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金河穀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作者:阿斯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快點,快點,把工具都裝上船”
“手腳麻利點”
“煤裝到蒼鷺號上”
北港碼頭一片忙碌的景象,一輛輛大車滿載著各種物資運來,水手們負責往船上裝。
人手短缺就要求船隊的水手們身兼多職,需要他們裝貨的時候也得裝貨,好在船隊待遇很好,倒也沒什麽怨言。
這是準備前往金河穀的運輸船,經過幾天的努力試驗,反複驗證,金礦石熔煉方案確定了下來。
或者說稱唿其為金礦石不太確切,經過反複碾碎、漿洗、篩選、熔煉,那一箱子礦石煉出了黃銅、白銀還有黃金,以及一堆不確定的碎渣。
其中黃銅的份量最多,白銀和黃金則要少的多,可這絲毫不影響礦藏的價值,因為金子這東西之所以貴重,就是因為他的產量天然就少於其它金屬。
更何況,這年頭銅錢才是消費主力,銅同樣代表著金錢。
於是,這個不知名河穀被正式命名為金河穀,首批被征調的鐵匠和礦工,即將搭乘蒼鷺號和藍寶石號前往金河穀,進行礦藏開發工作。
盡管北港經過最近的大移民,人口數量增加不少,可是北港的勞力依舊是短缺狀態,東挪西湊也不過抽調了三百人手。
就這也讓北港的各項建設受到了影響,管事們紛紛派人去各個村子傳話,有農耕忙完了暫時沒啥事的人,可以來碼頭附近做工,大米飯管飽,還能領點鹽、布之類的迴家,補貼一下家用。
一同前往金河穀的還有張小白,最近北港沒什麽大事,有盧師爺和眾多管事們張羅,張小白暫時清閑了下來,所以,趁著機會帶上小阿爾去金河穀看看。
金河穀距離北港非常近,搭乘蒼鷺號,不過小半天,便到達了目的地,群山間的一片穀地。
對照原來的地圖冊,北邊是後世的基隆港,南方不遠便是寶島東部的宜蘭平原,同樣也是預備的糧食產區。
金河穀不適合大規模耕種,兩側的山地並沒有給穀中留下太多空間,一條小河自山中淌出,經過亂石叢生的河穀,一路向東奔赴大海。
如果在後世,這裏可能會是驢友們的野遊聖地,但是現在,它代表著原始、荒涼。
水手加礦工一下子將近五百人的到來,打破了河穀的安寧。
開發第一步,都是先砍樹。
之前探索隊用的小籬笆營牆,直接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碗口粗的原木營牆。屋舍、倉庫、簡易夥房這些都得盡快建起來,過不了多久就該是雨季了。
當然,這是開采隊的事情,張小白不管這種小事,此刻他正帶著護衛在巡視礦區。
“哈哈~,看!我撿到一個!”,許竹赤著雙腳站在小溪中,笑得十分猖狂。
“哪了?我看看”,聽到許竹的大喊,張小白也望了過來,卻隻能看見許竹高舉著的右手像是在捏著一個什麽東西。
“就在這啊”,許竹喊著,還把右手比劃了一下。
“多大?”
“比穀子大點,比江米小點”
“切~!”,張小白比劃了一個中指,彎下腰繼續努力。
周邊一圈護衛隊員們也都是赤著腳站在小溪中,以自己的實力和運氣,檢視這片礦區。
“我也找到一個”,小阿爾‘哈’的一聲跳了起來,左手舉在頭頂炫耀。
陸陸續續不斷有隊員撿到金粒,顯擺一番才收起來,也有那默不作聲的,偷偷裝進錢袋,埋頭繼續找。
淘金是個運氣活,更是個力氣活,一旦運氣不好,到了拚努力的時候,就會發現一直彎著腰在水裏摸索,體力消耗非常大。
經過半天的認真檢視,確定了這裏確實是礦區,同時也確定了另外一件事,淘金真不一定掙錢,最起碼張小白零收獲。
“你最後撿到的那個拿出來我看看”,坐在石頭上休息的張小白,看到許竹上了岸,不動聲色的叫到身邊,伸手就要。
“啊?這不好吧”,許竹滿臉不情願的從錢袋裏拿出一個金坷垃。
“這麽大?”,張小白看著手中核桃大小的家夥,一臉羨慕,“送我了”
“別啊,大人,這我還準備給我兒子打個金鎖子呢”,許竹滿臉哀求,一副可憐相。
“你真送我還不收呢,好像大人我多稀罕是的”,張小白說著便把金坷垃拋迴許竹手裏。
許竹‘嘿嘿’一笑,也不還嘴,第一時間把金坷垃裝迴錢袋,藏到了懷裏,最後還不忘拍一拍,生怕別人不知道那有錢似的。
張小白來這淘金也就是滿足一下好奇心,畢竟聽說過還從沒見過呢,更何況這還是自己家的金礦,總不能不見識一下吧。
總體來說還不錯,小河中的金砂撿拾方便,而且都是純金,但是量少,能不能撿到,運氣成分更大。而山上的礦石需要經過多道手續熔煉,相對要複雜一些,但是儲量更大,還有黃銅和伴生的白銀,這才是正經的礦藏,也是值得下大力氣開采的。
在稍事休息之後,一行人便迴到了營區,這裏已經堆積了大量原木,都是在附近砍伐來的,文明的破壞力就是這麽強。
張小白並沒有在這裏久留,在了解完大概情況之後,便搭乘藍寶石號先返迴了北港,裝載這大量物資的海雀號,還得再多等幾天,等庫房建好之後,才能卸貨返迴。
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前往泉州府和鬆江府的船隊陸續返迴了北港,鬆江的布、泉州的茶、瓷,讓北港的物資供應恢複到了正常水平。
北港的移民家庭中,現在還有許多人家都沒有幾個瓷碗,還有拿著木碗、木盤子湊數的,包括衣服也是一樣,根本就買不起新布,這些都得等到新糧下來之後,才有餘糧能用來購買這類奢侈品。
同時,與許三爺的船隊一起返迴的,還有消失了大半年的阿內斯,以及殘破的黑珍珠號。
“手腳麻利點”
“煤裝到蒼鷺號上”
北港碼頭一片忙碌的景象,一輛輛大車滿載著各種物資運來,水手們負責往船上裝。
人手短缺就要求船隊的水手們身兼多職,需要他們裝貨的時候也得裝貨,好在船隊待遇很好,倒也沒什麽怨言。
這是準備前往金河穀的運輸船,經過幾天的努力試驗,反複驗證,金礦石熔煉方案確定了下來。
或者說稱唿其為金礦石不太確切,經過反複碾碎、漿洗、篩選、熔煉,那一箱子礦石煉出了黃銅、白銀還有黃金,以及一堆不確定的碎渣。
其中黃銅的份量最多,白銀和黃金則要少的多,可這絲毫不影響礦藏的價值,因為金子這東西之所以貴重,就是因為他的產量天然就少於其它金屬。
更何況,這年頭銅錢才是消費主力,銅同樣代表著金錢。
於是,這個不知名河穀被正式命名為金河穀,首批被征調的鐵匠和礦工,即將搭乘蒼鷺號和藍寶石號前往金河穀,進行礦藏開發工作。
盡管北港經過最近的大移民,人口數量增加不少,可是北港的勞力依舊是短缺狀態,東挪西湊也不過抽調了三百人手。
就這也讓北港的各項建設受到了影響,管事們紛紛派人去各個村子傳話,有農耕忙完了暫時沒啥事的人,可以來碼頭附近做工,大米飯管飽,還能領點鹽、布之類的迴家,補貼一下家用。
一同前往金河穀的還有張小白,最近北港沒什麽大事,有盧師爺和眾多管事們張羅,張小白暫時清閑了下來,所以,趁著機會帶上小阿爾去金河穀看看。
金河穀距離北港非常近,搭乘蒼鷺號,不過小半天,便到達了目的地,群山間的一片穀地。
對照原來的地圖冊,北邊是後世的基隆港,南方不遠便是寶島東部的宜蘭平原,同樣也是預備的糧食產區。
金河穀不適合大規模耕種,兩側的山地並沒有給穀中留下太多空間,一條小河自山中淌出,經過亂石叢生的河穀,一路向東奔赴大海。
如果在後世,這裏可能會是驢友們的野遊聖地,但是現在,它代表著原始、荒涼。
水手加礦工一下子將近五百人的到來,打破了河穀的安寧。
開發第一步,都是先砍樹。
之前探索隊用的小籬笆營牆,直接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碗口粗的原木營牆。屋舍、倉庫、簡易夥房這些都得盡快建起來,過不了多久就該是雨季了。
當然,這是開采隊的事情,張小白不管這種小事,此刻他正帶著護衛在巡視礦區。
“哈哈~,看!我撿到一個!”,許竹赤著雙腳站在小溪中,笑得十分猖狂。
“哪了?我看看”,聽到許竹的大喊,張小白也望了過來,卻隻能看見許竹高舉著的右手像是在捏著一個什麽東西。
“就在這啊”,許竹喊著,還把右手比劃了一下。
“多大?”
“比穀子大點,比江米小點”
“切~!”,張小白比劃了一個中指,彎下腰繼續努力。
周邊一圈護衛隊員們也都是赤著腳站在小溪中,以自己的實力和運氣,檢視這片礦區。
“我也找到一個”,小阿爾‘哈’的一聲跳了起來,左手舉在頭頂炫耀。
陸陸續續不斷有隊員撿到金粒,顯擺一番才收起來,也有那默不作聲的,偷偷裝進錢袋,埋頭繼續找。
淘金是個運氣活,更是個力氣活,一旦運氣不好,到了拚努力的時候,就會發現一直彎著腰在水裏摸索,體力消耗非常大。
經過半天的認真檢視,確定了這裏確實是礦區,同時也確定了另外一件事,淘金真不一定掙錢,最起碼張小白零收獲。
“你最後撿到的那個拿出來我看看”,坐在石頭上休息的張小白,看到許竹上了岸,不動聲色的叫到身邊,伸手就要。
“啊?這不好吧”,許竹滿臉不情願的從錢袋裏拿出一個金坷垃。
“這麽大?”,張小白看著手中核桃大小的家夥,一臉羨慕,“送我了”
“別啊,大人,這我還準備給我兒子打個金鎖子呢”,許竹滿臉哀求,一副可憐相。
“你真送我還不收呢,好像大人我多稀罕是的”,張小白說著便把金坷垃拋迴許竹手裏。
許竹‘嘿嘿’一笑,也不還嘴,第一時間把金坷垃裝迴錢袋,藏到了懷裏,最後還不忘拍一拍,生怕別人不知道那有錢似的。
張小白來這淘金也就是滿足一下好奇心,畢竟聽說過還從沒見過呢,更何況這還是自己家的金礦,總不能不見識一下吧。
總體來說還不錯,小河中的金砂撿拾方便,而且都是純金,但是量少,能不能撿到,運氣成分更大。而山上的礦石需要經過多道手續熔煉,相對要複雜一些,但是儲量更大,還有黃銅和伴生的白銀,這才是正經的礦藏,也是值得下大力氣開采的。
在稍事休息之後,一行人便迴到了營區,這裏已經堆積了大量原木,都是在附近砍伐來的,文明的破壞力就是這麽強。
張小白並沒有在這裏久留,在了解完大概情況之後,便搭乘藍寶石號先返迴了北港,裝載這大量物資的海雀號,還得再多等幾天,等庫房建好之後,才能卸貨返迴。
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前往泉州府和鬆江府的船隊陸續返迴了北港,鬆江的布、泉州的茶、瓷,讓北港的物資供應恢複到了正常水平。
北港的移民家庭中,現在還有許多人家都沒有幾個瓷碗,還有拿著木碗、木盤子湊數的,包括衣服也是一樣,根本就買不起新布,這些都得等到新糧下來之後,才有餘糧能用來購買這類奢侈品。
同時,與許三爺的船隊一起返迴的,還有消失了大半年的阿內斯,以及殘破的黑珍珠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