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係統: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複明 作者:老馬飯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大彪頓時也是一樂:“真的?”
高得定扔了一根“光複牌”手卷煙給他,嘴裏說道:“怎麽,你還懷疑元首的計劃?”
王大彪接過煙卷,趕緊搖搖頭:“怎麽可能!老高,你快給我仔細講講,可把我急死了......”
原來。
當日鼇拜派出的密使趕到應天,顧炎武立刻給陳昊發了電報。
陳昊思慮再三,猜出了鼇拜定然是有不臣之心,決定給他加把火,才讓顧炎武故意和柯一閣那麽談的。
而且,也是顧炎武故意把有其他人到應天密談的事情,泄露給劉三日的。
甚至包括渡口封閉,臨時軍演、雙方的碰麵,都是按照陳昊的計劃來做的局。
這麽用心的做了局,結果自然不會差,至少第一步已經完全甚至超額達到了陳昊的目的。
鼇拜的特使柯一閣,代表鼇拜和華夏人民軍建立了攻守同盟。
華夏人民軍會給鼇拜指定的軍隊,送去一萬支m1加蘭德步槍,還有配套的子彈。
另外,還會派出一支教官隊伍,送去100門81毫米口徑迫擊炮和配套的炮彈。
當然,要求也是很苛刻的。
鼇拜和他的盟友必須在五個月內,打敗孝莊太後和康麻子,成為韃子朝廷的話事人。
等鼇拜或者他的盟友登基之後,要每年給華夏人民軍歲幣400萬兩白銀,同時稱唿大明為父之國,雙方以山海關為界,韃子退出中原迴到山海關以北。
至於原本大明九邊之外的蒙古、準噶爾等部,隻要韃子吃得下,就隨便鼇拜他們折騰。
王大彪聽到這裏,倒吸一口涼氣,糾結了半天還是開口問道:“元首,雖然咱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光複了中原,可是提供槍炮給鼇拜,還任由韃子在山海關外兼並擴展,終究會是尾大不掉的局麵啊......”
陳昊還沒說話,高得定哈哈大笑:“哈哈哈!行了老王,你都能想到的事情,咱們元首能想不到?”
王大彪轉念一想,自己也笑了。
高得定繼續往下給他講解。
至於劉三日代表的韃子小皇帝和孝莊太後那邊,條件就相對不是那麽誘人了。
雙方隻是約定,大明與韃子朝廷為兄弟之國,大明為兄,韃子為弟,每年韃子朝廷給華夏人民軍白銀400萬兩作為歲幣。
雙方的邊界擱置爭議,暫時約定三年內不開戰,並互相開放多地位通商口岸。
至於提供給鼇拜的槍炮之類,全都沒有。
但是額外有一條,如果三年內任何一方出現動亂,作為兄弟之國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對方剿滅敵對勢力。
顧炎武提出這一條時,劉三日和成天幹差點兒笑死。
所謂的兄弟之國,不過是臨時的權宜之計,怎麽還真的搞上權利義務了。
不過顧炎武堅持要加上這一條,劉三日自然也無所謂。
高得定把所有內容說完,王大彪摸了摸腦袋,有些不太明白。
“元首,這種合議的文書,都是要昭告天下的!”
“您如果打算幾個月之後,咱們撕毀協議去進攻韃子,那本來咱們有道理的事情,也會變得有些理虧了......”
他是正經的家傳錦衣衛出身,對這些東西還是略懂的。
這次沒讓高得定解釋,陳昊自己開口了。
“誰說我們要撕毀協議了?”
“咱們全部整編換裝完畢,應該還需要不到五個月時間吧?”
“鼇拜和咱們的約定,是五個月內要把韃子太後和小皇帝趕下台吧?”
“咱們和韃子小皇帝約定,他們有動亂咱們可以去剿滅吧?”
“咱們沒和他們約定邊界的問題吧?”
一連串的問題問下來,王大彪也是思考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他一拍大腿,忍不住對陳昊豎起了大拇指:“元首!高明啊!”
“到時候,咱們先暗地裏支持鼇拜,讓他們把韃子小皇帝的地盤全搶了......”
“咱們的部隊全部換裝整編完畢,直接打著替韃子小皇帝剿滅動亂的名義,去剿滅了鼇拜......”
“等剿滅動亂完畢,韃子小皇帝和太後,直接就是......”
“嘿嘿嘿......”
王大彪笑著笑著,忽然想起來了,忍不住又問道:“元首,我怎麽看這手操作這麽熟悉啊?”
高得定也是嘿嘿直笑:“再想想?”
“當初是誰被元首忽悠瘸的?”
“對了!吳三桂!鼇拜就是翻版的吳三桂!”
陳昊笑著搖搖頭:“什麽忽悠瘸了!”
“老子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年韃子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名義,打進了關內,甚至得到了很多人支持!”
“咱們今天,也讓他們自己嚐嚐這個滋味!”
一想到之前大明的敗退,王大彪也是神色暗了一下。
“大彪!”
“準備一下吧!”
“咱們再打一仗,就班師迴朝,迴南京了!”
高得定對著王大彪說道。
一聽說要打仗,王大彪頓時眼神又亮了起來。
“元首,這次咱們打哪裏?”
陳昊也不賣關子,指著地圖上的一個點說道:“這次,咱們給鼇拜送一份大禮!”
......
錦縣。
這裏距離被命名為後世耳熟能詳的“錦州”,在原先的曆史上還有兩年。
不過,恐怕韃子小皇帝再也沒有機會熬到那個時候,把這裏定為錦州了。
如今的錦縣,剛把廣寧中、左、右、三屯衛合並在一起設縣不過一年,還能明顯看出來作為屯衛的種種痕跡。
圖海帶著負責編練的三萬新軍,一路艱難跋涉,終於趕到了錦縣。
“大將軍,今晚在錦縣過夜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等下您也早點休息,明天好上路!”
負責統籌全軍行程的幕僚師爺,走進了圖海臨時的行轅。
“崗哨都安排好了?”
圖海放下手裏的行軍地圖,有些疲憊的問道。
幕僚師爺點點頭:“放心吧大將軍,明暗哨都設好了,真要有人偷營,第一時間就能發現!”
圖海鬆了口氣,搓了搓臉對幕僚師爺說道:“不是本帥過於小心!”
“也不知怎麽的,越靠近盛京,我這心裏越不踏實!”
“聽聞明軍擅長夜戰和偷營,雖然咱們駐紮在城裏,也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把四門和城牆守好!”
幕僚師爺應了一聲道:“大將軍放心,護軍營的統領也是個機靈人,剛才奴才已經叮囑過他,全營人不卸甲馬不卸鞍,一旦有情況第一時間把來犯之敵消滅在城外!”
圖海嗯了一聲算是迴應。
他轉頭看了看外麵,天色已經徹底黑了下來。
“行了,你去吧,本帥也要休息了!”
高得定扔了一根“光複牌”手卷煙給他,嘴裏說道:“怎麽,你還懷疑元首的計劃?”
王大彪接過煙卷,趕緊搖搖頭:“怎麽可能!老高,你快給我仔細講講,可把我急死了......”
原來。
當日鼇拜派出的密使趕到應天,顧炎武立刻給陳昊發了電報。
陳昊思慮再三,猜出了鼇拜定然是有不臣之心,決定給他加把火,才讓顧炎武故意和柯一閣那麽談的。
而且,也是顧炎武故意把有其他人到應天密談的事情,泄露給劉三日的。
甚至包括渡口封閉,臨時軍演、雙方的碰麵,都是按照陳昊的計劃來做的局。
這麽用心的做了局,結果自然不會差,至少第一步已經完全甚至超額達到了陳昊的目的。
鼇拜的特使柯一閣,代表鼇拜和華夏人民軍建立了攻守同盟。
華夏人民軍會給鼇拜指定的軍隊,送去一萬支m1加蘭德步槍,還有配套的子彈。
另外,還會派出一支教官隊伍,送去100門81毫米口徑迫擊炮和配套的炮彈。
當然,要求也是很苛刻的。
鼇拜和他的盟友必須在五個月內,打敗孝莊太後和康麻子,成為韃子朝廷的話事人。
等鼇拜或者他的盟友登基之後,要每年給華夏人民軍歲幣400萬兩白銀,同時稱唿大明為父之國,雙方以山海關為界,韃子退出中原迴到山海關以北。
至於原本大明九邊之外的蒙古、準噶爾等部,隻要韃子吃得下,就隨便鼇拜他們折騰。
王大彪聽到這裏,倒吸一口涼氣,糾結了半天還是開口問道:“元首,雖然咱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光複了中原,可是提供槍炮給鼇拜,還任由韃子在山海關外兼並擴展,終究會是尾大不掉的局麵啊......”
陳昊還沒說話,高得定哈哈大笑:“哈哈哈!行了老王,你都能想到的事情,咱們元首能想不到?”
王大彪轉念一想,自己也笑了。
高得定繼續往下給他講解。
至於劉三日代表的韃子小皇帝和孝莊太後那邊,條件就相對不是那麽誘人了。
雙方隻是約定,大明與韃子朝廷為兄弟之國,大明為兄,韃子為弟,每年韃子朝廷給華夏人民軍白銀400萬兩作為歲幣。
雙方的邊界擱置爭議,暫時約定三年內不開戰,並互相開放多地位通商口岸。
至於提供給鼇拜的槍炮之類,全都沒有。
但是額外有一條,如果三年內任何一方出現動亂,作為兄弟之國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對方剿滅敵對勢力。
顧炎武提出這一條時,劉三日和成天幹差點兒笑死。
所謂的兄弟之國,不過是臨時的權宜之計,怎麽還真的搞上權利義務了。
不過顧炎武堅持要加上這一條,劉三日自然也無所謂。
高得定把所有內容說完,王大彪摸了摸腦袋,有些不太明白。
“元首,這種合議的文書,都是要昭告天下的!”
“您如果打算幾個月之後,咱們撕毀協議去進攻韃子,那本來咱們有道理的事情,也會變得有些理虧了......”
他是正經的家傳錦衣衛出身,對這些東西還是略懂的。
這次沒讓高得定解釋,陳昊自己開口了。
“誰說我們要撕毀協議了?”
“咱們全部整編換裝完畢,應該還需要不到五個月時間吧?”
“鼇拜和咱們的約定,是五個月內要把韃子太後和小皇帝趕下台吧?”
“咱們和韃子小皇帝約定,他們有動亂咱們可以去剿滅吧?”
“咱們沒和他們約定邊界的問題吧?”
一連串的問題問下來,王大彪也是思考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他一拍大腿,忍不住對陳昊豎起了大拇指:“元首!高明啊!”
“到時候,咱們先暗地裏支持鼇拜,讓他們把韃子小皇帝的地盤全搶了......”
“咱們的部隊全部換裝整編完畢,直接打著替韃子小皇帝剿滅動亂的名義,去剿滅了鼇拜......”
“等剿滅動亂完畢,韃子小皇帝和太後,直接就是......”
“嘿嘿嘿......”
王大彪笑著笑著,忽然想起來了,忍不住又問道:“元首,我怎麽看這手操作這麽熟悉啊?”
高得定也是嘿嘿直笑:“再想想?”
“當初是誰被元首忽悠瘸的?”
“對了!吳三桂!鼇拜就是翻版的吳三桂!”
陳昊笑著搖搖頭:“什麽忽悠瘸了!”
“老子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年韃子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名義,打進了關內,甚至得到了很多人支持!”
“咱們今天,也讓他們自己嚐嚐這個滋味!”
一想到之前大明的敗退,王大彪也是神色暗了一下。
“大彪!”
“準備一下吧!”
“咱們再打一仗,就班師迴朝,迴南京了!”
高得定對著王大彪說道。
一聽說要打仗,王大彪頓時眼神又亮了起來。
“元首,這次咱們打哪裏?”
陳昊也不賣關子,指著地圖上的一個點說道:“這次,咱們給鼇拜送一份大禮!”
......
錦縣。
這裏距離被命名為後世耳熟能詳的“錦州”,在原先的曆史上還有兩年。
不過,恐怕韃子小皇帝再也沒有機會熬到那個時候,把這裏定為錦州了。
如今的錦縣,剛把廣寧中、左、右、三屯衛合並在一起設縣不過一年,還能明顯看出來作為屯衛的種種痕跡。
圖海帶著負責編練的三萬新軍,一路艱難跋涉,終於趕到了錦縣。
“大將軍,今晚在錦縣過夜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等下您也早點休息,明天好上路!”
負責統籌全軍行程的幕僚師爺,走進了圖海臨時的行轅。
“崗哨都安排好了?”
圖海放下手裏的行軍地圖,有些疲憊的問道。
幕僚師爺點點頭:“放心吧大將軍,明暗哨都設好了,真要有人偷營,第一時間就能發現!”
圖海鬆了口氣,搓了搓臉對幕僚師爺說道:“不是本帥過於小心!”
“也不知怎麽的,越靠近盛京,我這心裏越不踏實!”
“聽聞明軍擅長夜戰和偷營,雖然咱們駐紮在城裏,也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把四門和城牆守好!”
幕僚師爺應了一聲道:“大將軍放心,護軍營的統領也是個機靈人,剛才奴才已經叮囑過他,全營人不卸甲馬不卸鞍,一旦有情況第一時間把來犯之敵消滅在城外!”
圖海嗯了一聲算是迴應。
他轉頭看了看外麵,天色已經徹底黑了下來。
“行了,你去吧,本帥也要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