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和歌山城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作者:阿斯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到十天的功夫,和歌浦、虎伏山這片大工地上,就聚集了超過兩萬民夫,陸陸續續還有聽到消息的村民(又或者山賊)來到這裏,投身新城建設大業。
說是建新城,其實最先開工的還是老三樣,碼頭,貨場,商鋪。
這次建城和箕港就大為不同了,按照用途不同,進行了細致的分町布局。
和歌山主城,自然是選在了紀之川南岸的虎伏山上,如此一來,紀之川也就成了和歌山城的天然護城河。
距離和歌山城最近的,自然是武士町。
這是侍奉領主的武士居所,也是保衛和歌山城的核心力量,同時也是地位的象征,普通人是沒有資格住在這裏的。
沿著紀之川南岸,從河口碼頭,到虎伏山下劃分了數個商人町、職人町、市人町。
在建成之後,將不再是完全開放的狀態,而是有些類似於唐時坊市,街町之間以牆相隔。
雖然,這種情況會使得商業發展有所受限,但是對於區域治安管理,以及防禦盜匪方麵,卻是便利許多,更為適應日本此時的亂局。
同時,按照屬下們的建議,核心區域,將會被包入城牆之內。
“木料不用往山下運,先放到那邊的堆場”
“石料不一樣,石料優先送到山下,交給那裏的管事”
“染料?阿波藍?等等,染料一時半會兒用不上,去那,自己找商家賣去”
“糧食?全要了,二郎三郎,找人來卸糧食”
…………
得到消息的商家們,早就聯係好了貨物,一條條滿載的貨船,從周邊開過來,無論是否是預定好的商家,但凡工地上能用到的,照單全收。
也不用碼頭,平底小船直接就杵到了岸邊,跳板一搭,開始卸貨。
卸完貨的小船,急匆匆就又跑了,得抓緊時間多跑兩趟,這種輕鬆發財的機會可不多。
至於工地上用不到的那些,隻能另找商家合作。
雖然商鋪都還是個地基,可是並不影響基本的交易,臨時搭建的一排長棚,坐滿了各個商家的掌櫃,價錢談好之後,是換船裝貨也行,直接起運送貨上門也可以。
實在不行,也能到臨時堆場存放,隻要不怕下大雨,放個十天半個月的也沒什麽。
而且還不用擔心安全問題,米三郎帶著足輕隊坐鎮,敢在這裏不守規矩的,沒二話就地斬殺。
“開飯啦”
每天兩頓飯,太陽剛過正中,正是第二頓飯開飯的時候,大家迅速放下手頭的活,往餐車趕去。
“去隊尾,不懂規矩的馬鹿!”,巡邏組輕提著連鞘太刀,猛地抽在一個人身上,一個餐車前隻允許有一隊。
餐車不大,一個人就能拉動的木板車,上麵放著四個大木桶,騰騰的冒著熱氣,香氣飄散,刺激著眾人的味蕾。
大鍋飯,當然算不上精致,但是在這些農民們看來,這就是極好的了。
大米、小米、碎麥,混合著醃製的梅幹、鹹魚,再摻一些附近漁民送來的海貝,一鍋蒸出來,簡單省事。
小五郎雙手捧著盛滿的木碗,鼻子湊過去,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真香啊!
“趕緊吃完,還能領一碗海鮮湯,慢了就沒有了”,旁邊的同村大叔,好心的提醒道。
飯是每人限領一碗,可海鮮湯不限量,排一次隊就能領一碗,總有能吃的家夥們,速度快的能搶上三四碗。
“嗯,嗯”,小五郎點點頭,卻是舍不得像大叔一樣風卷殘雲,用手小心地扒拉著,一點一點的放進口中,細細的嚼碎,然後慢慢吞下,如同一個家教森嚴的貴家子弟。
他感覺來這裏做工的這三天,就是他這輩子最幸福的三天,這可比種地強多了。
紀之川上遊的有田才四郎那邊,就沒有這麽順利了。
從有田城改封到這裏,建築新城的資金,張小白倒是給的爽利,可領地裏的大部分人手,也被張小白強行征調到了和歌山城,他這裏就顯得人手不足。
“大人,如果要同時建天守閣,武士宅邸就不能在年前完工了”,負責統籌建設工程的商人,小心地說道。
“不可能,沒有武士宅邸,那我的武士們住在哪裏”
“那先把天守閣的工程放一放?”
“你說什麽?”,有田才四郎狠狠地盯著商人,“沒有天守閣,我連年終評定都無法召開,你是想讓我成為笑柄嗎?”
雖然有田才四郎也不知道,年終評定具體該做些什麽,但是他聽說這很重要,該有還是要有的,哪怕隻是一起聚個餐。
尤其是,今年的領地還增長了五千石,真是可喜可賀,豈能因為沒有天守閣,來個不光彩的收尾。
“辦法你去想,年前我要看到武士宅邸和天守閣,少一個都不行”
才四郎學著張小白的樣子,大手一揮,這種事情交給你了,別來煩我。
“去練兵場”
所謂的練兵場,其實不過是紀之川河邊的一處空地,密密麻麻的立了一片木樁,上麵插著稻草人。
“嘿!吼!”
“用力點!”
“嘿!吼!”
一百多手持長槍的足輕,在虎勇的監督下,認真的練習刺殺,就算現在是冬日,都能在他們的額頭上看到汗水,顯然沒人敢偷奸耍滑。
“嗯!不錯!”,才四郎看著練兵場上的情況,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是他的精銳。
“大人!”,虎勇見到才四郎到來,立刻快步走近行禮。
“好好訓練這幫家夥,年後有大用”,才四郎再次叮囑了一句,這句話基本上快成口頭禪了,手下每個武士都知道,年後要大幹一場。
至於和誰幹,還用問嗎?
肯定不是奔著西麵的和歌山城去的,那不叫大幹一場,那叫求人大幹一場。
至於剩下的,自然就隻有東邊方向上的,根來寺和杉之坊,以及圍繞在他們周邊的那些豪族村寨。
前些日子兵圍有田城,火燒箕港之仇,他有田才四郎可還記得呢。
明年一起算總賬!
————————
(天守閣一詞出現較晚,早期三層以下一般稱之為殿守或天主,為了熟悉的感覺,本文采用天守閣)
說是建新城,其實最先開工的還是老三樣,碼頭,貨場,商鋪。
這次建城和箕港就大為不同了,按照用途不同,進行了細致的分町布局。
和歌山主城,自然是選在了紀之川南岸的虎伏山上,如此一來,紀之川也就成了和歌山城的天然護城河。
距離和歌山城最近的,自然是武士町。
這是侍奉領主的武士居所,也是保衛和歌山城的核心力量,同時也是地位的象征,普通人是沒有資格住在這裏的。
沿著紀之川南岸,從河口碼頭,到虎伏山下劃分了數個商人町、職人町、市人町。
在建成之後,將不再是完全開放的狀態,而是有些類似於唐時坊市,街町之間以牆相隔。
雖然,這種情況會使得商業發展有所受限,但是對於區域治安管理,以及防禦盜匪方麵,卻是便利許多,更為適應日本此時的亂局。
同時,按照屬下們的建議,核心區域,將會被包入城牆之內。
“木料不用往山下運,先放到那邊的堆場”
“石料不一樣,石料優先送到山下,交給那裏的管事”
“染料?阿波藍?等等,染料一時半會兒用不上,去那,自己找商家賣去”
“糧食?全要了,二郎三郎,找人來卸糧食”
…………
得到消息的商家們,早就聯係好了貨物,一條條滿載的貨船,從周邊開過來,無論是否是預定好的商家,但凡工地上能用到的,照單全收。
也不用碼頭,平底小船直接就杵到了岸邊,跳板一搭,開始卸貨。
卸完貨的小船,急匆匆就又跑了,得抓緊時間多跑兩趟,這種輕鬆發財的機會可不多。
至於工地上用不到的那些,隻能另找商家合作。
雖然商鋪都還是個地基,可是並不影響基本的交易,臨時搭建的一排長棚,坐滿了各個商家的掌櫃,價錢談好之後,是換船裝貨也行,直接起運送貨上門也可以。
實在不行,也能到臨時堆場存放,隻要不怕下大雨,放個十天半個月的也沒什麽。
而且還不用擔心安全問題,米三郎帶著足輕隊坐鎮,敢在這裏不守規矩的,沒二話就地斬殺。
“開飯啦”
每天兩頓飯,太陽剛過正中,正是第二頓飯開飯的時候,大家迅速放下手頭的活,往餐車趕去。
“去隊尾,不懂規矩的馬鹿!”,巡邏組輕提著連鞘太刀,猛地抽在一個人身上,一個餐車前隻允許有一隊。
餐車不大,一個人就能拉動的木板車,上麵放著四個大木桶,騰騰的冒著熱氣,香氣飄散,刺激著眾人的味蕾。
大鍋飯,當然算不上精致,但是在這些農民們看來,這就是極好的了。
大米、小米、碎麥,混合著醃製的梅幹、鹹魚,再摻一些附近漁民送來的海貝,一鍋蒸出來,簡單省事。
小五郎雙手捧著盛滿的木碗,鼻子湊過去,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真香啊!
“趕緊吃完,還能領一碗海鮮湯,慢了就沒有了”,旁邊的同村大叔,好心的提醒道。
飯是每人限領一碗,可海鮮湯不限量,排一次隊就能領一碗,總有能吃的家夥們,速度快的能搶上三四碗。
“嗯,嗯”,小五郎點點頭,卻是舍不得像大叔一樣風卷殘雲,用手小心地扒拉著,一點一點的放進口中,細細的嚼碎,然後慢慢吞下,如同一個家教森嚴的貴家子弟。
他感覺來這裏做工的這三天,就是他這輩子最幸福的三天,這可比種地強多了。
紀之川上遊的有田才四郎那邊,就沒有這麽順利了。
從有田城改封到這裏,建築新城的資金,張小白倒是給的爽利,可領地裏的大部分人手,也被張小白強行征調到了和歌山城,他這裏就顯得人手不足。
“大人,如果要同時建天守閣,武士宅邸就不能在年前完工了”,負責統籌建設工程的商人,小心地說道。
“不可能,沒有武士宅邸,那我的武士們住在哪裏”
“那先把天守閣的工程放一放?”
“你說什麽?”,有田才四郎狠狠地盯著商人,“沒有天守閣,我連年終評定都無法召開,你是想讓我成為笑柄嗎?”
雖然有田才四郎也不知道,年終評定具體該做些什麽,但是他聽說這很重要,該有還是要有的,哪怕隻是一起聚個餐。
尤其是,今年的領地還增長了五千石,真是可喜可賀,豈能因為沒有天守閣,來個不光彩的收尾。
“辦法你去想,年前我要看到武士宅邸和天守閣,少一個都不行”
才四郎學著張小白的樣子,大手一揮,這種事情交給你了,別來煩我。
“去練兵場”
所謂的練兵場,其實不過是紀之川河邊的一處空地,密密麻麻的立了一片木樁,上麵插著稻草人。
“嘿!吼!”
“用力點!”
“嘿!吼!”
一百多手持長槍的足輕,在虎勇的監督下,認真的練習刺殺,就算現在是冬日,都能在他們的額頭上看到汗水,顯然沒人敢偷奸耍滑。
“嗯!不錯!”,才四郎看著練兵場上的情況,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是他的精銳。
“大人!”,虎勇見到才四郎到來,立刻快步走近行禮。
“好好訓練這幫家夥,年後有大用”,才四郎再次叮囑了一句,這句話基本上快成口頭禪了,手下每個武士都知道,年後要大幹一場。
至於和誰幹,還用問嗎?
肯定不是奔著西麵的和歌山城去的,那不叫大幹一場,那叫求人大幹一場。
至於剩下的,自然就隻有東邊方向上的,根來寺和杉之坊,以及圍繞在他們周邊的那些豪族村寨。
前些日子兵圍有田城,火燒箕港之仇,他有田才四郎可還記得呢。
明年一起算總賬!
————————
(天守閣一詞出現較晚,早期三層以下一般稱之為殿守或天主,為了熟悉的感覺,本文采用天守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