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秉燭夜談(下)
係統: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複明 作者:老馬飯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舉凡我大明光複領土,除對敵前線和邊境城市外,未損毀城牆繼續保留,已損毀可修複的城牆抓緊修複......”
“......所有對敵前線和邊境的城市,無論城牆是否完好均不做變動,在城外修築半永久野戰工事即可......”
“......所有城池之間修建混凝土馳道,能夠同時容納三輛全地形重型卡車並排行駛......”
“......政務院增設農業農村部,既統籌管理全國的種養殖和農業相關事宜,更重要的是在各地建立起屯田製度......”
“......增設礦業部,負責全國的礦產勘探和統一開采管理......”
“......增設商務部,負責全國的經商管理和定價指導,鼓勵老百姓在不影響耕種的前提下,開展經商活動,但對涉及民生要害的鹽鐵兩樣,仍實施官營......”
“......無論是官營的鹽、鐵,還是允許私營的茶、糖、糧食、布匹,一律出台定價指導,總體方針是讓老百姓吃得飽、用得起、穿的暖!”
“......衛生部和組織部一起出個告示,鼓勵老百姓多生孩子,隻要是咱們大明的老百姓生的孩子,無論男女都能到政府裏領獎勵,孩子十四歲前每個月都可以到政府裏領哺育糧......”
“......政務院要出台相關的法條,明確下來,凡是破壞馳道、屯田的,按照謀逆罪論處......”
......
油燈下,陳昊對著顧炎武侃侃而談。
其實這些關於根據地改革的事宜,陳昊早就想的七七八八了。
隻不過一直忙著殺韃子,沒有合適的機會和顧炎武說,既然今天趕上了那就一次性全說了。
顧炎武手裏一支鉛筆簡直寫的要冒火星了。
好不容易把陳昊說的全記下來,顧炎武喘口粗氣感慨道:“這個鉛筆還真是好用,若是用以前的毛筆,好看是好看,但就沒這麽實用了......”
陳昊莞爾一笑,端起茶盞喝了一口。
顧炎武的興奮勁兒還沒過去,看著手裏的筆記,嘴都要咧開到耳朵根子了:“哈哈哈,軍長啊,如果這些措施全都落實下去,用不了太久,最多十年八年,咱們大明肯定是人丁興旺,國力鼎盛!”
“不過......”顧炎武的眉頭又皺了起來:“軍長,您說的這些,恐怕落地會有不小的難度啊......”
陳昊猜到了顧炎武會這麽說,隻是淡淡一笑道:“哦,說來聽聽。”
顧炎武也不客氣,張口就說:“比如說,這個生孩子領獎勵,每個月還能領糧食,政策是個好政策,問題是咱們現在糧食也是緊巴巴的啊......”
“還有,這個屯田,雖說的確能增加糧食儲備,可是這屯田的地又從哪裏來啊......”
到底是明末清初的大儒和實幹家,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陳昊笑了笑,並沒有直接迴答,反而開口問道:“顧院長,你說咱們大明,到底是怎麽被趕出中原的?”
這個問題不可謂不犀利。
如果說是之前的大明官僚,甚至哪怕是曾經的李定國麾下。
這種問題別說迴答了,就是連問都會惹上麻煩。
可陳昊就這麽大剌剌的提了出來。
顧炎武也絲毫沒覺得有什麽問題,隻是覺得陳昊這個問題太淺顯了:“自然是因為李闖李自成,還有張獻忠這些人的造反,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讓韃子占了便宜......”
想了想,顧炎武又覺得這麽迴答太淺顯了,補充道:“當然,朝廷腐敗,閹黨和東林黨爭不斷,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陳昊等的就是這句話。
“對!就是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所以,李自成喊出了闖王來了不納糧,均田免賦,這才一唿百應進而奪了這天下!”
“咱們如果隻是靠著手裏的槍炮,趕跑了韃子,仍然做迴之前朝廷的舊做派,您覺得老百姓還會支持咱們嗎?”
“您覺得,咱們這個光複的大明朝,又能繼續存活多久?”
“到時候,又是一次曆史的重演,又是一輪戰亂的開始!”
“這天下,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一字字,一句句,簡直振聾發聵。
這些話,顧炎武也曾偶爾想過,卻從沒這麽直接和深入的思考過。
他沉默了。
半晌,顧炎武站起身來,鄭重的給陳昊鞠了一躬:“陳軍長,為了天下百姓和蒼生,請您指一條明路吧!”
陳昊也是趕緊起身:“當不得,當不得!”
說著話,陳昊把顧炎武按迴了座位上。
“顧院長,當不得如此大禮,這本就是我分內的事情。”
“其實說出來,無非就是三件事。”
“分配土地,減免田賦,提高糧食產量。”
“咱們是從緬甸光複迴來的,如今這些行省,既是曾經大明的地方,可也是被韃子占領過的。”
“既然想讓老百姓受益,咱們不妨就無賴一些。”
“無論你手裏的地契是韃子發的,還是以前大明給的,咱們一律不認。”
“重新清丈土地,統計人口,按照每家每戶的人口,重新分配土地。”
“當然,這裏麵要注意,清丈土地、統計人口、分配土地,要交給不同的部門和人來做。”
“農業部的人來分配土地,監察部的人負責監督,分配結束前不通知,分配結束後臨時抽調各個部門的人,封閉式複核分配的結果......”
“查出問題,分配的人、監督的人統統追究責任,追究的層級不封頂,哪怕最後查到你我二人,都要接受處罰......”
“處罰的力度不封頂,最重的可以槍斃!”
其實陳昊說的法子,無非就是把現代的審計手段換了個說法,卻是讓顧炎武眼前一亮。
陳昊也沒停頓,繼續說了下去:“至於分配的規則,除了按人口,還有立功、孤寡、貧富等等,政務院可以提前擬個法子......”
“減免賦稅就更簡單了,可以把人口稅、田賦......等等之類所有稅收,全都折算到田裏,一年隻收夏秋兩次賦稅,可交糧也可交銀子......”
“另外,新分配的田地,前三年一律稅賦隻收三分之一......”
“至於這個提高糧食產量,農業部要做好育種、研究、新技術推廣的工作......”
“還有,派人去閩粵沿海找一找紅薯,或者叫甘薯的東西,還有馬鈴薯或者叫土豆、豆頭之類,能找迴來的獎勵白銀千兩!”
顧炎武愣住了:“白銀千兩?軍長,這些是何物?”
陳昊正要解釋,忽然電訊科長從外麵飛速的跑了過來。
現在時間已經是半夜了,如果不是緊急的事情,電訊科長不會這麽晚還來打擾陳昊。
所以顧炎武和陳昊都是心裏一動,同時站了起來。
陳昊接過電報,一目十行的看完,怒氣一閃而過,抬腳就往外走。
顧炎武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追問道:“軍長,這兩樣是何物?”
陳昊停了一下:“這兩樣東西能讓全大明的老百姓都吃的飽!”
顧炎武一怔,眼看著陳昊快要走出跨院門了,趕緊又追問道:“軍長,那以後韃子和二韃子.....?”
這次陳昊連停都沒停,直接擺擺手就走掉了。
顧炎武有些發懵,不明白陳昊的意思。
等到他反複把陳昊說的話又看了幾遍,一下子就醒悟過來了。
軍長這是全說在改革裏了啊。
以後修橋補路,開礦挖洞,那得需要多少人手啊!
這種危險的活兒,不正好適合韃子和二韃子俘虜做嘛!
想通了這一點,顧炎武頓時心中最後一塊石頭也放下了。
眼看著天都快亮了,他索性起身朝外麵走去,準備吃口飯就迴昆明。
他一邊走一邊想:“軍長這麽急匆匆,氣衝衝的出去,為了點兒啥呢?”
“......所有對敵前線和邊境的城市,無論城牆是否完好均不做變動,在城外修築半永久野戰工事即可......”
“......所有城池之間修建混凝土馳道,能夠同時容納三輛全地形重型卡車並排行駛......”
“......政務院增設農業農村部,既統籌管理全國的種養殖和農業相關事宜,更重要的是在各地建立起屯田製度......”
“......增設礦業部,負責全國的礦產勘探和統一開采管理......”
“......增設商務部,負責全國的經商管理和定價指導,鼓勵老百姓在不影響耕種的前提下,開展經商活動,但對涉及民生要害的鹽鐵兩樣,仍實施官營......”
“......無論是官營的鹽、鐵,還是允許私營的茶、糖、糧食、布匹,一律出台定價指導,總體方針是讓老百姓吃得飽、用得起、穿的暖!”
“......衛生部和組織部一起出個告示,鼓勵老百姓多生孩子,隻要是咱們大明的老百姓生的孩子,無論男女都能到政府裏領獎勵,孩子十四歲前每個月都可以到政府裏領哺育糧......”
“......政務院要出台相關的法條,明確下來,凡是破壞馳道、屯田的,按照謀逆罪論處......”
......
油燈下,陳昊對著顧炎武侃侃而談。
其實這些關於根據地改革的事宜,陳昊早就想的七七八八了。
隻不過一直忙著殺韃子,沒有合適的機會和顧炎武說,既然今天趕上了那就一次性全說了。
顧炎武手裏一支鉛筆簡直寫的要冒火星了。
好不容易把陳昊說的全記下來,顧炎武喘口粗氣感慨道:“這個鉛筆還真是好用,若是用以前的毛筆,好看是好看,但就沒這麽實用了......”
陳昊莞爾一笑,端起茶盞喝了一口。
顧炎武的興奮勁兒還沒過去,看著手裏的筆記,嘴都要咧開到耳朵根子了:“哈哈哈,軍長啊,如果這些措施全都落實下去,用不了太久,最多十年八年,咱們大明肯定是人丁興旺,國力鼎盛!”
“不過......”顧炎武的眉頭又皺了起來:“軍長,您說的這些,恐怕落地會有不小的難度啊......”
陳昊猜到了顧炎武會這麽說,隻是淡淡一笑道:“哦,說來聽聽。”
顧炎武也不客氣,張口就說:“比如說,這個生孩子領獎勵,每個月還能領糧食,政策是個好政策,問題是咱們現在糧食也是緊巴巴的啊......”
“還有,這個屯田,雖說的確能增加糧食儲備,可是這屯田的地又從哪裏來啊......”
到底是明末清初的大儒和實幹家,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陳昊笑了笑,並沒有直接迴答,反而開口問道:“顧院長,你說咱們大明,到底是怎麽被趕出中原的?”
這個問題不可謂不犀利。
如果說是之前的大明官僚,甚至哪怕是曾經的李定國麾下。
這種問題別說迴答了,就是連問都會惹上麻煩。
可陳昊就這麽大剌剌的提了出來。
顧炎武也絲毫沒覺得有什麽問題,隻是覺得陳昊這個問題太淺顯了:“自然是因為李闖李自成,還有張獻忠這些人的造反,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讓韃子占了便宜......”
想了想,顧炎武又覺得這麽迴答太淺顯了,補充道:“當然,朝廷腐敗,閹黨和東林黨爭不斷,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陳昊等的就是這句話。
“對!就是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所以,李自成喊出了闖王來了不納糧,均田免賦,這才一唿百應進而奪了這天下!”
“咱們如果隻是靠著手裏的槍炮,趕跑了韃子,仍然做迴之前朝廷的舊做派,您覺得老百姓還會支持咱們嗎?”
“您覺得,咱們這個光複的大明朝,又能繼續存活多久?”
“到時候,又是一次曆史的重演,又是一輪戰亂的開始!”
“這天下,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一字字,一句句,簡直振聾發聵。
這些話,顧炎武也曾偶爾想過,卻從沒這麽直接和深入的思考過。
他沉默了。
半晌,顧炎武站起身來,鄭重的給陳昊鞠了一躬:“陳軍長,為了天下百姓和蒼生,請您指一條明路吧!”
陳昊也是趕緊起身:“當不得,當不得!”
說著話,陳昊把顧炎武按迴了座位上。
“顧院長,當不得如此大禮,這本就是我分內的事情。”
“其實說出來,無非就是三件事。”
“分配土地,減免田賦,提高糧食產量。”
“咱們是從緬甸光複迴來的,如今這些行省,既是曾經大明的地方,可也是被韃子占領過的。”
“既然想讓老百姓受益,咱們不妨就無賴一些。”
“無論你手裏的地契是韃子發的,還是以前大明給的,咱們一律不認。”
“重新清丈土地,統計人口,按照每家每戶的人口,重新分配土地。”
“當然,這裏麵要注意,清丈土地、統計人口、分配土地,要交給不同的部門和人來做。”
“農業部的人來分配土地,監察部的人負責監督,分配結束前不通知,分配結束後臨時抽調各個部門的人,封閉式複核分配的結果......”
“查出問題,分配的人、監督的人統統追究責任,追究的層級不封頂,哪怕最後查到你我二人,都要接受處罰......”
“處罰的力度不封頂,最重的可以槍斃!”
其實陳昊說的法子,無非就是把現代的審計手段換了個說法,卻是讓顧炎武眼前一亮。
陳昊也沒停頓,繼續說了下去:“至於分配的規則,除了按人口,還有立功、孤寡、貧富等等,政務院可以提前擬個法子......”
“減免賦稅就更簡單了,可以把人口稅、田賦......等等之類所有稅收,全都折算到田裏,一年隻收夏秋兩次賦稅,可交糧也可交銀子......”
“另外,新分配的田地,前三年一律稅賦隻收三分之一......”
“至於這個提高糧食產量,農業部要做好育種、研究、新技術推廣的工作......”
“還有,派人去閩粵沿海找一找紅薯,或者叫甘薯的東西,還有馬鈴薯或者叫土豆、豆頭之類,能找迴來的獎勵白銀千兩!”
顧炎武愣住了:“白銀千兩?軍長,這些是何物?”
陳昊正要解釋,忽然電訊科長從外麵飛速的跑了過來。
現在時間已經是半夜了,如果不是緊急的事情,電訊科長不會這麽晚還來打擾陳昊。
所以顧炎武和陳昊都是心裏一動,同時站了起來。
陳昊接過電報,一目十行的看完,怒氣一閃而過,抬腳就往外走。
顧炎武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追問道:“軍長,這兩樣是何物?”
陳昊停了一下:“這兩樣東西能讓全大明的老百姓都吃的飽!”
顧炎武一怔,眼看著陳昊快要走出跨院門了,趕緊又追問道:“軍長,那以後韃子和二韃子.....?”
這次陳昊連停都沒停,直接擺擺手就走掉了。
顧炎武有些發懵,不明白陳昊的意思。
等到他反複把陳昊說的話又看了幾遍,一下子就醒悟過來了。
軍長這是全說在改革裏了啊。
以後修橋補路,開礦挖洞,那得需要多少人手啊!
這種危險的活兒,不正好適合韃子和二韃子俘虜做嘛!
想通了這一點,顧炎武頓時心中最後一塊石頭也放下了。
眼看著天都快亮了,他索性起身朝外麵走去,準備吃口飯就迴昆明。
他一邊走一邊想:“軍長這麽急匆匆,氣衝衝的出去,為了點兒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