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修真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飛升 作者:寒廬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蔣冕穿著一襲大紅的官袍,有些出神地望了一眼天邊的火燒雲。
“蔣閣老,請隨咱家來。”
“麥公公,陛下召我前來不知所為何事?”
蔣冕狀若無意地提了一句,麥福迴以一笑。
“蔣閣老身兼朝廷重任,如今陛下相照定是喜事臨門!”
“哈哈哈”蔣冕整齊的胡須,輕笑道:“承麥公公吉言。”
臉上雖有笑意,但蔣冕的心中卻變得越發謹慎了。
江南鹽稅牽涉重大,他手裏攥著的可是千百人的性命。
“陛下!”
蔣冕拱手一禮,朱厚熜聞言微微抬手。
“賜座。”
“臣多謝陛下”蔣冕將官服下擺一掀,穩穩當當坐在了小長隨搬來的太師椅上。
“朕召蔣愛卿,正是為了商討鹽稅案的相關事宜。”
朱厚熜開門見山的言道,他的目光直直的落在了蔣冕身上。
蔣冕雙眼一眯,知道該來的總是躲不了。
“陛下要臣怎麽做?”
朱厚熜一振龍袍,沉聲吐出了兩字。
“誅賊!”
此刻,蔣冕挺直的背不免有幾分顫抖。
“誅滅叛賊?”他試探性的問道,語氣中卻隱約有些遲疑。
查案和誅賊二者不可同日而語,陛下這是要下狠手啊。
將貪汙鹽稅定義為叛亂,那江南的河道裏可流的都是猩紅的血了。
“國之蠹蟲,與叛賊何異?”朱厚熜沉聲道:“蔣愛卿此去,當以殺止,殺出盛世的根基來!”
“陛下!”蔣冕眉毛緊鎖,勸諫道:“殺人實非良策,這人心一散可就難聚了呀。”
朱厚熜不怒反笑,“惡人畏威不記善,隻有手中利劍才能蕩平奸兇。”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眼蔣冕,短短幾字就讓對方怒從心起。
“江南產鹽之地,普通百姓竟連一口鹽都吃不起了。”
“朕的大明,因鹽而死的百姓不下千人,你說誰能饒他們的罪過!”
“荒謬!”
“這些人的眼裏還有國朝律法,還有陛下嗎?”
蔣冕胡須亂顫,他猛地從椅子上起身做勢就要跪下。
“臣等無能,竟讓如此奸惡之輩苟活於世!”
朱厚熜上前將他扶起,言道:“惡人是殺不絕的,但見到一個總是要除一個,懲惡揚善這世間便有了公道。”
“陛下放心,臣謹遵上諭。”
“好”
朱厚熜右手輕輕後一招,麥福會意立刻捧著一個黃色的木盒走了上來。
“蔣愛卿此去,難免遭小人妒恨恐危及身體”
他頓了頓接過黃花梨木,緩緩將盒蓋打開。
“這把燧發手槍是我大明能工巧匠所造,十步之內一招製敵!”
他鄭重地將手槍遞給了蔣冕,“此槍就留給蔣愛卿防身。”
“陛下!”蔣冕雙手接過手槍,語氣中多出了幾分激動。
……
萬裏之外某處不知名的山峰,清泉流響的林間有幾座土木磚石的大殿。
主殿內供奉的是泥塑的三清道祖,左側的殿內是威嚴的紫薇帝君和一眾輔神。
“靜篤,觀複,你們該下山了!”
蒼老的聲音在山林間不斷迴蕩,瀑布下赤裸上半身的英氣道士從水中一躍而出。
一身道袍幹脆地套上,他如蜻蜓點水般在山林間穿梭,很快就來到了山崖下的幾座大殿前。
“如今世間大變,你們師叔前幾日來信於我,我這一脈也是該出世了!”
道士聞言沉默不語,隻是目光忍不住朝右側的大殿看了幾眼。
“師兄,等等我,等等我師兄。”
一個大肚渾圓的胖道士,急匆匆從山林間穿了出來,他的左手油乎乎的,嘴裏還嚼著不知名的東西。
“觀複,祖師麵前怎麽能如此無禮?”
英氣道士輕聲一笑,就在後者不可思議的目光中,順手將兔腿拿了過來。
“香!真香!”
“哎,你們兩個滑頭!”
鶴發童顏的老道士,踏著四方步從右側大殿緩緩走了出來。
“如今新皇即位,是仙人臨凡之兆!”
他沉聲交代這兩個弟子:“我們一脈傳承李淳風祖師卜卦之術,又承襲了鄧紫陽祖師度人之法。”
他悠悠一歎:“依照本來的天數這法門不應出世,定要在山間斂鋒芒。”
“師父,您的意思是大亂將起?”
英武青年忍不住問道。
老道人先是點點頭,又緩緩搖了搖頭。
他清明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大爭未必大亂,這世間將要有一場天翻地覆的變革!”
他一揮寬大的袍袖,言語中不乏自豪之意。
“亂世道家法,盛世儒冠人。”
“大爭之世,我道門當仁不讓!”
“啊!”
胖道士皺著一張臉,苦哈哈地問道。
“師父,就不能餐風飲霞歸隱山林嗎?”
他緊接著又補充了一句:“再不濟,種點豆苗抓點野味也挺好,這世間這麽亂出去不就完了?”
“哎!”
“世間何處是淨土?吾心安處是吾鄉!”
“觀複,你若不去主動應劫,等劫難來時便萬劫不複!”
“不是吧,這麽嚴重!”
老道士但笑不語,他抬起袖子從懷中掏出了一把黑色的尺子。
“靜篤,你修我北帝法門,這天玄尺為師今日便贈予你,望你不負道心濟世渡人!”
“是!”
老道士又緩步走到大殿的右側,瞅準門框往外一抽。
一根長著樹瘤的烏黑色木杖便出現在他的手中。
“觀複,這地幽杖為師就贈予你,願你此生順遂,普濟世人。”
“師父!”
兩人齊聲喊道,老道士卻對天長聲一歎。
“離別在即,你們二人就隨我再進一次殿。”
說完他一馬當先,邁著四方步緩緩推開了右側大殿的木門。
這是一間泥土磚石造成的房子,中間沒有擺神像。
最醒目的是一大塊石鏡。
也不知道這鏡子是什麽石頭磨成的,站在鏡前光華見人。
鏡子的兩側,鐵畫銀鉤般寫著一副對聯。
“鏡中枯骨人間客”
“不朝諸神拜已身”
鏡子的正上方,是泥巴糊起的兩個大字。
“修真!”
老道上前對著石鏡中的自己一拜,鏡外鏡內兩人皆是含笑。
他的兩個弟子神情一肅,鄭重地也朝鏡子長身一拜。
恍惚間,鏡內的英武道人臉色多出了幾分慈善,鏡外的他麵容卻愈加威嚴。
胖道士鏡外笑容滿麵,鏡內卻苦大仇深。
老道士撫須大笑:“如此,去休!”
“蔣閣老,請隨咱家來。”
“麥公公,陛下召我前來不知所為何事?”
蔣冕狀若無意地提了一句,麥福迴以一笑。
“蔣閣老身兼朝廷重任,如今陛下相照定是喜事臨門!”
“哈哈哈”蔣冕整齊的胡須,輕笑道:“承麥公公吉言。”
臉上雖有笑意,但蔣冕的心中卻變得越發謹慎了。
江南鹽稅牽涉重大,他手裏攥著的可是千百人的性命。
“陛下!”
蔣冕拱手一禮,朱厚熜聞言微微抬手。
“賜座。”
“臣多謝陛下”蔣冕將官服下擺一掀,穩穩當當坐在了小長隨搬來的太師椅上。
“朕召蔣愛卿,正是為了商討鹽稅案的相關事宜。”
朱厚熜開門見山的言道,他的目光直直的落在了蔣冕身上。
蔣冕雙眼一眯,知道該來的總是躲不了。
“陛下要臣怎麽做?”
朱厚熜一振龍袍,沉聲吐出了兩字。
“誅賊!”
此刻,蔣冕挺直的背不免有幾分顫抖。
“誅滅叛賊?”他試探性的問道,語氣中卻隱約有些遲疑。
查案和誅賊二者不可同日而語,陛下這是要下狠手啊。
將貪汙鹽稅定義為叛亂,那江南的河道裏可流的都是猩紅的血了。
“國之蠹蟲,與叛賊何異?”朱厚熜沉聲道:“蔣愛卿此去,當以殺止,殺出盛世的根基來!”
“陛下!”蔣冕眉毛緊鎖,勸諫道:“殺人實非良策,這人心一散可就難聚了呀。”
朱厚熜不怒反笑,“惡人畏威不記善,隻有手中利劍才能蕩平奸兇。”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眼蔣冕,短短幾字就讓對方怒從心起。
“江南產鹽之地,普通百姓竟連一口鹽都吃不起了。”
“朕的大明,因鹽而死的百姓不下千人,你說誰能饒他們的罪過!”
“荒謬!”
“這些人的眼裏還有國朝律法,還有陛下嗎?”
蔣冕胡須亂顫,他猛地從椅子上起身做勢就要跪下。
“臣等無能,竟讓如此奸惡之輩苟活於世!”
朱厚熜上前將他扶起,言道:“惡人是殺不絕的,但見到一個總是要除一個,懲惡揚善這世間便有了公道。”
“陛下放心,臣謹遵上諭。”
“好”
朱厚熜右手輕輕後一招,麥福會意立刻捧著一個黃色的木盒走了上來。
“蔣愛卿此去,難免遭小人妒恨恐危及身體”
他頓了頓接過黃花梨木,緩緩將盒蓋打開。
“這把燧發手槍是我大明能工巧匠所造,十步之內一招製敵!”
他鄭重地將手槍遞給了蔣冕,“此槍就留給蔣愛卿防身。”
“陛下!”蔣冕雙手接過手槍,語氣中多出了幾分激動。
……
萬裏之外某處不知名的山峰,清泉流響的林間有幾座土木磚石的大殿。
主殿內供奉的是泥塑的三清道祖,左側的殿內是威嚴的紫薇帝君和一眾輔神。
“靜篤,觀複,你們該下山了!”
蒼老的聲音在山林間不斷迴蕩,瀑布下赤裸上半身的英氣道士從水中一躍而出。
一身道袍幹脆地套上,他如蜻蜓點水般在山林間穿梭,很快就來到了山崖下的幾座大殿前。
“如今世間大變,你們師叔前幾日來信於我,我這一脈也是該出世了!”
道士聞言沉默不語,隻是目光忍不住朝右側的大殿看了幾眼。
“師兄,等等我,等等我師兄。”
一個大肚渾圓的胖道士,急匆匆從山林間穿了出來,他的左手油乎乎的,嘴裏還嚼著不知名的東西。
“觀複,祖師麵前怎麽能如此無禮?”
英氣道士輕聲一笑,就在後者不可思議的目光中,順手將兔腿拿了過來。
“香!真香!”
“哎,你們兩個滑頭!”
鶴發童顏的老道士,踏著四方步從右側大殿緩緩走了出來。
“如今新皇即位,是仙人臨凡之兆!”
他沉聲交代這兩個弟子:“我們一脈傳承李淳風祖師卜卦之術,又承襲了鄧紫陽祖師度人之法。”
他悠悠一歎:“依照本來的天數這法門不應出世,定要在山間斂鋒芒。”
“師父,您的意思是大亂將起?”
英武青年忍不住問道。
老道人先是點點頭,又緩緩搖了搖頭。
他清明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大爭未必大亂,這世間將要有一場天翻地覆的變革!”
他一揮寬大的袍袖,言語中不乏自豪之意。
“亂世道家法,盛世儒冠人。”
“大爭之世,我道門當仁不讓!”
“啊!”
胖道士皺著一張臉,苦哈哈地問道。
“師父,就不能餐風飲霞歸隱山林嗎?”
他緊接著又補充了一句:“再不濟,種點豆苗抓點野味也挺好,這世間這麽亂出去不就完了?”
“哎!”
“世間何處是淨土?吾心安處是吾鄉!”
“觀複,你若不去主動應劫,等劫難來時便萬劫不複!”
“不是吧,這麽嚴重!”
老道士但笑不語,他抬起袖子從懷中掏出了一把黑色的尺子。
“靜篤,你修我北帝法門,這天玄尺為師今日便贈予你,望你不負道心濟世渡人!”
“是!”
老道士又緩步走到大殿的右側,瞅準門框往外一抽。
一根長著樹瘤的烏黑色木杖便出現在他的手中。
“觀複,這地幽杖為師就贈予你,願你此生順遂,普濟世人。”
“師父!”
兩人齊聲喊道,老道士卻對天長聲一歎。
“離別在即,你們二人就隨我再進一次殿。”
說完他一馬當先,邁著四方步緩緩推開了右側大殿的木門。
這是一間泥土磚石造成的房子,中間沒有擺神像。
最醒目的是一大塊石鏡。
也不知道這鏡子是什麽石頭磨成的,站在鏡前光華見人。
鏡子的兩側,鐵畫銀鉤般寫著一副對聯。
“鏡中枯骨人間客”
“不朝諸神拜已身”
鏡子的正上方,是泥巴糊起的兩個大字。
“修真!”
老道上前對著石鏡中的自己一拜,鏡外鏡內兩人皆是含笑。
他的兩個弟子神情一肅,鄭重地也朝鏡子長身一拜。
恍惚間,鏡內的英武道人臉色多出了幾分慈善,鏡外的他麵容卻愈加威嚴。
胖道士鏡外笑容滿麵,鏡內卻苦大仇深。
老道士撫須大笑:“如此,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