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個對比,相信各位就明白一萬多兩銀子是什麽概念了,這絕對是一筆超級收入,奪財害命,這是跟傷人性命一樣嚴重的大仇,澤寧對金銀的概念比較淡,並沒有覺得是什麽了不得的事情。
既然一時之間迴不了澤家莊,就得想辦法找一處落腳的地方,太皇太後把清寧宮賜給他居住,聽名字,脂粉氣比較重,總比下榻客棧強多了,再說了,太皇太後賞賜的,又叫清寧宮,應該不會小得了。
他這是跟興安第二次打交道了,跟金英和王振相比,他更願意跟這位一直掛著笑容的胖子相處,澤寧擺出一副老朋友的態度跟興安打招唿:“安公公,勞煩您了。”
興安則是二不得罪的態度,向金英作出一副不關我事的表情,領著澤寧出了寧壽宮,山壯一直守在門外,被太陽曬得臉色赤紅,嘴唇幹裂,一雙滴溜溜亂轉的大眼睛,也失去了往昔的光彩。
澤寧上前拉住他的小手,在他的頭上撫摩著,算是安慰他,一行人來到午門的門口,遇到朱祁鎮派給他的二位錦衣衛,一起去鑾駕庫把馬車要了迴來,好在行李都還在,一行人騎馬的騎兵,駕車的駕車,奔朝陽門而去。
一路上,二個錦衣衛各報家門,一個叫袁彬,四十歲出頭,看上去老成持重,是錦衣衛世家,從他父親那裏襲了校尉之職,這是錦衣衛裏最低階的軍職。
另一個叫哈銘,比較年輕,二十歲出年,比袁彬小了一半,臉部比較闊,上下有顴骨,頭發沒有中原人那麽濃密,身材魁梧,剽悍威猛,看上去有些像蒙古人。
一行人一直向東,走了不到十裏地,眼前是一片看不到邊的農田,這裏便是清寧宮莊的地界,到處是水稻田,溝渠縱橫,一路下去,偶爾會遇到村莊,每個村莊都有幾十戶人家,比起城裏的金碧輝煌和高屋建瓴,這裏的的房舍低矮破舊,甚至還有不少殘壁斷垣,一道皇牆二重天,正應了那句“天堂和地獄隻隔著一道門”。
除了他們行走的官道,其他的道路都比較窄,溝渠寬窄不一,渠溝裏的水比較少,田地高窪不等,窪地裏的水相對多一些,高地裏多半比較少,甚至有些田裏是幹的,雜草也比較多,而且,不少田地裏的長勢差距比較大。
熱日炎火,到處能看到黑黢黢,十分幹瘦的農夫在田裏勞作,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服,部分人在除草,大多數人是在往田裏灌水,由於水比較少,不少人隻能用水桶擔水澆田,拖著又黑又瘦的身軀與天謀食。
又走了五裏地,一行人來到一個村莊,穿過村莊,看到有一座大宅院矗立在眼前,距此不過半裏多路,一行人在大門口停下來。
這個大宅院四周十分平坦,除了道路二旁的樹木,便再沒有任何遮擋,一行人的行蹤早就被報進了院子裏。興安白淨墩實的身材尤為顯眼,他剛一露麵,立刻就有一個四十多歲的太監笑臉相迎:“安公公,這大熱天的,您老怎麽來了,有事派人吩咐一聲,小的們敢不從命?”
興安伸出白淨而又肥碩的大手在他的肩上拍了一下,一句話都沒說,直奔院子裏走去,他的臉上仍然掛著笑容,澤寧看不出他的神情有什麽變化,袁彬和哈銘也看不出來,隻顧著跟他向裏麵闖。
興安帶二個錦衣衛和一個不足二十歲的少年來清寧宮,本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可這位笑麵虎的神情,在這位太監的眼裏,卻是大不相同的,連忙吩咐服侍在身旁的一個家丁道:“快去通知所有管事的去前廳。”
家丁應了一聲,急忙進了大門,太監則緊追著興安去了前廳。
門匾上有三個大字,“寧清宮”,從外麵看,院子比較普通,可進了院子,則是另一番天地,清一色的青磚牆,比一般的院牆厚出三倍,高二丈有餘,用的都是標準的宮牆用磚,有點像一個小型的城堡似的。
繞過照壁便是前廳,是議事的地方,院子的地上,鋪了大量的鵝卵石,甚至有些地方鋪了大理石,尤其是前廳與荷花池之間,完全是漢白玉大理石。
進了前廳,太監發現大廳中間的紅木椅上空著,興安並沒有落座,站在興安身邊的正是那個不起眼的少年,便猜了什麽,臉色微微一變,身子也不由自主的晃了一下,發生這麽大的事情,宮裏竟然沒有一丁丁的消息,不免有些慌張。
陸陸續續的,又進來好幾個太監,胖矮高瘦不等,年長的六十以上,年輕的不足三十歲,個個麵色紅潤,這些人的衣著上雖然跟宮裏的太監相差不多,可他們的裁剪和用料明顯不同,雖然在宮外,他們的生活水平卻比宮裏的太監們強多了。
幾乎所有太監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不明就裏的人以為興安又來卡油來了,也有明白了,看出來前廳裏異常的氣氛,已經平靜了不少年頭的清寧宮莊似乎要變天了,有些忐忑不安,可又不敢當眾說出來,隻好憋在心裏麵。
興安胖乎乎的大臉上堆滿了笑容,這些太監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這張皮笑肉不笑的尊容,那怕他板著臉,總比這個笑臉讓他們感到舒服和安全,而這張笑臉下麵往往隱藏著兇險的殺機。
“兔崽子們,看你們一個個油光滿臉的,小日子過的不錯啊,咱家在宮裏隻能吃糠淹菜呢。”興安不鹹不淡的撂下了這麽一句話,聽得澤寧一頭霧水,可這些太監們卻明白的很,所有人都清點了一下蔸裏裝了多少銀票,有帶的銀票少的,便向交好的同伴瞅了一眼,意思是,我的帶的銀票不夠,跟你挪點用一下,有方便的便點頭,也有不方便的便搖頭示意,不過,所有人都鬆了口氣,不就是要銀子嘛,花錢能辦成的事情,就不算事。
看到下麵的管事太監們互相交流眼神,興安感覺大熱天的出趟差,沒有白跑,本想從澤寧身上卡一道油,看這小子根本不懂這些規矩,便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以後再找機會補迴來。
既然一時之間迴不了澤家莊,就得想辦法找一處落腳的地方,太皇太後把清寧宮賜給他居住,聽名字,脂粉氣比較重,總比下榻客棧強多了,再說了,太皇太後賞賜的,又叫清寧宮,應該不會小得了。
他這是跟興安第二次打交道了,跟金英和王振相比,他更願意跟這位一直掛著笑容的胖子相處,澤寧擺出一副老朋友的態度跟興安打招唿:“安公公,勞煩您了。”
興安則是二不得罪的態度,向金英作出一副不關我事的表情,領著澤寧出了寧壽宮,山壯一直守在門外,被太陽曬得臉色赤紅,嘴唇幹裂,一雙滴溜溜亂轉的大眼睛,也失去了往昔的光彩。
澤寧上前拉住他的小手,在他的頭上撫摩著,算是安慰他,一行人來到午門的門口,遇到朱祁鎮派給他的二位錦衣衛,一起去鑾駕庫把馬車要了迴來,好在行李都還在,一行人騎馬的騎兵,駕車的駕車,奔朝陽門而去。
一路上,二個錦衣衛各報家門,一個叫袁彬,四十歲出頭,看上去老成持重,是錦衣衛世家,從他父親那裏襲了校尉之職,這是錦衣衛裏最低階的軍職。
另一個叫哈銘,比較年輕,二十歲出年,比袁彬小了一半,臉部比較闊,上下有顴骨,頭發沒有中原人那麽濃密,身材魁梧,剽悍威猛,看上去有些像蒙古人。
一行人一直向東,走了不到十裏地,眼前是一片看不到邊的農田,這裏便是清寧宮莊的地界,到處是水稻田,溝渠縱橫,一路下去,偶爾會遇到村莊,每個村莊都有幾十戶人家,比起城裏的金碧輝煌和高屋建瓴,這裏的的房舍低矮破舊,甚至還有不少殘壁斷垣,一道皇牆二重天,正應了那句“天堂和地獄隻隔著一道門”。
除了他們行走的官道,其他的道路都比較窄,溝渠寬窄不一,渠溝裏的水比較少,田地高窪不等,窪地裏的水相對多一些,高地裏多半比較少,甚至有些田裏是幹的,雜草也比較多,而且,不少田地裏的長勢差距比較大。
熱日炎火,到處能看到黑黢黢,十分幹瘦的農夫在田裏勞作,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服,部分人在除草,大多數人是在往田裏灌水,由於水比較少,不少人隻能用水桶擔水澆田,拖著又黑又瘦的身軀與天謀食。
又走了五裏地,一行人來到一個村莊,穿過村莊,看到有一座大宅院矗立在眼前,距此不過半裏多路,一行人在大門口停下來。
這個大宅院四周十分平坦,除了道路二旁的樹木,便再沒有任何遮擋,一行人的行蹤早就被報進了院子裏。興安白淨墩實的身材尤為顯眼,他剛一露麵,立刻就有一個四十多歲的太監笑臉相迎:“安公公,這大熱天的,您老怎麽來了,有事派人吩咐一聲,小的們敢不從命?”
興安伸出白淨而又肥碩的大手在他的肩上拍了一下,一句話都沒說,直奔院子裏走去,他的臉上仍然掛著笑容,澤寧看不出他的神情有什麽變化,袁彬和哈銘也看不出來,隻顧著跟他向裏麵闖。
興安帶二個錦衣衛和一個不足二十歲的少年來清寧宮,本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可這位笑麵虎的神情,在這位太監的眼裏,卻是大不相同的,連忙吩咐服侍在身旁的一個家丁道:“快去通知所有管事的去前廳。”
家丁應了一聲,急忙進了大門,太監則緊追著興安去了前廳。
門匾上有三個大字,“寧清宮”,從外麵看,院子比較普通,可進了院子,則是另一番天地,清一色的青磚牆,比一般的院牆厚出三倍,高二丈有餘,用的都是標準的宮牆用磚,有點像一個小型的城堡似的。
繞過照壁便是前廳,是議事的地方,院子的地上,鋪了大量的鵝卵石,甚至有些地方鋪了大理石,尤其是前廳與荷花池之間,完全是漢白玉大理石。
進了前廳,太監發現大廳中間的紅木椅上空著,興安並沒有落座,站在興安身邊的正是那個不起眼的少年,便猜了什麽,臉色微微一變,身子也不由自主的晃了一下,發生這麽大的事情,宮裏竟然沒有一丁丁的消息,不免有些慌張。
陸陸續續的,又進來好幾個太監,胖矮高瘦不等,年長的六十以上,年輕的不足三十歲,個個麵色紅潤,這些人的衣著上雖然跟宮裏的太監相差不多,可他們的裁剪和用料明顯不同,雖然在宮外,他們的生活水平卻比宮裏的太監們強多了。
幾乎所有太監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不明就裏的人以為興安又來卡油來了,也有明白了,看出來前廳裏異常的氣氛,已經平靜了不少年頭的清寧宮莊似乎要變天了,有些忐忑不安,可又不敢當眾說出來,隻好憋在心裏麵。
興安胖乎乎的大臉上堆滿了笑容,這些太監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這張皮笑肉不笑的尊容,那怕他板著臉,總比這個笑臉讓他們感到舒服和安全,而這張笑臉下麵往往隱藏著兇險的殺機。
“兔崽子們,看你們一個個油光滿臉的,小日子過的不錯啊,咱家在宮裏隻能吃糠淹菜呢。”興安不鹹不淡的撂下了這麽一句話,聽得澤寧一頭霧水,可這些太監們卻明白的很,所有人都清點了一下蔸裏裝了多少銀票,有帶的銀票少的,便向交好的同伴瞅了一眼,意思是,我的帶的銀票不夠,跟你挪點用一下,有方便的便點頭,也有不方便的便搖頭示意,不過,所有人都鬆了口氣,不就是要銀子嘛,花錢能辦成的事情,就不算事。
看到下麵的管事太監們互相交流眼神,興安感覺大熱天的出趟差,沒有白跑,本想從澤寧身上卡一道油,看這小子根本不懂這些規矩,便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以後再找機會補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