。”
任平生聞言,眼中露出一抹驚異:“兩萬?看來這老狐狸並沒有完全失去理智,我以為他至少會帶五萬人。”
平壯在一旁搖頭道:“這不太可能,昊天營一共也就八萬人。真正能一戰的,也不過五萬上下。”
他看著任平生:“若他全部都帶來的話,那屬下都可以把他的昊天營一鍋端了,他不敢把這五萬人。”
他話沒說完,而後就反應了過來。他朝任平生看了過來:“公子,你的意思是?你一開始就是這打算?”
“臨王最看重的是什麽?無非就是兩個:一是安福祿,二是昊天營。一個安福祿不足以讓他徹底瘋狂,如果再加一個昊天營呢?”
“可惜啊,小瞧了這老小子,他還是有理智的啊!”任平生輕聲歎道:“果然對付這家夥,沒那麽容易。”
“我聽說,昊天營之中還有一支精銳的兵馬,名為護龍衛?”任平生看著碧珠,碧珠點頭道:“這支隊伍一共三千人。”
“可以說是精銳中的精銳,不比公子的玄天要差。”碧珠輕聲道:“當然,公子的玄天從未有人見過,奴婢也說不準。”
“但護龍衛之前去四方剿匪,幾乎都是以一當十,威名遠揚。”碧珠輕聲開口道:“護龍衛,真不容小覷。”
“那他這次,帶了多少護龍衛?”任平生點了點頭,碧珠低聲道:“明著三百,暗中兩百,一共五百護龍衛。”
任平生淡淡笑道:“看來這老家夥是要搞事情了,一明一暗,他入京都之後,可來我們這裏了?”
碧珠搖了搖頭:“這也是奴婢奇怪的地方,他入京都之後,竟然直奔國宮而去,應該是要去見太後。”
她看著任平生:“公子,你說他要見太後也就罷了,為何還要帶著護龍衛?他難道,要給太後施壓?”
任平生淡笑道:“他沒有這個膽子,他是入宮去找國主的。不管他想要在京都幹什麽,都需要太後的首肯。”
“但他知道,我的背後是國主,所以他肯定要逼迫國主。帶五百護龍衛入國宮,目的就是為了震懾國主。”
“太後樂得看到他跟我兩敗俱傷,這樣她才能更好的掌控臨王。安福祿之死是因為我,我的背後是小國主,臨王清楚的很。”
“他現在奈何不了我,但又憋著一口氣,這口氣就隻能發在小國主身上。一方麵可以出氣,一方麵又可以在我這立威。”
“快,帶我去見王爺。”昊天營之外,逃脫出來的護衛倒在了門口守衛的身前,急切說了一句就昏迷了過去。
“是劉宣,保護福祿侯的,定是福祿侯那邊出事了。”門口的守衛自然知道他,大驚失色:“你快去稟報王爺。”
“怎麽迴事?怎麽總覺得有些心神不寧?”此刻正在昊天營巡視的臨王目露沉思,總有些不太舒服。
“啟稟王爺,劉宣出事了,昏迷在營外!”一道身影飛速跑了過來,朝臨王低聲道:“屬下已經命醫官前去查看。”
“劉宣?”臨王聞言,臉色大變,一下子就猜到了肯定跟安福祿有關:“走,快過去看看。”
當他們看到營外的時候,在醫官的救治之下,劉宣幽幽清醒了過來。他一把抓住醫官:“帶我去見王爺,快!”
醫官還沒有說話,一大隊身影火急火燎的趕了過來,為首之人正是臨王。臨王三兩步走到劉宣麵前:“說,發生了什麽?”
看到劉宣如此慘烈的模樣,他心裏已經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劉宣一臉苦澀:“王爺,侯爺他,出事了。”
臨王一震,果然如此,果然是因為安福祿。他心中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但還是不甘心問道:“他出什麽事了?”
“夕陽殺手昨夜進入聽雨樓,侯爺死在了他們的手中。”劉宣一臉悲切:“就連我兄長,也死了。”
“屬下冒死逃了出來,就是稟報侯爺此事。此事跟忠勇公絕對脫不了幹係,王爺一定要給侯爺報仇啊!”
“任!憑!生!”臨王幾近瘋狂,咬牙切齒道:“本王一定要將你碎屍萬段,以祭我兒在天之靈。”
“安林!”臨王低吼出聲,一道身影從他身後走出,抱拳行禮。臨王咬牙道:“率昊天營兩萬甲士,隨本王入京都。”
“你帶五百護龍衛,隨本王入宮見太後!”臨王眼中怒火衝天,充滿了恨意,可見其之憤怒。
作為始作俑者的任平生,昨夜倒是睡了一個好覺。醒來之後,他就一直在院中舞槍,整整兩個時辰。
哪怕是平壯,看到這樣的任平生,都是滿眼驚歎。按道理來說,以任平生如今的身份地位,完全沒有必要如此拚命。
最主要的是,任平生其實並沒有練武的天賦。他哪怕終其一生,隻怕都無緣踏入大宗師之境,這就是天賦上的差距。
他手掌大權,位高權重,統領十數萬大軍,手底下能人異士奇多。以他這樣的身份地位,完全沒有必要這樣辛苦自己。
可任平生卻並沒有偷懶片刻,依舊瘋狂的修行。他的努力和瘋狂,隻是為了讓自己的實力不斷的一點點提升而已。
“公子,碧珠姑娘來了。”平壯看了一眼走過來的碧珠,他輕聲開口。任平生停了下來,放下了手中長槍。
“看來,是宮中有消息傳來了。”任平生笑著把手中長槍丟給了平壯,接過一旁婢女遞過來的汗巾擦了擦汗。
“看你的樣子,是宮中太後那邊傳來消息了?”任平生看著走來的碧珠,揮了揮手,讓她不必多禮,笑著開口。
“一切正如公子所料,太後把一切事情,都嫁禍到了公子的身上。已經下令聽雨樓,不得外傳金令之事。”
“那五個夕陽殺手,就是跟著公子一同進來的。不僅如此,那昊天營護衛也已經把所有事情交代給臨王了。”
“此刻的臨王,已經氣勢洶洶的帶著昊天營入京都了。根據聽雨樓得到的消息,他至少帶了兩萬昊天衛。”
任平生聞言,眼中露出一抹驚異:“兩萬?看來這老狐狸並沒有完全失去理智,我以為他至少會帶五萬人。”
平壯在一旁搖頭道:“這不太可能,昊天營一共也就八萬人。真正能一戰的,也不過五萬上下。”
他看著任平生:“若他全部都帶來的話,那屬下都可以把他的昊天營一鍋端了,他不敢把這五萬人。”
他話沒說完,而後就反應了過來。他朝任平生看了過來:“公子,你的意思是?你一開始就是這打算?”
“臨王最看重的是什麽?無非就是兩個:一是安福祿,二是昊天營。一個安福祿不足以讓他徹底瘋狂,如果再加一個昊天營呢?”
“可惜啊,小瞧了這老小子,他還是有理智的啊!”任平生輕聲歎道:“果然對付這家夥,沒那麽容易。”
“我聽說,昊天營之中還有一支精銳的兵馬,名為護龍衛?”任平生看著碧珠,碧珠點頭道:“這支隊伍一共三千人。”
“可以說是精銳中的精銳,不比公子的玄天要差。”碧珠輕聲道:“當然,公子的玄天從未有人見過,奴婢也說不準。”
“但護龍衛之前去四方剿匪,幾乎都是以一當十,威名遠揚。”碧珠輕聲開口道:“護龍衛,真不容小覷。”
“那他這次,帶了多少護龍衛?”任平生點了點頭,碧珠低聲道:“明著三百,暗中兩百,一共五百護龍衛。”
任平生淡淡笑道:“看來這老家夥是要搞事情了,一明一暗,他入京都之後,可來我們這裏了?”
碧珠搖了搖頭:“這也是奴婢奇怪的地方,他入京都之後,竟然直奔國宮而去,應該是要去見太後。”
她看著任平生:“公子,你說他要見太後也就罷了,為何還要帶著護龍衛?他難道,要給太後施壓?”
任平生淡笑道:“他沒有這個膽子,他是入宮去找國主的。不管他想要在京都幹什麽,都需要太後的首肯。”
“但他知道,我的背後是國主,所以他肯定要逼迫國主。帶五百護龍衛入國宮,目的就是為了震懾國主。”
“太後樂得看到他跟我兩敗俱傷,這樣她才能更好的掌控臨王。安福祿之死是因為我,我的背後是小國主,臨王清楚的很。”
“他現在奈何不了我,但又憋著一口氣,這口氣就隻能發在小國主身上。一方麵可以出氣,一方麵又可以在我這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