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燒鵝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飛升 作者:寒廬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言笑了幾聲,他順手關上一旁的雕花窗戶,幾步來到欄杆前。
“啪啪啪”
他連拍三聲,不多時一股奇異的香味就從樓下向上蔓延。
兩名少女,正小心地捧著一個銅盤,上麵放著一隻燒鵝。
銅盤分為兩層,下方的略大中間灌以熱水,借此保持住上方銅盤的熱量,讓客人能夠吃到還熱著的燒鵝。
少女將燒鵝盤擺放在圓桌中央,就躬身退了下去
“惟中兄,請”元言擺手致意,他則利落地用筷子夾起了一塊肥美的鵝肉往嘴裏。
嚴嵩點點頭,用手略微將自己的長袖掀起,也夾了一塊鵝肉。
元言一邊吃著鵝肉,一邊往嘴裏灌了一小口黃酒,暢快地說道:“此乃人間美味!”
他夾起一塊鵝肉,看著色澤誘人的酥皮,笑道:“醉香苑的燒鵝可是一絕!”
“這鵝燒製之時,用鹽、酒、縮砂仁,花椒、蔥遍捋,再架起一口大鍋放進去燒。”
嚴嵩一邊聽著,一邊慢慢咀嚼著嘴裏的鵝肉,不由心生感慨。
膾不厭精,食不厭細,古人誠不欺我。
元言起身轉了轉手裏的筷子,一臉陶醉的模樣。
“待鵝肉稍熟,以香油漸燒,複燒黃香”
“一塗醬、蔥、椒,油澆。”
“一塗以蜜,燒”
“如此才有燒鵝之味美!”
嚴嵩聞言夾肉的筷子不覺快了幾分,隻是他姿態依舊雅致,嘴邊不見一絲油膩。
元言斯理的用緊帕抹了抹嘴角,才又喝了一口清茶漱口。
他看了一眼嚴嵩,打趣道:“惟中,想必已經多日不吃鵝了,不妨多夾幾塊!”
“哈哈哈”嚴嵩笑著搖了搖頭,“鵝肉雖美,不及書香。”
“哦?”元言搖頭反駁:“凡夫俗子,肉體凡胎,人生在世誰不為一口吃的奔忙?”
他伸出左手向上指了指,小聲道:“依我看,即使是皇帝也不一定有我們吃得好!”
“慎言!”嚴嵩一臉嚴肅,正色言:“切,不可妄議陛下!”
“哈哈”元言失聲一笑,“看來我是喝醉了,連剛剛說了什麽都不記得。”
言罷,他又小飲了一杯黃酒。
“今日請惟中前來,一則敘舊,二則為了老夫多年的心願!”
嚴嵩知曉正題來了,身子稍稍坐正。
這老狐狸又是請喝茶,又是請吃燒鵝。
所圖之事一定不小!
在明朝,有“無鵝不成宴”之說。
大鵝的地位無比尊崇,如果開席的第一道菜是鵝,那就證明這宴席是上等的酒席。
《金瓶梅》中,豪富的西門大官人為兒子擺滿月酒。
第一道大菜就是鵝!
原句中如是說道:“須臾,酒過三巡,湯陳三獻。廚役上來割了頭的一道小割燒鵝。”
“老夫我雖多年經商,卻一顆真心向往儒學,常以聖人弟子自居。”
“哦”嚴嵩不動聲色地將筷子放下,重新審視起這個鹽商商會的副會長來。
元言穿了淡青色的錦緞,在燈火映照下衣擺上有暗紋閃爍。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他白了大半的頭發上戴了東坡巾。
元言兩側臉色潮紅,仿佛真的像醉酒的老漢,在這一刻想盡情發泄心中的不滿。
他憤憤不平的罵道:“修改禮法,這不是在打聖人的臉,在打天下讀書人的臉嗎?”
他怒而拂袖桌上的兩個白瓷盞應聲落地,碎裂成幾瓣。
“老夫我雖為商賈之身,卻也知道禮法是大道根本,綱常之基,輕易更改這天下就會亂了套!”
嚴嵩一時無言,他看著對方長滿老人斑的臉上,那深凹進去的眼窩,不由提高了心中的警覺。
“這實在是荒唐啊!荒唐!”元言放聲大笑,身子跌跌撞撞向後走去。
但他似乎是有意避開了桌椅,朝著東側地板跌坐了下去。
嚴嵩眉頭一緊,想快步向前去扶住了元言。
但他動作太快,袖子不小心拂過了桌上的兩壇黃酒。
酒壇傾倒在桌案上,一股酒香從瓶口向四周溢出。
他的袖子也沾滿了酒液,匆忙間,一股極其不適的感覺,向他的眼睛襲來。
後者枯瘦的手掌一把握在嚴嵩的胳膊上,那眼窩近處看來像活骸骨,又好似若有若無的幽靈。
嚴嵩不由一愣,但酒液強烈的味道讓他的眼睛不自覺地產生反應。
地上的元言見狀不由一喜,喊的也就越發賣力。
到了此時,嚴嵩又怎能發現不了對方的用意。
他順勢用眼睛蹭了蹭袖子,滿臉的真誠,一眼的熱淚。
“元言兄,你我果真是知音啊!”
他將對方挽到木椅上,一字一句地說道。
“隻要元言兄活著,就一定看不到禮法更易”
嚴嵩做出了承諾,後者也立馬應了一聲好。
在元言看來,一個能為了心中堅守歸隱十年的書生。
一個能為了儒家正統,正麵硬剛皇帝被連貶三級的翰林學士。
無疑,是一個好把控的“直人”。
所以他采取動之以情的策略,當然如果此計不成,他還有別的辦法。
嚴嵩也在心中冷笑幾聲,暫且與這老狐狸虛與委蛇。
隻要他能贏,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月亮漸漸遠去,元言看著空無一人的樓閣,發出了陰惻惻的笑聲。
“老爺,一切都安排妥當!”
元言的管家拱手道:“戶部尚書王瓚,就在對麵的五福酒樓用餐,親眼看到了您和嚴嵩在樓下交談。”
“嚴嵩的兒子嚴世藩,這幾日都流連在南京的煙花柳巷。”
“我們的人送過去了嗎?”
“迴老爺的話,幾個小館讓嚴世蕃一身骨頭都軟下來了!”
“好”元言眼中閃過暗芒,他言道:“要讓嚴嵩和我們牢牢的綁在一起,無論用什麽手段!”
他渾濁的眼神望向眼前的木窗,仿佛透過那窗子看到了喧鬧的金陵江。
“這些年的賬冊和與官府交往的記錄都收集好了嗎?”
“整理好了,照您的吩咐買通了按察使司的小吏,將那一批書冊埋到了按察司後院。”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唉”一聲悠長的歎息。
“燈下黑,誰也想不到,他們心心念念要找的東西就在自己的腳下!”
元言自得一笑。
“元福,明天你就到鄉下去吧,若一切平安無事,年後再迴來!”
“如果見不到我了,就把那一批賬冊都抖出來!”
他的聲音一曆,狀若癲狂:“我死了,那就都給我陪葬!”
“啪啪啪”
他連拍三聲,不多時一股奇異的香味就從樓下向上蔓延。
兩名少女,正小心地捧著一個銅盤,上麵放著一隻燒鵝。
銅盤分為兩層,下方的略大中間灌以熱水,借此保持住上方銅盤的熱量,讓客人能夠吃到還熱著的燒鵝。
少女將燒鵝盤擺放在圓桌中央,就躬身退了下去
“惟中兄,請”元言擺手致意,他則利落地用筷子夾起了一塊肥美的鵝肉往嘴裏。
嚴嵩點點頭,用手略微將自己的長袖掀起,也夾了一塊鵝肉。
元言一邊吃著鵝肉,一邊往嘴裏灌了一小口黃酒,暢快地說道:“此乃人間美味!”
他夾起一塊鵝肉,看著色澤誘人的酥皮,笑道:“醉香苑的燒鵝可是一絕!”
“這鵝燒製之時,用鹽、酒、縮砂仁,花椒、蔥遍捋,再架起一口大鍋放進去燒。”
嚴嵩一邊聽著,一邊慢慢咀嚼著嘴裏的鵝肉,不由心生感慨。
膾不厭精,食不厭細,古人誠不欺我。
元言起身轉了轉手裏的筷子,一臉陶醉的模樣。
“待鵝肉稍熟,以香油漸燒,複燒黃香”
“一塗醬、蔥、椒,油澆。”
“一塗以蜜,燒”
“如此才有燒鵝之味美!”
嚴嵩聞言夾肉的筷子不覺快了幾分,隻是他姿態依舊雅致,嘴邊不見一絲油膩。
元言斯理的用緊帕抹了抹嘴角,才又喝了一口清茶漱口。
他看了一眼嚴嵩,打趣道:“惟中,想必已經多日不吃鵝了,不妨多夾幾塊!”
“哈哈哈”嚴嵩笑著搖了搖頭,“鵝肉雖美,不及書香。”
“哦?”元言搖頭反駁:“凡夫俗子,肉體凡胎,人生在世誰不為一口吃的奔忙?”
他伸出左手向上指了指,小聲道:“依我看,即使是皇帝也不一定有我們吃得好!”
“慎言!”嚴嵩一臉嚴肅,正色言:“切,不可妄議陛下!”
“哈哈”元言失聲一笑,“看來我是喝醉了,連剛剛說了什麽都不記得。”
言罷,他又小飲了一杯黃酒。
“今日請惟中前來,一則敘舊,二則為了老夫多年的心願!”
嚴嵩知曉正題來了,身子稍稍坐正。
這老狐狸又是請喝茶,又是請吃燒鵝。
所圖之事一定不小!
在明朝,有“無鵝不成宴”之說。
大鵝的地位無比尊崇,如果開席的第一道菜是鵝,那就證明這宴席是上等的酒席。
《金瓶梅》中,豪富的西門大官人為兒子擺滿月酒。
第一道大菜就是鵝!
原句中如是說道:“須臾,酒過三巡,湯陳三獻。廚役上來割了頭的一道小割燒鵝。”
“老夫我雖多年經商,卻一顆真心向往儒學,常以聖人弟子自居。”
“哦”嚴嵩不動聲色地將筷子放下,重新審視起這個鹽商商會的副會長來。
元言穿了淡青色的錦緞,在燈火映照下衣擺上有暗紋閃爍。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他白了大半的頭發上戴了東坡巾。
元言兩側臉色潮紅,仿佛真的像醉酒的老漢,在這一刻想盡情發泄心中的不滿。
他憤憤不平的罵道:“修改禮法,這不是在打聖人的臉,在打天下讀書人的臉嗎?”
他怒而拂袖桌上的兩個白瓷盞應聲落地,碎裂成幾瓣。
“老夫我雖為商賈之身,卻也知道禮法是大道根本,綱常之基,輕易更改這天下就會亂了套!”
嚴嵩一時無言,他看著對方長滿老人斑的臉上,那深凹進去的眼窩,不由提高了心中的警覺。
“這實在是荒唐啊!荒唐!”元言放聲大笑,身子跌跌撞撞向後走去。
但他似乎是有意避開了桌椅,朝著東側地板跌坐了下去。
嚴嵩眉頭一緊,想快步向前去扶住了元言。
但他動作太快,袖子不小心拂過了桌上的兩壇黃酒。
酒壇傾倒在桌案上,一股酒香從瓶口向四周溢出。
他的袖子也沾滿了酒液,匆忙間,一股極其不適的感覺,向他的眼睛襲來。
後者枯瘦的手掌一把握在嚴嵩的胳膊上,那眼窩近處看來像活骸骨,又好似若有若無的幽靈。
嚴嵩不由一愣,但酒液強烈的味道讓他的眼睛不自覺地產生反應。
地上的元言見狀不由一喜,喊的也就越發賣力。
到了此時,嚴嵩又怎能發現不了對方的用意。
他順勢用眼睛蹭了蹭袖子,滿臉的真誠,一眼的熱淚。
“元言兄,你我果真是知音啊!”
他將對方挽到木椅上,一字一句地說道。
“隻要元言兄活著,就一定看不到禮法更易”
嚴嵩做出了承諾,後者也立馬應了一聲好。
在元言看來,一個能為了心中堅守歸隱十年的書生。
一個能為了儒家正統,正麵硬剛皇帝被連貶三級的翰林學士。
無疑,是一個好把控的“直人”。
所以他采取動之以情的策略,當然如果此計不成,他還有別的辦法。
嚴嵩也在心中冷笑幾聲,暫且與這老狐狸虛與委蛇。
隻要他能贏,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月亮漸漸遠去,元言看著空無一人的樓閣,發出了陰惻惻的笑聲。
“老爺,一切都安排妥當!”
元言的管家拱手道:“戶部尚書王瓚,就在對麵的五福酒樓用餐,親眼看到了您和嚴嵩在樓下交談。”
“嚴嵩的兒子嚴世藩,這幾日都流連在南京的煙花柳巷。”
“我們的人送過去了嗎?”
“迴老爺的話,幾個小館讓嚴世蕃一身骨頭都軟下來了!”
“好”元言眼中閃過暗芒,他言道:“要讓嚴嵩和我們牢牢的綁在一起,無論用什麽手段!”
他渾濁的眼神望向眼前的木窗,仿佛透過那窗子看到了喧鬧的金陵江。
“這些年的賬冊和與官府交往的記錄都收集好了嗎?”
“整理好了,照您的吩咐買通了按察使司的小吏,將那一批書冊埋到了按察司後院。”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唉”一聲悠長的歎息。
“燈下黑,誰也想不到,他們心心念念要找的東西就在自己的腳下!”
元言自得一笑。
“元福,明天你就到鄉下去吧,若一切平安無事,年後再迴來!”
“如果見不到我了,就把那一批賬冊都抖出來!”
他的聲音一曆,狀若癲狂:“我死了,那就都給我陪葬!”