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都動起來了
係統: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複明 作者:老馬飯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師爺能明白的道理,汾州知府自然也明白。
他的臉頓時刷的一下就白了,蹭的一下就站了起來:“快快快!快備轎子,我要去......”
師爺趕緊攔住他:“大人!”
“天色已晚,此時快宵禁了!”
“若是您這時候去找範永鬥,落到了有心人眼裏,恐怕事情更麻煩!”
汾州知府立刻醒悟了過來,隻是心中愈發焦急:“你說的有道理!”
“但若是真的像你所說那般,隻怕拖到明天更麻煩!”
師爺也是一籌莫展,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忽然,老管家在門外敲了敲門道:“老爺!”
“門房有人投了名帖,說是後學晚生範出求見!”
汾州知府一愣,立刻大喜過望道:“快快快!快快請進!”
老管家應聲去了。
師爺也是麵色一喜道:“大人,他來了就好了!”
這個範出,正是範永鬥的族侄,也是他最信賴的狗頭軍師。
沒多會兒,範出走了進來,身後跟著一個穿著下人服飾的人,隻是帶著兜帽,看不清麵容。
等老管家告退之後,範出沒有絲毫言語,直接讓出身後那人,自己反倒是走出門去充作門神了。
師爺眼珠一轉,也跟著走了出去,順便關上了房門。
屋裏隻剩下汾州知府和兜帽男。
汾州知府已經心中了然,果然對方摘掉兜帽後,不是範永鬥還能是誰!
“範兄!你可是瞞得我好苦啊!”
汾州知府一見麵,立刻大倒苦水。
“鹽場出事這麽大的事,你怎麽能還把我瞞下啊!”
“就算老百姓那邊暫時壓住了,前麵正在打仗的大軍那裏,你怎麽交代?”
汾州知府知道自己拿捏不住範永鬥,直接扯出來穆裏瑪的大軍作虎皮。
這時節的鹽政,實行的依然是專賣法。
生產官鹽的鹽場是朝廷經營,拿到官鹽銷售許可的鹽商,憑借著手裏的鹽引去鹽場運鹽到屬地去銷售。
全國一共設了5個運司和3個鹽道,負責管理食鹽生產,設了8個鹽道負責管理食鹽銷售。
在韃子立國之初,就依照大明朝舊例,劃定了食鹽產地和對應的銷售區域。
絕對不允許跨區經營和銷售。
譬如河東鹽場位於山西平陽府的運城,它產出的食鹽隻能供給陝西、河南和山西。
而範永鬥雖然手上有長蘆和河東兩個鹽場的鹽引,卻也隻能把河東鹽場的鹽販賣到山西來。
長蘆鹽場的鹽,隻允許供給直隸和河南。
當然,如今遠在直隸的長蘆鹽場,因為穆裏瑪帶兵攻打直隸的原因,也不可能把鹽運過來了。
而河東鹽池的兩個主要鹽場被“賊人偷襲”,短時間老百姓沒有食鹽也就罷了。
若是長時間沒辦法恢複食鹽供應,再加上糧價飛漲,一旦激起民辦,他這個知府也不用做了。
範永鬥牽起嘴角嘲諷的笑了笑,對著汾州知府道:“賢弟竟然這般替為兄擔心,為兄心領了。”
“不過,我若是告訴你,河東鹽池的鹽場,根本沒有被賊人偷襲,你會怎麽想......”
汾州知府一聽直接傻了。
什麽怎麽想?
這他娘的還能怎麽想?
他也是寒窗苦讀十幾年,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才考上的進士。
這些年在官場上打滾,汾州知府早就成了人精中的人精。
範永鬥這句話一說出來,他立刻就明白過來了。
“範兄,你的意思是說......”
“賢弟,我什麽也沒說......”
“是是是,可是大軍供應,百姓缺鹽缺糧......”
“放心,大軍那邊足夠供應,隻是價格麽......”
“至於百姓,賢弟,嗬嗬嗬......”
雖然範永鬥話沒說完,可是最後的冷笑,直接把嘲諷的意味拉滿。
汾州知府雖然這麽多年早就被範永鬥喂飽了,隻是被這麽當麵嘲諷,也有些下不來台,頓時麵皮有些泛紅。
範永鬥也不為己甚,停住了笑聲,壓低聲音道:“賢弟!”
“為兄也不瞞你!”
“你所猜測之事,雖不能全中,也有四五成準確!”
“隻是此事極為複雜,背後之人可通......”
範永鬥說著話,用手指了指上麵。
汾州知府的臉色頓時就變了。
範永鬥繼續說道:“所以,為兄勸你,這裏麵的事兒你少打聽,你把握不住!”
“今晚,為兄特意前來,就是提醒你,千萬不要行差踏錯!”
“若是順勢而為,一場潑天的富貴就在前麵等著你,而且,賢弟......”
範永鬥頓了一下,意味深長的笑了笑道:“你在汾州知府任上,算起來也有七八年了,始終沒辦法更進一步......”
“如今時局動蕩,敢為之人必然會有更多的機會,為兄記得巡撫大人的年紀,也快要致仕了......”
範永鬥住了口,不再說下去,隻是眯著眼看著汾州知府。
汾州知府瞪大了眼睛,隻覺得口幹舌燥,心髒狂跳不止,整個人腦子暈乎乎的,連站都站不穩了。
範永鬥也不催他,好整以暇的坐到旁邊,端起茶盞慢慢的喝著。
過了很久,直到外麵的更鼓聲傳來,才驚醒了麵色不停變化的汾州知府。
他一咬牙,直接對著範永鬥深深的鞠了一躬:“範兄!小弟的前程性命,就全部托付在你的手上了!”
範永鬥哈哈一笑,站起身來扶住了他:“好說好說!”
“不過今晚,為兄倒要托付給你了!畢竟已經宵禁了,隻好在賢弟的巡撫府裏叨擾一晚了......”
“蓬蓽生輝!蓬蓽生輝啊!哈哈哈!”
兩人把臂對視,同時笑了起來。
......
第二天。
汾州街麵上徹底陷入了瘋狂。
原本隻有幾家糧店在收購糧食,現在直接變成了滿城一半以上的糧店。
價格,也從原先的市價基礎上上漲兩文錢,變成了上漲四文錢。
上午一開始,有些摸不清動向的糧店和地主,還樂嗬嗬的把自己店裏和家裏的庫存陳糧,悄咪咪的送到收糧的糧店裏。
就連老百姓有些也把餘糧送去糧店裏,賺了點小錢。
可是到了下午,風頭立刻就變了。
最開始的是沒有參加收購的糧店,憑借著商人的敏感性,稍稍算了一下上午流進收糧人手裏的數量,立刻也掛起了收糧的牌子。
緊接著有些腦子活套的地主和老百姓,也琢磨出不對勁兒了。
他們不僅不賣糧了,也加入到了賣糧的隊伍裏。
到了晚上,收糧的價格已經漲到了十七文錢,足足比新糧市價高了五文錢。
除了離著汾州最近的太原、霍州、沁州、隰州,就連遠一些的大同、代州等州府,也開始聞風而動。
不單單是範家在當地糧店開始收糧,其他糧商也動了起來。
雖然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是山雨欲來的信號,卻是傳遞到了每一個人。
他的臉頓時刷的一下就白了,蹭的一下就站了起來:“快快快!快備轎子,我要去......”
師爺趕緊攔住他:“大人!”
“天色已晚,此時快宵禁了!”
“若是您這時候去找範永鬥,落到了有心人眼裏,恐怕事情更麻煩!”
汾州知府立刻醒悟了過來,隻是心中愈發焦急:“你說的有道理!”
“但若是真的像你所說那般,隻怕拖到明天更麻煩!”
師爺也是一籌莫展,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忽然,老管家在門外敲了敲門道:“老爺!”
“門房有人投了名帖,說是後學晚生範出求見!”
汾州知府一愣,立刻大喜過望道:“快快快!快快請進!”
老管家應聲去了。
師爺也是麵色一喜道:“大人,他來了就好了!”
這個範出,正是範永鬥的族侄,也是他最信賴的狗頭軍師。
沒多會兒,範出走了進來,身後跟著一個穿著下人服飾的人,隻是帶著兜帽,看不清麵容。
等老管家告退之後,範出沒有絲毫言語,直接讓出身後那人,自己反倒是走出門去充作門神了。
師爺眼珠一轉,也跟著走了出去,順便關上了房門。
屋裏隻剩下汾州知府和兜帽男。
汾州知府已經心中了然,果然對方摘掉兜帽後,不是範永鬥還能是誰!
“範兄!你可是瞞得我好苦啊!”
汾州知府一見麵,立刻大倒苦水。
“鹽場出事這麽大的事,你怎麽能還把我瞞下啊!”
“就算老百姓那邊暫時壓住了,前麵正在打仗的大軍那裏,你怎麽交代?”
汾州知府知道自己拿捏不住範永鬥,直接扯出來穆裏瑪的大軍作虎皮。
這時節的鹽政,實行的依然是專賣法。
生產官鹽的鹽場是朝廷經營,拿到官鹽銷售許可的鹽商,憑借著手裏的鹽引去鹽場運鹽到屬地去銷售。
全國一共設了5個運司和3個鹽道,負責管理食鹽生產,設了8個鹽道負責管理食鹽銷售。
在韃子立國之初,就依照大明朝舊例,劃定了食鹽產地和對應的銷售區域。
絕對不允許跨區經營和銷售。
譬如河東鹽場位於山西平陽府的運城,它產出的食鹽隻能供給陝西、河南和山西。
而範永鬥雖然手上有長蘆和河東兩個鹽場的鹽引,卻也隻能把河東鹽場的鹽販賣到山西來。
長蘆鹽場的鹽,隻允許供給直隸和河南。
當然,如今遠在直隸的長蘆鹽場,因為穆裏瑪帶兵攻打直隸的原因,也不可能把鹽運過來了。
而河東鹽池的兩個主要鹽場被“賊人偷襲”,短時間老百姓沒有食鹽也就罷了。
若是長時間沒辦法恢複食鹽供應,再加上糧價飛漲,一旦激起民辦,他這個知府也不用做了。
範永鬥牽起嘴角嘲諷的笑了笑,對著汾州知府道:“賢弟竟然這般替為兄擔心,為兄心領了。”
“不過,我若是告訴你,河東鹽池的鹽場,根本沒有被賊人偷襲,你會怎麽想......”
汾州知府一聽直接傻了。
什麽怎麽想?
這他娘的還能怎麽想?
他也是寒窗苦讀十幾年,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才考上的進士。
這些年在官場上打滾,汾州知府早就成了人精中的人精。
範永鬥這句話一說出來,他立刻就明白過來了。
“範兄,你的意思是說......”
“賢弟,我什麽也沒說......”
“是是是,可是大軍供應,百姓缺鹽缺糧......”
“放心,大軍那邊足夠供應,隻是價格麽......”
“至於百姓,賢弟,嗬嗬嗬......”
雖然範永鬥話沒說完,可是最後的冷笑,直接把嘲諷的意味拉滿。
汾州知府雖然這麽多年早就被範永鬥喂飽了,隻是被這麽當麵嘲諷,也有些下不來台,頓時麵皮有些泛紅。
範永鬥也不為己甚,停住了笑聲,壓低聲音道:“賢弟!”
“為兄也不瞞你!”
“你所猜測之事,雖不能全中,也有四五成準確!”
“隻是此事極為複雜,背後之人可通......”
範永鬥說著話,用手指了指上麵。
汾州知府的臉色頓時就變了。
範永鬥繼續說道:“所以,為兄勸你,這裏麵的事兒你少打聽,你把握不住!”
“今晚,為兄特意前來,就是提醒你,千萬不要行差踏錯!”
“若是順勢而為,一場潑天的富貴就在前麵等著你,而且,賢弟......”
範永鬥頓了一下,意味深長的笑了笑道:“你在汾州知府任上,算起來也有七八年了,始終沒辦法更進一步......”
“如今時局動蕩,敢為之人必然會有更多的機會,為兄記得巡撫大人的年紀,也快要致仕了......”
範永鬥住了口,不再說下去,隻是眯著眼看著汾州知府。
汾州知府瞪大了眼睛,隻覺得口幹舌燥,心髒狂跳不止,整個人腦子暈乎乎的,連站都站不穩了。
範永鬥也不催他,好整以暇的坐到旁邊,端起茶盞慢慢的喝著。
過了很久,直到外麵的更鼓聲傳來,才驚醒了麵色不停變化的汾州知府。
他一咬牙,直接對著範永鬥深深的鞠了一躬:“範兄!小弟的前程性命,就全部托付在你的手上了!”
範永鬥哈哈一笑,站起身來扶住了他:“好說好說!”
“不過今晚,為兄倒要托付給你了!畢竟已經宵禁了,隻好在賢弟的巡撫府裏叨擾一晚了......”
“蓬蓽生輝!蓬蓽生輝啊!哈哈哈!”
兩人把臂對視,同時笑了起來。
......
第二天。
汾州街麵上徹底陷入了瘋狂。
原本隻有幾家糧店在收購糧食,現在直接變成了滿城一半以上的糧店。
價格,也從原先的市價基礎上上漲兩文錢,變成了上漲四文錢。
上午一開始,有些摸不清動向的糧店和地主,還樂嗬嗬的把自己店裏和家裏的庫存陳糧,悄咪咪的送到收糧的糧店裏。
就連老百姓有些也把餘糧送去糧店裏,賺了點小錢。
可是到了下午,風頭立刻就變了。
最開始的是沒有參加收購的糧店,憑借著商人的敏感性,稍稍算了一下上午流進收糧人手裏的數量,立刻也掛起了收糧的牌子。
緊接著有些腦子活套的地主和老百姓,也琢磨出不對勁兒了。
他們不僅不賣糧了,也加入到了賣糧的隊伍裏。
到了晚上,收糧的價格已經漲到了十七文錢,足足比新糧市價高了五文錢。
除了離著汾州最近的太原、霍州、沁州、隰州,就連遠一些的大同、代州等州府,也開始聞風而動。
不單單是範家在當地糧店開始收糧,其他糧商也動了起來。
雖然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是山雨欲來的信號,卻是傳遞到了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