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契機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作者:阿斯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被俘虜的這個人,名叫韓致義,出身朝鮮清州韓氏,現任朝鮮王國兵曹判書。
也是韓致中的二哥。
說是二哥,也算不上多親近,隻是熟悉而已。
韓致中是庶支,而韓致義是嫡子,自然不一樣。韓致中從小就是韓致義的跟班,如書童奴仆一般侍候起居。韓致義是作為士大夫培養,未來的朝中重臣。韓致中嘛,自然是以其他的方式,為家中嫡親提供助力。
比如經商,比如聯姻。
十餘年未見,再見居然是這種情況,兩人都有種造化弄人的感覺。
同樣有此感慨的,還有右水大營的一票將軍們。
前些日子,剛剛給王京送去了大破海寇的捷報,說的那是個天花亂墜,就好像賊寇隻剩下垂死掙紮的力氣了。
昨日王上的特使,也帶著封賞來犒軍了。加官晉爵,金銀財帛,該給的都給了。
才過了一個晚上,你就要再往王京送封信,告訴王上,賊寇偷襲,您的右水大營,一個不小心沒了。
你這是想幹嘛?
更離譜的是,就連王上的特使,堂堂兵曹判書都給整沒了。
這消息報上去,你讓朝廷怎麽想?
是不是你們虛報軍功,貪汙軍資,眼見瞞不下去了,自己放火燒了大營,還把發現此事的特使給殺了,來個毀屍滅跡,無從追查。
來人啊,把他們給我亂刀砍死!
想想就覺得發抖,幾個將軍商量了許久,依舊是心慌慌拿不定主意。
好在也不是一點東西沒商量出來。
經過幾位將軍多次確認,右水大營的正帥,三道水軍統製使樸日成大人,奮勇殺敵,死戰不退,已經為國盡忠,最後僅搶迴了半副身子。
實在是萬幸啊。
死罪有人頂了,剩下他們這些活著的小將們,最多估計也就是個,降職留用,以觀後效吧。
當天傍晚,消失不見的兵曹判書韓致義,乘著一條小船,迴到了廢墟般的右水營。
“特使大人,您還活著,實在是太好了”,一群將軍圍著韓致義,嘴上不斷冒出恭維的話。
“樸統製何在?本使有要事尋他”,韓致義現在沒興趣搭理他們,自己還有要命的事沒解決呢。
“統製大人已經殉國,眼下該當如何,還請特使大人決斷”,說完,大家都眼巴巴的看著韓致義。
事情都快過去一天了,大家還沒往王京報信兒呢,再拖下去就瞞不住了。
“樸統製是戰死?還是……”,韓致義也是一驚,戰死還是自裁,這很關鍵啊。
“統製大人力戰而死,我等僅搶迴半副身子”
大家研判了一天的結論,自然不容置疑。
盡管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那是運氣不好被炮彈砸成了兩段,可為了大家的顏麵和性命考慮,統製大人必須得是力戰而死。
“不知特使去了哪裏?我等尋了您一天,都未曾找到”,有個將軍好奇地問道。
“本使去了那群賊寇的船上”,韓致義早就準備好了相關答案,這事全靠瞞,是瞞不過去的。
去了就是去了,怎麽去的,和幹什麽去的,才是最重要的。
“賊寇的實力,和戰報上所說的,相差甚大啊”,韓致義把致命的問題,又拋迴給了這些將領,右水營落得眼下局麵,諸位罪責難逃。
“這……”
將軍們支支吾吾,不知道該從何辯解,正茫然糾結中,就聽韓致義說道,“誇大軍功,瞞報敵情,樸統製欺君之罪難逃,這事諸位將軍可知情?”
“欺君之事,我等絕不知情”,有的將軍腦子反應快,順著韓致義的話就接了下去,“隻是眼下該當如何”
“樸統製欺君在前,疏忽輕敵在後,使我右水營大好局麵毀於一旦,其罪當誅!但是樸統製畢竟還算忠勇,拚殺在前,以身殉國,希望君上能夠免其親族死罪”
錯必須是樸統製的,要不然大家都得死。
將軍們左看看,右看看,覺得還是上使大人說的在理。
“不知上使大人冒死登上敵船,可是有什麽消息?”,總算有人想起來,韓致義可是親口承認,說自己到過敵船上的。
“昨夜敵寇偷襲,來勢兇猛,匆忙之下,大營將士難以禦敵,本使身為王上近臣,自當為王上效死,登上敵船,也是能夠曉以利害,勸其退去”,韓致義正襟危坐,言之鑿鑿的說道。
“本使還發現,原來濟州島之事另有隱情,好在敵軍還算明事理,在本使解釋之後,同意先行退兵,後事如何,待王上決斷”
我就問你們,他們是不是在占盡優勢的情況下,退兵了!
是我!救了右水營!
將軍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還得是這些家夥們腦子好使,咱們這些提刀的玩不過。
右水營大戰,必須盡快呈報王京,韓致義也不用他人代筆,‘唰唰唰’,很快便已寫就。
這是右水營的事,理當樸統製上報,他韓致義算是上使,有撫慰監察之責。自己獨自上報君上,有背後捅刀子的嫌疑。
可畢竟統製已死,那就隻能有勞諸位將軍了,大家一起聯個名吧。
順便大家也主動請個罪,給君上點麵子,要不然,君上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
天色將黑之時,一匹快馬,自右水營加急趕往漢陽。
張小白這邊也沒打算,和朝鮮一直打下去。送還韓致義,就是希望通過他,將自己這邊的意思傳達過去。
畢竟韓氏一族在朝堂勢力不小,有他們牽線搭橋,從旁協助,效果會更好一些。
為此,約翰司令官那邊是威脅和許諾並用,承諾事成之後,將茶葉和葡萄酒的朝鮮專賣權,交由韓氏商行負責。威脅嘛,一封親筆所寫的自白書,自然是要有的。要不然誰敢相信,你是真心的啊。
韓致義的這套說辭,有一部分是,早就和韓致中這邊商量好的。
隻是沒想到主將樸日成戰死,一下子就讓韓致義,找到了更好地說辭。
也是韓致中的二哥。
說是二哥,也算不上多親近,隻是熟悉而已。
韓致中是庶支,而韓致義是嫡子,自然不一樣。韓致中從小就是韓致義的跟班,如書童奴仆一般侍候起居。韓致義是作為士大夫培養,未來的朝中重臣。韓致中嘛,自然是以其他的方式,為家中嫡親提供助力。
比如經商,比如聯姻。
十餘年未見,再見居然是這種情況,兩人都有種造化弄人的感覺。
同樣有此感慨的,還有右水大營的一票將軍們。
前些日子,剛剛給王京送去了大破海寇的捷報,說的那是個天花亂墜,就好像賊寇隻剩下垂死掙紮的力氣了。
昨日王上的特使,也帶著封賞來犒軍了。加官晉爵,金銀財帛,該給的都給了。
才過了一個晚上,你就要再往王京送封信,告訴王上,賊寇偷襲,您的右水大營,一個不小心沒了。
你這是想幹嘛?
更離譜的是,就連王上的特使,堂堂兵曹判書都給整沒了。
這消息報上去,你讓朝廷怎麽想?
是不是你們虛報軍功,貪汙軍資,眼見瞞不下去了,自己放火燒了大營,還把發現此事的特使給殺了,來個毀屍滅跡,無從追查。
來人啊,把他們給我亂刀砍死!
想想就覺得發抖,幾個將軍商量了許久,依舊是心慌慌拿不定主意。
好在也不是一點東西沒商量出來。
經過幾位將軍多次確認,右水大營的正帥,三道水軍統製使樸日成大人,奮勇殺敵,死戰不退,已經為國盡忠,最後僅搶迴了半副身子。
實在是萬幸啊。
死罪有人頂了,剩下他們這些活著的小將們,最多估計也就是個,降職留用,以觀後效吧。
當天傍晚,消失不見的兵曹判書韓致義,乘著一條小船,迴到了廢墟般的右水營。
“特使大人,您還活著,實在是太好了”,一群將軍圍著韓致義,嘴上不斷冒出恭維的話。
“樸統製何在?本使有要事尋他”,韓致義現在沒興趣搭理他們,自己還有要命的事沒解決呢。
“統製大人已經殉國,眼下該當如何,還請特使大人決斷”,說完,大家都眼巴巴的看著韓致義。
事情都快過去一天了,大家還沒往王京報信兒呢,再拖下去就瞞不住了。
“樸統製是戰死?還是……”,韓致義也是一驚,戰死還是自裁,這很關鍵啊。
“統製大人力戰而死,我等僅搶迴半副身子”
大家研判了一天的結論,自然不容置疑。
盡管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那是運氣不好被炮彈砸成了兩段,可為了大家的顏麵和性命考慮,統製大人必須得是力戰而死。
“不知特使去了哪裏?我等尋了您一天,都未曾找到”,有個將軍好奇地問道。
“本使去了那群賊寇的船上”,韓致義早就準備好了相關答案,這事全靠瞞,是瞞不過去的。
去了就是去了,怎麽去的,和幹什麽去的,才是最重要的。
“賊寇的實力,和戰報上所說的,相差甚大啊”,韓致義把致命的問題,又拋迴給了這些將領,右水營落得眼下局麵,諸位罪責難逃。
“這……”
將軍們支支吾吾,不知道該從何辯解,正茫然糾結中,就聽韓致義說道,“誇大軍功,瞞報敵情,樸統製欺君之罪難逃,這事諸位將軍可知情?”
“欺君之事,我等絕不知情”,有的將軍腦子反應快,順著韓致義的話就接了下去,“隻是眼下該當如何”
“樸統製欺君在前,疏忽輕敵在後,使我右水營大好局麵毀於一旦,其罪當誅!但是樸統製畢竟還算忠勇,拚殺在前,以身殉國,希望君上能夠免其親族死罪”
錯必須是樸統製的,要不然大家都得死。
將軍們左看看,右看看,覺得還是上使大人說的在理。
“不知上使大人冒死登上敵船,可是有什麽消息?”,總算有人想起來,韓致義可是親口承認,說自己到過敵船上的。
“昨夜敵寇偷襲,來勢兇猛,匆忙之下,大營將士難以禦敵,本使身為王上近臣,自當為王上效死,登上敵船,也是能夠曉以利害,勸其退去”,韓致義正襟危坐,言之鑿鑿的說道。
“本使還發現,原來濟州島之事另有隱情,好在敵軍還算明事理,在本使解釋之後,同意先行退兵,後事如何,待王上決斷”
我就問你們,他們是不是在占盡優勢的情況下,退兵了!
是我!救了右水營!
將軍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還得是這些家夥們腦子好使,咱們這些提刀的玩不過。
右水營大戰,必須盡快呈報王京,韓致義也不用他人代筆,‘唰唰唰’,很快便已寫就。
這是右水營的事,理當樸統製上報,他韓致義算是上使,有撫慰監察之責。自己獨自上報君上,有背後捅刀子的嫌疑。
可畢竟統製已死,那就隻能有勞諸位將軍了,大家一起聯個名吧。
順便大家也主動請個罪,給君上點麵子,要不然,君上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
天色將黑之時,一匹快馬,自右水營加急趕往漢陽。
張小白這邊也沒打算,和朝鮮一直打下去。送還韓致義,就是希望通過他,將自己這邊的意思傳達過去。
畢竟韓氏一族在朝堂勢力不小,有他們牽線搭橋,從旁協助,效果會更好一些。
為此,約翰司令官那邊是威脅和許諾並用,承諾事成之後,將茶葉和葡萄酒的朝鮮專賣權,交由韓氏商行負責。威脅嘛,一封親筆所寫的自白書,自然是要有的。要不然誰敢相信,你是真心的啊。
韓致義的這套說辭,有一部分是,早就和韓致中這邊商量好的。
隻是沒想到主將樸日成戰死,一下子就讓韓致義,找到了更好地說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