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目標:珍珠港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作者:阿斯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有快錢可以掙的話,又有幾個人會老老實實的辛苦勞作呢,也就是現在的交通還不方便,大家就算淘到金子,要想離開這裏還得來金山港找大船,否則,連這些衛兵都得跑掉許多。
“慢慢來吧!”,張小白也隻能是淡定的,給馬科斯總督留下這麽一句話。
雖然金山港一下子空蕩了起來,但也不是沒有好的一麵,最起碼還是可以期待一下接下來的黃金收成,就像阿倫克爾稅務官那樣,興致勃勃的投入到了熔煉工坊的籌建工作。
遙遠的距離,以及通訊的難度,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委任。
張小白也隻是大致定下了發展的方向,具體的實操就交給了馬科斯總督一眾高管。
不過想來短時間內也沒什麽可操作的,大家都忙著淘金呢,隻有等到了一定時候,那些‘走了好運的’,和那些‘倒黴蛋’走出了不同的發展路線之後,才是他們忙活的時候。
兩天之後,船隊起航了。
除了米格爾和加斯帕帶著4條快船留在金山港,繼續後續的探索活動,張小白帶走了大部分船隻,隻是相對於裏斯本起航時,人員減少了三分之二還多,船員們有種感覺,船艙裏的味道都變得清新了似的。
從北港到金山港,和從金山港到北港,雖然隻是變換了一下順序,可航線確是完全不同了。
幾乎完全依賴於風力進行遠洋航行的年代,航線取決於風向,穩定的航線,依賴的自然是穩定的風向。
就像從北港至金山港,更多的是借助於中高緯度的西風漂流一樣,從金山港返程,就得靠中低緯度的太平洋信風。
信風,風向規律穩定,大約在南北緯5°到30°之間,隨著地球的公轉月份不同,太陽角度的變化,而南北緯略有移動,但是大體上變化不大。
遠比大西洋跨度更大的太平洋,少量的島嶼群落,缺乏高山阻隔,對風幾乎沒有任何阻擋作用,處於信風的絕對統治之下。
所以船隊離開金山港之後,沿著前段時間的航線,先往南行駛。
”船隊轉向,航向正西”
“轉舵,航向正西!”
“航向正西!”
隨著張小白的指令下達,‘藍尾巴號’開始了轉向,緊隨其後的海船,在海上畫出了一道道白色的圓弧。
“父親,我們要去追太陽了嗎?”,艾麗絲舉著手中的釣魚竿,‘噔噔噔噔’跑了過來。
“是啊,可惜不好追啊,它跑得太快了”,張小白看著左前方快要落下去的太陽,笑著迴道。
“藍尾巴跑的是太慢了,迪德裏克叔叔的那條船跑得快”
體驗過藍寶石級的飛速之後,藍尾巴號在艾麗絲心中的定位,大概處於中看不中用的級別,就像夏爾馬一樣,體驗了兩天之後就沒多大興趣了,連跳個欄杆都學不會。
“他那條船也不行,我們得需要一個會飛的船才行”
“會飛的船?船不都是在水裏跑的嗎?”,艾麗絲仰著頭,想象船該怎麽飛。
“你看,是不是像那條魚一樣,那裏有條魚會飛”,一旁的小雷奧明顯對這種話題不感興趣,眼光一直在海麵上打轉,突然興奮的叫了起來,一隻手用力的拍打著船舷,一隻手指向遠方。
“哪有會飛的魚?我看看”
“又落迴水裏了,但是它剛剛確實飛起來了”,小雷奧抓了抓頭,指著空蕩蕩的海麵,尷尬的解釋。
艾麗絲倒是不懷疑,小雷奧肯定不會欺騙他,小手一伸,小雷奧立刻會意,從挎包中取出了一個精致的望遠鏡遞了過去。
沒錯,張小白獨家望遠鏡,已經成了艾麗絲小姐的私人藏品。
大部分時候,能不能有所發現,和裝備的關係不大,艾麗絲還在用力搜索的時候,小雷奧直接伸出了手,“看那裏,又飛起來了”
“真的,真的,飛得比迪德裏克叔叔的船快多了”,艾麗絲興奮的蹦了起來,“原來魚也會長翅膀”
“快,給魚鉤綁上餌,咱們把它釣過來”,等飛魚再次落水之後,艾麗絲想起來它的釣魚竿,趕緊撿起來,催促著小雷奧。
作為一個釣魚愛好者,艾麗絲釣上來的魚,全都進了貝爾的肚皮裏,所以,一聽到這裏開工了,貝爾立刻從陰涼裏跑了過來,一個扭身就將張小白擠開了。
隻不過可能它又得失望了,這兩天行船過程中,艾麗絲的運氣不太好,成績大約等於零。
果然,直到太陽落山,艾麗絲也沒能有所收獲,好在太陽沒有那麽烈,貝爾就當是換了個地方休息,倒是沒發脾氣。
接下來的日子裏,風也很穩定地從西北方吹來,將帆麵撐得鼓鼓的。
不同於加斯帕他們首次跨越太平洋時的航線,張小白這次選擇的航線更偏南一些,一來是為了獲得更穩定的信風支持,再者就是一個跨洋之旅,前後花費了這麽長時間,總得順帶著多整點收獲吧。
而且,廣闊的中部太平洋,東西跨度超過了一萬兩千公裏,基本上空無一物,實在是太恐怖了,在船上一待就是倆仨月,每天除了看日升日落,海浪翻滾,幾乎連鳥都看不到幾隻。
所以,張小白覺得很有必要給這條航線上添點東西,比如說,一個島嶼群。
如果要問太平洋上哪個島嶼群最出名,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可要問哪個港口最出名,這個答案可能就比較統一了。
珍珠港。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著名事件,再經過數十年的影視發展,已經不記得被送上熒幕多少次了,張小白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雖然珍珠港所處的瓦胡島,不是夏威夷群島中最大的島,但卻是最適宜人口發展的島嶼之一,並且珍珠港也是難得的深水良港,絕對是中太平洋航線上不可多得的補給站。
同樣是長時間行船,遠洋航行絕對比近海航行要更加的枯燥。
艾麗絲最初還以為,隻不過是又一次跨越大洋而已,最多十來天就過去了。
結果兩周過去了,天地都沒有任何變化,飛鳥都看不到了,距離她上一次釣到魚都過去了八天了,魚竿已經休息了,貝爾也不主動往她身邊湊了。
“父親,我們什麽時候能上岸啊”,一大一小兩個躺椅,一邊吹著海風,一邊有氣無力的問著剛問過不久的問題。
“快了”,張小白也用同樣的托辭迴應道,好在這次確實是快樂。
“上次最多也就10天沒看見陸地,這次都14天了”,艾麗絲撅起了小嘴,“而且海裏還沒有魚”
張小白都不知道該怎麽解釋了,海裏肯定是有魚的,隻是密度大小的問題。
魚也是需要養料的,世界上那些大型漁場,哪個不是在近海海域,富集的養分,冷熱海流交匯,將養分充分攪動起來,才能吸引更多的魚兒。
就這遠離陸地的深海,鳥都不拉屎的地方,哪裏養活得了多少魚。
而且艾麗絲經曆過的跨越大西洋,不過是大西洋上最短的一條航線,西非佛得角到巴西東海岸,最多不超過三千公裏。
可這次最起碼也得航行四千多公裏,才能將將到達夏威夷而已,在整個太平洋航線上,也就是剛剛完成三分之一。
“艾麗絲小姐,我們去釣魚吧”,消失一陣子的小雷奧跑了過來,獻寶似的舉著兩根魚竿。
“不去,這裏沒有魚”,艾麗絲扭臉拒絕了,絕對不可能承認是本人釣魚水平不行。
“這次我換了魚餌,很香的,絕對能吸引來很多魚”,小雷奧信誓旦旦的說道,“啊,貝爾鬆口,那是我的魚餌”
等張小白和艾麗絲扭過臉去的時候,小雷奧的臉上已經沒了剛才的興奮勁,滿是委屈的望著貝爾,有種要哭的感覺。
貝爾舒服的舔著舌頭,腳下的小銅盆裏,已經變得空蕩蕩,隻有空氣中還殘留著一絲絲熟悉的香氣。
“你用香油拌什麽了?”,張小白好奇地打量著銅盆。
“麵粉”,小雷奧迴答道。
“麵粉?”,張小白一臉的不解,雖說貝爾不怎麽挑食兒,可之前也沒對麵粉這麽感興趣啊,就算加了香油也沒這麽大威力吧。
“就是長了蟲子的麵粉,從老威利那裏要來的,加了點香油,可香了,魚兒老遠就能聞到味道”,小雷奧使勁保證。
“麵粉裏長蟲子了,咱們吃的麵粉裏?”,張小白先嚇到了。
“是啊,長蟲子了”,小雷奧點了點頭,然後想起什麽似的,開解道,“不過老威利說不用擔心,他保證會篩檢幹淨的,大人吃的麵包和水手們是不一樣的,裏麵絕對不會有蟲子”
“好,替我誇獎一下老威利”,張小白木然的點點頭,“對了,告訴老威利一聲,中午我想吃烤肉幹,肉幹和葡萄酒就可以了”
“中午我也要吃肉幹”,艾麗絲在一旁接腔,“再做點魚餌,咱們接著釣魚吧,這次釣上來咱們自己吃,讓貝爾看著”
“慢慢來吧!”,張小白也隻能是淡定的,給馬科斯總督留下這麽一句話。
雖然金山港一下子空蕩了起來,但也不是沒有好的一麵,最起碼還是可以期待一下接下來的黃金收成,就像阿倫克爾稅務官那樣,興致勃勃的投入到了熔煉工坊的籌建工作。
遙遠的距離,以及通訊的難度,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委任。
張小白也隻是大致定下了發展的方向,具體的實操就交給了馬科斯總督一眾高管。
不過想來短時間內也沒什麽可操作的,大家都忙著淘金呢,隻有等到了一定時候,那些‘走了好運的’,和那些‘倒黴蛋’走出了不同的發展路線之後,才是他們忙活的時候。
兩天之後,船隊起航了。
除了米格爾和加斯帕帶著4條快船留在金山港,繼續後續的探索活動,張小白帶走了大部分船隻,隻是相對於裏斯本起航時,人員減少了三分之二還多,船員們有種感覺,船艙裏的味道都變得清新了似的。
從北港到金山港,和從金山港到北港,雖然隻是變換了一下順序,可航線確是完全不同了。
幾乎完全依賴於風力進行遠洋航行的年代,航線取決於風向,穩定的航線,依賴的自然是穩定的風向。
就像從北港至金山港,更多的是借助於中高緯度的西風漂流一樣,從金山港返程,就得靠中低緯度的太平洋信風。
信風,風向規律穩定,大約在南北緯5°到30°之間,隨著地球的公轉月份不同,太陽角度的變化,而南北緯略有移動,但是大體上變化不大。
遠比大西洋跨度更大的太平洋,少量的島嶼群落,缺乏高山阻隔,對風幾乎沒有任何阻擋作用,處於信風的絕對統治之下。
所以船隊離開金山港之後,沿著前段時間的航線,先往南行駛。
”船隊轉向,航向正西”
“轉舵,航向正西!”
“航向正西!”
隨著張小白的指令下達,‘藍尾巴號’開始了轉向,緊隨其後的海船,在海上畫出了一道道白色的圓弧。
“父親,我們要去追太陽了嗎?”,艾麗絲舉著手中的釣魚竿,‘噔噔噔噔’跑了過來。
“是啊,可惜不好追啊,它跑得太快了”,張小白看著左前方快要落下去的太陽,笑著迴道。
“藍尾巴跑的是太慢了,迪德裏克叔叔的那條船跑得快”
體驗過藍寶石級的飛速之後,藍尾巴號在艾麗絲心中的定位,大概處於中看不中用的級別,就像夏爾馬一樣,體驗了兩天之後就沒多大興趣了,連跳個欄杆都學不會。
“他那條船也不行,我們得需要一個會飛的船才行”
“會飛的船?船不都是在水裏跑的嗎?”,艾麗絲仰著頭,想象船該怎麽飛。
“你看,是不是像那條魚一樣,那裏有條魚會飛”,一旁的小雷奧明顯對這種話題不感興趣,眼光一直在海麵上打轉,突然興奮的叫了起來,一隻手用力的拍打著船舷,一隻手指向遠方。
“哪有會飛的魚?我看看”
“又落迴水裏了,但是它剛剛確實飛起來了”,小雷奧抓了抓頭,指著空蕩蕩的海麵,尷尬的解釋。
艾麗絲倒是不懷疑,小雷奧肯定不會欺騙他,小手一伸,小雷奧立刻會意,從挎包中取出了一個精致的望遠鏡遞了過去。
沒錯,張小白獨家望遠鏡,已經成了艾麗絲小姐的私人藏品。
大部分時候,能不能有所發現,和裝備的關係不大,艾麗絲還在用力搜索的時候,小雷奧直接伸出了手,“看那裏,又飛起來了”
“真的,真的,飛得比迪德裏克叔叔的船快多了”,艾麗絲興奮的蹦了起來,“原來魚也會長翅膀”
“快,給魚鉤綁上餌,咱們把它釣過來”,等飛魚再次落水之後,艾麗絲想起來它的釣魚竿,趕緊撿起來,催促著小雷奧。
作為一個釣魚愛好者,艾麗絲釣上來的魚,全都進了貝爾的肚皮裏,所以,一聽到這裏開工了,貝爾立刻從陰涼裏跑了過來,一個扭身就將張小白擠開了。
隻不過可能它又得失望了,這兩天行船過程中,艾麗絲的運氣不太好,成績大約等於零。
果然,直到太陽落山,艾麗絲也沒能有所收獲,好在太陽沒有那麽烈,貝爾就當是換了個地方休息,倒是沒發脾氣。
接下來的日子裏,風也很穩定地從西北方吹來,將帆麵撐得鼓鼓的。
不同於加斯帕他們首次跨越太平洋時的航線,張小白這次選擇的航線更偏南一些,一來是為了獲得更穩定的信風支持,再者就是一個跨洋之旅,前後花費了這麽長時間,總得順帶著多整點收獲吧。
而且,廣闊的中部太平洋,東西跨度超過了一萬兩千公裏,基本上空無一物,實在是太恐怖了,在船上一待就是倆仨月,每天除了看日升日落,海浪翻滾,幾乎連鳥都看不到幾隻。
所以,張小白覺得很有必要給這條航線上添點東西,比如說,一個島嶼群。
如果要問太平洋上哪個島嶼群最出名,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可要問哪個港口最出名,這個答案可能就比較統一了。
珍珠港。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著名事件,再經過數十年的影視發展,已經不記得被送上熒幕多少次了,張小白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雖然珍珠港所處的瓦胡島,不是夏威夷群島中最大的島,但卻是最適宜人口發展的島嶼之一,並且珍珠港也是難得的深水良港,絕對是中太平洋航線上不可多得的補給站。
同樣是長時間行船,遠洋航行絕對比近海航行要更加的枯燥。
艾麗絲最初還以為,隻不過是又一次跨越大洋而已,最多十來天就過去了。
結果兩周過去了,天地都沒有任何變化,飛鳥都看不到了,距離她上一次釣到魚都過去了八天了,魚竿已經休息了,貝爾也不主動往她身邊湊了。
“父親,我們什麽時候能上岸啊”,一大一小兩個躺椅,一邊吹著海風,一邊有氣無力的問著剛問過不久的問題。
“快了”,張小白也用同樣的托辭迴應道,好在這次確實是快樂。
“上次最多也就10天沒看見陸地,這次都14天了”,艾麗絲撅起了小嘴,“而且海裏還沒有魚”
張小白都不知道該怎麽解釋了,海裏肯定是有魚的,隻是密度大小的問題。
魚也是需要養料的,世界上那些大型漁場,哪個不是在近海海域,富集的養分,冷熱海流交匯,將養分充分攪動起來,才能吸引更多的魚兒。
就這遠離陸地的深海,鳥都不拉屎的地方,哪裏養活得了多少魚。
而且艾麗絲經曆過的跨越大西洋,不過是大西洋上最短的一條航線,西非佛得角到巴西東海岸,最多不超過三千公裏。
可這次最起碼也得航行四千多公裏,才能將將到達夏威夷而已,在整個太平洋航線上,也就是剛剛完成三分之一。
“艾麗絲小姐,我們去釣魚吧”,消失一陣子的小雷奧跑了過來,獻寶似的舉著兩根魚竿。
“不去,這裏沒有魚”,艾麗絲扭臉拒絕了,絕對不可能承認是本人釣魚水平不行。
“這次我換了魚餌,很香的,絕對能吸引來很多魚”,小雷奧信誓旦旦的說道,“啊,貝爾鬆口,那是我的魚餌”
等張小白和艾麗絲扭過臉去的時候,小雷奧的臉上已經沒了剛才的興奮勁,滿是委屈的望著貝爾,有種要哭的感覺。
貝爾舒服的舔著舌頭,腳下的小銅盆裏,已經變得空蕩蕩,隻有空氣中還殘留著一絲絲熟悉的香氣。
“你用香油拌什麽了?”,張小白好奇地打量著銅盆。
“麵粉”,小雷奧迴答道。
“麵粉?”,張小白一臉的不解,雖說貝爾不怎麽挑食兒,可之前也沒對麵粉這麽感興趣啊,就算加了香油也沒這麽大威力吧。
“就是長了蟲子的麵粉,從老威利那裏要來的,加了點香油,可香了,魚兒老遠就能聞到味道”,小雷奧使勁保證。
“麵粉裏長蟲子了,咱們吃的麵粉裏?”,張小白先嚇到了。
“是啊,長蟲子了”,小雷奧點了點頭,然後想起什麽似的,開解道,“不過老威利說不用擔心,他保證會篩檢幹淨的,大人吃的麵包和水手們是不一樣的,裏麵絕對不會有蟲子”
“好,替我誇獎一下老威利”,張小白木然的點點頭,“對了,告訴老威利一聲,中午我想吃烤肉幹,肉幹和葡萄酒就可以了”
“中午我也要吃肉幹”,艾麗絲在一旁接腔,“再做點魚餌,咱們接著釣魚吧,這次釣上來咱們自己吃,讓貝爾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