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反其道而行
臨王句句沒有逼迫小國主,但句句不離讓他降任平生爵位。隻要他開口降任平生爵位,臨王就可以自己去解決了他。
以百官為裹挾,太後首肯為主引,逼迫小國主就範。國主年幼,如何能扛住這威脅?他本就有十成把握。
可誰曾想,自己不過才剛剛開始,任平生就到了。這家夥,竟然可以直接前來國主宮殿,不用任何人通傳?
臨王轉身,死死的盯著大步走來的任平生,這也是他第一次見任平生。雖然之前素未謀麵,但卻早有耳聞。
更不要說,如今的任平生,可跟他兒子的死還有關係。臨王冷聲開口道:“未經通傳就擅自衝撞國主,忠勇公,你?”
“孤拜其為國師,曾下過明令,見孤不需通傳。”臨王問罪之言還沒說完,小國主就慢慢走了過來,淡淡開口。
“臣任平生,拜見國主,國主萬年。”任平生朝小國主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小國主含笑點頭:“免!”
“這位,就是臨王吧?”任平生朝臨王看了過去,笑眯眯道:“臣剛才聽說,臨王說百官心寒,準備辭官?”
“正好,臣的手中有一批不錯的飽學之士,治理天下之才。臣也不知道他們能否可堪大用,倒是可以試試。”
“敢問臨王,都有哪些職位的官員要辭官啊?”任平生臉上帶著笑意,臨王的臉色則瞬間陰沉了下來。
一旁的小國主也是平靜道:“玉不琢,不成器,是不是人才,試過才知道。既然是國師舉薦,那孤就給他們一個機會。”
這一番話,讓那臨王的臉色更加陰沉了。他沒想到,這小國主竟然會如此維護任平生,而這任平生似乎有所準備?
他朝任平生看了過來:“忠勇公,昨夜聽雨樓之事,你應該清楚吧?那幾個夕陽殺手之事,你是不是應該給本王一個交代?”
他冷冷的看著任平生:“他們跟著你進入聽雨樓,卻讓我兒死於非命。這筆賬,本王可還沒找你算。”
“臨王說笑了。”任平生淡淡道:“臨王是個聰明人,當知道那夕陽殺手並非我所安排,否則臨王今日就不是入宮了。”
“臨王入宮,一是查探虛實,看夕陽殺手是否跟宮內有關。二是要告訴大昊百官,你臨王的地位,遠在我之上。”
“若你覺得,福祿侯之死真的與我有關,早就帶人殺進我忠勇公府了。大家都不是傻子,又何必拐彎抹角?”
“你想要真相,而我也同樣不願意做別人的擋箭牌。臨王要想立威,那是你自己的事,我也懶得理會。”
“可若臨王想要以我和國主為墊腳石的話,隻怕是打錯了如意算盤。今日臨王沒有去我忠勇公府,我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
“禮尚往來,那我就給臨王一個線索:廷尉府。”任平生淡淡笑道:“昨夜發生刺殺之事,廷尉府可是第一時間到達的聽雨樓。”
他看著臨王:“至於那幾個夕陽殺手,到底用的誰的金令進入的聽雨樓,相信廷尉府早就第一時間就查到了。”
他淡笑道:“而今日早朝,太後又因為福祿侯之死而推掉。廷尉府就算想要上報,應該也還沒有機會。”
臨王似乎明白了什麽,任平生幽幽道:“臨王入宮,京都上下皆知。那廷尉府自然更不敢冒頭,此刻應該是在躲著臨王。”
他嘴角揚起:“至於臨王能在廷尉府得到什麽消息,那就要看臨王在廷尉心中的分量了?臨王應該先查出真相,不是嗎?”
“今日之事,本王不會就這麽算了。”臨王也覺得,任平生所言有理,現在最重要的是,查清楚他兒子死亡的真相。
“你來得倒是及時。”臨王離開之後,小國主朝任平生看了過來:“今日之局,也在你的算計之內?”
“也可以這麽說。”任平生沒有隱瞞,而是招了招手,一個內官從任平生身後走了過來:“國主,可識得她否?”
“她是?”小國主轉頭看了過去,眼中露出一抹吃驚的神色:“怎麽是她?她現在,不是在太後那裏嗎?”
內官抬頭,露出了碧珠的容顏,難怪小國主如此吃驚。任平生笑道:“這就是臣這一局的關鍵所在。”
任平生繼續道:“四個夕陽殺手混入聽雨樓,必定有所依仗。鑒於聽雨樓的特殊性,要想悄無聲息的進入其中,隻有一個可能。”
“那就是聽雨樓金令。”任平生平靜道:“但聽雨樓金令有限,每一枚都有自己的主人,所以這很好查。”
“昨夜廷尉府早就已經查明,進入聽雨樓的那四個夕陽殺手,手持的金令,乃是聽雨樓特別為太後定製的五金令之一。”
“太後把這五枚金令分別賜給了她手底下最重要的親信,國主應該也有所耳聞。而昨夜出現的那一枚,主人則歸屬安福喜。”
“是他?”小國主一震,任平生點頭道:“安福喜藏身寧國席為安座下,誰也不知道他如今真正的身份到底是什麽。”
“但臨王執掌昊天營大權,這不是安福喜一脈願意看到的。臣高調歸京都,又跟安福祿有恩怨摩擦。”
“而在昨夜,臣也同樣踏入了聽雨樓,跟安福祿碰麵。夕陽的殺手又恰巧出現,安福祿又恰巧死在了他們手中。”
“而臣和侯文定等人又恰巧毫發無損,一切的一切,都很巧合。任誰看來,這一切都會是臣所為,但就是巧合的太天衣無縫。”
任平生微微笑道:“有時候,太過天衣無縫的巧合,恰恰就是破綻所在。若是一般人,肯定不會想太多。”
他低聲歎道:“可臨王這樣的老狐狸,又豈能是一般人?他是再聰明不過的人,想的自然就多。”
“有所懷疑,就會查下去,沒有什麽真相是比自己親自查出來的更加真實。而廷尉府,又不是臣的人。”
“如此的真相,才是他認可的真相。這就是針對聰明人的布局,也稱之為逆向思維,反其道而行。”
臨王句句沒有逼迫小國主,但句句不離讓他降任平生爵位。隻要他開口降任平生爵位,臨王就可以自己去解決了他。
以百官為裹挾,太後首肯為主引,逼迫小國主就範。國主年幼,如何能扛住這威脅?他本就有十成把握。
可誰曾想,自己不過才剛剛開始,任平生就到了。這家夥,竟然可以直接前來國主宮殿,不用任何人通傳?
臨王轉身,死死的盯著大步走來的任平生,這也是他第一次見任平生。雖然之前素未謀麵,但卻早有耳聞。
更不要說,如今的任平生,可跟他兒子的死還有關係。臨王冷聲開口道:“未經通傳就擅自衝撞國主,忠勇公,你?”
“孤拜其為國師,曾下過明令,見孤不需通傳。”臨王問罪之言還沒說完,小國主就慢慢走了過來,淡淡開口。
“臣任平生,拜見國主,國主萬年。”任平生朝小國主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小國主含笑點頭:“免!”
“這位,就是臨王吧?”任平生朝臨王看了過去,笑眯眯道:“臣剛才聽說,臨王說百官心寒,準備辭官?”
“正好,臣的手中有一批不錯的飽學之士,治理天下之才。臣也不知道他們能否可堪大用,倒是可以試試。”
“敢問臨王,都有哪些職位的官員要辭官啊?”任平生臉上帶著笑意,臨王的臉色則瞬間陰沉了下來。
一旁的小國主也是平靜道:“玉不琢,不成器,是不是人才,試過才知道。既然是國師舉薦,那孤就給他們一個機會。”
這一番話,讓那臨王的臉色更加陰沉了。他沒想到,這小國主竟然會如此維護任平生,而這任平生似乎有所準備?
他朝任平生看了過來:“忠勇公,昨夜聽雨樓之事,你應該清楚吧?那幾個夕陽殺手之事,你是不是應該給本王一個交代?”
他冷冷的看著任平生:“他們跟著你進入聽雨樓,卻讓我兒死於非命。這筆賬,本王可還沒找你算。”
“臨王說笑了。”任平生淡淡道:“臨王是個聰明人,當知道那夕陽殺手並非我所安排,否則臨王今日就不是入宮了。”
“臨王入宮,一是查探虛實,看夕陽殺手是否跟宮內有關。二是要告訴大昊百官,你臨王的地位,遠在我之上。”
“若你覺得,福祿侯之死真的與我有關,早就帶人殺進我忠勇公府了。大家都不是傻子,又何必拐彎抹角?”
“你想要真相,而我也同樣不願意做別人的擋箭牌。臨王要想立威,那是你自己的事,我也懶得理會。”
“可若臨王想要以我和國主為墊腳石的話,隻怕是打錯了如意算盤。今日臨王沒有去我忠勇公府,我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
“禮尚往來,那我就給臨王一個線索:廷尉府。”任平生淡淡笑道:“昨夜發生刺殺之事,廷尉府可是第一時間到達的聽雨樓。”
他看著臨王:“至於那幾個夕陽殺手,到底用的誰的金令進入的聽雨樓,相信廷尉府早就第一時間就查到了。”
他淡笑道:“而今日早朝,太後又因為福祿侯之死而推掉。廷尉府就算想要上報,應該也還沒有機會。”
臨王似乎明白了什麽,任平生幽幽道:“臨王入宮,京都上下皆知。那廷尉府自然更不敢冒頭,此刻應該是在躲著臨王。”
他嘴角揚起:“至於臨王能在廷尉府得到什麽消息,那就要看臨王在廷尉心中的分量了?臨王應該先查出真相,不是嗎?”
“今日之事,本王不會就這麽算了。”臨王也覺得,任平生所言有理,現在最重要的是,查清楚他兒子死亡的真相。
“你來得倒是及時。”臨王離開之後,小國主朝任平生看了過來:“今日之局,也在你的算計之內?”
“也可以這麽說。”任平生沒有隱瞞,而是招了招手,一個內官從任平生身後走了過來:“國主,可識得她否?”
“她是?”小國主轉頭看了過去,眼中露出一抹吃驚的神色:“怎麽是她?她現在,不是在太後那裏嗎?”
內官抬頭,露出了碧珠的容顏,難怪小國主如此吃驚。任平生笑道:“這就是臣這一局的關鍵所在。”
任平生繼續道:“四個夕陽殺手混入聽雨樓,必定有所依仗。鑒於聽雨樓的特殊性,要想悄無聲息的進入其中,隻有一個可能。”
“那就是聽雨樓金令。”任平生平靜道:“但聽雨樓金令有限,每一枚都有自己的主人,所以這很好查。”
“昨夜廷尉府早就已經查明,進入聽雨樓的那四個夕陽殺手,手持的金令,乃是聽雨樓特別為太後定製的五金令之一。”
“太後把這五枚金令分別賜給了她手底下最重要的親信,國主應該也有所耳聞。而昨夜出現的那一枚,主人則歸屬安福喜。”
“是他?”小國主一震,任平生點頭道:“安福喜藏身寧國席為安座下,誰也不知道他如今真正的身份到底是什麽。”
“但臨王執掌昊天營大權,這不是安福喜一脈願意看到的。臣高調歸京都,又跟安福祿有恩怨摩擦。”
“而在昨夜,臣也同樣踏入了聽雨樓,跟安福祿碰麵。夕陽的殺手又恰巧出現,安福祿又恰巧死在了他們手中。”
“而臣和侯文定等人又恰巧毫發無損,一切的一切,都很巧合。任誰看來,這一切都會是臣所為,但就是巧合的太天衣無縫。”
任平生微微笑道:“有時候,太過天衣無縫的巧合,恰恰就是破綻所在。若是一般人,肯定不會想太多。”
他低聲歎道:“可臨王這樣的老狐狸,又豈能是一般人?他是再聰明不過的人,想的自然就多。”
“有所懷疑,就會查下去,沒有什麽真相是比自己親自查出來的更加真實。而廷尉府,又不是臣的人。”
“如此的真相,才是他認可的真相。這就是針對聰明人的布局,也稱之為逆向思維,反其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