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箕港的不足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作者:阿斯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船隊開始放貨,箕港的街麵上就像是過節一樣,到處都是擁擠的人群。
來自日本各地的商人、武士們,看著商行門前的那些免費品鑒的牌子,直接就擠到了前麵。
來自西方萬裏之外的神秘巧克力豆,加了許多白糖依舊還有些苦味的熱咖啡,還有用紙卷的草葉子,據說叫什麽香煙的東西。
好不好的先不說,確實新鮮啊。
在這個缺少娛樂活動的年代,這種大集市就是最熱鬧的場麵,不管買不買,遇到了總要是來見識一番的。
和那些武士們獵奇的心態不同,許多商家前兩年已經見識過這些新玩意。
經過去年的市場反應,他們知道哪些貨物更受歡迎,那些貨物反應一般,早就在心裏打好了草稿,搶購一批抓緊迴去。
除了幾個合作過的老商家,普通的商家張小白已經不再接待了,現在已經不是從零開拓的時候了,該有的比格還是要有的。
“何塞,你也見到了,市場發展的太快了,箕港這個小地方已經顯得擁擠了”
張小白站在山頭的木堡上,俯視著下麵的海灣,靠近碼頭停靠的大多都是些近海小船,張小白的那些魚字號主力貨船,除了兩條停在碼頭卸貨之外,其它的都隻能在外麵停泊等待。
“是啊,這都依賴於公爵大人眼光卓絕,船隊才能發展如此之快,現在看來箕港卻是發展太慢了”,何塞點頭的同時,恭維的話語也沒落下。
當時選擇箕港這處海灣,一是看重海灣的位置,處於紀伊水道東側,也是大多數堺港出海船隻的必經之路,在這裏建港,可以兼顧獨立地位與交易往來的便利性。
再者,也是因為此地三麵環山,進出海灣出了水道之外,隻有兩條山間小路,易守難攻,不會輕易被這裏的國人摘桃子。
但是箕港的地盤還是小了點,海灣中間最窄處不過五百來米,對於那些二三十米長的近海貨船來講,已經是很寬裕了。
可是麵對魚字號這種百米遠洋大船,兩三條還好,像這種十來條同時抵達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同時停靠了。
既要停靠大船卸貨,還得能夠允許小船裝貨,再加上附近的漁船,整個海灣現在就像是在鍋裏下滿了餃子,密密麻麻一片,稍有不慎就是兩船相撞的場麵。
“何塞,南邊的有田川海口附近,你找人勘察一番,如果合適的話,在那裏新建一個碼頭吧”,張小白指了指南邊,可惜被密密麻麻的樹林擋住了,看不到那裏的海麵。
按照張小白的想法,最合適的地方應該是北麵一點的雑賀莊附近,那裏不僅距離堺港更近,也是進出堺港的咽喉所在。
隻不過那裏國人豪族實力不弱,再有周邊寺院相助,要拿下來得費些力氣。
並且,那裏也占據了紀伊國大半田地,是現任管領畠山政長名義上的封國,張小白想要占據那裏,估計會將之前在幕府中打下的關係一朝葬送,甚至引起畠山、細川兩家同時敵對。
到時候別說擴展港口了,恐怕連現在的箕港都留不住。
“沒問題,我之前派人乘船去那附近探查過,水深可以足以停靠魚字號,隻是那裏距離此處有些距離,一旦有事,無法兼顧,需要增加許多人手”
何塞在這裏住了快五年了,自然知道張小白說的那片地方是什麽樣子的。
“人手問題交給才四郎,一旦事情有變,你們隻需要守住箕港這裏就行”,箕港的地形易守難攻,進出不便。
作為商業重鎮這是一大弊端,可作為軍港,卻是非常不錯,兩側山頭的軍堡一立,那海灣就是安全的。
說是有些距離,其實新碼頭距離海灣也不過三公裏的樣子,在後世這也就是一腳油門的距離,隻不過現在有不少還是山路,走過去需要些時間。
不過新建碼頭是個長久的事情,現在先慢慢建著。
箕港仍舊是以現在的區域為主,畢竟這麽大規模的船隊,也不是能經常能見到的。
船隊在箕港停留了一個來月,箕港也熱鬧了一個來月,每天都有新的貨船聽著消息趕來。
銅錠、硫磺、稻米、刀劍、醬料各式各樣的本地貨物充斥著箕港碼頭,每天最忙碌的就是碼頭工人,卸貨、裝貨,幾乎沒有一刻休息的時間。
等到船隊的貨物發散的差不多了,來往的商船也變少了,箕港才漸漸恢複到了平時的狀態。
等到貨物裝船之後,張小白帶著滿載的魚字號船隊南下,返航北港。
皮涅羅的蒼鷺號和三條寶石級貨船,滿載著生活物資奔向濟州島,除了給濟州島補充一部分之外,其餘的是張小白準備運往建州的。
海鹽、銅鍋、茶磚以及各色香料、醬料,都是北方遊牧民族間的緊俏貨物。
北港和濟州都缺少畜力,無論是耕種、運貨還是作戰,牛、馬都是個中好手,如果能有足夠的畜力,北港的生產能力還能增加數倍。
至於具體的交易情況如何,暫時還不可知。
張小白已經把需要注意的事情,交待給了皮涅羅和各位管事,從濟州島帶上鬆浦明信,他對這套交易流程比較熟悉,到時候具體的溝通情況可以交給他。
夏末秋初,海上的風向多變,水手們盯著風向,隨時調整帆索。
一連幾日都是難得的好天氣,滿載的魚字號,船速不快,卻是行的很穩,輕晃的船身對於張小白這種老水手來說,和在平地上區別不大。
至於那些頭次出海的新移民們,照樣是吐得昏天黑地,不過這些都影響不到張小白,早就預料到這種情況的公爵大人,根本沒讓往劍魚號上安排新人。
死道友不死貧道,很好!
來自日本各地的商人、武士們,看著商行門前的那些免費品鑒的牌子,直接就擠到了前麵。
來自西方萬裏之外的神秘巧克力豆,加了許多白糖依舊還有些苦味的熱咖啡,還有用紙卷的草葉子,據說叫什麽香煙的東西。
好不好的先不說,確實新鮮啊。
在這個缺少娛樂活動的年代,這種大集市就是最熱鬧的場麵,不管買不買,遇到了總要是來見識一番的。
和那些武士們獵奇的心態不同,許多商家前兩年已經見識過這些新玩意。
經過去年的市場反應,他們知道哪些貨物更受歡迎,那些貨物反應一般,早就在心裏打好了草稿,搶購一批抓緊迴去。
除了幾個合作過的老商家,普通的商家張小白已經不再接待了,現在已經不是從零開拓的時候了,該有的比格還是要有的。
“何塞,你也見到了,市場發展的太快了,箕港這個小地方已經顯得擁擠了”
張小白站在山頭的木堡上,俯視著下麵的海灣,靠近碼頭停靠的大多都是些近海小船,張小白的那些魚字號主力貨船,除了兩條停在碼頭卸貨之外,其它的都隻能在外麵停泊等待。
“是啊,這都依賴於公爵大人眼光卓絕,船隊才能發展如此之快,現在看來箕港卻是發展太慢了”,何塞點頭的同時,恭維的話語也沒落下。
當時選擇箕港這處海灣,一是看重海灣的位置,處於紀伊水道東側,也是大多數堺港出海船隻的必經之路,在這裏建港,可以兼顧獨立地位與交易往來的便利性。
再者,也是因為此地三麵環山,進出海灣出了水道之外,隻有兩條山間小路,易守難攻,不會輕易被這裏的國人摘桃子。
但是箕港的地盤還是小了點,海灣中間最窄處不過五百來米,對於那些二三十米長的近海貨船來講,已經是很寬裕了。
可是麵對魚字號這種百米遠洋大船,兩三條還好,像這種十來條同時抵達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同時停靠了。
既要停靠大船卸貨,還得能夠允許小船裝貨,再加上附近的漁船,整個海灣現在就像是在鍋裏下滿了餃子,密密麻麻一片,稍有不慎就是兩船相撞的場麵。
“何塞,南邊的有田川海口附近,你找人勘察一番,如果合適的話,在那裏新建一個碼頭吧”,張小白指了指南邊,可惜被密密麻麻的樹林擋住了,看不到那裏的海麵。
按照張小白的想法,最合適的地方應該是北麵一點的雑賀莊附近,那裏不僅距離堺港更近,也是進出堺港的咽喉所在。
隻不過那裏國人豪族實力不弱,再有周邊寺院相助,要拿下來得費些力氣。
並且,那裏也占據了紀伊國大半田地,是現任管領畠山政長名義上的封國,張小白想要占據那裏,估計會將之前在幕府中打下的關係一朝葬送,甚至引起畠山、細川兩家同時敵對。
到時候別說擴展港口了,恐怕連現在的箕港都留不住。
“沒問題,我之前派人乘船去那附近探查過,水深可以足以停靠魚字號,隻是那裏距離此處有些距離,一旦有事,無法兼顧,需要增加許多人手”
何塞在這裏住了快五年了,自然知道張小白說的那片地方是什麽樣子的。
“人手問題交給才四郎,一旦事情有變,你們隻需要守住箕港這裏就行”,箕港的地形易守難攻,進出不便。
作為商業重鎮這是一大弊端,可作為軍港,卻是非常不錯,兩側山頭的軍堡一立,那海灣就是安全的。
說是有些距離,其實新碼頭距離海灣也不過三公裏的樣子,在後世這也就是一腳油門的距離,隻不過現在有不少還是山路,走過去需要些時間。
不過新建碼頭是個長久的事情,現在先慢慢建著。
箕港仍舊是以現在的區域為主,畢竟這麽大規模的船隊,也不是能經常能見到的。
船隊在箕港停留了一個來月,箕港也熱鬧了一個來月,每天都有新的貨船聽著消息趕來。
銅錠、硫磺、稻米、刀劍、醬料各式各樣的本地貨物充斥著箕港碼頭,每天最忙碌的就是碼頭工人,卸貨、裝貨,幾乎沒有一刻休息的時間。
等到船隊的貨物發散的差不多了,來往的商船也變少了,箕港才漸漸恢複到了平時的狀態。
等到貨物裝船之後,張小白帶著滿載的魚字號船隊南下,返航北港。
皮涅羅的蒼鷺號和三條寶石級貨船,滿載著生活物資奔向濟州島,除了給濟州島補充一部分之外,其餘的是張小白準備運往建州的。
海鹽、銅鍋、茶磚以及各色香料、醬料,都是北方遊牧民族間的緊俏貨物。
北港和濟州都缺少畜力,無論是耕種、運貨還是作戰,牛、馬都是個中好手,如果能有足夠的畜力,北港的生產能力還能增加數倍。
至於具體的交易情況如何,暫時還不可知。
張小白已經把需要注意的事情,交待給了皮涅羅和各位管事,從濟州島帶上鬆浦明信,他對這套交易流程比較熟悉,到時候具體的溝通情況可以交給他。
夏末秋初,海上的風向多變,水手們盯著風向,隨時調整帆索。
一連幾日都是難得的好天氣,滿載的魚字號,船速不快,卻是行的很穩,輕晃的船身對於張小白這種老水手來說,和在平地上區別不大。
至於那些頭次出海的新移民們,照樣是吐得昏天黑地,不過這些都影響不到張小白,早就預料到這種情況的公爵大人,根本沒讓往劍魚號上安排新人。
死道友不死貧道,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