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沉默的一頓飯
女友劈腿小鮮肉,我京少身份曝光 作者:指上彈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午,陳母為眼鏡妹燉了一鍋大補湯。
陳遠從鍋裏夾起一根野山參,忍不住出聲詢問:“媽,你們還去買人參了?”
眼鏡妹也很驚訝。
在她的記憶裏,人參這種東西屬於價值昂貴的藥材補品,拿來燉湯....這也太奢侈了吧???
陳母看著倆人露出一抹慈愛笑容,解釋說:“哎呀,這不是買的。”
“這是你老頭子早上去山上挖的,野生的,可補了,快喝點湯嚐嚐鹹淡味啊!”
“咱山上還有這玩意???”
陳遠半信半疑地舀起一碗雞湯,品嚐了一口。
下一秒,他就瞪大了眼睛。
“我靠,這麽鮮???”
“好東西啊!曉曉你也快嚐嚐!”
說完,他就趕緊拿起湯勺給眼鏡妹舀了一碗。
眼鏡妹靦腆地點了點頭:“好!”
“好喝就多喝點,這個是咱們自家養的老母雞,吃得都是純天然無公害的糧食蔬菜,膘肥得很嘞!”
陳母笑容燦爛,話語間帶著幾分驕傲。
她們家的條件雖然沒有城裏人好,但吃食可不差。
自己種的水果蔬菜,自己養的雞鴨豬羊,保證吃的放心,吃的安心。
“謝謝阿姨!”
眼鏡妹衝著陳母甜甜一笑,用小勺舀起雞湯送入嘴中。
香味濃鬱的雞湯滑過舌尖,順著喉嚨化作一股暖流滋養全身,那鮮香可口的味道當即就讓她瞪大了眼睛,滿臉幸福地連連稱讚。
“好喝!好好喝!阿姨的手藝也太好了吧!”
“哎呀!曉曉這個小嘴真甜。”
陳母被誇得連連擺手,臉上都不好意思了。
這時,陳父迴來了。
“娃兒們!看看我給你們帶迴來了什麽好東西!”
陳遠站起身,扭頭便看見老父親正拎著兩罐深棕色的土蜂蜜大步走來。
眼鏡妹眨了眨美目,表情驚訝道:“叔叔你迴來啦?呀!這是....蜂蜜嗎?”
陳父笑嗬嗬地把蜂蜜放在桌子上,扭頭說:“曉曉丫頭真聰明!”
陳遠幹笑了一聲,表情無奈道。
“爸,這大冷天的...你又是挖人參,又是整蜂蜜的....”
“我平常在家可沒見過你這樣啊....”
陳父瞪了他一眼:“胡說,你當初考上京大,我沒給你帶蜂蜜迴來嗎?!”
陳遠扯了扯嘴角。
好像也是....
眼鏡妹偷偷一笑。
陳父脫下厚重的棉服,從懷中掏出一本存折和一張銀行卡,走到火爐前坐下。
“娃啊,這是我和你媽這些年種果子攢下來的積蓄。”
“你到時候帶曉曉丫頭去看看....能不能在城裏付個房子首付。”
“這張銀行卡呢....是補償款的卡,等到時候補償款到賬了,你就先拿著這張卡把彩禮錢給親家,然後咱們在張羅婚禮的事情。”
陳遠看著老父親手中的銀行卡和存折,表情變得有些複雜...
“爸....”
“這個錢我不能拿,等賠償款到了,咱們家一起搬到城裏買個大房子!”
陳父苦笑一聲:“你個混娃,你以為我不知道嗎?城裏房價高,消費高,咱們家那點賠償款怎麽可能在城裏買得起大房子,除非按原本的補償方案,隻可惜....唉....”
陳父說到這,無奈地歎息一聲,整個人都仿佛老了十歲。
陳遠表情有些動容:“爸....”
“好了,你們小倆口成家的事最大,我和你媽雖然一把年紀了,但還不至於餓死自己,你就放心好了!”
陳父把銀行卡和存折本放在桌子上,示意陳遠收起來。
後者沉默了良久,最後從牙縫中擠出一句:“爸....要是我說....”
“我能讓賠償款一分不少的迴到咱們口袋,你信嗎?”
此話一出。
陳父和陳母都愣住了。
過了良久,陳父才狐疑地朝陳母投去目光:“咱娃喝酒了?”
陳母搖了搖頭:“沒啊,誰大中午喝酒。”
這下陳父懵了。
“沒喝酒咋還說起胡話嘞?”
陳遠:......
“爸,媽,我是認真的!”
陳遠提高了幾分音調。
陳父和陳母再次陷入沉默...
“你們不信可以問曉曉!她可以作證!我真的有辦法!”
陳遠拉住眼鏡妹的手,情緒激動道。
陳父和陳母聞言把目光投向眼鏡妹,後者點了點頭,表情堅定道:“叔叔阿姨,我可以給陳遠作證!”
見眼鏡妹都表態了,老倆口也不知道該說什麽,陳母夾起一根大雞腿放到陳遠碗裏,隨後又夾起另一根雞腿放進眼鏡妹碗裏,笑著說:“好好好,媽和爸相信你,快吃飯吧,一會兒雞湯都涼了。”
陳遠知道,自己老媽現在隻是口頭上說相信他,但實際上心裏還是對他的話充滿了質疑。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
畢竟父母都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也沒怎麽讀過書,更沒有什麽關係背景,像田村長這種人....在他們眼裏就已經算是天大的官了。
俗話說民不與官鬥,在這種老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他們又怎麽可能鼓起勇氣和田村長做抗爭呢?
想到這,陳遠不免在心中暗自慶幸....
還好自己有江林和李田七這兩根大腿....
不然他現在可能也會和自己的父母一樣,選擇一聲不吭的把窩囊氣咽下去,然後在發奮讀書....尋找機會報仇。
畢竟...他可是京大的學子,雖然現在比不過那位所謂的田村長,但誰又能說得清楚以後呢???
這一頓飯,陳家人吃得相當安靜,和昨晚的歡聲笑語相比,氣氛沉默到眼鏡妹都有些如坐針氈。
看著陳父陳母為了自己和陳遠的事情操碎心,她甚至有些懷疑....假如腹中孩子來的沒有這麽早,大家的壓力是不是會小些???
.................................................................
陳遠從鍋裏夾起一根野山參,忍不住出聲詢問:“媽,你們還去買人參了?”
眼鏡妹也很驚訝。
在她的記憶裏,人參這種東西屬於價值昂貴的藥材補品,拿來燉湯....這也太奢侈了吧???
陳母看著倆人露出一抹慈愛笑容,解釋說:“哎呀,這不是買的。”
“這是你老頭子早上去山上挖的,野生的,可補了,快喝點湯嚐嚐鹹淡味啊!”
“咱山上還有這玩意???”
陳遠半信半疑地舀起一碗雞湯,品嚐了一口。
下一秒,他就瞪大了眼睛。
“我靠,這麽鮮???”
“好東西啊!曉曉你也快嚐嚐!”
說完,他就趕緊拿起湯勺給眼鏡妹舀了一碗。
眼鏡妹靦腆地點了點頭:“好!”
“好喝就多喝點,這個是咱們自家養的老母雞,吃得都是純天然無公害的糧食蔬菜,膘肥得很嘞!”
陳母笑容燦爛,話語間帶著幾分驕傲。
她們家的條件雖然沒有城裏人好,但吃食可不差。
自己種的水果蔬菜,自己養的雞鴨豬羊,保證吃的放心,吃的安心。
“謝謝阿姨!”
眼鏡妹衝著陳母甜甜一笑,用小勺舀起雞湯送入嘴中。
香味濃鬱的雞湯滑過舌尖,順著喉嚨化作一股暖流滋養全身,那鮮香可口的味道當即就讓她瞪大了眼睛,滿臉幸福地連連稱讚。
“好喝!好好喝!阿姨的手藝也太好了吧!”
“哎呀!曉曉這個小嘴真甜。”
陳母被誇得連連擺手,臉上都不好意思了。
這時,陳父迴來了。
“娃兒們!看看我給你們帶迴來了什麽好東西!”
陳遠站起身,扭頭便看見老父親正拎著兩罐深棕色的土蜂蜜大步走來。
眼鏡妹眨了眨美目,表情驚訝道:“叔叔你迴來啦?呀!這是....蜂蜜嗎?”
陳父笑嗬嗬地把蜂蜜放在桌子上,扭頭說:“曉曉丫頭真聰明!”
陳遠幹笑了一聲,表情無奈道。
“爸,這大冷天的...你又是挖人參,又是整蜂蜜的....”
“我平常在家可沒見過你這樣啊....”
陳父瞪了他一眼:“胡說,你當初考上京大,我沒給你帶蜂蜜迴來嗎?!”
陳遠扯了扯嘴角。
好像也是....
眼鏡妹偷偷一笑。
陳父脫下厚重的棉服,從懷中掏出一本存折和一張銀行卡,走到火爐前坐下。
“娃啊,這是我和你媽這些年種果子攢下來的積蓄。”
“你到時候帶曉曉丫頭去看看....能不能在城裏付個房子首付。”
“這張銀行卡呢....是補償款的卡,等到時候補償款到賬了,你就先拿著這張卡把彩禮錢給親家,然後咱們在張羅婚禮的事情。”
陳遠看著老父親手中的銀行卡和存折,表情變得有些複雜...
“爸....”
“這個錢我不能拿,等賠償款到了,咱們家一起搬到城裏買個大房子!”
陳父苦笑一聲:“你個混娃,你以為我不知道嗎?城裏房價高,消費高,咱們家那點賠償款怎麽可能在城裏買得起大房子,除非按原本的補償方案,隻可惜....唉....”
陳父說到這,無奈地歎息一聲,整個人都仿佛老了十歲。
陳遠表情有些動容:“爸....”
“好了,你們小倆口成家的事最大,我和你媽雖然一把年紀了,但還不至於餓死自己,你就放心好了!”
陳父把銀行卡和存折本放在桌子上,示意陳遠收起來。
後者沉默了良久,最後從牙縫中擠出一句:“爸....要是我說....”
“我能讓賠償款一分不少的迴到咱們口袋,你信嗎?”
此話一出。
陳父和陳母都愣住了。
過了良久,陳父才狐疑地朝陳母投去目光:“咱娃喝酒了?”
陳母搖了搖頭:“沒啊,誰大中午喝酒。”
這下陳父懵了。
“沒喝酒咋還說起胡話嘞?”
陳遠:......
“爸,媽,我是認真的!”
陳遠提高了幾分音調。
陳父和陳母再次陷入沉默...
“你們不信可以問曉曉!她可以作證!我真的有辦法!”
陳遠拉住眼鏡妹的手,情緒激動道。
陳父和陳母聞言把目光投向眼鏡妹,後者點了點頭,表情堅定道:“叔叔阿姨,我可以給陳遠作證!”
見眼鏡妹都表態了,老倆口也不知道該說什麽,陳母夾起一根大雞腿放到陳遠碗裏,隨後又夾起另一根雞腿放進眼鏡妹碗裏,笑著說:“好好好,媽和爸相信你,快吃飯吧,一會兒雞湯都涼了。”
陳遠知道,自己老媽現在隻是口頭上說相信他,但實際上心裏還是對他的話充滿了質疑。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
畢竟父母都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也沒怎麽讀過書,更沒有什麽關係背景,像田村長這種人....在他們眼裏就已經算是天大的官了。
俗話說民不與官鬥,在這種老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他們又怎麽可能鼓起勇氣和田村長做抗爭呢?
想到這,陳遠不免在心中暗自慶幸....
還好自己有江林和李田七這兩根大腿....
不然他現在可能也會和自己的父母一樣,選擇一聲不吭的把窩囊氣咽下去,然後在發奮讀書....尋找機會報仇。
畢竟...他可是京大的學子,雖然現在比不過那位所謂的田村長,但誰又能說得清楚以後呢???
這一頓飯,陳家人吃得相當安靜,和昨晚的歡聲笑語相比,氣氛沉默到眼鏡妹都有些如坐針氈。
看著陳父陳母為了自己和陳遠的事情操碎心,她甚至有些懷疑....假如腹中孩子來的沒有這麽早,大家的壓力是不是會小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