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暗流湧動
係統: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複明 作者:老馬飯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玩歸玩,鬧歸鬧。
陳昊還真不是跟他們開玩笑。
擴編後的各個軍,原則上都是要輪番去北邊輪戰的。
至於軍令狀,不過是相當於陳昊給輪戰加了個彩頭而已。
當兵的,就是要有點兒競爭精神。
都是你謙我讓的好好先生,那還打個屁的仗。
譬如這次簽了軍令狀之後,各個軍長都是憋著一股勁兒,迴到自己部隊拚命的開始動員,打算在北上輪戰中好好表現一下。
當然,這裏麵有多少是因為被陳昊忽悠了,沒地方撒氣兒,迴去自己部隊裏發作的,很難講。
畢竟,問,就都是為了更好的輪戰,所以才在自己隊伍裏開展大練兵和大比武的。
一時之間,應天府周邊的各個軍駐地裏,每天口號聲和呐喊聲震天,不管是新兵還是老兵,都在一次次的錘煉中,戰鬥技能得到了飛速的提升。
.......
和華夏人民軍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不同。
江北韃子控製的地盤裏,形勢愈發的緊張,就算是反應再遲鈍的人,也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韃子朝廷費盡心血寄予厚望的新軍,在錦縣被登陸的華夏人民軍第三師一夜之間全殲。
韃子孝莊太後聽到消息當場吐血昏倒。
小皇帝康麻子嚇得三魂五魄都丟了,整個人變得呆呆傻傻的。
宮廷薩滿連著跳了幾天的大神屁用也沒有,最後還是找的漢人中醫才給他治好了,隻是整個人都變得沉默寡言起來。
自從陳昊帶著北海艦隊和第三師沿著海岸線,給韃子控製的城池,種下了無數顆種子。
到韃子新軍覆滅的消息傳來,這些種子開始瘋狂的成長。
隻是單單八月一個月,就有海州、萊州.....等多地,發生了民變,老百姓和韃子朝廷派來的新的官員和兵丁,發生了巨大的衝突。
更讓天下或者說韃子朝廷震動的,是蓋州和海城兩地的民變。
這裏可是關外韃子的“龍興”之地,向來被韃子視為自己的禁臠。
沒想到,這裏的反抗最為激烈。
鬧民變的韃子老百姓,甚至用上了華夏人民軍才有的新式火銃。
雖然數量並不多,可是也讓整個韃子朝廷的達官顯貴們異常的恐慌,不明白為什麽明明都是韃子,卻似乎和漢人勾結到了一起。
這些韃子顯貴們已經忘了,他們當初是怎麽利用孔有德、祖大壽、吳三桂、範文程這幫漢人,來替他們攻打華夏大地的。
而且,這些投降韃子後的二韃子,迫害起漢人往往比真韃子還要殘暴。
這幾個月的時間裏,因為韃子新軍的覆滅,鼇拜控製的軍隊,成了韃子朝廷的救火隊,四處鎮壓民變,著實出了不少風頭。
許多原本對鼇拜的飛揚跋扈頗有怨言的韃子顯貴,對鼇拜的印象大為改觀。
尤其是在鼇拜忽然一改往日驕橫的作風,開始變得禮節下士以後,他在韃子權貴中著實收獲了一大波人緣。
這裏麵獲利最大的,倒不是鼇拜,反而是以前一直被眾人無視的輔國公班布爾善。
自從鼇拜在多個公開場合,對著班布爾善執下屬禮,仿佛對班布爾善言聽計從,所有的人開始對著班布爾善開始示好起來。
更有甚者,不知從哪裏傳出個說法,當年努爾哈赤其實更喜歡班布爾善的父親塔拜。
天命元年(努爾哈赤稱汗建國的年號)之前,努爾哈赤一天都離不開塔拜,多次說過“塔拜更肖吾,萬年後當繼承吾誌”之類的話......
隻不過因為塔拜的生母是庶妃鈕祜祿氏,比不上皇太極的生母身份和家族高貴。
所以在天命元年,努爾哈赤受到皇太極外祖父家的勢力相壓,才不得不封皇太極為四貝勒,最後傳位給了皇太極-順治-康熙這一脈。
還有的小道消息說,當年班布爾善出生之時,天現異象,彼時還未稱汗的努爾哈赤親臨現場,稱此子必然是後金天命傳人......
......
各種謠言,雖然離譜,卻都傳的有鼻子有眼的,仿佛說的人當時就在旁邊看著,努爾哈赤還和他商量過一樣。
其實,雖然韃子朝廷到小皇帝康麻子這裏,已經傳了第四代,但謠言裏的事情也不過五十多年前發生的。
彼時親曆的人,如今活著的大有人在,想驗證這些謠言輕而易舉就能做到。
可人都是這樣,就願意相信這些勁爆的有內幕的消息。
再加上這些謠言的來曆,本就是有心人在操縱,某些韃子權貴又在默許,以至於謠言愈演愈烈,大有三人成虎謊話變真的趨勢。
一時之間,韃子朝廷內外,暗流湧動。
韃子皇帝年號,康熙二年九月初十。
禮部侍郎薩其馬上疏,請給輔國公班布爾善加和碩親王銜。
內三院收到奏折後不敢怠慢,當天便送到了韃子小皇帝康麻子和孝莊太後的宮裏。
第二天,其他的奏折都被批複了,單單這份奏折被宮裏留中不發。
有心人去打探消息,據說當日孝莊太後看到奏折沉默不語,隻是吩咐內侍擱置一邊。
倒是一直沉默寡言的韃子小皇帝康麻子,再次暴跳如雷,把奏折副本撕了個粉碎,就連送奏折的新任秘書院學士成天幹,都被罵了個狗血淋頭。
消息傳出來,有人一笑了之,有人議論紛紛,有人奔走相告,就是沒人擔驚受怕。
就連上折子的禮部侍郎薩其馬自己,也是笑眯眯的聽完別人描述的宮裏反應,毫不在意的開始寫了第二份折子。
這一次,除了他,多了一個戶部侍郎阿裏郎,聯名上書奏請替輔國公班布爾善加和碩親王銜。
理由和上次一模一樣,都是說班布爾善父子深受太祖皇帝喜愛,也立下過汗馬功勞。
最近更是指揮鼇拜和穆裏瑪拒華夏人民軍於天津衛之外,還平定叛亂有功,理應加封和碩親王銜。
奏折再次送進宮裏,依舊是留中不發。
倒是等到了晚上,宮裏單獨下了一個恩旨,加封鼇拜為三公之首的太師,這已經是封無可封的最高賞賜了。
這還不算完,在恩旨裏,還把穆裏瑪也加封太子少保,鼇拜的兒子納穆福也被加封一等公。
一時之間,滿京嘩然,若不是這段時間鼇拜低調做人,恐怕暗地裏反對的聲音早就吵翻天了,如今倒是沒什麽人有意見,最多不過說幾句酸話罷了。
鼇拜府邸。
領旨謝恩後的鼇拜,剛把宣旨的公公送走,臉色立刻陰沉了下來。
“無妨!鼇少保,看來應該是那個老女人出招了啊!”
一個聲音,從鼇拜身後響起。
陳昊還真不是跟他們開玩笑。
擴編後的各個軍,原則上都是要輪番去北邊輪戰的。
至於軍令狀,不過是相當於陳昊給輪戰加了個彩頭而已。
當兵的,就是要有點兒競爭精神。
都是你謙我讓的好好先生,那還打個屁的仗。
譬如這次簽了軍令狀之後,各個軍長都是憋著一股勁兒,迴到自己部隊拚命的開始動員,打算在北上輪戰中好好表現一下。
當然,這裏麵有多少是因為被陳昊忽悠了,沒地方撒氣兒,迴去自己部隊裏發作的,很難講。
畢竟,問,就都是為了更好的輪戰,所以才在自己隊伍裏開展大練兵和大比武的。
一時之間,應天府周邊的各個軍駐地裏,每天口號聲和呐喊聲震天,不管是新兵還是老兵,都在一次次的錘煉中,戰鬥技能得到了飛速的提升。
.......
和華夏人民軍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不同。
江北韃子控製的地盤裏,形勢愈發的緊張,就算是反應再遲鈍的人,也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韃子朝廷費盡心血寄予厚望的新軍,在錦縣被登陸的華夏人民軍第三師一夜之間全殲。
韃子孝莊太後聽到消息當場吐血昏倒。
小皇帝康麻子嚇得三魂五魄都丟了,整個人變得呆呆傻傻的。
宮廷薩滿連著跳了幾天的大神屁用也沒有,最後還是找的漢人中醫才給他治好了,隻是整個人都變得沉默寡言起來。
自從陳昊帶著北海艦隊和第三師沿著海岸線,給韃子控製的城池,種下了無數顆種子。
到韃子新軍覆滅的消息傳來,這些種子開始瘋狂的成長。
隻是單單八月一個月,就有海州、萊州.....等多地,發生了民變,老百姓和韃子朝廷派來的新的官員和兵丁,發生了巨大的衝突。
更讓天下或者說韃子朝廷震動的,是蓋州和海城兩地的民變。
這裏可是關外韃子的“龍興”之地,向來被韃子視為自己的禁臠。
沒想到,這裏的反抗最為激烈。
鬧民變的韃子老百姓,甚至用上了華夏人民軍才有的新式火銃。
雖然數量並不多,可是也讓整個韃子朝廷的達官顯貴們異常的恐慌,不明白為什麽明明都是韃子,卻似乎和漢人勾結到了一起。
這些韃子顯貴們已經忘了,他們當初是怎麽利用孔有德、祖大壽、吳三桂、範文程這幫漢人,來替他們攻打華夏大地的。
而且,這些投降韃子後的二韃子,迫害起漢人往往比真韃子還要殘暴。
這幾個月的時間裏,因為韃子新軍的覆滅,鼇拜控製的軍隊,成了韃子朝廷的救火隊,四處鎮壓民變,著實出了不少風頭。
許多原本對鼇拜的飛揚跋扈頗有怨言的韃子顯貴,對鼇拜的印象大為改觀。
尤其是在鼇拜忽然一改往日驕橫的作風,開始變得禮節下士以後,他在韃子權貴中著實收獲了一大波人緣。
這裏麵獲利最大的,倒不是鼇拜,反而是以前一直被眾人無視的輔國公班布爾善。
自從鼇拜在多個公開場合,對著班布爾善執下屬禮,仿佛對班布爾善言聽計從,所有的人開始對著班布爾善開始示好起來。
更有甚者,不知從哪裏傳出個說法,當年努爾哈赤其實更喜歡班布爾善的父親塔拜。
天命元年(努爾哈赤稱汗建國的年號)之前,努爾哈赤一天都離不開塔拜,多次說過“塔拜更肖吾,萬年後當繼承吾誌”之類的話......
隻不過因為塔拜的生母是庶妃鈕祜祿氏,比不上皇太極的生母身份和家族高貴。
所以在天命元年,努爾哈赤受到皇太極外祖父家的勢力相壓,才不得不封皇太極為四貝勒,最後傳位給了皇太極-順治-康熙這一脈。
還有的小道消息說,當年班布爾善出生之時,天現異象,彼時還未稱汗的努爾哈赤親臨現場,稱此子必然是後金天命傳人......
......
各種謠言,雖然離譜,卻都傳的有鼻子有眼的,仿佛說的人當時就在旁邊看著,努爾哈赤還和他商量過一樣。
其實,雖然韃子朝廷到小皇帝康麻子這裏,已經傳了第四代,但謠言裏的事情也不過五十多年前發生的。
彼時親曆的人,如今活著的大有人在,想驗證這些謠言輕而易舉就能做到。
可人都是這樣,就願意相信這些勁爆的有內幕的消息。
再加上這些謠言的來曆,本就是有心人在操縱,某些韃子權貴又在默許,以至於謠言愈演愈烈,大有三人成虎謊話變真的趨勢。
一時之間,韃子朝廷內外,暗流湧動。
韃子皇帝年號,康熙二年九月初十。
禮部侍郎薩其馬上疏,請給輔國公班布爾善加和碩親王銜。
內三院收到奏折後不敢怠慢,當天便送到了韃子小皇帝康麻子和孝莊太後的宮裏。
第二天,其他的奏折都被批複了,單單這份奏折被宮裏留中不發。
有心人去打探消息,據說當日孝莊太後看到奏折沉默不語,隻是吩咐內侍擱置一邊。
倒是一直沉默寡言的韃子小皇帝康麻子,再次暴跳如雷,把奏折副本撕了個粉碎,就連送奏折的新任秘書院學士成天幹,都被罵了個狗血淋頭。
消息傳出來,有人一笑了之,有人議論紛紛,有人奔走相告,就是沒人擔驚受怕。
就連上折子的禮部侍郎薩其馬自己,也是笑眯眯的聽完別人描述的宮裏反應,毫不在意的開始寫了第二份折子。
這一次,除了他,多了一個戶部侍郎阿裏郎,聯名上書奏請替輔國公班布爾善加和碩親王銜。
理由和上次一模一樣,都是說班布爾善父子深受太祖皇帝喜愛,也立下過汗馬功勞。
最近更是指揮鼇拜和穆裏瑪拒華夏人民軍於天津衛之外,還平定叛亂有功,理應加封和碩親王銜。
奏折再次送進宮裏,依舊是留中不發。
倒是等到了晚上,宮裏單獨下了一個恩旨,加封鼇拜為三公之首的太師,這已經是封無可封的最高賞賜了。
這還不算完,在恩旨裏,還把穆裏瑪也加封太子少保,鼇拜的兒子納穆福也被加封一等公。
一時之間,滿京嘩然,若不是這段時間鼇拜低調做人,恐怕暗地裏反對的聲音早就吵翻天了,如今倒是沒什麽人有意見,最多不過說幾句酸話罷了。
鼇拜府邸。
領旨謝恩後的鼇拜,剛把宣旨的公公送走,臉色立刻陰沉了下來。
“無妨!鼇少保,看來應該是那個老女人出招了啊!”
一個聲音,從鼇拜身後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