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探子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作者:阿斯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八月,主力船隊齊聚北港,數十條大船擠滿了北港的碼頭。
“這裏何時出現了如此大的一個海港?”,官船上一位身著軍服的官員,看著密密麻麻的大海船,麵露驚容。
“據說有一年多了”,身旁的副手說道啊。
兩人對望一眼,同樣麵色凝重。
他們是大明祥芝巡檢司,來這裏也是受上級指派。
有人違禁出海,他們自然是知道的,一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說幹脆一起做更便利。
像什麽那霸、呂宋、堺港、占城,這些地方他們自然也是知道的。
隻是這一次不一樣,上頭有人發話了,說是在大明的附近有個叫什麽‘北港’的地方。
不僅私自上岸販貨,還引誘大明子民出海,簡直視朝廷如無物。務必查清個中情況,如若屬實,肅清海疆,護我大明子民。
北港在哪裏,還是他們找相熟的海商打聽出來的,在泉州以東,澎湖東北,最多兩三日便到。
按理說這都已經不算他們的轄區了,或者說根本不知道歸哪裏管,畢竟大明自從永樂朝之後,已經很少出海了,他們巡檢司的作用,更多的是緝盜和禦倭。
這乘船出海擊敵,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大人,您看我們還上岸嗎?”,副手在一旁小心的問道。
“上岸”,巡檢猶豫了一下說道,看著眼前熙熙攘攘的碼頭,心裏也是發怵,“告訴大家都別小心點,咱們是過來販貨的,去把衣服換一下”
本來他們還打算以官軍的身份露個麵,詢問一下對方的身份,現在看來,還是消停點好。
船方一靠近碼頭區域,就有小船迎了上來,待問清楚是前來販貨的,便告訴他們前往北岸碼頭停靠。
北港現在已經有三個碼頭投入使用,其中兩個在淡水河北岸,包括最主要的商業碼頭,以及一個漁人碼頭。
至於南岸的那個碼頭,現在成了戰船專用碼頭,六條新式戰船已經占據了全部的泊位。
碼頭的商業氣息很濃,他們的船剛一靠岸,就有夥計跑了過來。
“敢問客人從哪裏來?可是來販貨的?”,夥計高聲問道。
“當然是來販貨,不返貨來這做什麽”,副手沒好氣的迴道。
“客人可是第一次來,需不需要小的給您跑個腿,這裏我最熟了”,那夥計依舊陪著笑臉。
巡檢兩人交了個眼神,“這裏你都熟?”
“當然,從這裏開港我就在這,沒有比我更熟的了”,夥計一聽有戲,趕忙上前兩步,“不知兩位大爺,是要出些什麽貨物”
“你先別管我們出什麽貨,我問你這裏是不是在招人,就是給糧食還給地的那種”,巡檢直接問道。
“自然是招的,您是要介紹人來這裏上工嗎?沒問題,這裏給的價錢可公道啦”,夥計猜測著迴答道。
“都是招過來做什麽的,能給我多少錢?”,巡檢接著問道。
“做什麽的都有,看你喜歡做什麽,可以去礦上,也可以去種地,還能上船當水手,不同的地方,給的錢糧自然也不一樣”,夥計很有耐心的解答著,“不管做什麽,隻要滿三年了,就可以申請一塊自己的田產,十畝田”
“嘶~”,巡檢吸了口涼氣,哪怕是早就有了心裏準備,他還是被嚇到了。
這是招人不限量,送田也不限量,還十畝田,一個人十畝田,這裏得有上萬人了吧。
“那我們介紹人過來呢?”,副手在一旁追問道。
“那這種按照人頭,每個人給您5兩銀錢的茶水費,當場結清,絕不拖欠”,夥計依舊笑的很燦爛,絲毫沒怪客人囉嗦。
“我怎麽知道你說的是不是真的”,副手依舊麵色嚴肅。
夥計也不生氣,轉身指著遠處的一個牌坊,“大人請看,就在碼頭那個位置,有一個大告示牌,上麵寫的清清楚楚,還可以去旁邊的港務署看看,您如果是帶著人來的,在那就可以結錢給您”
副手看向了巡檢,顯然這都是真的,而且陣仗有點大啊,這是光明正大的在攬人。
“兩位爺,您帶了多少人來,我領您過去?”,夥計見兩人沒再問問題,再次開口詢問。
“我隻是先問問,都不知道真不真,誰敢帶人來”,副手擺了擺手,盡管這個茶水費確實不低,可他們總不能把自己的兵丁賣了吧。
“沒問題的,兩位爺這一路上辛苦了,要不要去喝碗茶水歇一歇,那裏免費供應茶水”,夥計指了指牌坊的方向。
“去歇會兒”
巡檢抬腿就走,他倒不是貪圖什麽免費茶水,而是這站在太陽底下聊,不如去茶攤坐著歇會兒。
“我給您帶路”,小夥計直接快步往前引路。
這夥計可不是打零工的跑腿,他是隸屬於商行的在職員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碼頭迎來送往。
如果有新來的客商,船上有商行需要的貨,介紹過去還能得個獎金。
當然,如果就這麽就能掙錢,那也太簡單了點。
夥計隻是他表麵的身份,還有一重身份,那就是信息收集員,碼頭上每天發生了什麽事情,或者有什麽異常,都要進行上報,這才是他的正職。
至於在這個過程中,掙得那些小費,就不要上繳了。
“不知道兩位爺,這次都帶了些什麽貨?”,安排兩人坐下喝茶,夥計站在一旁繼續問剛開始的問題。
“鐵器,這裏是怎麽收的?你知道嗎?”,巡檢猶豫了一下,小聲問道。
“哎喲,鐵器啊,在這裏那可是搶手貨”,夥計也低下了身子,小聲說道,那樣子就像是怕別人搶了他的生意。
“怎麽收?”,巡檢追問。
“具體價錢不好說,得看鐵器質地成色,不過我敢保證,它不會比銅器便宜多少”,夥計沒有說具體的價格,但是給出的答案同樣很誘人。
敢和銅比價,那確實很值錢啊。
“這裏何時出現了如此大的一個海港?”,官船上一位身著軍服的官員,看著密密麻麻的大海船,麵露驚容。
“據說有一年多了”,身旁的副手說道啊。
兩人對望一眼,同樣麵色凝重。
他們是大明祥芝巡檢司,來這裏也是受上級指派。
有人違禁出海,他們自然是知道的,一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說幹脆一起做更便利。
像什麽那霸、呂宋、堺港、占城,這些地方他們自然也是知道的。
隻是這一次不一樣,上頭有人發話了,說是在大明的附近有個叫什麽‘北港’的地方。
不僅私自上岸販貨,還引誘大明子民出海,簡直視朝廷如無物。務必查清個中情況,如若屬實,肅清海疆,護我大明子民。
北港在哪裏,還是他們找相熟的海商打聽出來的,在泉州以東,澎湖東北,最多兩三日便到。
按理說這都已經不算他們的轄區了,或者說根本不知道歸哪裏管,畢竟大明自從永樂朝之後,已經很少出海了,他們巡檢司的作用,更多的是緝盜和禦倭。
這乘船出海擊敵,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大人,您看我們還上岸嗎?”,副手在一旁小心的問道。
“上岸”,巡檢猶豫了一下說道,看著眼前熙熙攘攘的碼頭,心裏也是發怵,“告訴大家都別小心點,咱們是過來販貨的,去把衣服換一下”
本來他們還打算以官軍的身份露個麵,詢問一下對方的身份,現在看來,還是消停點好。
船方一靠近碼頭區域,就有小船迎了上來,待問清楚是前來販貨的,便告訴他們前往北岸碼頭停靠。
北港現在已經有三個碼頭投入使用,其中兩個在淡水河北岸,包括最主要的商業碼頭,以及一個漁人碼頭。
至於南岸的那個碼頭,現在成了戰船專用碼頭,六條新式戰船已經占據了全部的泊位。
碼頭的商業氣息很濃,他們的船剛一靠岸,就有夥計跑了過來。
“敢問客人從哪裏來?可是來販貨的?”,夥計高聲問道。
“當然是來販貨,不返貨來這做什麽”,副手沒好氣的迴道。
“客人可是第一次來,需不需要小的給您跑個腿,這裏我最熟了”,那夥計依舊陪著笑臉。
巡檢兩人交了個眼神,“這裏你都熟?”
“當然,從這裏開港我就在這,沒有比我更熟的了”,夥計一聽有戲,趕忙上前兩步,“不知兩位大爺,是要出些什麽貨物”
“你先別管我們出什麽貨,我問你這裏是不是在招人,就是給糧食還給地的那種”,巡檢直接問道。
“自然是招的,您是要介紹人來這裏上工嗎?沒問題,這裏給的價錢可公道啦”,夥計猜測著迴答道。
“都是招過來做什麽的,能給我多少錢?”,巡檢接著問道。
“做什麽的都有,看你喜歡做什麽,可以去礦上,也可以去種地,還能上船當水手,不同的地方,給的錢糧自然也不一樣”,夥計很有耐心的解答著,“不管做什麽,隻要滿三年了,就可以申請一塊自己的田產,十畝田”
“嘶~”,巡檢吸了口涼氣,哪怕是早就有了心裏準備,他還是被嚇到了。
這是招人不限量,送田也不限量,還十畝田,一個人十畝田,這裏得有上萬人了吧。
“那我們介紹人過來呢?”,副手在一旁追問道。
“那這種按照人頭,每個人給您5兩銀錢的茶水費,當場結清,絕不拖欠”,夥計依舊笑的很燦爛,絲毫沒怪客人囉嗦。
“我怎麽知道你說的是不是真的”,副手依舊麵色嚴肅。
夥計也不生氣,轉身指著遠處的一個牌坊,“大人請看,就在碼頭那個位置,有一個大告示牌,上麵寫的清清楚楚,還可以去旁邊的港務署看看,您如果是帶著人來的,在那就可以結錢給您”
副手看向了巡檢,顯然這都是真的,而且陣仗有點大啊,這是光明正大的在攬人。
“兩位爺,您帶了多少人來,我領您過去?”,夥計見兩人沒再問問題,再次開口詢問。
“我隻是先問問,都不知道真不真,誰敢帶人來”,副手擺了擺手,盡管這個茶水費確實不低,可他們總不能把自己的兵丁賣了吧。
“沒問題的,兩位爺這一路上辛苦了,要不要去喝碗茶水歇一歇,那裏免費供應茶水”,夥計指了指牌坊的方向。
“去歇會兒”
巡檢抬腿就走,他倒不是貪圖什麽免費茶水,而是這站在太陽底下聊,不如去茶攤坐著歇會兒。
“我給您帶路”,小夥計直接快步往前引路。
這夥計可不是打零工的跑腿,他是隸屬於商行的在職員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碼頭迎來送往。
如果有新來的客商,船上有商行需要的貨,介紹過去還能得個獎金。
當然,如果就這麽就能掙錢,那也太簡單了點。
夥計隻是他表麵的身份,還有一重身份,那就是信息收集員,碼頭上每天發生了什麽事情,或者有什麽異常,都要進行上報,這才是他的正職。
至於在這個過程中,掙得那些小費,就不要上繳了。
“不知道兩位爺,這次都帶了些什麽貨?”,安排兩人坐下喝茶,夥計站在一旁繼續問剛開始的問題。
“鐵器,這裏是怎麽收的?你知道嗎?”,巡檢猶豫了一下,小聲問道。
“哎喲,鐵器啊,在這裏那可是搶手貨”,夥計也低下了身子,小聲說道,那樣子就像是怕別人搶了他的生意。
“怎麽收?”,巡檢追問。
“具體價錢不好說,得看鐵器質地成色,不過我敢保證,它不會比銅器便宜多少”,夥計沒有說具體的價格,但是給出的答案同樣很誘人。
敢和銅比價,那確實很值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