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往東的路線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作者:阿斯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次返迴北港,張小白就沒什麽空閑了。
接下來一兩年的時間,他得迴裏斯本述職,走之前自然要把這裏的事情都安排清楚。
本來打算的是讓約翰擔任北港總督一職,可在滿剌加詳細商議之後,基於周邊海域的局勢,重新做了調整。
大南海艦隊總司令,這是約翰男爵的新職位。
4條重炮戰艦,2條鳥字級武裝商船,就是目前艦隊的主要火力。以北港和滿剌加兩地作為主基地,再加上箕港、濟州島、香港、呂宋,不定期地護航、巡航。
後期還會以每半年增加2條鳥字級的速度,逐步增加艦隊的實力。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盡管張小白旗下大都是武裝商船,可麵對的也是日益增長的海盜勢力,從日本九州到大明雷州府,從呂宋到滿剌加,海商的數量越來越多,海盜的身影也越來越頻繁。
現在單獨出海的寶石級貨船,已經不再安穩了,最近半年,北港得到了不少上報的遇襲事件。
再加上滿剌加城屬於新得之地,其蘇丹一直在尋求反攻奪城的機會,約翰的艦隊一年最少兩次拜訪滿剌加,也可以為滿剌加提供更多的支援。
約翰要帶領艦隊負責海域治安,北港總督一職自然就要重新考慮,最後這個重任還是由許三爺挑了起來。
三爺今年已經六十多了,雖然身子骨還算硬朗,可也經不起海上風浪的折騰,已經很少出海遠航,最多也就在北港、泉州之間走一走,拜訪一下老主顧。
三爺擔任總督,再加上盧師爺從旁協助,小阿爾在跟前跑腿,還有各部門的管事,北港這麽點地方,已經足夠了。
呂宋發現金礦的消息早就已經擴散了出去,允許所有人參與開發,隻需要上繳三分之一的收成,就可以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
想要去淘金的,直接到碼頭商行報名,自有船隊送他們過去,船票5兩銀子或者20個銀幣。
這幾個月北港的人流量一下子多了數倍,全都是聞訊而動的淘金客。
閩粵本就多山地,耕地麵積極少,自古都是人多地少,因為家境貧困而出海的數不勝數。
隻是往常出海多以經商為主,可經商這個講究頭腦和機緣,總有人是不擅長這些的。
可淘金不是啊,你聽聽這宣傳,隻要有把子力氣,不偷奸耍滑,保證能淘到金子。
如果淘不到金子,他們負責給重新介紹工作,保證月收入不低於一兩銀子,甚至補償一塊地都可以,看看,這些人想的多周到。
蛇頭們這賬算的是一點都不虧,哄來這些人,不管去哪,都不影響他們掙錢。
不過北港也不在乎蛇頭們多掙錢,畢竟他們掙走的每一筆錢,都是在為北港增加勢力。
要不是有著這些人的努力,張小白也招不到足夠的士兵去保衛滿剌加。
與淘金客形成對比的是大明的海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北港的商業信譽已經傳揚開來。
收稅低,交易公平,番貨種類豐富,供貨量大,采購量也大。
越來越多的客商選擇了來北港交易,除了茶、絲綢和瓷器這老三樣,鐵鍋、沉香、藥材方麵的商船也多了許多。
在和三爺他們溝通完北港的政務之後,張小白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接下來的遠航上麵。
不同於已經走熟了的滿剌加-錫蘭-好望角航線,這次他們要走的是一條全新的航線,美洲西海岸,盡管加斯帕已經走過一次,不算是完全陌生,可這一路上卻也沒什麽補給的地方。
偶爾能碰到個小部落,也滿足不了船隊的需求,所以各方麵的準備必須要更加完善。
首先就是酒水和糧食,借著北港發展壯大的東風,北港的糧食產量節節攀高。一年兩熟的生產節奏,再加上從濟州島轉運來的馬匹,大大提高了耕地效率。每一季產的糧食,不僅足夠北港自己食用,還能有多餘的糧食可供出口。
當然,北港也極少出口糧食,一是糧食貿易利潤不高。再者,北港建立了一個大型的儲備糧庫,每一季都會存進大批新糧,預防突入其來的自然災害。
多餘出來的糧食和淘汰下來的舊糧,全都被送到了酒廠。已經數次擴大規模的酒廠,現在是北港的主力出口企業,每個月都能提供上萬桶各式美酒。
黃酒工藝一般,暫時還比不過蘇杭那些老酒坊,但是北港的黃酒價錢便宜,已經成了北港主流酒水之一。
另外兩個主流酒水就是以甘蔗和土豆釀造的烈酒,雖然烈酒不符合大明的飲酒習慣,但是其遠低於黃酒的價格,再加上一杯即可微醺,已經成了水手和碼頭勞工的第一選擇。
至於葡萄酒之類,則是主要在上層人士之間流行,畢竟就算初步實現的北港原產,可這產量始終不大,價格還是高了點。
不過對於遠航船隊來講,有烈酒和黃酒就足夠了,一百斤一個的大酒桶,少的裝個五百桶,多的裝個千八百桶,保證船隊跑一年都不會缺酒。
返航的路線也已經商討過多次,根據加斯帕的經驗,再加上張小白是知道的那點知識,最終決定從箕港往東北航行,尋找西風,然後再往東。
因為根據張小白的知識,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地區,屬於太平洋信風帶,常年刮東風,他們要往東航行,多半是處於逆風。
上萬公裏的逆風航行,張小白可不敢嚐試,那大概率會死在路上吧。
本來直接往南走,從塞蘭港往南尋找西風,經澳洲南部一樣可以到達那條麥哲倫海峽。
可這條航線還沒有人走過,大家都沒聽說過,張小白也不可能憑空編造一條航線,就帶著大船隊一起出海。所以,他隻是派了兩條船組成了一個新的探索隊,去探查是否存在這麽一條航線。
至於他的主力船隊自然還是走北半球的西風航線,因為他也想去看看這會兒的北美西海岸到底是什麽情況。
那裏的金山到底有多大,值不值得這會兒下手。
接下來一兩年的時間,他得迴裏斯本述職,走之前自然要把這裏的事情都安排清楚。
本來打算的是讓約翰擔任北港總督一職,可在滿剌加詳細商議之後,基於周邊海域的局勢,重新做了調整。
大南海艦隊總司令,這是約翰男爵的新職位。
4條重炮戰艦,2條鳥字級武裝商船,就是目前艦隊的主要火力。以北港和滿剌加兩地作為主基地,再加上箕港、濟州島、香港、呂宋,不定期地護航、巡航。
後期還會以每半年增加2條鳥字級的速度,逐步增加艦隊的實力。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盡管張小白旗下大都是武裝商船,可麵對的也是日益增長的海盜勢力,從日本九州到大明雷州府,從呂宋到滿剌加,海商的數量越來越多,海盜的身影也越來越頻繁。
現在單獨出海的寶石級貨船,已經不再安穩了,最近半年,北港得到了不少上報的遇襲事件。
再加上滿剌加城屬於新得之地,其蘇丹一直在尋求反攻奪城的機會,約翰的艦隊一年最少兩次拜訪滿剌加,也可以為滿剌加提供更多的支援。
約翰要帶領艦隊負責海域治安,北港總督一職自然就要重新考慮,最後這個重任還是由許三爺挑了起來。
三爺今年已經六十多了,雖然身子骨還算硬朗,可也經不起海上風浪的折騰,已經很少出海遠航,最多也就在北港、泉州之間走一走,拜訪一下老主顧。
三爺擔任總督,再加上盧師爺從旁協助,小阿爾在跟前跑腿,還有各部門的管事,北港這麽點地方,已經足夠了。
呂宋發現金礦的消息早就已經擴散了出去,允許所有人參與開發,隻需要上繳三分之一的收成,就可以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
想要去淘金的,直接到碼頭商行報名,自有船隊送他們過去,船票5兩銀子或者20個銀幣。
這幾個月北港的人流量一下子多了數倍,全都是聞訊而動的淘金客。
閩粵本就多山地,耕地麵積極少,自古都是人多地少,因為家境貧困而出海的數不勝數。
隻是往常出海多以經商為主,可經商這個講究頭腦和機緣,總有人是不擅長這些的。
可淘金不是啊,你聽聽這宣傳,隻要有把子力氣,不偷奸耍滑,保證能淘到金子。
如果淘不到金子,他們負責給重新介紹工作,保證月收入不低於一兩銀子,甚至補償一塊地都可以,看看,這些人想的多周到。
蛇頭們這賬算的是一點都不虧,哄來這些人,不管去哪,都不影響他們掙錢。
不過北港也不在乎蛇頭們多掙錢,畢竟他們掙走的每一筆錢,都是在為北港增加勢力。
要不是有著這些人的努力,張小白也招不到足夠的士兵去保衛滿剌加。
與淘金客形成對比的是大明的海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北港的商業信譽已經傳揚開來。
收稅低,交易公平,番貨種類豐富,供貨量大,采購量也大。
越來越多的客商選擇了來北港交易,除了茶、絲綢和瓷器這老三樣,鐵鍋、沉香、藥材方麵的商船也多了許多。
在和三爺他們溝通完北港的政務之後,張小白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接下來的遠航上麵。
不同於已經走熟了的滿剌加-錫蘭-好望角航線,這次他們要走的是一條全新的航線,美洲西海岸,盡管加斯帕已經走過一次,不算是完全陌生,可這一路上卻也沒什麽補給的地方。
偶爾能碰到個小部落,也滿足不了船隊的需求,所以各方麵的準備必須要更加完善。
首先就是酒水和糧食,借著北港發展壯大的東風,北港的糧食產量節節攀高。一年兩熟的生產節奏,再加上從濟州島轉運來的馬匹,大大提高了耕地效率。每一季產的糧食,不僅足夠北港自己食用,還能有多餘的糧食可供出口。
當然,北港也極少出口糧食,一是糧食貿易利潤不高。再者,北港建立了一個大型的儲備糧庫,每一季都會存進大批新糧,預防突入其來的自然災害。
多餘出來的糧食和淘汰下來的舊糧,全都被送到了酒廠。已經數次擴大規模的酒廠,現在是北港的主力出口企業,每個月都能提供上萬桶各式美酒。
黃酒工藝一般,暫時還比不過蘇杭那些老酒坊,但是北港的黃酒價錢便宜,已經成了北港主流酒水之一。
另外兩個主流酒水就是以甘蔗和土豆釀造的烈酒,雖然烈酒不符合大明的飲酒習慣,但是其遠低於黃酒的價格,再加上一杯即可微醺,已經成了水手和碼頭勞工的第一選擇。
至於葡萄酒之類,則是主要在上層人士之間流行,畢竟就算初步實現的北港原產,可這產量始終不大,價格還是高了點。
不過對於遠航船隊來講,有烈酒和黃酒就足夠了,一百斤一個的大酒桶,少的裝個五百桶,多的裝個千八百桶,保證船隊跑一年都不會缺酒。
返航的路線也已經商討過多次,根據加斯帕的經驗,再加上張小白是知道的那點知識,最終決定從箕港往東北航行,尋找西風,然後再往東。
因為根據張小白的知識,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地區,屬於太平洋信風帶,常年刮東風,他們要往東航行,多半是處於逆風。
上萬公裏的逆風航行,張小白可不敢嚐試,那大概率會死在路上吧。
本來直接往南走,從塞蘭港往南尋找西風,經澳洲南部一樣可以到達那條麥哲倫海峽。
可這條航線還沒有人走過,大家都沒聽說過,張小白也不可能憑空編造一條航線,就帶著大船隊一起出海。所以,他隻是派了兩條船組成了一個新的探索隊,去探查是否存在這麽一條航線。
至於他的主力船隊自然還是走北半球的西風航線,因為他也想去看看這會兒的北美西海岸到底是什麽情況。
那裏的金山到底有多大,值不值得這會兒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