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所謂盟友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作者:阿斯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計劃趁著北風尚在,盡快返迴北港,然後去泉州府看看的張小白,再次被絆住了腳步。
一條家家主冬良,親自從京都跑到了箕港,起源自然是張小白的那封信。
“兼良老大人去世了?”,張小白聽著這個不算意外的意外。
“自去年冬,身體就已經不行了,如今也算是,擺脫了病痛的煎熬”,一條冬良平靜的說道。
張小白無聲的點了點頭,畢竟兼良老爺子,也已經有八十來歲了,在這個時代絕對是高壽了。
沉默了一會兒,張小白先開口道,“不知冬良大人,此次親來箕港,所為何事?”
報喪這種事,派個下麵的武士過來,就已經很正式了,用不著他這位大人物親跑一趟。
“當然是為了公爵大人所說的,聯係大內家一事”,一條冬良正色道,“此事於請公爵大人放心,冬良很快就會遣人往山口館送書信,想必大內家不會拒絕”
“如此太感謝了”
“我此來,還有一件事想請公爵大人幫忙”,一條冬良接著說道。
張小白笑著示意請說,心裏卻是嘀咕,就知道這些人都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自己之前拜托他們從朝廷要個名分的事,可都沒有辦呢,現在又要請自己幫忙,不知道是要幹啥。
“土佐那裏最近不太平,藏匿在伊予和日向的海寇,劫掠鄉民,燒毀村莊,實在可惡。我計劃返迴中村城,召集家臣解決此事”
張小白點點頭,一副認真聆聽的樣子。
“不過海寇船多,且雜亂無章,聚散無常,難以征討,所以想借公爵大人船隊一用,助我剿滅賊寇”
張小白本打算繼續點下去的頭,一時僵住了。
什麽意思?借兵?
“一條家船隊戰力不俗,區區賊寇,應當不在話下吧?”,張小白疑惑地問道。
這兩年,一條家借著張小白的貿易網,經營南洋和大明的貨品,積攢了不少身家,手下也養著一支近海船隊,雖然大船不多,可水手也過千人,兵士數量比張小白還要多出一些,儼然一副土佐小霸王的架勢。
憑他們還拿不下海寇?那得是什麽樣的海寇啊?難道是豐後大友家在背後支持,又或者大內家?
“區區海寇自然不值一提,然則,其背後有日向伊東家支持,伊東家不除,如斬草不除根,海寇必將死灰複燃,徒勞無功”,一條冬良義正辭嚴,身後跟著的家臣們,也是連連點頭。
唯獨張小白感覺有點膩歪,這不就是學我嗎,想要人家地盤直說。
不過,我這地盤可是僅憑自己就打下來了,你可沒提供支援,最後連個名分,都沒能幫著弄來。
張小白心裏腹誹不斷,可也在認真盤算。
一條家要擴張,這不算什麽奇怪的事,而且他選中日向的伊東家,也在意料之中,畢竟四國剩下的地盤,不是細川家的,就是大內家支持的河野家,這都不是一條家可以抗衡的超強實力大名。
剩下的就隻有海對麵的伊東家和大友家。
選大友家,那是在找死?
作為北九州霸主的大友家,雄踞四國之地(豐後、築後、肥前、以及築前大部),北邊就是盟友大內家,瀨戶內海的掌控者。
唯有日向的伊東家,實力不過半國之地,卻是控製著豐後水道南出的關口,一旦掌控此地,對於一條家來說,那就是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但這是對一條家來說,他張小白能從中獲得什麽好處呢?
擴大貿易圈?或許吧,可也沒多大意義啊,還不如直接接觸呢,誰又能拒絕南洋的香料,還有大明的絲綢呢。
“如果公爵大人願意相助,朝廷那裏,我可以幫您爭取一個東市佑的官職”,見張小白沉吟許久都不曾開口,一條冬良隻能先拋出籌碼。
隻可惜,他的這個籌碼,對張小白來說,有些遲了,自然也就份量大減。
當年他和一條家訂立盟約,一是看中一條兼良在朝堂的份量,二來,一條家掌控四國島南部,可以聯合他們,打擊海寇,一同維護往來北港的貿易航道。
隻可惜,一條家對於打擊海寇,隻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借著張小白的貿易網,一條家大發其財,但是周邊的海寇,卻是未見收斂。
哪怕現在也是一樣,打擊海寇還是借口,目的還是拿下更多的土地。
就憑一個盟友的名義,值得自己花費那麽大力氣嗎。
而且朝鮮那邊一直沒有消息傳來,大部分力量,都被牽製在了濟州島。剩下的還得防守箕港和和歌山城,能調動的力量有限。
除非,能讓自己在那裏,也設一個類似箕港的租界,那樣或許還值得,冒險出一次力。
但是這個條件,張小白不能主動開口。
因為由於紀之川之戰,已經引起了這些本土大名的戒心,一旦自己再次提出租借方案,必定會加劇對方的防備心理,整個日本貿易關係網,都有可能受到威脅,得不償失。
想到這裏,張小白隻能搖了搖頭,“實在抱歉,請恕我不能答應”
“那實在是太遺憾了”,一條冬良滿臉失望,然後再次開口道,“既然公爵大人無法出兵相助,能否支援我們一些火炮呢?”
“既然大人有意出售,想來是有富餘的,可否暫借一用”
尼瑪,還擱這等著老子呢。
“不瞞冬良大人,火炮也是有壽命的,出借自然不妥”,張小白先是搖了搖頭拒絕,接著畫風一轉,“不過,既然冬良大人開口了,我也不能不幫,每門火炮九千兩金,我可以轉給大人六門”
這價格實在嗎?太實在了,不信你去問問六角家,他們可是花了一萬五千金,這都打六折了。
隻可惜,一條家的名望很高,可是實力底蘊不足,也就是這兩年,在中村城攢了點身家,可也買不起六門火炮,哪怕是打折之後的價格。
最後隻能咬著牙,買走了兩門,這還是張小白看在,一條兼良和慧子夫人的麵子上,允許他們賒欠了一部分款項,最後還贈送了一批足輕長槍,算是全了盟友之間的友誼。
當然,看在這些讚助的份上,那個東市佑的職位,一條冬良答應,幫著努力爭取一下。
這個頭銜,張小白計劃給米三郎。
畢竟無論是他,還是弗蘭克,作為有貴族頭銜的外國人,不適合接受這種低階官職。
而和歌山城的代官米三郎,對了,現在已經改名叫新港白兵,有了這個頭銜,在和周邊大名打交道的時候,也能有個官麵上的稱唿。
送走一條冬良之後,張小白總算是等到了,若阿金傳來的消息。
與朝鮮方麵的商談順利,既然事情起源於,濟州島縣令胡作非為,勾結海匪劫掠商船,那麽可以赦免商隊的罪過。
但是,畢竟有上千軍民死於商隊之手(上千軍民?看來朝鮮軍報水分很大啊),所以商隊必須給予賠償撫恤。
之後,可以承認商隊為友好商戶,允許於朝鮮海域內往來經商,並且將濟州島,租借給商隊長期使用,租金以他們船上那種火炮支付,每年兩門火炮。
對於這種條件,張小白根本沒有猶豫,當即就吩咐迴信。
不就是火炮嘛,一年兩門,給他!就用船上淘汰下來的那些。
至於賠償問題,也可以。
上千軍民死傷,確實挺慘的,家裏頂梁柱死了,往後的日子可怎麽過啊,確實該撫恤一下。一人一匹上等鬆江棉布,夠分量了吧。
一條家家主冬良,親自從京都跑到了箕港,起源自然是張小白的那封信。
“兼良老大人去世了?”,張小白聽著這個不算意外的意外。
“自去年冬,身體就已經不行了,如今也算是,擺脫了病痛的煎熬”,一條冬良平靜的說道。
張小白無聲的點了點頭,畢竟兼良老爺子,也已經有八十來歲了,在這個時代絕對是高壽了。
沉默了一會兒,張小白先開口道,“不知冬良大人,此次親來箕港,所為何事?”
報喪這種事,派個下麵的武士過來,就已經很正式了,用不著他這位大人物親跑一趟。
“當然是為了公爵大人所說的,聯係大內家一事”,一條冬良正色道,“此事於請公爵大人放心,冬良很快就會遣人往山口館送書信,想必大內家不會拒絕”
“如此太感謝了”
“我此來,還有一件事想請公爵大人幫忙”,一條冬良接著說道。
張小白笑著示意請說,心裏卻是嘀咕,就知道這些人都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自己之前拜托他們從朝廷要個名分的事,可都沒有辦呢,現在又要請自己幫忙,不知道是要幹啥。
“土佐那裏最近不太平,藏匿在伊予和日向的海寇,劫掠鄉民,燒毀村莊,實在可惡。我計劃返迴中村城,召集家臣解決此事”
張小白點點頭,一副認真聆聽的樣子。
“不過海寇船多,且雜亂無章,聚散無常,難以征討,所以想借公爵大人船隊一用,助我剿滅賊寇”
張小白本打算繼續點下去的頭,一時僵住了。
什麽意思?借兵?
“一條家船隊戰力不俗,區區賊寇,應當不在話下吧?”,張小白疑惑地問道。
這兩年,一條家借著張小白的貿易網,經營南洋和大明的貨品,積攢了不少身家,手下也養著一支近海船隊,雖然大船不多,可水手也過千人,兵士數量比張小白還要多出一些,儼然一副土佐小霸王的架勢。
憑他們還拿不下海寇?那得是什麽樣的海寇啊?難道是豐後大友家在背後支持,又或者大內家?
“區區海寇自然不值一提,然則,其背後有日向伊東家支持,伊東家不除,如斬草不除根,海寇必將死灰複燃,徒勞無功”,一條冬良義正辭嚴,身後跟著的家臣們,也是連連點頭。
唯獨張小白感覺有點膩歪,這不就是學我嗎,想要人家地盤直說。
不過,我這地盤可是僅憑自己就打下來了,你可沒提供支援,最後連個名分,都沒能幫著弄來。
張小白心裏腹誹不斷,可也在認真盤算。
一條家要擴張,這不算什麽奇怪的事,而且他選中日向的伊東家,也在意料之中,畢竟四國剩下的地盤,不是細川家的,就是大內家支持的河野家,這都不是一條家可以抗衡的超強實力大名。
剩下的就隻有海對麵的伊東家和大友家。
選大友家,那是在找死?
作為北九州霸主的大友家,雄踞四國之地(豐後、築後、肥前、以及築前大部),北邊就是盟友大內家,瀨戶內海的掌控者。
唯有日向的伊東家,實力不過半國之地,卻是控製著豐後水道南出的關口,一旦掌控此地,對於一條家來說,那就是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但這是對一條家來說,他張小白能從中獲得什麽好處呢?
擴大貿易圈?或許吧,可也沒多大意義啊,還不如直接接觸呢,誰又能拒絕南洋的香料,還有大明的絲綢呢。
“如果公爵大人願意相助,朝廷那裏,我可以幫您爭取一個東市佑的官職”,見張小白沉吟許久都不曾開口,一條冬良隻能先拋出籌碼。
隻可惜,他的這個籌碼,對張小白來說,有些遲了,自然也就份量大減。
當年他和一條家訂立盟約,一是看中一條兼良在朝堂的份量,二來,一條家掌控四國島南部,可以聯合他們,打擊海寇,一同維護往來北港的貿易航道。
隻可惜,一條家對於打擊海寇,隻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借著張小白的貿易網,一條家大發其財,但是周邊的海寇,卻是未見收斂。
哪怕現在也是一樣,打擊海寇還是借口,目的還是拿下更多的土地。
就憑一個盟友的名義,值得自己花費那麽大力氣嗎。
而且朝鮮那邊一直沒有消息傳來,大部分力量,都被牽製在了濟州島。剩下的還得防守箕港和和歌山城,能調動的力量有限。
除非,能讓自己在那裏,也設一個類似箕港的租界,那樣或許還值得,冒險出一次力。
但是這個條件,張小白不能主動開口。
因為由於紀之川之戰,已經引起了這些本土大名的戒心,一旦自己再次提出租借方案,必定會加劇對方的防備心理,整個日本貿易關係網,都有可能受到威脅,得不償失。
想到這裏,張小白隻能搖了搖頭,“實在抱歉,請恕我不能答應”
“那實在是太遺憾了”,一條冬良滿臉失望,然後再次開口道,“既然公爵大人無法出兵相助,能否支援我們一些火炮呢?”
“既然大人有意出售,想來是有富餘的,可否暫借一用”
尼瑪,還擱這等著老子呢。
“不瞞冬良大人,火炮也是有壽命的,出借自然不妥”,張小白先是搖了搖頭拒絕,接著畫風一轉,“不過,既然冬良大人開口了,我也不能不幫,每門火炮九千兩金,我可以轉給大人六門”
這價格實在嗎?太實在了,不信你去問問六角家,他們可是花了一萬五千金,這都打六折了。
隻可惜,一條家的名望很高,可是實力底蘊不足,也就是這兩年,在中村城攢了點身家,可也買不起六門火炮,哪怕是打折之後的價格。
最後隻能咬著牙,買走了兩門,這還是張小白看在,一條兼良和慧子夫人的麵子上,允許他們賒欠了一部分款項,最後還贈送了一批足輕長槍,算是全了盟友之間的友誼。
當然,看在這些讚助的份上,那個東市佑的職位,一條冬良答應,幫著努力爭取一下。
這個頭銜,張小白計劃給米三郎。
畢竟無論是他,還是弗蘭克,作為有貴族頭銜的外國人,不適合接受這種低階官職。
而和歌山城的代官米三郎,對了,現在已經改名叫新港白兵,有了這個頭銜,在和周邊大名打交道的時候,也能有個官麵上的稱唿。
送走一條冬良之後,張小白總算是等到了,若阿金傳來的消息。
與朝鮮方麵的商談順利,既然事情起源於,濟州島縣令胡作非為,勾結海匪劫掠商船,那麽可以赦免商隊的罪過。
但是,畢竟有上千軍民死於商隊之手(上千軍民?看來朝鮮軍報水分很大啊),所以商隊必須給予賠償撫恤。
之後,可以承認商隊為友好商戶,允許於朝鮮海域內往來經商,並且將濟州島,租借給商隊長期使用,租金以他們船上那種火炮支付,每年兩門火炮。
對於這種條件,張小白根本沒有猶豫,當即就吩咐迴信。
不就是火炮嘛,一年兩門,給他!就用船上淘汰下來的那些。
至於賠償問題,也可以。
上千軍民死傷,確實挺慘的,家裏頂梁柱死了,往後的日子可怎麽過啊,確實該撫恤一下。一人一匹上等鬆江棉布,夠分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