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禦花園常客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飛升 作者:寒廬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黃錦冷聲道:“主上,這幫人其心可誅。”
毛澄上奏,他還以為對方是個有眼力的人,為了保全朝臣名譽,主動請辭歸養。
可現在這五十多封奏折一上,剛剛毛澄的舉動說不出來的諷刺。
黃錦躬身行禮,眼中閃過一道厲芒,言道:“主上,何不重啟廷杖?”
朱厚熜緩緩搖頭,用手中的青竹杖拍打著水麵,湖中泛起陣陣漣漪。
可他敲打的地方,魚兒非但不逃離,反而越聚越多。
他沉聲道:“廷杖是飲鴆止渴之舉,非必要不得輕動。”
廷杖並非明朝首創,而是承襲自元朝。
在元以前,君臣之間的距離還不算太遠,和皇帝坐而論道互為師友,也是存在的。
自宋以後,雖然大臣們隻能站著上朝,但皇帝依舊要還禮大臣,“士可殺不可辱”,是上下貫通的準則。
蒙古自草原而來,入主中原之後沿用管理軍隊的辦法,認為朝臣也是將卒,如果不聽話,拉下來打一頓便是。
老朱雖然光複漢家江山,還要摒棄胡俗,但對於用得順手的東西,他也不會拒絕
廷杖自然而然就成了明朝的傳統,和廠衛互為表裏,是朝臣眼中的洪水猛獸。
朔風起,濕熱的空氣撲麵而來,朱厚熜看著假山湖光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毛紀的那篇文章,就像投入湖中的巨石,掀起波濤,砸死魚蝦,當然也會讓一些東西暴露在陽光下。
官員集體請辭,可能隻是這場聲勢浩大鬥爭的開幕,但他也做好了準備。
“麥大伴,念念都有誰想要歸養。”
“刑部尚書張子麟,南京禮部尚書章懋,巡撫河南都禦史何天衢…………”
朱厚熜若有所思,點頭道:“都是些老人啊。”
黃錦手中拿著一身天青色的道袍,朱厚熜順手接過穿在了身上。
他轉身走到中央的石桌旁,提起畫筆,山水湖光化為墨色,天地山河盡入畫來。
皇帝們多才多藝,而大明的皇帝,都有著與眾不同的愛好,仁宗好美食,宣宗喜歡鬥蟋蟀,孝宗專情,武宗好玩的都喜歡。
朱厚熜除了修仙,偶爾也喜歡作畫,時不時還會研究一下丹藥。
他的畫很有特點,不同於一般的黑白山水,每一種顏色都能成為主角,此刻他正接過麥福遞來的朱筆,點了一樹海棠。
他畫得很入神,仿佛要把整個禦花園,都丟進畫裏。
不經意抬頭,他望見遠處假山頭上圓滾滾的黃毛團,準確來說那是一灘橘貓。
橘貓懶洋洋地躺在假山上曬太陽,時不時伸出爪子撓一撓肚子。
假山正對麵長了幾叢竹子,黑白色食鐵獸,在翠竹杆下吃著嫩竹。
朱厚熜看了幾眼,手上畫筆一揮,兩個小家夥也就出現在了畫裏。
他輕輕拍拍手,橘貓就如閃電一般,以一種極不符合他身體的速度,衝向了朱厚熜。
朱厚熜接過黃錦遞來的小魚幹,低下身子喂橘貓。食鐵獸也晃晃悠悠爬了過來,懷裏還抱著一節青竹。
黑白色的團子將青竹推向朱厚熜,大眼睛就這麽看著他。
他含笑點了點頭,將竹子鄭重地收了起來,輕輕撫了撫食鐵獸的額頭,道:“你這小家夥”。
朱厚熜一把將它抱住,黑白團子在空中揮舞著四肢,朱厚熜反手往他嘴裏塞了一節嫩竹,緩緩摸了摸它的毛,就將之放下
兩個小家夥有了吃的,也顧不上亭子裏的人。
快速朝溫暖的地方奔去,倒是食鐵獸還轉過身,晃了晃圓腦袋,屁股一抖一抖地往前跑去。
朱厚熜淡淡一笑,搖了搖頭,這兩個小家夥原先住在西苑豹園
可自從他去過西苑,兩隻小就成了禦花園的常客。
他對於這種毛茸茸軟乎乎的東西,向來也格外寬容。
橘貓自武宗皇帝之後,依舊可以在皇宮大搖大擺地行走。
送走兩隻毛球,朱厚熜站起身,為畫作添上最後一筆,又在一旁蓋上了自己的印章,滿意地點了點頭。
“黃大伴,收起來吧!”
朱厚熜望著天空思索,看來朝臣們現在隻是試探,老臣到了年齡,乞骸骨歸鄉倒也說得過去。
孝宗之後,官員致仕都會在官位上拖個一兩年
不管是出於對權力的眷顧,還是避免人走茶涼想最後做點什麽,他們都牢牢占住了一個坑。
麥福將目光轉向了一邊的奏折,眉頭微微皺起。
一般官員致仕,皇帝都會不允,更何況是如此多的人。
他們這是有恃無恐!
麥福一抬眼就看到了神色淡然的朱厚熜,臉上不自覺就露出了笑。
可惜,他們這招用錯了人。
“麥大伴,賓之公離朝,武宗賜了幾兩銀子?”
麥福略一沉吟,答到:“李東陽閣老致仕時,武宗皇帝,予其月食八石的待遇,並蔭其子侄六品文官。”
“八石,一月八石”朱厚熜輕輕拍了拍手掌,心中思忖,“要讓既得利益者加入他的行動,就要把蛋糕做大,讓他們知道放棄部分利益,能獲得更大的迴報。”
朱厚熜站了起來,在四角亭中踱了幾步,隨即對一旁的麥福言道:“宣梁學士入宮。”
麥福躬身行禮,快步離開了禦花園。
麥福在經過惜薪司時,聞到了一股青梅香。
“今日,已經是芒種了”他搖搖頭,徑直走進了惜薪司衙門,沿著空氣中若有若無的酸香,找到了兩個正在煮青梅的小長隨。
“麥公公!”兩個小長隨立馬跪了下去,磕頭如搗蒜一般,臉上都是惶恐的表情。
“皇家重地,是能煮青梅的地方嗎?”麥福麵無表情,輕輕揮了揮手中的拂塵。
他從袖子中探出右手,一彈指,兩個小長隨應聲倒地。
“哎呀……麥公公……奴婢知道錯了。”
他們用手狠捶著胸口,那裏仿佛有一團烈火在灼燒,要把五髒六腑都化成氣。
六個唿吸之後,麥福化掌為爪,解除了兩人身上的純陽真氣。
“要長點心,這皇宮是吃人不眨眼的地方。一步踏錯,萬劫不複,咱家這次就不記錄在案,但下一次就不隻是痛的問題。”
“感謝公公,奴婢等人醒得。”兩個小長隨鄭重地磕了一個響頭,抬頭之後卻發現麥福早已遠去。
他們趕緊將鍋中的青梅倒了,個子稍矮些的小長隨,看著裹著泥的青梅,眼中滿是不舍。
他一伸手,就將梅子丟到了嘴裏,梅子酸澀中帶著迴甘,倒也稍稍能解一解宮中的苦悶。
“還好,今天遇到的是麥公公,他老人家知道咱們的難處。”高個子長舒一口氣,直唿僥幸。
“要是撞上了黃公公”,兩人猛地渾身一抖,趕緊跑迴了值房。
毛澄上奏,他還以為對方是個有眼力的人,為了保全朝臣名譽,主動請辭歸養。
可現在這五十多封奏折一上,剛剛毛澄的舉動說不出來的諷刺。
黃錦躬身行禮,眼中閃過一道厲芒,言道:“主上,何不重啟廷杖?”
朱厚熜緩緩搖頭,用手中的青竹杖拍打著水麵,湖中泛起陣陣漣漪。
可他敲打的地方,魚兒非但不逃離,反而越聚越多。
他沉聲道:“廷杖是飲鴆止渴之舉,非必要不得輕動。”
廷杖並非明朝首創,而是承襲自元朝。
在元以前,君臣之間的距離還不算太遠,和皇帝坐而論道互為師友,也是存在的。
自宋以後,雖然大臣們隻能站著上朝,但皇帝依舊要還禮大臣,“士可殺不可辱”,是上下貫通的準則。
蒙古自草原而來,入主中原之後沿用管理軍隊的辦法,認為朝臣也是將卒,如果不聽話,拉下來打一頓便是。
老朱雖然光複漢家江山,還要摒棄胡俗,但對於用得順手的東西,他也不會拒絕
廷杖自然而然就成了明朝的傳統,和廠衛互為表裏,是朝臣眼中的洪水猛獸。
朔風起,濕熱的空氣撲麵而來,朱厚熜看著假山湖光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毛紀的那篇文章,就像投入湖中的巨石,掀起波濤,砸死魚蝦,當然也會讓一些東西暴露在陽光下。
官員集體請辭,可能隻是這場聲勢浩大鬥爭的開幕,但他也做好了準備。
“麥大伴,念念都有誰想要歸養。”
“刑部尚書張子麟,南京禮部尚書章懋,巡撫河南都禦史何天衢…………”
朱厚熜若有所思,點頭道:“都是些老人啊。”
黃錦手中拿著一身天青色的道袍,朱厚熜順手接過穿在了身上。
他轉身走到中央的石桌旁,提起畫筆,山水湖光化為墨色,天地山河盡入畫來。
皇帝們多才多藝,而大明的皇帝,都有著與眾不同的愛好,仁宗好美食,宣宗喜歡鬥蟋蟀,孝宗專情,武宗好玩的都喜歡。
朱厚熜除了修仙,偶爾也喜歡作畫,時不時還會研究一下丹藥。
他的畫很有特點,不同於一般的黑白山水,每一種顏色都能成為主角,此刻他正接過麥福遞來的朱筆,點了一樹海棠。
他畫得很入神,仿佛要把整個禦花園,都丟進畫裏。
不經意抬頭,他望見遠處假山頭上圓滾滾的黃毛團,準確來說那是一灘橘貓。
橘貓懶洋洋地躺在假山上曬太陽,時不時伸出爪子撓一撓肚子。
假山正對麵長了幾叢竹子,黑白色食鐵獸,在翠竹杆下吃著嫩竹。
朱厚熜看了幾眼,手上畫筆一揮,兩個小家夥也就出現在了畫裏。
他輕輕拍拍手,橘貓就如閃電一般,以一種極不符合他身體的速度,衝向了朱厚熜。
朱厚熜接過黃錦遞來的小魚幹,低下身子喂橘貓。食鐵獸也晃晃悠悠爬了過來,懷裏還抱著一節青竹。
黑白色的團子將青竹推向朱厚熜,大眼睛就這麽看著他。
他含笑點了點頭,將竹子鄭重地收了起來,輕輕撫了撫食鐵獸的額頭,道:“你這小家夥”。
朱厚熜一把將它抱住,黑白團子在空中揮舞著四肢,朱厚熜反手往他嘴裏塞了一節嫩竹,緩緩摸了摸它的毛,就將之放下
兩個小家夥有了吃的,也顧不上亭子裏的人。
快速朝溫暖的地方奔去,倒是食鐵獸還轉過身,晃了晃圓腦袋,屁股一抖一抖地往前跑去。
朱厚熜淡淡一笑,搖了搖頭,這兩個小家夥原先住在西苑豹園
可自從他去過西苑,兩隻小就成了禦花園的常客。
他對於這種毛茸茸軟乎乎的東西,向來也格外寬容。
橘貓自武宗皇帝之後,依舊可以在皇宮大搖大擺地行走。
送走兩隻毛球,朱厚熜站起身,為畫作添上最後一筆,又在一旁蓋上了自己的印章,滿意地點了點頭。
“黃大伴,收起來吧!”
朱厚熜望著天空思索,看來朝臣們現在隻是試探,老臣到了年齡,乞骸骨歸鄉倒也說得過去。
孝宗之後,官員致仕都會在官位上拖個一兩年
不管是出於對權力的眷顧,還是避免人走茶涼想最後做點什麽,他們都牢牢占住了一個坑。
麥福將目光轉向了一邊的奏折,眉頭微微皺起。
一般官員致仕,皇帝都會不允,更何況是如此多的人。
他們這是有恃無恐!
麥福一抬眼就看到了神色淡然的朱厚熜,臉上不自覺就露出了笑。
可惜,他們這招用錯了人。
“麥大伴,賓之公離朝,武宗賜了幾兩銀子?”
麥福略一沉吟,答到:“李東陽閣老致仕時,武宗皇帝,予其月食八石的待遇,並蔭其子侄六品文官。”
“八石,一月八石”朱厚熜輕輕拍了拍手掌,心中思忖,“要讓既得利益者加入他的行動,就要把蛋糕做大,讓他們知道放棄部分利益,能獲得更大的迴報。”
朱厚熜站了起來,在四角亭中踱了幾步,隨即對一旁的麥福言道:“宣梁學士入宮。”
麥福躬身行禮,快步離開了禦花園。
麥福在經過惜薪司時,聞到了一股青梅香。
“今日,已經是芒種了”他搖搖頭,徑直走進了惜薪司衙門,沿著空氣中若有若無的酸香,找到了兩個正在煮青梅的小長隨。
“麥公公!”兩個小長隨立馬跪了下去,磕頭如搗蒜一般,臉上都是惶恐的表情。
“皇家重地,是能煮青梅的地方嗎?”麥福麵無表情,輕輕揮了揮手中的拂塵。
他從袖子中探出右手,一彈指,兩個小長隨應聲倒地。
“哎呀……麥公公……奴婢知道錯了。”
他們用手狠捶著胸口,那裏仿佛有一團烈火在灼燒,要把五髒六腑都化成氣。
六個唿吸之後,麥福化掌為爪,解除了兩人身上的純陽真氣。
“要長點心,這皇宮是吃人不眨眼的地方。一步踏錯,萬劫不複,咱家這次就不記錄在案,但下一次就不隻是痛的問題。”
“感謝公公,奴婢等人醒得。”兩個小長隨鄭重地磕了一個響頭,抬頭之後卻發現麥福早已遠去。
他們趕緊將鍋中的青梅倒了,個子稍矮些的小長隨,看著裹著泥的青梅,眼中滿是不舍。
他一伸手,就將梅子丟到了嘴裏,梅子酸澀中帶著迴甘,倒也稍稍能解一解宮中的苦悶。
“還好,今天遇到的是麥公公,他老人家知道咱們的難處。”高個子長舒一口氣,直唿僥幸。
“要是撞上了黃公公”,兩人猛地渾身一抖,趕緊跑迴了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