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州的戰場上,曹軍大營裏,曹仁正在緊鑼密鼓的操練士卒。
雖然曹仁接到的命令,是佯攻交州,將部隊駐紮在交州與梁州的交界處不得深入。
但是以曹仁的個性,又怎麽會荒廢軍隊的日常演練和操演。
曹仁作為曹操的心腹宗族大將,心裏自然是知道曹操此舉的用意的,畢竟現在荊州和梁州的處境隻要不是傻子都能輕易看得出來。
隻不過,作為一個武將,讓曹仁這樣整天按兵不動的在敵人眼皮子底下幹待著,每天隻能派出去小股部隊裝模做樣的去跟敵人摩擦,實在是讓曹仁難受的很。
對於曹仁而言,還真不就如痛痛快快的出去廝殺一場,或者幹脆就直接撤兵退迴到梁州境內。
其實,這個問題曹操之前也不是沒有考慮過。
將曹仁的大軍撤迴,其實對曹操來說好處可是太大了。
首先,撤迴曹仁的大軍,就可以讓那些防備曹仁的交州南宮世家的部隊空閑下來,這些空閑下來的部隊則會被全都推到盧俊義和葉雲城那邊。
到那個時候,葉雲城和盧俊義將麵對的便是整個南宮世家的精銳部隊。
就算是加上了揚州高君寶和花榮的部隊,這一場戰鬥也不會那麽輕易的了結。
如果事情真的發展到了這樣狀態,那麽許少傑則不得不再一次向著交州的戰場增兵。
這樣便可以進一步,將淮南和揚州的守備兵力削減下去一大批。
到了那個時候,曹操便可以從梁州出奇兵,派遣一員大將率兵馬奇襲淮南,拿下淮南之後再順勢攻下揚州。
這樣,曹操便可以徹底的切斷葉雲城和盧俊義,高君寶他們與許少傑的聯係,切斷鎮北侯這支精銳大軍的補給線。
最後,曹操再趁著葉雲城,盧俊義還有高君寶與南宮世家戰事焦灼的時候,趁其不備從背後偷襲,一口氣吃掉已經互相消耗掉不少兵力的南宮世家和淮南與揚州軍。
按照這個計劃,曹操不僅可以拿下淮南和揚州,甚至還可以順勢滅掉南宮世家,從而拿下交州。
接下來,曹操便可乘勝追擊拿下剛剛被許少傑攻陷不久的吳州。
然後再派遣一員大將率軍出海滅掉孫權,拿下瓊州。
到了那個時候,曹操坐擁荊州,梁州,淮南,揚州,交州,吳州,瓊州這七州之地,其實力便可以比肩劉淩與許少傑。
也才能夠真正的在這亂世之中,站穩屬於曹家的腳跟。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曹操和麾下謀士們的計劃,如果真正實施起來,先不說會不會如曹操預料的那般順利先不說。
就這個計劃實施的第一步,從交州撤軍這個行為,就有著很大的問題。
首先,曹操之所以會派遣曹仁率領梁州的兵馬出兵攻打交州的南宮世家,並不是因為曹操多麽的有正義感,也不是因為曹操覬覦交州這塊並不肥沃的地盤。
而是因為一道聖旨。
這道聖旨,還是劉克用被劉淩軟禁之前親自下達給曹操的。
聖旨的內容就是命曹操與鎮北侯許少傑一起出兵,分兩路攻打交州南宮世家。
這道聖旨,並不是劉淩後來以攝政王的名義下發的那些不值錢的聖旨。
這聖旨可是實實在在的,由皇朝正統的皇帝走正規的流程和手續批下來的,真真正正的聖旨。
要知道,就算是如今朝廷勢弱,就連劉克用這個皇帝都被自己的皇叔劉淩軟禁了起來,但是隻要這個朝廷存在一天, 那劉克用便是這天下的主人,是這皇朝天下的正統。
雖然,現在的劉克用就連自己的人身自由都不能決斷,但是他下發的聖旨,還是具有一定的震懾力的。
至少,這天下不會有人冒如此天下之大不韙去明目張膽的違抗聖旨。
如今的亂世,遍布野心膨脹的豺狼虎豹,他們饑渴難耐,虎視眈眈的盯著所有人。
而他們之所以沒有動手,當然也是因為不想自己變成那個被其餘人分食殆盡的獵物。
袁術就是一個例子,現在的南宮世家也是。
隻要他們給這天下間的諸侯一個正當的理由,那麽他們就會一瞬間變成眾矢之的。
所以說,這天下間的人在乎的其實並不是聖旨本身,而是聖旨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朝廷未倒,哪怕大廈將傾,那也是朝廷。
誰膽敢公然抗旨不尊,那就是擁兵自重,蓄意謀反,這是一個多好的理由。
有了這個理由,其餘的豺狼虎豹們便可以師出有名,明目張膽,堂而皇之的將其啃食殆盡,扒皮抽筋。
最後連點渣滓都不會剩下。
這便是曹操一直按兵不動的理由。
不過,雖然曹操並沒有行動,也依照聖旨的要求派遣曹仁率領梁州軍出兵交州。
但是,曹操隻說出兵,卻沒有說會全力作戰。
首先,曹操以梁州地處交通要道,需要防備巴蜀西門世家的兵力不足為由,並沒有派出多少的兵馬去攻打交州。
其次,便是私下裏命令曹仁,隻要拿下幾座交州的邊境城池,便屯兵城內不再進軍,每日隻需派遣小股部隊保持與交州軍的摩擦即可。
這樣一來,曹操不僅沒有給天下人一個給自己扣帽子的機會,也保全了梁州的安全。
唯一可惜的就是,曹操暫時沒有辦法對淮南出手。
那早已準備好的,拿下南部與江南地區的計劃也是根本無法施展。
對此,以曹老板的性格當然是不會什麽都不做。
雖然不能出兵攻打淮南,但是曹操還是私下裏派出去不少的細作和探子前往了淮南和揚州。
甚至,曹操還秘密的派出信使前往南宮廣的大本營,傳達了自己因為聖旨以下不得不出兵交州的無奈,並且表示自己已經下令曹仁不需主動出擊。
這麽做的目的,自然是為了讓南宮廣將精銳的兵力,派遣到葉雲城和盧俊義的麵前。
隻是那南宮廣又不是傻子,又怎麽會聽信曹操的一麵之詞就將守備北部防線的兵力撤走,留給曹仁一個門戶大開的北部防線呢......
雖然曹仁接到的命令,是佯攻交州,將部隊駐紮在交州與梁州的交界處不得深入。
但是以曹仁的個性,又怎麽會荒廢軍隊的日常演練和操演。
曹仁作為曹操的心腹宗族大將,心裏自然是知道曹操此舉的用意的,畢竟現在荊州和梁州的處境隻要不是傻子都能輕易看得出來。
隻不過,作為一個武將,讓曹仁這樣整天按兵不動的在敵人眼皮子底下幹待著,每天隻能派出去小股部隊裝模做樣的去跟敵人摩擦,實在是讓曹仁難受的很。
對於曹仁而言,還真不就如痛痛快快的出去廝殺一場,或者幹脆就直接撤兵退迴到梁州境內。
其實,這個問題曹操之前也不是沒有考慮過。
將曹仁的大軍撤迴,其實對曹操來說好處可是太大了。
首先,撤迴曹仁的大軍,就可以讓那些防備曹仁的交州南宮世家的部隊空閑下來,這些空閑下來的部隊則會被全都推到盧俊義和葉雲城那邊。
到那個時候,葉雲城和盧俊義將麵對的便是整個南宮世家的精銳部隊。
就算是加上了揚州高君寶和花榮的部隊,這一場戰鬥也不會那麽輕易的了結。
如果事情真的發展到了這樣狀態,那麽許少傑則不得不再一次向著交州的戰場增兵。
這樣便可以進一步,將淮南和揚州的守備兵力削減下去一大批。
到了那個時候,曹操便可以從梁州出奇兵,派遣一員大將率兵馬奇襲淮南,拿下淮南之後再順勢攻下揚州。
這樣,曹操便可以徹底的切斷葉雲城和盧俊義,高君寶他們與許少傑的聯係,切斷鎮北侯這支精銳大軍的補給線。
最後,曹操再趁著葉雲城,盧俊義還有高君寶與南宮世家戰事焦灼的時候,趁其不備從背後偷襲,一口氣吃掉已經互相消耗掉不少兵力的南宮世家和淮南與揚州軍。
按照這個計劃,曹操不僅可以拿下淮南和揚州,甚至還可以順勢滅掉南宮世家,從而拿下交州。
接下來,曹操便可乘勝追擊拿下剛剛被許少傑攻陷不久的吳州。
然後再派遣一員大將率軍出海滅掉孫權,拿下瓊州。
到了那個時候,曹操坐擁荊州,梁州,淮南,揚州,交州,吳州,瓊州這七州之地,其實力便可以比肩劉淩與許少傑。
也才能夠真正的在這亂世之中,站穩屬於曹家的腳跟。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曹操和麾下謀士們的計劃,如果真正實施起來,先不說會不會如曹操預料的那般順利先不說。
就這個計劃實施的第一步,從交州撤軍這個行為,就有著很大的問題。
首先,曹操之所以會派遣曹仁率領梁州的兵馬出兵攻打交州的南宮世家,並不是因為曹操多麽的有正義感,也不是因為曹操覬覦交州這塊並不肥沃的地盤。
而是因為一道聖旨。
這道聖旨,還是劉克用被劉淩軟禁之前親自下達給曹操的。
聖旨的內容就是命曹操與鎮北侯許少傑一起出兵,分兩路攻打交州南宮世家。
這道聖旨,並不是劉淩後來以攝政王的名義下發的那些不值錢的聖旨。
這聖旨可是實實在在的,由皇朝正統的皇帝走正規的流程和手續批下來的,真真正正的聖旨。
要知道,就算是如今朝廷勢弱,就連劉克用這個皇帝都被自己的皇叔劉淩軟禁了起來,但是隻要這個朝廷存在一天, 那劉克用便是這天下的主人,是這皇朝天下的正統。
雖然,現在的劉克用就連自己的人身自由都不能決斷,但是他下發的聖旨,還是具有一定的震懾力的。
至少,這天下不會有人冒如此天下之大不韙去明目張膽的違抗聖旨。
如今的亂世,遍布野心膨脹的豺狼虎豹,他們饑渴難耐,虎視眈眈的盯著所有人。
而他們之所以沒有動手,當然也是因為不想自己變成那個被其餘人分食殆盡的獵物。
袁術就是一個例子,現在的南宮世家也是。
隻要他們給這天下間的諸侯一個正當的理由,那麽他們就會一瞬間變成眾矢之的。
所以說,這天下間的人在乎的其實並不是聖旨本身,而是聖旨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朝廷未倒,哪怕大廈將傾,那也是朝廷。
誰膽敢公然抗旨不尊,那就是擁兵自重,蓄意謀反,這是一個多好的理由。
有了這個理由,其餘的豺狼虎豹們便可以師出有名,明目張膽,堂而皇之的將其啃食殆盡,扒皮抽筋。
最後連點渣滓都不會剩下。
這便是曹操一直按兵不動的理由。
不過,雖然曹操並沒有行動,也依照聖旨的要求派遣曹仁率領梁州軍出兵交州。
但是,曹操隻說出兵,卻沒有說會全力作戰。
首先,曹操以梁州地處交通要道,需要防備巴蜀西門世家的兵力不足為由,並沒有派出多少的兵馬去攻打交州。
其次,便是私下裏命令曹仁,隻要拿下幾座交州的邊境城池,便屯兵城內不再進軍,每日隻需派遣小股部隊保持與交州軍的摩擦即可。
這樣一來,曹操不僅沒有給天下人一個給自己扣帽子的機會,也保全了梁州的安全。
唯一可惜的就是,曹操暫時沒有辦法對淮南出手。
那早已準備好的,拿下南部與江南地區的計劃也是根本無法施展。
對此,以曹老板的性格當然是不會什麽都不做。
雖然不能出兵攻打淮南,但是曹操還是私下裏派出去不少的細作和探子前往了淮南和揚州。
甚至,曹操還秘密的派出信使前往南宮廣的大本營,傳達了自己因為聖旨以下不得不出兵交州的無奈,並且表示自己已經下令曹仁不需主動出擊。
這麽做的目的,自然是為了讓南宮廣將精銳的兵力,派遣到葉雲城和盧俊義的麵前。
隻是那南宮廣又不是傻子,又怎麽會聽信曹操的一麵之詞就將守備北部防線的兵力撤走,留給曹仁一個門戶大開的北部防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